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說話夾雜中英文 惹來網友調侃,大呼"吃不消"

2020-12-11 東方網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僅僅用中文還不足以表達心中所想之萬一,在辦公室的日常人際會話中,如果不夾雜一些洋文,可能就渾身不舒服。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一些外企白領坦言,由於工作中說英文的頻率較高,自然而然形成這種「夾雜式」中文,而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在職場中這樣說話還能夠理解,而將這樣的說話方式帶到生活中就令人難免心生厭惡。

  白領式「中文」效果爆笑

  在有外國同事的外企上班,流利英語可能是在職場中順利存活的最重要「技能」之一。說不來英語,無法看懂群發郵件、無法理解公司企業文化,甚至無法與老闆直接溝通,因此說英語已經成為許多外企職員的必備素質。日前,在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廣為流傳,一名網友以「某些白領說的『中文』」為題,自創了在工作場合討論項目計劃存在一定問題的小場景,其中的幾句惟妙惟肖的話令許多深有同感的人忍俊不禁:「這個project的schedule有些問題,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anyway我們還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 up最終的output,看能不能run的比較smoothly,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

  短短三句中文中用到了16個英文單詞與詞組,令普通人讀起這些句子之時味同嚼蠟,儘管其中用到的都是英文常用單詞詞組,然而猛然聽到這些句子,可能會真的有些不適。從網友的留言來看,用這種「夾雜體」來說話的人還不在少數。

  對於這類說話方式,網友截然分成兩派。反對派旗幟鮮明。@Sir_Alvin:說「多了就二了,一兩個還可以!」@再見Vancouver更直白:「最討厭這種人……又不是中文沒有詞組可以表達。要麼就全部英文,要麼就中文,除了一些很通用的英文夾幾句也算了。學香港人、新加坡人不倫不類的。」網友@沈向華也認同這個觀點,「英文說不順溜才這樣吧,我平時從不夾英文,儘管說得還行。」而贊成派則指出,怎樣講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溝通的有效性」,有網友表示這樣說話完全可以理解:「對很多人來說教會他這套工作方式的公司,其工作語言是英文。」

  資深外企人分析形成原因

  「其實這種說話方式早就有了,只是最近網上又開始熱了。」昨天,某500強外企的中層Mary向記者介紹,所謂的「夾雜體」說話在職場中並不新鮮,只不過以前都是港臺人喜歡這樣講話。Mary解釋,由於港臺地區的人很小就接受西洋化教育,在英文的普及方面比國內同齡人要強化很多,「我當年還是一個小職員的時候,有同事是香港人,講話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的中文能力有限,有些詞不知道用中文怎麼表達,長此以往,就經常在中文中夾雜一些英文單詞。但是這些香港同事其實是很想學好中文的,他們會在事後請教內地同事,某些專用名詞怎麼表達。不知怎麼搞的,後來就變成大陸的同事也這樣講話了,可能覺得這樣講話很時髦。還有一些外國人,中文學得不夠純正,難免夾雜母語,甚至有些ABC也是這樣的。」

  在張江某500強外企工作的白領範小姐告訴記者,這樣說話幾乎已經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講話不夾雜一點英文,會給人不professional的感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是習慣,倒不是裝什麼。」範小姐說,在其公司工作語言用的就是英文,無論是收發郵件還是日常對話,英文都佔到很重的比例,長此以往,基本上說中文也會不由自主地帶上英文,「有時候回到家也轉不過來,家人就對我很有意見。」為了表現出自己業務十分精幹,部分白領在辦公場所有意無意會開起英文,「多多少少是一種心理暗示。」

  也有網友分析,網上段子中的用語很像採購PM的口吻,「有些單詞真的不知道應該用哪個漢字去表達意思」,一些專業術語的表述也不得不英文,「比如engagement letter叫業務預定書啊,EDITDA叫稅息折扣及攤銷前利潤啊。」

  》連結

  網友模仿的雷人段子

  對於這個喜感十足的話題,有才的網友們開動起了大腦,同時也編出了許多日常段子。

  vanilla要勇敢:我一會兒坐subway去靜安temple找你,我們一起吃個brunch或者喝個coffee,check一下周末的schedule~~~~~

  hoya豪雅:整理一下,看郵件表忘了reply,重要的表忘了CC,做項目一定要on schedule,如果delay就慘了,share重要信息表忘了FYI,任何客戶永遠會講cost down

  Vince-Chan:well,這種style其實很normal,沒必要fuss。你有什麼solution嗎?anyway,工作看的還是performance,只要你能和大家review出你的好的idea,給公司帶來development,我們整個team都support你.

