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吐槽 :相互寶的健康要求有貓膩,擔心日後生病拿不到互助金。
如今,相互寶已經有超過 1 億人加入,作為國內最大的互助平臺,每發生一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那麼,相互寶的健康要求到底有啥問題?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主要內容如下:
健康告知不斷改,生病真能賠錢嗎?
分攤金暴漲 100 倍,要不要退出?
加入了互助計劃,保險還要買嗎?
一、健康要求不斷改,對你有啥影響?
相互寶這個修改藏得非常隱蔽,普通人一般都沒有發現,就算看見了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就影響自己了?
下面我們一起來捋一捋:
簡單來說,健康要求就是一份健康調查問卷,比如會問你是否有B肝?
這份東西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加入相互寶和申請互助時,都要符合健康要求:
加入時:有問卷裡提到的疾病,那就不能加入。不過這個靠自覺,所以有人會試圖矇混過關,帶病加入。
申請互助時:相互寶會把我們的醫療記錄翻出來,如果發現我們當初是帶病加入,是無法拿到互助金的。
毫不誇張地說,健康要求就是相互寶的核心之一。
那為什麼說這份健康要求暗藏貓膩呢?
原因是,我們的健康是會變化的,這份問卷會隨時更改。這就意味著,可能我們加入時符合要求,但申請互助時卻不符合……
舉個例子:
小明有輕微的甲狀腺結節,按現在的健康要求是可以加入的;如果以後得了大病,但甲狀腺結節不符合要求了,那他就拿不到互助金。
從 2018 年 10 月成立至今,相互寶已經更新了 3 個版本的健康要求。在相互寶依次打開:我的保障—健康要求,就能看到最新版本:
大家重點看紅框部分:
「成員申請互助,應以其初次確診時間來區分適用健康要求。」
翻譯一下,即便你是 2018 年第一批加入相互寶的成員,以後申請互助也得遵守最新的健康要求。
老實說,這是一件很詭異的事。如果你買的是保險,健康要求是不會改變的,只要投保時符合,理賠就完全沒問題。
誰都有年老生病的一天,我們不知道相互寶以後會怎麼變,說不定哪一天,我們突然就不符合要求,無法申請互助了。
這樣的操作,難免讓人沒有安全感……
二、新版健康要求,變嚴格了嗎?
不管相互寶怎麼變,我們最關心還是自己的利益,那麼這次變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以後申請互助金會更難嗎?
大家先不要慌,我們繼續聊:
變化 1:部分疾病,解釋更明確
對於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來說,這些密密麻麻的健康要求是很難理解的,能不能加入,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相互寶改版後,優化了一些疾病的解釋:
比如說,很多女性朋友都有子宮肌瘤,這是一種良性腫瘤,本身危害性不大,但按 V1 版的要求是不能加入的,而按 V2 版就可以了。
由上可見,這個變化讓疾病條款更容易理解,也更加合理。
變化 2:部分疾病,審核更寬鬆
我國是肝炎大國,肝炎患者要加入相互寶也很不容易,而最新版健康要求進行了放寬:
直接說結論:
以前只有部分B肝患者能加入,現在A肝、C肝、戊肝都有機會加入,這對有肝炎的朋友來說是件好事。
除此之外,幾乎所有重疾險對3 級的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都是除外不保的,而相互寶也有機會加入。
所以就目前來看,相互寶的健康要求並沒有變嚴格, 反而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得到一定的保障。
當然,我們無法預測相互寶以後會更嚴格還是更寬鬆。
相互寶成立兩年來已經調整過幾次了,但我們並沒有太多的調整主動權,要麼接受,要麼退出……
三、分攤金暴漲 100 倍,要不要退出?
每個硬幣都是有兩面性的,相互寶放寬了健康要求,一方面讓更多人加入互助,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分攤更多的錢。
2019 年,相互寶一共發放互助金 54 億,網上有不少人吐槽:「相互寶分攤的錢,越來越多了」。
下面是相互寶 2020 年的分攤統計:
今年前 7 個月,每位成員扣款 45.05 元,合計幫助 2.7 萬人,相信這也符合很多人的初衷,加入相互寶就是做善事。
如果你覺得分攤金太多,前不久相互寶也推出了「低配版」。
可以看到,入門版的互助金和分攤金都調低了。
比如說,標準版是 30 萬互助金,每月分攤 3 元,入門版是 10 萬互助金,每月只要分攤 1 元。
如果你只是抱著做善事的心態,選入門版也可以,如果你看重保障,選標準版更好,畢竟扣費也沒有很高。
此外,相互寶還推出了只保癌症的「慢性病互助計劃」,三高、心血管病、腎炎等 8 類人群都會機會加入。
總的來說,雖然相互寶的分攤金有所上漲,但目前還算合理,我們沒必要焦急退出。
四、參加了互助,還要買保險嗎?
網絡互助之所以吸引人,最大原因是它的加入門檻很低,甚至是 0 元加入。
同樣 30 萬大病保障,相互寶的全年費用預計不超過 100 塊,而重疾險少說也要上千塊。
因此,很多人會感到疑惑:參加了互助計劃,還需要保險嗎?
它們之間到底有何區別,我們對比如下:
相對於保險,互助計劃有 3 大差異:
保障可能被調整:相互寶的條款寫明平臺有權調整保障內容;而保險通過法律條款確定,保險公司不能隨意更改。
分攤費用不確定:相互寶的前期費用便宜,但隨著年輕成員老去,發病率提高,未來的分攤費用難以預測。而長期重疾險,保費固定不變。
互助可能拿不到錢:網絡互助能否長期運營是個問題,在過去幾年,就有數家平臺倒閉。而保險受國家嚴格監管,安全性極高 。
因此,互助不是保險,也不能代替保險。 如果你問要不要加入,那答案是可以加入,但也不要期望太大。
五、寫在最後
如果把保險比作「主菜」,那麼互助計劃就是「餐後甜點」。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又有自己獨特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互助的作用值得肯定,但它的局限性同樣需要了解,保險 + 互助才能讓你的保障更加堅固。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敬請關注公眾號:深藍保。230萬用戶信賴,專注保險測評,為你尋找高性價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