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難在哪裡?部編本教材「考」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部編本的教材變化比較大,例如:

1.課文的插圖比之前的版本要漂亮多了。

2.每一單元的劃分更明確,單元學習目標更清晰,以散文、記敘文、議論文、文言文等劃分單元,教和學的目標更清晰。

3.每一單元的開篇都配合美圖、美文來說明單元的學習目標,孩子更好理解。

4.課文的生字詞的量明顯加大,很多課文背後的深層次的含義孩子很難通過字面意思來理解,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否則就會出現文章讀不懂的情況。

網絡上也有人討論過新教材,也有不少小學語文老師感慨:教學的壓力很大,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也不夠深入等。

綜合來看,現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有如下的幾個「難點」需要我們去突破。

拼音教學之「難」。

拼音教學,一直以來是小學一年級的重點和難點。新的語文教科書上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一點,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都是一上來先把漢語拼音這個「硬骨頭」啃掉,再慢慢學習識字。這種教材改革的變化,是基於目前語言環境變化而來的。

現在,讓一年級的小學生先學自己熟悉的生字,再平穩過渡到比較難學的拼音學習,這樣有助於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獲得成就感。否則,一上來就學拼音,很多孩子覺得很困難,就逐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了畏難情緒。

但是,每個學生的起點是不一樣的。就拿識字量來說,入學前,不是每個孩子都具有一定的識字量,即使有,也是有多有少。一上學先識字,對於有些孩子來說,還是具有一定困難的,然後再學更加難學的拼音,可能更對語文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

部編版教材強調了識字,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拼音教學的要求,要求拼音教學在一個月內完成,這給老師們帶了很大的困難。原來需要大半個學期去完成的「難點」教學,現在則要趕進度,只能邊學新的生字邊鞏固拼音,效果如何,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古詩文內容增多之「難」。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新教材對於古詩文的要求提高了,增加了其中的含量。小學語文一共安排了129篇古詩文。其中,古詩詞是112首,文言文有14篇,古典名著3篇。一些傳統蒙學讀物都入選其中。一般情況下,這些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們都要求學生能背誦,會默寫,因為考試中極有可能會考到,不是默寫,就是運用等等。

古詩文的增多,也就意味著背誦的要求增加了。除了古詩文之外,語文課本中還有很多需要背誦的內容,如課文的片段甚至整片課文,單元「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等等,都需要記憶。對於善於鑽研的教師而言,可以分年級段,按照不同的要求去教學,如低年級的古詩,一般要求鞏固識字和寫字,做到能背誦積累,但是不要求全部理解。中年級則要求理解古詩詞的意思,但對理解情感不做硬性要求。到了高年級,重點則是領會其中的思想感情了。

閱讀量增加之「難」。

現在的小學語文學習,已經開始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從考試改革的趨勢來看,也是增加了開放性題型的量,考查的是學生理解、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日常的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和家長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是苦惱的是,怎麼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讀什麼書、怎麼讀書。只是布置學生回家多讀書,讓家長多給孩子看書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

首先是沒有具體的方法指引。其實,語文教材中,已經將閱讀納入到了課程體系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冊都有一些相應的書目安排,就是一種指引,告訴教師、家長和學生,要去讀什麼書。然而現實是怎樣的呢?《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含1小時)。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

現實情況就是,學生的閱讀量很難上去。原因很明顯,課業負擔重,作業多。每天能把作業寫完,就很不錯了。還有人說,孩子閱讀的時間呢?一半被作業佔據了,一半被電子產品瓜分了。於是閱讀就被擠佔到了一邊。

最後,僅僅讀是不夠的。

把視野和行動半徑拉寬一些,帶著孩子感受和體驗更多元一些,那些孩子感受過的、沉澱下來的,都會轉變為成績,當然更轉化為人生的一部分。

只加大閱讀量是不夠的,寬度、深度以及飽滿的人生體驗都要有,這樣孩子才能學的更輕鬆和靈動一些。

對於新教材,你怎麼看?你的孩子也感覺到語文之難了嗎?

