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佛學家、藏漢翻譯家、佛教教育家任傑先生安詳示寂

2020-12-11 佛教在線


任傑先生德相

 


任傑先生參加「中國近現代佛教居士座談會」(資料圖)



任傑先生與寂度老和尚(資料圖)

 


佛教在線(www.fjnet.com)安虎生總幹事、北京佛教居士林辦公室吳炎主任一行拜訪任傑先生(資料圖)

 

佛教在線北京訊 著名佛學家、藏漢翻譯家、佛教教育家任傑先生於2011年10月6日(農曆九月初十)晚7時50分舍報往生,世壽92歲。任傑先生追悼會及荼毗法會定於2011年10月12日(農曆九月十六)在山西五臺山舉行。

任傑先生一生尊重依止諸賢善知識,學修廣博,傳承清淨,堪為後輩之學範。任老先後依止諸多大善知識學習佛教經論,曾依止能海上師15年、觀空法師30年、法尊法師20年,承事座下,親聞佛法。亦曾於五臺山親近扎薩克喇嘛,於北京親近喜饒嘉措大師學習教法。在中國佛學院還隨正果法師、明真法師、周叔迦居士等大德學習佛法。

任傑先生藏漢顯密精通,是近代漢地難得的賢善知識,他的譯著傳播到海內外,為華人佛教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噩耗傳來,宗教界、同宗同門及眾弟子以不同的方式哀悼任傑先生。五臺山塔院寺、廣宗寺、大寶寺、文殊洞,成都昭覺寺、河南定國寺聯合成立了治喪委員會。中國佛教協會傳印會長、淨慧副會長、學誠副會長,及聯波活佛送上輓聯,深切悼念。此外,五臺山圓照寺、塔院寺、四川近慈寺、浙江多寶講寺等紛紛送上輓聯表哀悼。

任傑先生生平簡述

任傑先生一九二零年出生於四川劍閣。十八歲時從四川江油竇團山雲嚴寺果羯老和尚出家,次年於彭縣龍興寺大德廣超老和尚處受比丘戒。一九四二年至一九五六年,始終棲身能海上師座下聽聞正法,修習藏文及儀軌。曾任近慈寺沙彌堂管堂師。四五年譯經院建立後,親近五臺山扎薩克喇嘛-羅桑巴桑仁波伽聽聞《現觀莊嚴略義寶鬘論》,學習藏文法相。

一九五六年九月成為中國佛學院首屆學員,五八年至六五年在藏文中觀系研究班深造,此後的二、三十年中始終追隨法尊法師、觀空法師學習,並進行藏傳佛教的研究翻譯工作。從一九六零年到一九六三年,在觀空法師的指導下,翻譯了僧成大師著的《中論文句釋》,甲操傑大師著的《四百論釋》、《中觀寶鬘論釋》、《六十正理論釋》等重要的中觀宗論著。並翻譯了一系列有關宗派的論著:寶無畏王著的《宗派建立寶鬘論》、妙音笑金剛著的《釋中觀應成派》、《釋中觀自續派》。「文革」中進入五七幹校並還俗。一九七二年調回中國佛教協會,參與《辭海》宗教部分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等圖書的編寫工作。

一九七四年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委託,參加整編《房山石經》,歷經十餘年將這部自隋代始至明代末年的石刻經碑,對照大藏經,整編成冊,編寫了全部共三十二冊的經目,並整編校定出版了遼、金刻經後十八冊的《房山石經》。

一九七八年翻譯了土官大師著的《一切宗派源流善說晶鏡論》中的古印度宗派論。一九七九年蒙法尊法師的教誨指導,翻譯了印度聖天菩薩造、菩提賢論師著的《智心要集論釋》。一九八九年退休後,編著了《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並編譯整理了《學現觀莊嚴論之必修四科》,《古印度中觀論著九種》,《現觀莊嚴論·選集要義釋》等重要論著。

