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2020-12-24 江蘇頻道

最近幾天,「教材」成了老師和家長們口中的高頻詞。從9月1日開始,教育部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就將正式與江蘇新一屆的同學們見面。同時,科學課也將進入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設置,每周至少要上一節。「部編本」從何而來?和耳熟能詳的人教版、蘇教版相比,新出的「部編本」教材有哪些變化?低年級有了科學課,孩子們學習能跟得上嗎?交匯點記者對此作了一番了解。

「部編本」教材將在2019年全覆蓋

「部編本」教材究竟從何而來?記者了解到,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拿現有的語文教材來說,目前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交匯點記者注意到,除了江蘇之外,「部編版」教材使用正在全國範圍內鋪開。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上海、武漢、成都、佛山、合肥等多個城市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將用「部編本」語文新教材代替原來的「本土版」語文教材,而廣州、杭州、西安等地從去年起就應經開始採用「部編本」教材。

據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華中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馬敏介紹,義務教育段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及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研究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實行統一編寫、統一審查,將在2019年實現全覆蓋。「目前,八年級歷史教材已經通過審定。專家正在對八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審定,9月以前審完。下一步將成立高中教材編寫組,對高中教材進行編寫。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在遴選專家,成立語文、歷史、地理等10個科目的專家委員會,未來將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對大學、中學、小學教材進行編寫、指導。」

小一語文先識字後拼音滿滿「中國風」

 

記者在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印發的《江蘇省2017年秋季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目錄》中看到,根據中央要求,江蘇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科目一年級、七年級和歷史科目七年級將統一使用統編教材。值得注意的是,統編教材在課本內容設置、外觀等方面都作了調整。

以語文科目為例,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與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先學拼音再學漢字不同的是,此次統編語文教材打破傳統,讓孩子們在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後,再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學習。「繪本書籍、電視、廣告牌、父母的幫助,在幼兒園期間孩子們可能已經通過各種方式認識很多字了。在一定的語文基礎上,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從而使拼音與識字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樣編排教材是符合規律的。」溧水區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張婉秋表示,先學生字並不意味著拼音的學習就不重要了。「漢語拼音是基礎,學會拼音才會拼讀,孩子們才可以離開大人的幫助自主地去讀書。所以在學習拼音之前學的生字量不會太大,最多也就一個單元。」

此外,「部編本」教材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具有滿滿的「中國風」。記者翻閱課本之後發現,從閱讀材料的選擇,集中識字課的編排,以及專門設置的《日積月累》欄目,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據統計,小學6個年級12冊語文教材共選了優秀古詩文124篇,佔到所有選篇的30%,比原人教版多出了55篇,足以可見新教材對傳統文化普及的重視程度。「加入古詩文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傳誦經典。雖然現在很多小學都會配有古詩文讀本,但大多只用作課外讀物,學生只要晨頌,在早讀課讀一讀就行了,難免流於形式。古詩文納入課本之後,就有了強制性的要求,一定要會讀背寫,這樣一來知識點也更容易落實。」張婉秋告訴交匯點記者。

小學一二年級將新增科學課教材使用蘇教版

 

新學期的變化還不止啟用「部編本」教材一項。根據2月教育部發布的新修訂版《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今年秋天開始,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換句話說,以往只在小學三年級才有的科學課將提前兩年開設。

低年級的科學課都要學些什麼?記者查看新課標發現,小學階段科學課課程研究內容主要分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四大塊。學生通過1-2年級學段的學習,將學會觀察、描述常見物體的基本特徵,辨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知道常見的力;認識周邊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知道與太陽、月亮相關的自然現象,天氣、土壤等對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認識身邊的人工世界,了解常見的簡單工具以及學會使用它們。「科學課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讓學生感悟一些基本的科學原理,基本上是物理、化學、生物的啟蒙教育。」揚州市竹西小學校長繆永留介紹說。

據記者了解,江蘇的一年級新生將在9月使用新的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考慮到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教材多以繪圖、照片和帶拼音的文字呈現,隨著年級的升高,拼音會逐漸減少直至取消。為了讓小學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科學知識,教材編寫者運用了多種巧妙的學習「攻略」:例如,在一年級下冊的「石頭與泥土」單元中,教材安排了玩泥巴、玩沙子的遊戲,是讓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認識泥土、沙子等物質的特徵。再比如,不少低年級的學生都認為,白天天上沒有星星。為了矯正這一有問題的前概念,教材運用了類比策略,讓兒童用電量不一的小手電筒在天花板上模擬星空,再用投影儀模擬陽光,兒童親眼觀察到滿天的「繁星」如何在「陽光」的照射下慢慢「消失」的。

