「貴州基層治理的市州實踐巡禮·安順篇」社區治理提升群眾「獲得...

2020-12-23 亞魯紫雲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貴州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進一步指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效轉化為治理效能,當前就是要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貴州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高質量發展創造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近日,多彩貴州網記者深入到安順各地蹲點採訪,全面了解安順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各項新創舉。近期陸續刊發我們對安順市基層治理的記錄與觀察,這是「安順篇」的第二期報導,敬請關注。

平壩區紅湖社區居委會主任王成英,正在介紹社區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調研採訪組)社區治理是安順推進全面小康,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安順尋找新路徑,形成了「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摸索出「點單式」服務模式、「七個一」工作法、「三親」創建、「黨員先鋒崗」「一站式」服務等做法。

治理效果逐漸凸顯,西秀區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安順經開區入選全國農村社區治理試驗區。

調研採訪中,我們留意到三個不同類型的社區,包括一個「老齡化」社區、一個新型城市社區、一個城郊結合農村社區,均因地制宜創新治理,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

「老齡化」社區——

互助=自助,居家養老有依靠

紅湖社區:位於平壩區夏雲鎮,一半以上常住人口超過70歲。

每當夜幕降臨,紅湖社區的廣場上便熱鬧起來。從周一到周五,跳舞、腰鼓、柔力球、書法、合唱、瑜伽,活動不重樣。

見到紅湖社區居委會主任王成英,老姐妹們圍了過來,「謝謝你組織我們跳廣場舞,不嫌我們老、跳舞動作難看。」王成英說,現在那些傳銷、詐騙都盯著老年人,就是要把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只要你們都走出來,我就高興了。」

紅湖社區義務巡邏隊,隊員年齡最大的87歲,年齡最小的52歲。

紅湖社區是原紅湖機械廠居民區,流動人口佔比高,治安一度混亂,法輪功邪教侵蝕嚴重。2016年,紅湖機械廠搬遷貴陽後,許多家庭的子女都在沙文新廠工作,社區人員主要是廠內退休老人,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200多人。連居委會主任王成英,今年也73歲了。

社區劃歸地方政府管理後,在夏雲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紅湖社區以建設綜治中心為契機,構築起黨委領導,基層黨組織引領,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的「網格+數據管理+群眾群防」的「311」管理模式。

從警務助理,到居委會主任、巡邏隊員、各類志願者,在紅湖社區,為老人們服務的,正是他們自己,「互助就是自助」。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發揮餘熱。

紅湖社區義務巡邏隊隊員,填寫巡邏記錄。

成立於2011年,紅湖社區有自發組建的一支20餘人的義務巡邏隊,隊員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52歲,每天兩人一組,早上8點半到11點,下午2點到5點,佩戴紅袖標,在轄區巡邏。

居委會辦公室的牆上,一塊大屏幕接入了各個小區重點區域的監控畫面,來往人員、車輛,一目了然。紅湖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網格組長由居民小組長擔任,每幢居民樓設一名樓長,對住戶信息進行摸排上報。

針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的需求,社區居委會逐戶建檔立卡管理,並規定義務巡邏隊要對重點老人落實「日見面」制度,防止老人發生不測。

通過努力,紅湖社區治安實現由「亂」到「治」,最近幾年「零發案」。

新型城市社區——

志願+服務,「五福」社區有生機

馬槽社區:位於西秀區東南面,是西秀區深化基層體制改革成立的三個新型社區之一。

晚上20點,馬槽社區服務中心的大樓裡,還燈火通明。休閒書吧裡,翻書聲清脆悅耳;舞蹈活動室裡,傳來悠揚的音樂。

50歲的呂宗萍是馬槽社區一名退休職工,也是社區志願者。她正在社區100餘平米的活動室內,帶領轄區舞蹈愛好者一起「練形體」。「坐辦公室的人,大多肩頸都有些問題。不管跳得好不好,鍛鍊一下也是好的。」

西秀區馬槽社區服務中心大樓

目前,社區服務中心設有服務大廳、「四點半」學校、群眾活動中心、心理諮詢室、電腦室、書畫室、棋牌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科普活動室等。

硬體過「硬」,軟體出彩。馬槽社區黨委書記楊柳介紹,社區自2013年成立以來,致力於發展具有特色的「馬槽五福」(福澤社區、福壽人生、福安生活、福德社會、福食文化)社區文化,通過搭建便民利民活動場所,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在為民辦事上,經過六年的探索,實現了便民服務「零距離、零障礙、零重複」,滿足了轄區3.5萬戶居民的公共服務需求。

「四點半學校」是馬槽社區服務中心的特色服務。平時,馬槽社區的「四點半學校」是一周一次特色課。在寒暑假,為了解決孩子託管問題,社區為孩子們免費提供繪畫、音樂、黔中文化等多類特色課程。

