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2020-12-11 99健康網

  28歲的白領麗人陳佳,逃過一氧化碳中毒帶來的生死劫,卻留下後遺症。記者昨日見到她,其英文說得比中文還流暢。作為康復訓練,陳佳在長航總醫院開起英文課,希望早日回歸社會,找到離家出走的父親。

  聚會時室內燒烤,致一氧化碳中毒

  陳佳家住武昌區武車一村,2007年從江漢大學畢業,2010年成為雪梨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校方代表,在雪梨生活一年。那時的她身高一米七八,長發飄飄,身材窈窕,是同事公認的白領麗人。

  去年2月22日陳佳回漢。與同學生日聚會時,室內燒烤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同學身亡,在有害環境中待了20多個小時的她死裡逃生。

  陳佳留下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後遺症。今年3月,她的四肢才漸漸有了力量,開始慢慢行走。8月13日,陳佳住進長航總醫院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

  醫院講授英文課做康復訓練

  昨日記者見到陳佳時,她坐在兩個凳子支起的簡易講臺上說英文,臺下穿白大褂的「學生」認真記錄。

  因為長期用藥,陳佳已成了80公斤重的大個子,用中文表達時常卡在一個詞上反覆說。用中文介紹「我叫陳佳」時,重複了好幾遍,不過臉上總帶著微笑。

  「陳老師講課不比我們英文老師差,而且英文說得更通暢,很少結巴。」長航總醫院實習生、來自江漢大學的田嬌燕介紹,堅持聽課的有八九名醫護人員。

  為什麼陳佳現在英文表達比中文表達好?該院康復科主任鄧紅衛表示,曾有病例報導,掌握兩種語言的患者,大腦受損後,一種語言表達喪失,另一種語言卻表達完好。他認為,從陳佳目前的狀態看,獲得更好康復效果的希望很大。

  鄧紅衛介紹,讓陳佳教英語屬於職業康復的內容,在國外很普遍。該科正進行這方面嘗試,讓患者從事職業擅長領域的鍛鍊,重建信心,加速康復,回歸社會。

  每月康復費用逾萬元盼救助

  陳佳還有個心願:希望找到今年「五一」離家出走的父親。「他患了腦梗,不想拖累我們。我好了,一定去找他。」她申請了一個微博,名字叫「中毒女孩陳佳渴望重新站立」。

  「我見我的父親了,他還是那樣蒼老,他對我說,你一定要好起來,好起來了之後我就回家了。嗯,我的爸爸,我真的是非常對不起你,但是我現在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好起來之後,我一定會把你找回來的。」她在微博中寫道。

(責任編輯:邱天華)

