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一生哀愁!

2020-12-20 海水無香

幾年前去過北京的雍和宮,第幾間正殿是乾隆自身的塑像。

他長臉清瘦,說不上英俊。目光灼灼裡一絲絲憂鬱。塑像是他的中年時期,也是他痛失了最愛原配富察氏後。

乾隆帝是天秤座,這個星座的男子一旦遇上真愛!定會痴心不改!天秤座的愛美

挑剔也是出了名的難伺候!

公元1727雍正5年,17歲的青蔥少年弘曆心懷甜蜜迎娶了16歲的嫡福晉富察氏。新娘系出名門,簪纓顯赫世家!伯父馬齊,馬武權傾朝野!

新娘上三旗的顯赫家世對於已經被秘密立儲的寶親王無疑如虎添翼!鮮花著錦!

新婚的重華宮生活也是愜意與溫馨,嫡福晉寬嚴得體,妻妾合睦。婚後三年生二女一男!兒子就是珍貴的嫡子!早就在乾隆二年效仿雍正帝立儲自己般親書密立為本朝的皇太子!

這時期的乾隆是志得意滿的!穩固的前朝,溫馨的後宮!中意的王朝繼承人!還有比這更圓滿的前半生嗎?

我一直不認可乾隆是立嫡狂!更願意相信他是子以母貴!為愛而立!因為世上總會有一個人你會願意巴心巴肝,全心全意毫不保留的掏空自己的愛!

許是宿世的因果,也是夙世的恩怨!

這人可以是父母,愛人!兒女!

在乾隆這對應的是愛人富察氏!他愛她!一個鹿尾絨毛燧囊隨身配帶多年,老了珍惜的收藏!她的畫像,她的宮殿四十多年所設如她生前,未有一絲改變!為她所做的述悲賦字字血淚!二百多首悼亡詩情真意切!他是多麼迫切的

期盼與她白頭到老!恩愛一生啊!

有詩為證!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另我格外驚心的是那句十七年過恨未平!他是多放不下啊!她逝於從濟南回京的水路上!想來那夜運河的水聲終生響徹了他的夜深人靜!在精緻的養心殿……在似有若無的龍涎香中……

如果思念是一種病,他已是無藥可救!

儘管她逝去三年後,太后以「皇帝春秋鼎盛,內治要人」為由強力推薦輝發那拉氏上位!

對於這個比自己小七歲,在潛邸就被父皇親賜的側福晉他是沒什麼感覺的!

儘管他是個大孝子,也極力與繼後培養感情!可不愛就是不愛!他廢后的昭書中親自解釋繼後是遞位而進,非以愛選色升!

豈必新琴終不及,終輸舊劍久相投!

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

他可以騙自己的眼,自己的耳,自己的嘴!可他騙不了自己的心!他的真情愛意已隨她隨風而逝!在亁隆十三年那個初春!

剩下的只是不愛才可以的從容算計!繼後也生了二子一女,可他從未流露出半分立繼後之子為帝國儲君之意!他冷靜的比較著,衡量這哪個兒子更有能力繼承他的帝國!在繼後這已經沒有什麼嫡庶之分!他儼然太雙標了!

繼後忿忿不平!鬱結於胸!辛苦的為他操勞,內治後宮,誕育子嗣!怎麼就換不來半分真情!豈不知石頭在沒有遇到心甘情願融化的溫度淬鍊成鑽石時,再捂也不熱!

暗生嫌隙的二人矛盾不斷,就像地底的熾熱熔巖的暗流,只在尋一個出口!

終於在乾隆三十年,南巡途中激烈爆發了,繼後毅然決然的剪了自己的頭髮!早上還為過生日賞賜,晚上就密遣回宮!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史說紛紜!可想像的是繼後終於為自己的心放縱了一次,卻換來如此慘烈的結局!

在以後一年多的日日夜夜裡繼後是否後悔不得而知!也許她只想賭一把自己在他心中到底有幾分真情!可惜!十幾年的長情陪伴還是付與了流水!自己徹頭徹尾的輸了,只因自己從來不是他情有獨鍾那個?不能有持無恐!