記者從南京多所小學了解到,一二年級的科學課學校目前都尚未開設。對此市民黎女士表示出了擔憂,一年級就開始上以前三年級才學的內容,這麼大點的孩子能聽懂嗎?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副校長羅剛淮告訴交匯點記者,從學校目前已經提前從一年級開設科學課的情況來看,學生們對課程的反應都還不錯。「南京一直在堅持的『做中學』項目,在幼兒園就開始進行基於動手做的探究式學習和教育,這讓學生們都有了一定的科學基礎。而一年級的科學課課程,內容和方式方法適合學生學習,難度也要求適當,學生帶著興趣來上課,都會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新學期廈門小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 教材「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佘崢)新學期,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三科教材將「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其中,政治課連名字都改了。  昨天,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始組織老師培訓新教材。從下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的歷史,都將使用「部編本」。 「道德與法治」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課,即俗稱的「政治課」。  今年,全國的小學約有50%,初中約有60%,使用「部編本」。  部編本,顧名思義,就是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部編本教材「考」什麼?
    部編本的教材變化比較大,例如: 1.課文的插圖比之前的版本要漂亮多了。 2.每一單元的劃分更明確,單元學習目標更清晰,以散文、記敘文、議論文、文言文等劃分單元,教和學的目標更清晰。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近日,一條消息迅速傳遍了家長的朋友圈:2016年,部分中小學的一年級和七年級開始試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部編本新教材。三科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統一在全國一年級和七年級首先使用,2018年延伸至二年級和八年級,2019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 2019「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新教材如何編用?
    課本豎在課桌上,足夠遮擋住孩子們的大半張臉,鬥大的字周圍沒有拼音,他們望著這些筆畫構成的漢字沒有陌生感,讀了一遍又一遍。河南省鄭州市緯一路小學學生耿曦曦一年級課本的一個變化,以前教材叫「品德與生活」,現在叫「道德與法治」。顧名思義,新教材講求「德」,也重視「法」。
  • 重慶部分小學今秋開學啟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語文教材裡增加了一些經典名篇,還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環節  今秋開學,全國將有數百萬小學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昨日,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市內一些小學老師獲悉,重慶今年大多數小學一年級新生也將使用這套新的語文教材。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部編本新小學語文教材,引起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顛覆 了幾十年來的學習邏輯。
  • 今秋中小學將用新教材: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近日,一條消息迅速傳遍了家長的朋友圈:2016年,部分中小學的一年級和七年級開始試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部編本新教材。三科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統一在全國一年級和七年級首先使用,2018年延伸至二年級和八年級,2019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據了解,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仍是「一綱多本」,2004年新課改後各地陸續開始編撰更符合當地教學水平和特色的教材。
  •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九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道強)從9月開始,一年級小學生和初一新生入學,會發現部分課本可是要「大變臉」了!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結束了,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新教材」新在哪兒?
    從9月1日起,全國數百萬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由 「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取代原「人教版」 「粵教版」 「蘇教版」等各個版本,包括德育、歷史,三科教材在三年內推開全國,將成為統編教材。  「部編本語文教材」究竟新在哪兒?
  • 2016年秋季學生新教材: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2016年秋季,小學三四年級開始使用教育部的《書法練習指導》,逐年替換目前小學階段的《寫字》教材。各市州須按照2015年秋季選定版本徵訂,不得更換版本。5至8年級仍使用《寫字》教材。   長沙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中學語文教研員劉兵介紹,2016年下學期開始,全國各地將有數百萬學生使用這套「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語文教材。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其他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這意味著,今年9月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替換為 「部編本」教材 。 除此之外 ,德育和歷史教材也將大換血。什麼是部編教材?都有哪些變化呢?這些變化該如何應對呢?老師和家長們不必惶恐,這裡有小編一一整理出來的內容,以及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將為家長老師們一一支招,化解新教材改革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 名師支招「部編本」:幼小銜接儘量讓孩子多識字
    原標題:新版「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怎麼學?名師支招: 幼小銜接,儘量讓孩子多識字根據教育部的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科目統一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而實際上,從去年秋季起,廣州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初中一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和歷史三門課的教材已經開始採用教育部專家編寫的教材,也就是「部編本」教材。這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大換血」的小學語文教材,不僅書本「大了一圈」,由原來的16開本變為A4大小,而且傳統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小學6個年級的古詩文總數比原有人教版增加了50餘篇,增幅達80%。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大幅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細心的老師們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變臉」了: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部編本」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增多,識字量也由400個減少到300個,而且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有古詩文。拼音不再是第一攔路虎這學期,人民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語文教材全部使用「部編本」新教材。
  • 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先學拼音!?
    2017年9月開始,全國新入學的小學生都統一使用了一本名為「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也就人們口中大名鼎鼎的
  • 長沙中小學生新教材來了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2016年秋季,小學三四年級開始使用教育部的《書法練習指導》,逐年替換目前小學階段的《寫字》教材。各市州須按照2015年秋季選定版本徵訂,不得更換版本。5至8年級仍使用《寫字》教材。 長沙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中學語文教研員劉兵介紹,2016年下學期開始,全國各地將有數百萬學生使用這套「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語文教材。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大幅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昨天起,我市中小學生開始陸續返校報名了,教材也都發放到了學生的手裡。細心的老師們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變臉」了: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部編本」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增多,識字量也由400個減少到300個,而且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有古詩文。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解析今年9月中小學將統一換的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
    與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先學拼音再學漢字不同的是,此次統編語文教材打破傳統,讓孩子們在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後,再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學習。在一定的語文基礎上,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從而使拼音與識字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樣編排教材是符合規律的。""漢語拼音是基礎,學會拼音才會拼讀,孩子們才可以離開大人的幫助自主地去讀書。所以在學習拼音之前學的生字量不會太大,最多也就一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