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位置與常人完全相反,好像是正常臟器的鏡中像,也就是俗稱的「鏡面人」,這在臨床上十分罕見,發生率僅有百萬分之一。記者昨天從醫院了解到,該院心胸外科日前就接診了一位雙側肺病變的「鏡面人」,並採用雙側胸腔鏡技術成功為其實施手術。
五臟六腑反著長很罕見
據了解,趙大爺今年62歲,家住南京溧水區,在之前的檢查中醫生發現,老人的五臟六腑都是反著長,常人的心臟在左邊,他的在右邊,而肝臟則挪到了左邊,所有臟器都跟正常人相反,就像正常人的內臟在照鏡子時看到的影像一樣,是一位「鏡面人」。「這種全內臟反位的情況十分少見,發生率僅有百萬分之一。」心胸外科陳振強主任表示。
昨天上午,記者在心胸外科的病房裡見到了趙大爺,雖然他身上還插著胸腔引流管,但精神尚可。在與趙大爺和他的家人交談中記者得知,早在70年代,老人就知道自己跟旁人不一樣。「當時才二十多歲,有一天幹農活,不小心摔了一跤,到當地醫院拍了胸片,才知道內臟器官和正常人的相反。」但因為不影響正常生活,趙大爺也沒太在意這個事。
氣胸發三次仍保守治療
直到去年10月,在西安打工期間,趙大爺突然感到胸悶,好像有東西壓迫著肺,呼吸很困難,家人趕緊將他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檢查發現,趙大爺右胸肺大皰破裂,引發了氣胸。於是醫生立即採取保守治療措施,在趙大爺的肺裡插了根管子,把胸腔裡的氣排出來,也就是常說的胸腔閉式引流術,很快趙大爺的不適症狀消失了。
到了今年三月份,趙大爺的氣胸又發作了,考慮到自己內臟位置與常人不同,手術有一定難度,他選擇繼續保守治療。半月前,氣胸第三次發作。最近的一次複查結果顯示,趙大爺右側多發性肺大皰,肺組織壓縮約40%,左下肺佔位,腫塊約5*4cm,雙側肺病變,情況越來越複雜。
左右肺位置相反增難度
「患者的情況比較複雜,氣胸反覆發作,右側有很多肺大皰,肺功能很差。我們首先考慮要儘可能保護患者的肺功能,如果做開胸手術,就會損傷呼吸肌肉,肺功能就要損失10%,因此微創手術是最好的選擇。」陳主任表示。據他介紹,這種情況通常分兩步做,先做肺大皰手術,過兩個星期之後再做左側肺切除手術。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徹底解決問題,陳主任他們決定採用雙側微創胸腔鏡,同期處理肺部雙側病變,一次手術解決兩種問題。
「雙側胸腔鏡是個新技術,對正常人而言,雙側肺同期進行手術難度不小,更何況所有內臟反位的鏡面人,本身的解剖結構異於常人,正常人的左肺是兩葉,右肺是三葉,而他的左右肺是相反的,這無疑增加了手術難度。」手術中,陳主任給趙大爺先實施右肺肺大皰結紮加胸膜處理,切除肺大皰時十分小心,儘可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的肺組織,保護肺功能,做完之後再把左下肺切除。
瘦高體型男性易發氣胸
據了解,自發性氣胸是指肺內壓力增高時,有病變的肺組織發生破裂,肺內氣體進入胸腔,肺組織受壓萎陷,造成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陳主任提醒,肺大皰破裂可在無任何誘因下突然發生,瘦高體型的人易發此病,因為其脂肪少,胸壁比較薄,緩解外界壓力功能差一些,以男性多見,屬於肺組織先天發育異常。因此有過氣胸病史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預防,避免劇烈運動、感冒咳嗽,避提拎重物、舉重等;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還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鍛鍊,增強自身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