繼後辭世那天,正在打獵中的他面無波瀾,簡單吩咐十二阿哥回京發喪就接著木蘭秋狄!那一刻,他是真把繼後放下了,因為她從未能停留在他心上!

以後的歲月裡,他陸陸續續有各式各樣的寵妃!在比他年輕許多的青青酮體上他放縱了自己的欲望!就像一隻翩翩彩蝶,流連戲嬉花叢,卻從未在哪株香花上駐足!

只是在無數個他放縱完,命太監送回嬪妃,獨寢的午夜夢回,她倩影入夢!他才得到片刻的靈魂滿足!醒來只是蘭帷低垂!淚沾寢巾!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他老了!在他老去的歲月裡他不遺餘力的提拔重用她的兄弟,子侄,還毫不避嫌解釋提拔他們全賴孝賢皇后!

老去的歲月裡,她愈般鮮活的在他的記憶裡!你照顧不了的家人我來好生對待吧!善待他們,你也會快樂!不是嗎?

86歲的成為太上皇的他最後一次祭奠她時說,人人都說我能活到100歲,可我不想再活那麼久了,我想快點跟你團聚!

耄耋之年的他重擔已卸,儘管繼承人難如他意,無奈之選!要是咱們孩子還活著皇位怎會旁落!你又怎會早早逝去!老天不公啊!

三年後,89歲的他無疾而終!彌留間他似乎回到了自己的17歲,她明媚鮮豔的向自己走來,自己緊跑幾步攥住了她的手,下一世我不要什麼帝王之尊!十全老人!我只要與你相伴一生!白頭攜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

願人人在世間一回都能找到自已的情有獨鍾!相伴到老!

