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未成年人刑責範圍調整,犯罪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如何應對?

2021-01-10 科學有故事

熱點:

低齡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社會關注,如何做到不枉不縱,精準懲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此作出重大修改,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12周歲以上低齡未成年人實施某些犯罪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

——科學聲音三言兩語——

「牛小編」: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現在 12 歲就有可能被追究刑責了。

〖冰宅男〗:嗯,不錯。以前看到一些未成年人犯了嚴重的罪行,卻不到負刑責的年齡,就恨得牙痒痒。

【汪理性】:法律是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絕對不能像你這樣看到幾個恨得牙痒痒的個例,就想著要變。而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看未成年人犯罪率是怎樣的,分布在哪些年齡段,犯了哪些罪,以統計數字為依據修正法律才是理性和靠譜的。

「牛小編」:我查證了一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自 2011 年起,與未成年犯罪相關的刑事案件迅速增加。以「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為關鍵字,選擇「刑事案由」,案件類型選擇「刑事案件」,裁判年份 2009 年相關案件為 4 起,2010 年 7 起,2011 年 28 起,2012 年 49 起,2013 年 115 起,2014 年 563 起,2015 年 658 起,2016 年 658 起,2017 年 531 起,2018 年 464 起,2019 年 484 起,2020 年 285 起。這還比較粗糙,不過 2011 年起大幅上升, 2015、2016 年是高峰,但 17 年起又有所回落。

【汪理性】: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啊,就是很多裁判文書因為網絡滯後造成的信息不全,會有延後,並不能輕易判斷 2009 年未成年人犯罪就很少。反倒是 15、16 年以後的數據可能相對準確,高峰後又呈現下降趨勢。繼續搜,他們犯罪的類型是什麼?

「牛小編」:哦。裁判文書網下載不到所有 3850 篇文書。我檢索了一下,北京一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試點單位。2017年6月,該庭成立8年時,曾發布《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白皮書(2009.6-2017.6)》。截至 2017 年 6 月,該庭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一審案件 72 件、二審案件 173 件,判處未成年罪犯 234 人;減刑假釋案件 1631 件。數據顯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財產型犯罪和性侵犯罪三大類型。

【汪理性】:這些數字才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事情的全貌。

{吳評書}:其實按照新的法律,低於12歲的的只是不負刑責,不是說不需要嚴加管教。你以為不負刑責就能拍拍屁股走人嗎?監護人很有可能要為民事責任賠錢的。

〖冰宅男〗:歸根到底,光靠罰不是解決之道,還是要回歸教育。

「牛小編」:我和我媽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她很樸素,她覺得罰到家長心痛肉痛肝痛,就會徹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冰宅男〗:這問題就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了。今天我學到的科學思維就是,很多事由除了定量的思維,還要用統計的眼光去思考。

【汪理性】:孺子可教。

{吳評書}:好為人師。

信源: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8-07/02/c_1123066997.htm

https://wenshu.court.gov.cn/

相關焦點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再調整,是什麼導致越來越多未成年人犯罪?
    最近幾年,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湖南沅江12歲男孩弒母事件」、「廣西13歲少女肢解同窗好友」、「湖南隆回一留守男孩殺害73歲老婦」等等,這些低齡未成年人的犯罪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根據之前的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不時發生 降刑責年齡管用嗎?
    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衝擊著公眾神經。  是否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人犯罪背後,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在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懲戒之間,該如何平衡?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國際兒童節,這些話題再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一問 刑責年齡該不該降低?
  • 低齡未成年人刑責範圍擬再調整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刑法修正案草案12-14周歲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殘疾應負刑責記者會上,嶽仲明介紹了關於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次審議稿的情況。他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爭議:如何有效應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 | 新...
    一方面,法學界很多學者認為未成年人司法的底線不能突破,目前的刑事責任年齡不應調整;另一方面,部分人大代表、媒體呼籲儘快降低,特別是在網絡平臺上,網民幾乎一邊倒地支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媒體每披露一個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幾乎都會引發洶湧輿情。
  • 實事求是地處理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
    多位委員認為,收容教養制度有利於解決個別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心理行為嚴重偏常、亟須幹預和矯治的問題,建議法律予以保留並加以規範和完善。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10月26日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鄭功成委員表示,如果沒有刑事責任和刑法處置,不足以震懾。對未成年人不光是預防犯罪的問題,還要有懲治犯罪的內容。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是否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回應來了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否將作調整?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請問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如何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 臧鐵偉: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
  • 【民法典】我國刑法擬新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負刑責的情形
    【民法典】我國刑法擬新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負刑責的情形 2020-12-21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擬修改: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孫瑩 侯豔 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未成年人犯罪,特別是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始終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正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刑責年齡「個別下調」讓低齡犯罪得到應有懲處
    在10月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對此表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這樣回應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對此,在10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臧鐵偉予以回應。
  • 「刑責年齡調整」:在「突破」與「審慎」之間尋求最優解
    上述規定意味著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至十二周歲。10月13日新華社過去數年間,幾起低齡未成年人嚴重犯罪案件,數度引發輿論強烈震動。由於個案的催化,公眾關於「降低最低刑責年齡」的呼聲也是愈演愈烈。在此大背景下,「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可謂是水到渠成。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是否加大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治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調整?姦淫幼女如何懲治?回應來了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請問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如何回應?臧鐵偉表示,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對這一問題,大家的共識是應當管起來,既是矯正犯罪的需要,也是保護受害人正當訴求和利益的需要。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輿情研究
    每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生,「一放了之」「法律沒辦法」等討論,不僅刺激公眾神經,也將是否降低刑責年齡的問題拋回公眾視野。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將觀察對象聚焦於14周歲以下的低齡未成年人,梳理近三年發生的多起惡性犯罪案例,從中選取10起具有代表性、輿論影響較大的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此類案件的輿情特徵,梳理輿論觀點並提出處置建議,希望為政法機關應對此類輿情事件提供參考借鑑。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情節惡劣的將負刑責!
    未成年人犯罪在近幾年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如何有效避免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後又該如何處理?(1)修改姦淫幼女犯罪,對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2)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
  •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刑責年齡該降低嗎?
    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件發生後,對於降低未成年人刑責年齡的討論一直不絕於耳。今年省人代會上,不少代表也談到這一問題。16日,分組審議中,多名代表就此展開熱烈討論。有代表建議,從國家立法層面將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年齡降至12歲。也有代表持反對意見,認為降低刑責年齡並不能根治問題。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擬作個別調整
    至於另一項判決內容「在遼寧省級平面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如果蔡某某父母主動執行,當然好;如果仍然選擇抗拒,如何應對則需考量。司法實踐中通常的替代方式是在媒體上刊登判決書要點,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但這樣做是否能達到撫慰受害人的目的,存在不小爭議。就本案而言,以淇淇父母名義在媒體就蔡某某父母拒不道歉發布譴責聲明,費用由對方承擔,或許是更可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