如今,社區的「四點半課堂」和學生「第二課堂」從周一至周日不間斷地為社區孩子和他們的家長提供幫助,深受轄區居民好評。100多位老師,都是志願者。

居民在馬槽社區服務中心活動室練舞

「我們有一個公益活動交流群,280多人,看中哪門課程,家長可以在群裡給孩子報名。」

事實上,馬槽社區的志願服務團隊共有30餘支,志願服務項目分為13類,包括義工志願隊、金融志願隊、文藝志願隊、法律援助志願隊、環保志願隊等,活躍著2600多名志願者。

「雨天給空巢老人、殘疾人買菜,晴天進社區陪老人聊天,入戶為低保戶打掃衛生……」近一年來,社區組織志願活動百餘次。

楊柳介紹,每年四五月份,社區都會舉辦一次「長桌宴」,每家貢獻幾個菜。餐後一起玩跳大繩、拔河、背對背背球等小遊戲,共敘鄰裡情。

馬槽社區服務中心2樓大廳,掛著一塊塊代表榮譽的牌匾,有「全國充分就業星級社區」、「全市文明單位」、「省級科普示範區」、省、市「五好基層黨組織」。

城郊農村社區——

積分*鼓勵,小康生活有希望

新民村:新民村位於紫雲自治縣城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2戶435人。

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個便利店模樣的門面上方,幾個大字:「新民村扶貧加油站」。

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的新民村,從11月開始,多了這麼一個「加油站」。村民們也很奇怪,要怎麼「加油」?走進去,只見幾排貨架,上面擺放著紙巾、牙膏、牙刷、肥皂等,還有一些小玩具。

不同之處在於,這裡沒有收銀員。

正對面牆上有一份「兌換清單」:900ml食用油、15分,鹽、1.5分,作業本、0.5分……

左邊牆上,掛著「兌換規則」:每戶基礎分為100分,以組為單位經織評選、對每戶進行加分、扣分。高於基礎分的分值,可到村「扶貧加油站」兌換相應物品,1積分兌換1元物品,積分有效期一年。

組織籌建「扶貧加油站」的,是2019年6月從縣委宣傳部下派新民村的駐村幹部肖堂虎。

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的新民村,11月份建起一個「扶貧加油站」。

由村幹部、網格長、小組長、老黨員、鄉賢寨老、村民代表組成的「文明評議志願服務隊」,每月不定期到小組所有農戶家,按照《鄉風文明評分表》開展評分。包括衛生狀況好壞、是否贍養老人、有無打罵孩子等。

村民小組會公布結果時,會進行脫貧攻堅等知識搶答,答對1題,獎勵1分。「入戶評議時就宣傳政策,告訴農戶記好,後面要考,答對有獎。」

「扶貧加油站」門外不遠處,站著一塊「新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紅黑榜」。紅榜的位置上,貼著何忠良、廖小慶、劉仕國等10戶村民家的照片,有庭院、客廳、臥室、廚房等,全都乾淨整潔。

「以前駐村幹部主要是搞產業、謀出路,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現在還必須在基層治理上下功夫。」

「荷包鼓起來了之後,思想也要鼓起來。」肖堂虎介紹,新民村依託村合作社發展林下養雞,目前有2.2萬羽,年底將達到8萬羽。獲得收益後,按照「7:2:1」比例分成,20%將用於獎勵貧困戶及維持「扶貧加油站」運轉,保證服務群眾、激勵群眾可持續。

「11月首次評議,主要是圍繞環境衛生;12月將嚴格按「擁護黨的領導、遵紀守法、家庭衛生、勤勞致富、移風易俗、孝老愛親」六方面評議。」

(執筆/李遠莉 圖/吳蔚)