關注西西,一起學習呀!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新教材」新在哪兒?
    使用中有什麼建議?且聽「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怎麼說。  「部編本」的總體特色——  有這4個特色,或者說編寫努力的方向,值得老師們關注,也有助於把握教材的基本理念。  1、注意立德樹人,同時努力做到潤物無聲,淡化「說教」。
  • 教育部推行「部編本」教材,語文教材改革,得語文者得天下!
    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對於部編本教材文本的解讀,新教材增加了傳統文化的滲透,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解月悅老師說,語文備課組已經開始探討如何提高挖掘文本的能力,對孩子們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古詩古文學習有一個整體規劃。
  • 改用「部編本」教材之後,小學語文考試有哪些關鍵變化?
    ……這是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教材之後的第一次大型測試。試題的創新,顯示著教育改革的方向。簡單說,這次語文考試的難度和命題方式,將會在全國中小學進一步推廣開來。這些試題為什麼難?難在哪裡?」教材總主編:語文考試要檢驗邏輯思辨能力和信息檢索能力要求閱讀量大、面廣,並且著重考察思維深度,這是這次北京小學期末語文試卷與之前的最大不同,也是今後各階段語文考試的變化趨勢。
  • 「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最近幾天,「教材」成了老師和家長們口中的高頻詞。從9月1日開始,教育部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就將正式與江蘇新一屆的同學們見面。同時,科學課也將進入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設置,每周至少要上一節。「部編本」從何而來?
  • 淮師大文學院部編本語文教材課堂深度教學微課比賽斬獲佳績
    淮師大文學院部編本語文教材課堂深度教學微課比賽斬獲佳績 2019-12-04 16:51:35   來源:淮北新聞網
  • 新學期廈門小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 教材「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佘崢)新學期,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三科教材將「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其中,政治課連名字都改了。  昨天,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始組織老師培訓新教材。從下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的歷史,都將使用「部編本」。 「道德與法治」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課,即俗稱的「政治課」。  今年,全國的小學約有50%,初中約有60%,使用「部編本」。  部編本,顧名思義,就是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 部編本初三語文教材文言文《陳涉世家》刪除了?
    近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部編本」語文教材將初三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刪除。網傳圖片內容顯示,該網友稱,「《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等經典課文都在……沒有放到其他年級,而是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 中小學舊版教材,統一改版為「部編本」,增加語文重要性
    1、「部編本」能否代替「舊教材」?首先,「部編本」的編纂是由教育部組織的非常優秀的教育人才,「部編本」為了收容各種高質量的知識,前後參加的編纂組有60人,聚集了很多優秀者的知識和力量,另外,「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纂從2012年開始,經過4年60多名教育學者的持續研究,終於問世了,也可以說是舊文本的升級,為了使新教材更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 2019年中小學舊版教材,統一改版為「部編本」,增加語文重要性
    2019年初,教育部發出通知,我國的中小學生的歷史、語文、道德與法治統一換成」部編本「教材。所謂的」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1、「部編本」是否能替代「舊教材」首先「部編本」的編寫都是由教育部組織的非常優秀的教育人才,為了使「部編本」容納各種質量高的知識,前後參加的編寫組人員都有60人,可見「部編本」是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匯集了多名優秀者的知識與力量。
  •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劇透」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的話乍一聽有些聳人聽聞。2018第五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啟動儀式現場,100多名對文學充滿理想的名牌大學中文教授和各地著名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擠在北京大學的會議現場。啟動儀式上,3人對話環節在中學教師中最具人氣。
  • 該拿怎樣的文章培養學生——對部編本語文教材選文的一點管見
    筆者是一名農村小學教書匠,教齡不長,參加工作以來經歷了語文教材從老的人教版換到新的部編本。部編本語文教材已在全國中小學中全面使用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去一所大學借書,在圖書館前,不知哪個院系還是什麼部門在開展&34;為主題的活動。一位比較年輕的領導慷慨陳詞,內容與我校小學生的演講同屬一派:以色列人、日本人每人每年讀幾本書,讀書多的民族才有希望,讀書有這樣那樣的好處。你看,從小學到大學,從小孩到成人,我們幾無長進,&34;&34;,也一點不覺得這種文體有問題。
  • 2019「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新教材如何編用?
    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識字課裡,吉林大學附屬小學一年級的「小豆丁們」捧著課本,跟著教師耿玉苗學習了這六個生字。課本豎在課桌上,足夠遮擋住孩子們的大半張臉,鬥大的字周圍沒有拼音,他們望著這些筆畫構成的漢字沒有陌生感,讀了一遍又一遍。河南省鄭州市緯一路小學學生耿曦曦一年級課本的一個變化,以前教材叫「品德與生活」,現在叫「道德與法治」。
  • 優秀傳統文化嵌入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部編本教材的創新教學
    我國國家領導人曾提出:"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從教材和課程入手,讓傳統文化回歸中小學教育,既是對'去中國化'現象的糾偏,同時也能使中小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小編理解的"從教材和課程入手",就是挖掘教材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以此為載體,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讓課堂成為學生走近、走進、走入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 名師支招「部編本」:幼小銜接儘量讓孩子多識字
    原標題:新版「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怎麼學?名師支招: 幼小銜接,儘量讓孩子多識字根據教育部的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科目統一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而實際上,從去年秋季起,廣州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初中一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和歷史三門課的教材已經開始採用教育部專家編寫的教材,也就是「部編本」教材。這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大換血」的小學語文教材,不僅書本「大了一圈」,由原來的16開本變為A4大小,而且傳統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小學6個年級的古詩文總數比原有人教版增加了50餘篇,增幅達80%。
  • 教育部推行「部編本」教材,一年級新生面臨崩潰,相當於三年級水平!
    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本」的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
  • 部編本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總主編:沒任何背景考慮
    近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部編本」語文教材將初三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刪除。網傳圖片內容顯示,該網友稱,「《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等經典課文都在……沒有放到其他年級,而是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 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閱讀能力不好,就等著被淘汰吧
    自教育部統編教材走入中小學課堂已有三年時間,如今三年過渡期已滿,從2019年9月1日起,「部編本」語文教材將覆蓋全國各個省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之前的「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等各種版本教材將被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新部編本語文是「專治少讀書、不讀書的」——主編溫儒敏談部編本的由來創新及用好它值得注意的11個問題
    ——溫儒敏(教授、博士生導師、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        有一篇報導說,部編本語文是「專治少讀書、不讀書的」。我很讚賞這個說法。那麼使用新教材,推進教學改革,我說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看就是回到原點,請老師帶頭多讀書。
  • 確切的消息來了,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那現在,確切的消息來了,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目前的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教材內容有何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為你解答。
  • chua是什麼鬼?有人質疑小學語文教材出錯,結果...
    今天,一則「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  事件起因是,近日有人在抖音上發布視頻,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並喊話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