相關焦點

  • 28歲女白領室內燒烤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原標題:28歲女白領室內燒烤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原標題:28歲女白領室內燒烤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28歲的白領麗人陳佳,逃過一氧化碳中毒帶來的生死劫,卻留下後遺症。記者昨日見到她,其英文說得比中文還流暢。作為康復訓練,陳佳在長航總醫院開起英文課,希望早日回歸社會,找到離家出走的父親。
  • 聚會時室內燒烤 白領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聚會時室內燒烤 白領中毒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28歲的白領麗人陳佳,逃過一氧化碳中毒帶來的生死劫,卻留下後遺症。記者昨日見到她,其英文說得比中文還流暢。作為康復訓練,陳佳在長航總醫院開起英文課,希望早日回歸社會,找到離家出走的父親。  聚會時室內燒烤,致一氧化碳中毒  陳佳家住武昌區武車一村,2007年從江漢大學畢業,2010年成為雪梨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校方代表,在雪梨生活一年。
  • 女白領一氧化碳中毒 恢復後英文說得比中文流暢
    28歲的白領麗人陳佳,逃過一氧化碳中毒帶來的生死劫,卻留下後遺症。記者昨日見到她,其英文說得比中文還流暢。作為康復訓練,陳佳在長航總醫院開起英文課,希望早日回歸社會,找到離家出走的父親。聚會時室內燒烤,致一氧化碳中毒陳佳家住武昌區武車一村,2007年從江漢大學畢業,2010年成為雪梨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校方代表,在雪梨生活一年。那時的她身高一米七八,長發飄飄,身材窈窕,是同事公認的白領麗人。去年2月22日陳佳回漢。
  • 女子一氧化碳中毒 恢復後英語說得比漢語流暢
    28歲的白領麗人陳佳,逃過一氧化碳中毒帶來的生死劫,卻留下後遺症。記者昨日見到她,其英文說得比中文還流暢。作為康復訓練,陳佳在長航總醫院開起英文課,希望早日回歸社會,找到離家出走的父親。聚會時室內燒烤,致一氧化碳中毒陳佳家住武昌區武車一村,2007年從江漢大學畢業,2010年成為雪梨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校方代表,在雪梨生活一年。那時的她身高一米七八,長發飄飄,身材窈窕,是同事公認的白領麗人。去年2月22日陳佳回漢。
  • 今日份鄭爽營業,滿滿的正能量,擔心英文不流暢,機智說中文
    今日份鄭爽營業,滿滿的正能量,擔心英文不流暢,機智說中文 在國外拍攝的時候,鄭爽也透露出自己的英文不是很流暢,與外國朋友聊天的時候,可以看出她的英語有些差,並且在9月份的時候,臺下的觀眾基本都是外國明星,在現場的鄭爽自我介紹的時候,英文說的也不是很通暢,這讓許多粉絲都十分的擔憂,畢竟聯合國是重量級的活動。
  • 相親規定說英文為難白領多數參與者認為沒必要
    本報訊(記者範彥萍)上周六,在肇嘉浜路上的一白領交友俱樂部內舉行的一場交友活動讓不少參與者哭笑不得。原來,主辦方為提升「層次」,明文規定「每一位來賓必須用英文交流」。不過,近半交友者不會或不擅用英文對話,一些白領表示,英語交流不是目的,沒有必要用語言設檻。  當晚交友共有15對(30名)白領參加。
  • 《射鵰》英文譯者:翻譯武功招式不難,難在「打」得流暢
    據澎湃新聞28日報導,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武功招數並不難翻譯,她覺得最困難的,是如何讓這些武功招數「打」得流暢。 郝玉青(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在距離創作發表足足60年之後,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一次有了正式出版的英文譯本。
  • 網友怒斥白領"濫用"英文名:中文名字太土了?
    近日,外企白領這種「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網友抨擊。    網友「武松打狐」一個怒斥白領「濫用」英文名的舊帖又被翻出來,「打電話給別的公司:你好,我找市場部負責人。接電話前臺:我給你轉Laura吧。接通:你好,是Laura嗎?(心裡真彆扭,倆中國人交談得喊洋名字。)」「武松打狐」質疑在一個有很多土生土長中國人的公司,為什麼人人都以英文名字相互稱呼,是中文名字太土?
  • 《射鵰》英文譯者:翻譯武功招式不難,難在譯得流暢
    她的母語是英文,自小又向母親學瑞典語,牛津大學求學期間開始學中文,從事英語、瑞典和中文之間的翻譯工作。2005年她第一次來到中國,很快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回英國後便入學牛津攻讀當代中國研究碩士。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經紀工作,金庸是她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作家。對於金庸小說在英語世界的接受度,郝玉青和她的合作夥伴比較樂觀。
