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相互寶,身亡不能「保」?當事人:你們不能這樣子騙人啊?

2020-12-17 快資訊new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改善,對健康保險的關注也日益提高,特別是新冠疫情後,人們對各種突然而來的風險也更加關注,如果遭遇個什麼天災人禍,非但自己沒能有什麼好的保障,還給家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保險再次成為大眾爭相關注的投資對象。華人首富李嘉誠縱橫商場那麼多年也深知保險的重要性,他也為自己和家人購置了重額的保險,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就怕哪一天飛來橫禍,至少可以為家人提供一個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們平時用的支付寶裡也會推薦各種理財健康保險,其中就有個相互寶漸漸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費用也不是很高,每個月大概幾塊錢,可以幫助一些受到慢性病困擾的群眾解決燃眉之急。使得中低收入人群、隱性貧困人群更容易獲得健康保障,一定程度上緩解和防範了該部分人群因病致貧、因病致窮的現象。

近日一則拒賠視頻,又將一億人的相互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視頻中,成女士,邊哭邊訴苦:她的愛人,早上8點多出門買菜,突然倒地不起,送到醫院,搶救40分鐘無效死亡。醫生在死亡原因上寫道:冠心病急性心梗。

相互寶給出的拒賠理由是:首先,相互寶僅保障重大疾病,不保障死亡。

其次,按照相互寶條款中關於「急性心肌梗塞」的約定,需要四項條件中滿足三項才能獲得救助。

而成女士手頭,只有寫著「冠心病急性心梗」的死亡證明,還打了一個問號。

因此,在沒有提供心電圖、心肌酶、肌鈣蛋白等指標的情況下,客服給出了不建議申請的回覆。

成女士非常氣憤,質問相互寶:1、人死了還能做心電圖嗎?2、第四條要求「發病90天後」,急性心梗是急性病,不是慢性病,愛人第一次發病就沒命了!總而言之,這樣的條款就是在騙人!

網友看到後也是議論紛紛,還有人要說:人都死了,你還在這裡摳條款,摳字眼,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就不能放寬標準,做個通融賠付?

這應該也是多數評論者的想法。

他們只站在了成女士——申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卻忘了他們的另一重身份:分攤者,每一筆救助費,都是由你們出的。對成女士的拒絕,對每一筆申請的認真審核,正是對一億相互寶成員的負責,這也沒錯。試想,如果不滿足條款都能通融,我們每次分攤的錢,還會是4.83元嗎?可能是48.3元,可能是483元,甚至更多...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把相互寶當作唯一的救命稻草,對「保險產品」以一種更加全面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少一些偏激。

相互寶不是保險,更不是慈善。成女士的情況確實值得同情。愛人去世了,參加了一年多、為之信賴的相互寶,也拒絕了她的申請,人財兩空,換做誰都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因此我們還是需要理性看待相互寶這個產品,相互寶的前身是相互保,原本相互保是「保險」性質,因為違反《保險法》被迫改名「相互寶」,轉變為一項「互助計劃」。也正是因為如此,相互寶並不是保險產品,不受銀保監約束,可以隨意更改保障內容和賠付比例,也有隨時停售的風險。

同時相互寶也不受監管部門的保護,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沒有國家政策和相關部門在背後撐腰,讓加入的成員沒有安全感。隨著加入人員的越來越多,基數越大,發病的機率也越大,所以分攤的費用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幾毛錢的事情,會出現分攤費用越來越高的情況。不少的成員反映過相互寶理賠困難的問題,當患上重疾想要理賠時,相互寶要求成員提供的資料繁雜,配合各種調查,又或者因為健康告知等問題拒保,所以要做好理賠困難的心理準備。

最後提醒大家要對保險有一個全面的熟悉和認識的過程,不要因為害怕風險就盲目投資各類沒必要的保險,讓自己的資產白白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相關焦點