相關焦點

  • 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贛州實踐
    中央和我省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年來,贛州市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結合起來,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以改革體制機制為動力,以凝聚各方力量為支撐,以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黨組織領導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健全、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成效日益顯現。
  • 考點預測:基層社區治理的四個重點
    如此高調的出場,我們當然也應該對它給予高度的重視~因此,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社區基層治理」你得知道的那些事兒。此文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基層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實踐探索、相關的金句和範文,內容有點多,希望大家耐心吸收。
  • 荒山披綠石成金——貴州安順走出石漠化治理新路
    荒山披綠石成金——貴州安順走出石漠化治理新路 2020-12-19 12:20:52 參與互動   荒山披綠石成金——貴州安順走出石漠化治理新路
  • 淺水灣社區黨委提升小區治理能力 當好群眾「指路」燈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蘇會軍 季雲岡)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荷葉地街道淺水灣社區聚焦基層治理「社區在幹 群眾在看」的突出問題,緊扣黨建領航小區治理「五好」建設和「群眾出卷 我們答卷」主題實踐活動,將組織建設與網格服務雙向融合,黨員作用發揮與便民利民服務一線貫通,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區治理的難點、痛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基層治理「方程式」(第16期)」公民鎮全力打造基層治理樣板社區
    一條主線為核心公民鎮楠木寺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將轄區劃分為6個黨員網格責任區,形成網格長、網格員、村社幹部參與社區管理服務工作新格局,輻射帶動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公民片區工作組、公民派出所、南光公司、內江市強制隔離戒毒所協同配合,持續探索「黨建5+」思維,將「好班子、好門路、好服務、好鄉風、好山水」串聯融合,從而激發「黨建+基層治理」工作新活力。
  • 來看羅湖的基層治理實踐樣本
    構建「四位一體」黨建模式、深化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基層治理「羅湖模式」、加快無物業管理小區綜合整治……近幾年,羅湖在推進基層治理方面屢推創新之舉和有效之策,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對基層治理難題羅湖各街道同樣積極破題5月8日,羅湖「雙周發布」舉行基層治理專場。東曉街道、桂園街道帶來「從插花地到CBD——羅湖的基層治理實踐樣本」主題發布。據悉,近年來,東曉街道、桂園街道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取得顯著成效。
  • 《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十四五」大幕拉開之際,面臨發展黃金期、社會轉型期、矛盾易發期「三期疊加」特殊區情的嶽麓,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如何結合區情實際,創新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向更高水平、展現更大作為?11月13日下午,由長沙晚報社、嶽麓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你說話吧》來到嶽麓區梅溪湖街道,與會者圍繞社會治理落到基層該如何創新暢所欲言,共同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長沙實踐出謀劃策。
  • 清理「奇葩」證明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關於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
    唐 鳴 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榮卓 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餘衛東 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教授認識重大意義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增效
  • 黨群服務區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高新區創新開展基層社區治理...
    根據居民建議,結合小區實際情況,葉三喜很快把信息反饋到觀山社區。隨後,從社區到街道,從街道到高新區,信息層層反饋。 很快,藍花語還建樓內一個二層、近500平方米,集小區黨支部、共建委、業委會、文明實踐點的工作陣地、議事協商的公共場所和群眾活動中心等融為一體的黨群服務區建起來了。
  • 人民日報新論:提升社區治理專業化水平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就城市治理而言,抓好基層治理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社區治理專業化水平,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題中應有之義。
  • 兩頭抱怨:「基層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說幹部不像話」!末梢治理...
    當我們帶著敬意聆聽基層社區工作者的事跡時,也應當更耐心地思考一下,社區一線,對於基層治理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也許我們可以說,社區作為基層的基本單元,實在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末梢所在。但這末梢絕非無關緊要的邊角毫末,而是治理現代化總體方略的關鍵詞,人民群眾日用行常獲得感的中轉站。
  • 【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社區治理在發生什麼? 黨的十九屆...
    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社區治理將會發生什麼呢?no1第一個亮點、有了新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這個新目標——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縱觀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十九大提出的是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四中全會充分地詮釋了治理能力現代化,而這次提出了「治理效能」。
  • 《貴在有理》貴州新路系列八|基層治理何以共建共治共享
    《貴在有理》系列理論訪談節目,就基層治理的餘慶實踐進行了解讀。、解決在萌芽狀態的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令狐紹輝介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動廣大民群眾一起參與,實現「治與理」的有機結合、有機統一,是餘慶實踐得以發揚的原因,體現了「惠及群眾、聯繫群眾、依靠群眾、保護群眾」的理念。
  • 白銀區悅民社區:「黨建+」助推城市基層治理
    白銀區悅民社區:「黨建+」助推城市基層治理 2020-12-04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光輝到我州調研指導工作時強調 深化產業革命 抓好社會治理 為...
    他強調,要深化產業革命,抓好社會治理,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保障。州委書記桑維亮,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書記潘亮,副州長、州公安局局長楊秀澗,州政協副主席、三穗縣委書記黃瑜,州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天柱縣、三穗縣相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 羅湖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
    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明偉在發布會現場表示,自2018年開始,街道從工作理念、制度、模式上進行了系統探索創新,總結歸納了「貫穿一條主線,實踐兩個路徑,搭建三個平臺」工作思路,出臺了《南湖街道綜合提升群眾滿意度,開展六化建設,強化基層治理,打造美好街道總體思考》三年規劃,在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和社會治理上展開了生動實踐,形成基層治理「一盤棋」。
  • 加強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新聞發布會
    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吉林省社區治理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  社區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是黨和政府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社區治理的決策部署,著力在健全體系、完善機制、提升能力上狠下功夫,社區治理成效不斷顯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 社區創新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水平
    11月5日,《新店子社區報》「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刊」送到了轄區群眾和商戶的手中。這份社區報已經辦了10年,是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舟水橋街道新店子社區宣傳黨的政策、提高社區治理水平、服務社區居民的好幫手,老住戶們閱讀它已成了習慣。
  • 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改革發展創新中努力補齊民生短板,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貴州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提出建議。
  • 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從哪些方面抓起
    【關鍵字】社區治理  治理體系  治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C19    【文獻標識碼】A社區即是城市最基層的自治組織,也是住房、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社會安全等公共服務承接和傳遞的「最後一公裡」。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社區已經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最為活躍的試驗田,是國家治理體系最重要、最基礎的領域,是走向善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