  漁家奧:Jeffrey,請你儘快Push一下這件事,按照前期咱們定下來的Plan來follow這個case,每一個Milestone都要Share出來,你負責的這塊工作要充分的Open,明天和客戶Call一個Conference,最好能夠爭取Face to face的交流一下。

相關焦點

  • 網絡流行「夾雜體」 白領說話中英文夾雜惹厭惡
    記者 丁燁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僅僅用中文還不足以表達心中所想之萬一,在辦公室的日常人際會話中,如果不夾雜一些洋文,可能就渾身不舒服。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
  • 中國白領說話易英漢夾雜 網友支持反對赫然兩派
    日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白領說「中文」的段子,段子中短短三句中文句子中鑲嵌了16個英文單詞或詞組,令眾多網友大呼「吃不消」。一些外企白領坦言,由於工作中說英文的頻率較高,自然而然形成這種「夾雜式」中文,而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在職場中這樣說話還能夠理解,而將這樣的說話方式帶到生活中就令人難免心生厭惡。
  • 留學生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在裝X嗎?
    一句話中英夾雜,似乎是留學生們的通病,也是被許多人詬病的一點。那麼,這種說話方式,真的是在裝X嗎?在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中,被選往南新威爾斯大學交換、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學霸王驍,也出現了中英文夾雜的情況。
  • 說話中英文夾雜真的會顯得人很高級麼?I don't understand……
    我只想說,我從你的身上看到了張全蛋~事先聲明,我並不是指只要在中英文夾雜就一定是裝B喲,像是DNA之類的專有名詞,假如你說「脫氧核糖核酸」人家才會當你裝逼嘞,除非你是謝耳朵時尚圈就更誇張了噻!Kevin老師、小p老師、Tony老師統統都是黃皮膚黑眼睛喲,小模裡還有車載鬥量的Christina、Angela 、Gigi……由於重名太多,還要區分大Gigi和小Gigi。
  • 「最噁心中英文夾雜,沒有之一」
    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anyway我們還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最終的output,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這個屬於典型的中英文夾雜現象,於這類說話方式「多了就二了,一兩個還可以!」 「最討厭這種人……又不是中文沒有詞組可以表達。
  • 中英文夾雜著說話是不是裝逼?
    中英文夾雜著說話是不是裝逼?(以下精選部分紙條)請叫我大師:身邊就有大段英文夾著一兩個中文詞的人,聽上去老高端了/微笑楓颯(Alex):當然不是啊,否則你告訴我像tailgate party 這樣的詞我要怎麼用中文說?車後擋板聚會?very creamy 要怎麼翻譯?很奶油?
  • 怎麼講話,才能讓「中英文」夾雜不令人討厭
    一句話裡蹦出N個英文單詞的4a腔、外企白領腔已經被無數人寫進了段子,拍進了廣告,錄進了小視頻。但在現實中,講話中英夾雜更多地被人歸結為不好好說話的代表,甚至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引人反感。於是,中英夾雜的廣大用戶犯難了:這還叫人怎麼說話啊?人在江湖,誰還沒個蹦英文字兒的時候?今天就來說說,在如此險峻的環境下,如何不令人討厭地中英夾雜?
  • 中國人說話夾英文單詞 「高大上」還是「硌牙」?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外語詞已經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是留學生等海歸群體,或外企員工等白領階層表現的更為充分。不分場合、不分層次過度使用外語詞的情況不僅在自媒體上越來越常見,甚至主流媒體、正規出版物都難以避免。於是有人大呼,不蹦幾個英文單詞就不會說話了,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有人還將此現象上升到缺乏文化自信的高度。
  • 斯坦福學霸因太凡爾賽被「嘲」上熱搜: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不是裝
    尤其在回國後,講話中英文夾雜更是會被歸結於不好好說話,甚至裝逼,讓留學黨們不得不在每次開口前要麼深思熟慮地先把英文翻譯成中文,要麼就提前做好給對方認真解釋一番的準備。在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王驍,就因為說話中英文夾雜,以及濃濃的凡爾賽味兒,而被嘲上了熱搜。