  • 相互寶是保險嗎?是騙人的嗎?
    最近微信朋友圈颳起一陣風,在說相互寶是假保險、隨時可以被終止、保而不賠、是騙人的。真是這樣嗎?不用猜,一定是某些保司的不良業務員在誤導吃瓜群眾。我們把問題拆開來看。1.相互寶是假保險?相互寶的前身是「相互保」,對接的是《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是屬於保險性質的,因為涉嫌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銷售過程中存在誤導性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被保監會叫停。
  • 支付寶裡的相互寶,保的到底是什麼?
    作為網際網路保險,相互寶有很多人加入,但是不一定人人都了解。今天就有人問我,他加入了相互寶,是不是不用辦理其它保險了,我問他,你知道相互寶,保的是什麼嗎?他卻是說不上來了。今年因為疫情,有很多人的工作受到了影響,有的甚至失業。
  • 相互保升級相互寶,實際明升暗降,分攤人的蛋糕被動了?
    現在應該很多人都加入了相互寶這個產品 。人們加入相互寶之後,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相互寶值不值得加入?很多加入相互寶都每個月的分攤都有,但是輪到自己理賠的時候卻很難。而且現在相互寶分攤的金額也在慢慢增加,由剛開始的幾分錢變成了現在的幾塊錢。以後還會不會增加也是個未知數。
  • 相互寶是保險產品還是互助平臺?能不能代替商業保險?
    相互寶自從上線以來,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追捧,短短幾個月互助人數已超過幾千萬,雖然之前鬧出過拒賠事件,但是老百姓參與熱度絲毫不減。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個平臺並且已經加入互助計劃,但你知道相互寶這個平臺有什麼特點嗎?能不能代替商業保險?
  • 相互寶分攤怎麼取消?相互寶值得加入嗎?
    見下圖 ↓圖中可以看到,相互寶分攤確實從最開始幾分錢,到幾毛,到1元多,到現在穩定到每期3元多。這張圖表應該能看上面評論中「被剝削」「不划算」感覺的由來。這個數據是每十萬中9人,而目前相互寶是每十萬中4人。相互寶加入人數已經過億,未來一定是趨近這個數據的。所以,大概率未來分攤金額,起碼也會達到現在的2倍多。並且,相互寶的規則是成員年齡在30天-59周歲。而30歲男性未來30年患重疾的概率是16.8%。也就是說,八成可能拿不到互助金。
  • 駱駝說保:相互寶是保險嗎?要不要加入?加了要退麼?
    以「大病互助計劃」為例,將相互保和相互寶進行對比:相互寶與保險區別: 1、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受銀保監會監管;相互寶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2、保險合同:購買保險產品時,要與保險公司籤訂一份保險合同;加入相互寶不用籤訂任何合同;3、保險費計算公式:保險費=保險金額×保險費率;相互寶分攤的金額=(出險案例累計保障金+管理費)/公示時成員人數;管理費=出險案例累計保障金*8%。
  • 相互寶值得加入嗎?健康告知原來有坑?
    如今,相互寶已經有超過 1 億人加入,作為國內最大的互助平臺,每發生一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那麼,相互寶的健康要求到底有啥問題?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主要內容如下: 健康告知不斷改,生病真能賠錢嗎?
  • 加入相互寶有用嗎
    我們都知道支付寶裡有有很多的保險產品,那些保險有健康也有保財產的,但有一款名為相互寶產品特別引人關注。相互寶是一種互助計劃,當加入相互寶人員有重大疾病時,就能領取互助金。現在的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保險,這其中相互寶就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對於相互寶我們是真的了解莫,其實相互寶作為一種風險分攤工具,首先加入相互寶是很便宜的,每月交幾元就可以,一年最高不超過188元。這個價格對於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買保險的人來說,非常友好。而且想互寶是可以隨時退出,沒有心理負擔或決策成本。而且,只要在互助範圍內,都是可以理賠的。
  • 終於,輪到罵相互寶「騙錢」了
    視頻中維權的成女士哭訴相互寶騙人,她說自己的丈夫張先生在一年前加入了相互寶,不久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去世,她去申請理賠卻被拒,於是控訴「相互寶是在玩法子想套路,套老百姓的錢」。
  • 「相互保」變身「相互寶」保險業創新須依法依規