  • 專訪《射鵰》英文譯者:翻譯武功招式不難,難在譯得流暢
    在距離創作發表足足60年之後,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一次有了正式出版的英文譯本。她的母語是英文,自小又向母親學瑞典語,牛津大學求學期間開始學中文,從事英語、瑞典和中文之間的翻譯工作。2005年她第一次來到中國,很快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回英國後便入學牛津攻讀當代中國研究碩士。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經紀工作,金庸是她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作家。對於金庸小說在英語世界的接受度,郝玉青和她的合作夥伴比較樂觀。
  • 三角戀鬥法用英文"大字報" 主角均是高級白領
    一個在瑞信銀行工作的白領給所有的朋友群發郵件,怒斥丈夫和小三背叛自己的各種行為;丈夫和小三分別回信,讓此女停止糾纏速速離婚……本來是一樁常見的鬥小三狗血事件,但是重點在於,三位主角均是金融業高級白領,來往信件皆為英文,各種優雅的語法被用作三角戀鬥法,讓網友大開眼界,將此稱為「瑞信女鬥小三」事件。
  • 中國白領最愛插的英文單詞 今天你用了嗎
    小編:職場中,白領們常習慣於中英夾雜著講話。有人認為把中文和英文混在一起特別傻,特別裝;也有人覺得這樣說非常有用,利於有效溝通。你們覺得呢?以下10個是中國白領最常用的商務英文單詞,看看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念叨呢?  1. Proposal (提案)  例句:你今天寫一個proposal給我吧。
  • 都市白領最推崇的英文翻譯詞典微軟必應詞典
    如今,人們超前的意識使得英文教育提前到了胎教,然而,一直以來,如何學好和用好純正的英語是中國英語學習者長期面臨的挑戰。據統計,當前每天都會有將近10多個新的英文詞彙出現,傳統的英語學習字典、軟體都不能有效地解決用戶對英語學習的種種需求。
  • 田亮女兒代言字帖引爭議,簡單漢字還出錯,英文寫得卻比中文好
    而下面的英文籤名,明顯要比中文寫得工整、流暢許多。對此,一時間網友的評價蜂擁而至。 隨後,還有網友對森碟英文寫得比中文好這個點展開了一番討論。
  • 網絡流行「夾雜體」 白領說話中英文夾雜惹厭惡
    記者 丁燁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僅僅用中文還不足以表達心中所想之萬一,在辦公室的日常人際會話中,如果不夾雜一些洋文,可能就渾身不舒服。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
  • 白領說話夾雜中英文 惹來網友調侃,大呼"吃不消"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僅僅用中文還不足以表達心中所想之萬一,在辦公室的日常人際會話中,如果不夾雜一些洋文,可能就渾身不舒服。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
  • 中國白領說話易英漢夾雜 網友支持反對赫然兩派
    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一些外企白領坦言,由於工作中說英文的頻率較高,自然而然形成這種「夾雜式」中文,而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在職場中這樣說話還能夠理解,而將這樣的說話方式帶到生活中就令人難免心生厭惡。
  • 求求你們了,說中文不要加英文
    因為公司裡同事們無論發音準確與否,總是一口英文夾雜著的中文。像「Tuesday我們eat together吧」,這種級別的表達都只算是常規操作,還有「Ada,tomorrow我有個meeting要開,這邊你來take on一下」這種完全無視語法規則的強行中英夾雜。這麼一圈聽下來,職場小白都要懷疑自己前22年英語都白學了。
  • 說英語總是不流暢怎麼辦?只用解決一個關鍵問題
    ,結結巴巴的說不流暢,說幾個詞就卡住了,然後說出來了,又發現單複數錯了、時態錯了,總是不停的改口。你在和老外英文口語交流的時候是否有這類症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很多人都會告訴,因為你說得少了,你要多說。這種答案就是胡說八道。你可以去上什麼口語課,外教一對一,去多說吧,完了你就知道卡殼的問題並不會有明顯改善。明確的告訴你,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一個詞:翻譯。翻譯的問題不解決,你就永遠卡殼。
  • 我們經常說「你這個人有毒」英文咋說?和中文一樣哦!
    雖然不同國家的人說著不一樣的語言,但是很多時候思想是共通的,表達是相似的。就比如說本期我們要學的「你這個人有毒」。當然我們說到「你這個人有毒」,並不是說這個人帶毒,又不是什麼武俠小說。當我們說「你這個人有毒」表示的是,這個人的個性有點奇葩,特別的陰鬱消極,和他在一起,整個人的正能量都被拉掉了。在英文中也有一個完完全全一模一樣的表達,這個時候會用到一個單詞叫tox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