  •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這樣say真的好好笑哈哈哈哈!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大家這樣子say真的真的好好笑cr:我們就要中英文夾雜著說▼
  • 有沒有辦法講話時中英文夾雜,卻不討人厭?
    中英文夾雜的說話方式,其實在國外學習或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深有體會。比如「我的paper今晚要due了,但是final又要來了怎麼辦?」在說話者的語言背景和大環境下,這種英文夾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說:「My論文tonight就要截止了,and then期末考又要come again了。
  • 留學生真心話:我講話雖然中英文夾雜,但真不是故意的!
    自從明涵出國留學後,國內有些同學開始在背地裡諷刺她,因為她說話總是夾雜英文。她內心一萬個白眼翻上天。有些時候說話的時候夾雜著due, downtown, deadline之類的單詞很正常,因為這是和同學的日常交流。不是所有的中英文說話都是為了裝啊!
  • 如何正確地中英文夾雜講話?從此再也不怕被別人說裝逼了
    但是回國之後,這種中英文夾雜的形式可能有時候會讓人反感。那麼怎樣說話時加英文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呢?一起來看看留學生應該如何說話吧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中國微信ID:LinkedIn-ChinaLinkedIn領英是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 留學生:我講話為什麼中英文夾雜? 真不是故意的
    (添加老師微信:xinquanedu了解詳情)自從明涵出國留學後,國內有些同學開始在背地裡諷刺她,因為她說話總是夾雜英文。她內心一萬個白眼翻上天。有些時候說話的時候夾雜著due, downtown, deadline之類的單詞很正常,因為這是和同學的日常交流。不是所有的中英文說話都是為了裝X啊!
  • 一句調侃的玩笑話惹網友熱議:名人在公眾場合說話謹慎
    #何炅說收禮#不經意的幾句調侃玩笑話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甚至人為的對何炅人身攻擊就有些小題大做了。看來名人在公眾場合說話一定要注意言行,不能口無遮攔地想說啥就說啥,哪怕是玩笑話,不小心就會成為那些「心細」人妙筆生花,腦洞大開之人大做文章了。
  • 中英文「夾雜體」系「語碼混合」 或影響漢語規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人在寫文章或說話時常常夾雜外文,尤其是英文。在百度、知乎等網絡社區上,關於中英文「夾雜體」的討論一直不斷。近日,網易新聞又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導,從而引發網友們又一輪的關注和熱議。
  • 斯坦福學霸因太凡爾賽被嘲上熱搜: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是在裝嗎
    大大大大後天還有presentation,可是我連PPT都還沒做……」一年四季都在國外學習的國際學生應該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有時候總會不自覺的中英文夾雜,然後被各種親戚和朋友認為自己在裝Bi!說話中英文夾雜在留學生中非常的普遍,這也導致留學生們經常被大家吐槽,覺得這種說話方式就是在裝X?你也這樣覺得嗎?01 斯坦福學霸因為「凡爾賽文學」登上微博熱搜,被網友嘲笑!
  • 中英夾雜說話方式引熱議,何炅說的話太贊了
    王驍中英夾雜說話! 《令人心動的offer》綜藝一播出,凡爾賽文學男孩王驍則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一說一,王驍本人是真的很優秀。
  •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夾雜體」:將中英文生硬混用有些矯揉造作
    以下為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人在寫文章或說話時常常夾雜外文,尤其是英文。在百度、知乎等網絡社區上,關於中英文「夾雜體」的討論一直不斷。近日,又有媒體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導,從而引發網友們又一輪的關注和熱議。
  • 中英文夾雜說話,怎麼說才不算裝逼?
    你非要把這些詞都換成英文,那你絕對是在為什麼很多人說話都中英夾雜?點擊播放 GIF 0.2M其次:為了增強語勢有些中英夾雜恰到好處,一氣呵成發音時,英文單詞的多音節節奏感極佳吐出來非常爽比如……第三:純粹為了裝逼不乏有些人「中英夾雜」純粹是為了show off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讓聽者在對話中感受到自己想表達的話外音自己見多識廣、工作不錯、學歷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