相關焦點

  • 乾隆帝立儲——為什麼最終選定了十五阿哥永琰
    但即使是乾隆帝這樣一生順暢、運氣逆天、執政生涯波瀾不驚的皇帝,也有著無法避免的困局,以及逃避不開的傷心事,那就是他的立嗣之事。這件事困擾了乾隆帝的一生,直至退位成為太上皇帝後,老邁的乾隆帝還對此事耿耿於懷,以自己不能立嫡子為嗣君而懊惱苦悶,這也是乾隆帝一生中少有的挫折(沒有之一)。
  • 「樂動心弦」43:愛與哀愁像杯烈酒
    比如童安格的這首《愛與哀愁》,每聽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是一種歷愛過恨過、經滄桑之後的深切感悟:「走在風雨中我不曾回頭,只想讓自己習慣寂寞。如果在夢中沒有你沒有我,能不能夠讓自己不再難過?」是啊,人生漫漫,風雨不斷,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停歇?人生猶如開弓的箭,鮮有能夠回頭的時候,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只能不停地向前奔跑,想停都停不下來。
  • 接受了完備皇家教育的乾隆帝,他的書法怎麼樣?
    乾隆帝11歲時臨摹的《番君廟碑》 故宮博物院藏至今故宮博物院還藏有乾隆帝為皇子時期的大量書法習作,僅漢文書法作品便有14包共計1795頁,時間從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僅從現存習作來看,至少每兩三日乾隆帝便要臨習一頁書法。
  • 乾隆帝玩過的角色扮演很高級
    《乾隆帝是一是二圖軸》。乾隆為40多歲的樣子。圖中的家具在故宮家具館中被復原,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山水畫屏風上懸掛一幅與榻上乾隆一樣的畫像。這種畫中畫的形式表現皇帝的肖像,在西洋畫中是沒有的,在中國歷代皇帝中,也僅乾隆皇帝一人。乾隆帝薰風琴韻圖軸。圖繪一處垂柳依依、芭蕉蔥鬱的庭院,乾隆帝頭戴東坡巾,端坐於屏前撫琴。
  • 乾隆帝婉嬪,無子無寵常年被扣工資,卻活得通透,高壽而終
    如果一位女子,既受寵家世又高,那麼她的位分一定低不了,可是在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位女子,她家世低、不受寵更沒有生育,也不像慶恭皇貴妃那樣得以撫養永琰、穎貴妃得以撫養永璘,可就是這樣一位女子竟然成為了乾隆帝後宮中最後一位貴妃,從排序第八到排序第一,她用了六十多年。
  • 把日式哀愁帶入英語文學
    把日式哀愁帶入英語文學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0.10 星期二 他把日式的哀愁巧妙地帶入英語文學中,給英語文學增添了特殊的活力。年輕時代的石黑一雄。石黑一雄獨具東方氣質。他的「物哀」與「幽玄」    「物哀」和「幽玄」是日本文學中最重要的美學概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如同國畫的氤氳感。 「物哀」是一種對物的變化消逝的哀愁和憂傷情緒,和物有關,而「幽玄」這個概念則和禪宗有關係,說的是一種超脫和閒寂的心境,和心有關。
  • 她出身微寒,卻是乾隆帝的生母,生一兒子成清朝最長壽的皇子!
    說起乾隆帝,大家都對他的生母感到好奇,也有很多學者對此有異議,大家為什麼會關心乾隆的生母是誰呢,因為乾隆的母親「出身名門」或是「出身微寒」將會直接影響到乾隆帝的接班嘉慶帝皇位的人選,那乾隆帝的生母到底是誰呢?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 文功武治卻被認為是「盛世」轉「衰世」罪人,乾隆帝因何被詬病?
    但是,乾隆帝此時卻逆潮流而為。 文字獄在封建王朝時有發生,但以清朝時最為嚴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間最為登峰造極。 乾隆帝在執政初期,一度表現出解禁文字獄的跡象。惱羞成怒的乾隆帝下令徹查,但經過三年時間的追查,最後發現由於牽涉的面太廣,根本不可能找得出主犯。於是,只好處死了兩個替罪羊。 此事本就是無中生有,又或者是乾隆帝自導自導的傑作。
  • 英國人先後覲見乾隆帝、嘉慶帝,為何都吃了閉門羹?
    到了十八世紀末,也就是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晚年,由於工業革命快速發展,英國成為對清朝貿易的領頭羊,而且控制了印度的關鍵口岸,迫切需要打開清朝市場。英國人剛開始覺得問題出在廣州地方官員,乾隆帝應該是比較開明的,就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提出以賀壽為名派使者覲見乾隆帝,廣州地方官員也樂見英國人去給乾隆帝祝壽,就極力慫恿他們成行,英國政府就派喬治·馬戛爾尼伯爵為全權特使
  • 劉統勳是清朝名臣,堪稱一代清官,為何會被乾隆帝抄家?