    來源:經濟日報這幾天,「相互保」變身「相互寶」的泡沫劇網絡連續熱播。畢竟,這事關2000萬人,甚至將影響到更多已加入類似網絡互助計劃者的未來保障狀況。人們對其高度關注,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家互助保險社,信美人壽被監管部門約談後徹底退出了「相互保」。雖然螞蟻金服在其後承諾將獨立運營此網絡互助計劃,並保證參加者利益不受損失。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相互保」不再是參加者當初投奔的保險計劃,卻是一款「寶寶」產品。
  • 螞蟻集團旗下相互保被指理賠難!有律師節後第一函發給相互保
    ,投保人明明是良性結節,卻遭相互寶無禮拒絕,稱當事人身體不符合加入標準!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0月,螞蟻金服曾與信美人壽聯合推出"相互保",產品僅上線四十餘天便更名為"相互寶",性質也由相互保險產品變為了大病網絡互助計劃。相互寶採取一人患病眾人平均分攤醫療花費的運營模式,不要求用戶事先繳費,主打"0元加入",以低門檻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在加入相互寶後,用戶每個月需進行兩次分攤,並於90天後結束等待期。
  • 支付寶相互保怎麼退 相互保怎麼取消
    支付寶相互保怎麼退加入相互保之後,萬一身體出現了毛病最多可以獲得30萬元的保障金,如果想要退出相互保或者不想要繼續加入相互保應該怎麼操作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支付寶相互保退出方式方法介紹。 加入相互保之後,萬一身體出現了毛病最多可以獲得30萬元的保障金,如果想要退出相互保或者不想要繼續加入相互保應該怎麼操作呢?
  • 相互保怎麼退出 提供這些疾病的保障
    支付寶相互保(寶)在平時很多人加入,不過在加入後每月都會扣一定的錢,這時很多人為了避免繼續扣款,會選擇退出相互寶,那麼相互寶怎麼退出?你對它了解多少呢?下面就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下,讓你了解它。
  • 1億人加入「相互寶」互助平臺,真能高枕無憂嗎?不要想得太美好
    近年來,各種互助平臺層出不窮,像大家經常在朋友圈看到的水滴籌、輕鬆籌等,但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不是這兩個平臺,而是我們支付寶在2018年10月推出的相互保。雖然相互保與輕鬆籌、水滴籌都屬於互助計劃,但前者偏向於「強制」出資,後者則是純屬自願。
  • 相互寶分攤金額暴漲100倍,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一款初心寶貴的產品,現在竟然落得這步田地?說來話長,我們不妨從相互寶的誕生開始一探究竟。相互寶誕生於2018年10月,原名「相互保」,自上線以來一直很吸睛。隨著發展勢頭越來越猛,它開始受到銀保監會的注意。
  • 相互寶分攤金額直線上升 是退出還是加入?
    2018年10月17日,相互寶正式上線,這短短一年時間裡,相互寶加入人數大有突破8000萬的趨勢,正值相互寶上線1周年之際,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相互寶的一些事情,感興趣的一起來看下。根據相互寶官方給出的預計,2019年的人均分攤不會超過188元,也就是說,最高可能會達到188元。而2019年以後的分攤金額會是多少,卻還是個未知數。三、相互寶是否值得加入?
  • 相互寶分攤怎麼取消?
    相互寶是由支付寶平臺向螞蟻會員推出的一款保險產品。相互寶是主要針對重大疾病和癌症互助計劃。 因為相互寶的參與門檻比較低,只要芝麻信用分達到650分就有資格加入,所以參與的人數很多。
  • 被螞蟻集團告了之後,無牌經營的相互寶拒賠案例終於曝光了
    2018年,在它橫空出世40多天後,原名為「相互保」的這個產品因為虛假宣傳等問題遭遇監管處罰,原來的合作方信美人壽就此退出這個項目。相互保改名,從保險的「保」改為餘額寶的「寶」,宣傳口徑從保險產品變成一個網絡互助產品。
  • 螞蟻金服「相互寶」與保險脫鉤:千萬人大病互保改為互助
    就在一場「千萬人入保」的盛宴中,螞蟻金服突然對該產品改名「相互寶」,將此產品更新為互助計劃。這場相互保險的狂歡就此落幕,這個引得上千萬用戶追捧、並成為紅極一時的網紅產品,究竟是何方神聖?在相互保險這場普及活動中,相互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平臺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相互寶整改後,對用戶的影響有多大呢?
  • 孕期補充營養 保靈孕寶不能少
    孕期補充營養 保靈孕寶不能少2015-05-27 15:55: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喝保靈孕寶,讓準媽媽更舒心  大家可能會問,不是說懷孕不能吃藥嗎,那我告訴大家保靈孕寶不是藥,也不是保健品,是一種食品。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他的作用。  保靈孕寶的作用有很多,第一個就是能夠緩解妊娠反應。孕吐對於準媽媽來說是正常反應,不過卻並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