    乾隆帝聞訊,急派「福隆安齎藥馳視,已無及」。劉統勳死後,乾隆帝痛哭流涕,甚至親臨其喪,「贈太傅,祀賢良祠,諡文正」。乾隆帝對劉統勳的評價非常高,「十餘年黃閣,總兼部務仍葉,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剛勁,進者無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正」,「統勳乃不愧真宰相」。
  • 乾隆帝心中,阿桂的地位比和珅高,為何阿桂不鐵血鋤奸呢?
    乾隆帝毛病雖多,但是優點也不少,看人很準,用人也挑剔,比如劉墉,乾隆對他的定位很準確,就是一個地方學政的材料,論才能止於省級幹部,而且不適合督撫這類重任。紀曉嵐更是被乾隆帝指為「倡優」一般的漢子,一輩子被乾隆罵過多少次「腐儒」自己也記不清了吧,和劉墉一樣,遇到權臣腰就軟,不如劉墉的是,乾隆帝還不讓紀曉嵐觸及政務,優點不過才情,賞玩把弄之物而已。
  • 乾隆帝生母之謎,乾隆帝生母到底是誰?他們有什麼樣的聯繫?
    乾隆帝生母之謎,乾隆帝生母到底是誰?他們有什麼樣的聯繫?
  • 乾隆帝40歲時長什麼樣?一位傳教士將它記錄了下來,彌足珍貴
    目前,我們看到的乾隆帝畫像是由清朝畫師按照統一模式畫的乾隆帝正面半身朝服像,有2張,一張是年輕時的,一張是老年的,如圖:這是乾隆帝年輕時的畫像,看上去就20出頭,但乾隆帝26歲才當皇帝,所以,實際上此時他至少26歲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帝不顯老,還顯年輕。
  • 廈門車輪餅,乾隆帝欽點糕點,一段美名佳話流傳於世
    乾隆帝就不高興了:哼!鄉村小店有多大能耐,竟敢誇此海口?就是我的御膳廚,也不敢出此大言呀,真是狂妄之極!乾隆帝就發話了:"看你酒店不大,可是門口貼的那副對聯口氣不小啊!"巧師傅滿臉堆笑:"嘻嘻,門口對聯是鄉親送的,您不必介意!"乾隆皇帝冷笑幾聲,"嘿嘿!
  • 雨果·克勞斯:破碎的瓦勒小城與無盡的哀愁
    撰文 | 趙松厚達758頁的《比利時的哀愁》是一本非常難以進入的小說,作者雨果·克勞斯在句子中不斷轉變人稱視角和敘事語調。但這並非單純的文學炫技。這種獨特的語調與主人公的成長及比利時戰爭期間的氛圍相對應,一旦讀者能夠跨越第一道閱讀障礙,就能體會到由密不透風的文字所構成的綿延不絕的哀愁感。
  • 宋詞裡的美麗哀愁
    百度搜圖當然要說這樣傷春悲秋哀愁與美麗的詞怎麼可以少了南唐後主李煜呢?李煜在被封為「隴西公」之後,就寫了幾首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的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可能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境遇才會寫出這樣美麗又帶著淡淡哀愁的美麗詞作吧。他們作詞寫詩就像是我們現在記錄隨筆心境一樣。所見所聞所感都能凝結成一首首驚豔了無數人的絕妙詩詞。
  • 乾隆的兩位大齡愛妃,都美得不可方物,第一位一生無子
    然而在乾隆帝的後宮中就有這樣兩位特別的存在,以最高的年紀進入紫禁城中,並能得到乾隆帝的寵愛,均提拔到了妃位,是怎樣的兩個女人能在這種情況下籠絡住乾隆帝的心呢? 她這樣的年紀不要說在那個時代,就算是在現在也到了被父母催婚的年紀了,然而她卻成為了族人的希望,把她送到乾隆帝的身邊,非但不怕乾隆帝嫌棄,更是將族人的未來寄託到了她的身上。
  • 富豪的快感與普羅大眾的哀愁(評彈)
    而在富豪對普羅大眾的厭惡與不屑背後,卻又是普羅大眾無盡的財富哀愁。更為重要的是,類似駕直升機到小店消費的富豪奢靡生活享受,更令公眾對富豪產生仇視,對財富道德倫理產生哀愁。因為他們希望看到平民一樣樸素的富豪,他們希望看到與普羅大眾一起和諧相處的富豪。一旦富豪遠離了普羅大眾,即意味著富豪以及財富走向了普羅大眾的對立面。  但願富豪能夠早日讀懂普羅大眾的哀愁。
  • 乾隆帝獨寵的「紫薇格格」,嫁「爾康」7年後病逝,兒子淪為笑談
    和碩和嘉公主幼年便沒有流落民間,她出生時,手指之間有蹼相連,呈佛手狀,民間將她稱為「佛手公主」,和碩和嘉公主自出生,就受到了父親乾隆帝的寵愛,度過了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童年。
  • 關於乾隆帝的兩大問題:生母是什麼身份?他在位時是個好皇帝嗎?
    關於乾隆帝的兩大問題:生母是什麼身份?他在位時是個好皇帝嗎?在清朝中,乾隆帝算是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他不僅在當任皇位久,民間還流傳著有關他的故事,而這些傳言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其真實性還是得通過查閱正經的清史來判斷,不過他的傳言說起來也有趣,被作為現代著作作品以及影視片的素材,同時也吸引了很多的人。今天就來說一說關於乾隆帝的兩件事情,一是乾隆帝親生母親的真實身份,另一個就是乾隆帝在古代算是位好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