一九九四年起,應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請佛法師和五臺山塔院寺住持寂度老和尚之請,為正法久住、接引後學在塔院寺連續四年為結夏安居的僧眾,先後講授了《略講三寶的功德及其意義》、《中觀寶鬘論釋》、土官《宗派源流》、《心經·迦溼彌羅·姿納彌扎論師釋》、《八事七十義建立·善釋彌勒上師言教》、《現觀莊嚴論疏·總義遊戲海》、《宗派建立寶鬘論》、《四百論釋》、《入中論》。

於此同時應居士之請,在北京除講授上述部分法寶後,又增講了《廣釋十二緣起》、《關於藏傳<中論>「八不頌」的意義》、《智心要集論釋》。

任傑先生是兼通顯密的佛教學者,學修並重,愛國愛教,他用畢生的精力弘法利生,為正法久住竭盡心力。

祈願任傑先生為利有情,乘願再來!(任傑先生生平簡述由任老弟子提供)

 

相關新聞連結

 

「中國近現代佛教居士座談會」在佛教在線舉行(組圖)

 

北京佛教居士林辦公室主任吳炎居士一行看望任傑居士

 

北京居士林與佛教在線工作人員拜望張範中老居士、任傑老居士等人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甘肅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理智法師8日安詳示寂
    理智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甘肅省政協常委、甘肅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甘肅省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甘肅省青年聯合會常委、武威市政協常委、涼州區政協副主席、涼州區佛教協會會長、武威市鳩摩羅什寺住持、海藏寺方丈理智法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8月8日(農曆六月二十六日)上午09∶10在甘肅武威海藏寺安詳示寂,享年42歲。
  • 訃告:棲霞古寺西堂覺俊長老安詳示寂
    佛教在線訊 原南京棲霞古寺知客師、西堂和尚、覺俊長老於公元2019年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廿八日)凌晨1點左右安詳示寂,世壽85歲。僧臘39年,戒臘37夏。原棲霞古寺知客師、西堂和尚、上覺下俊長老於公元2019年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廿八日)凌晨1點左右安詳示寂,世壽85歲。僧臘39年,戒臘37夏。祈願長老不舍眾生,乘願再來。
  • 原南京棲霞古寺知客師覺俊長老安詳示寂 世壽85歲
    覺俊長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南京棲霞古寺供圖)鳳凰網佛教獲悉:2019年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廿八日),凌晨1時左右,原南京棲霞古寺知客師、西堂和尚覺俊長老示寂。世壽85歲,僧臘39年,戒臘37夏。
  • 當代高僧明開法師圓寂、佛學家呂澂往生紀念日
    法師憑藉驚人毅力四方參學,先後到常州天寧寺學戒堂、寧波觀宗寺法學社,學四書,學佛教教義、儀規、戒律等,經過五年苦讀,終於在1930年考取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一度師從太虛大師。在南普陀深造三年後,1933年至1938年,法師又懷著精進的願望,到宜興會海寺閱藏,後又往蘇州穹窿山大茅蓬閱《磧砂藏》兼習禪,打下了深厚的佛學根據基。1939年至蘇州,在城內各寺院講經說法。
  • 漢藏佛教的溝通:先要做好互譯工作
    大乘佛教兩大語系的相互交流,可以使整體的大乘佛教得到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這將有力地促進佛教的發揚光大。在漢藏佛教的溝通方面,已經有人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比如呂贗先生等支那內學院的一些人,但是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當今漢藏佛教的溝通工作實有必要大力開展起來。怎樣溝通漢藏佛教呢?
  • 著名佛教學者吳汝鈞先生到浙江省杭州佛學院作講座
  • 佛教密宗經典翻譯家毗盧遮那,學成歸來反而被認為所學非佛法
    他是西藏最早出家的「七覺士」之一,為藏密生起次第摩訶瑜伽修部和大圓滿阿底瑜伽心、界二部的主要傳人,早期佛教密宗經典的著名翻譯家。8世紀中葉,赤松德贊繼任吐蕃贊普位後,面對吐蕃社會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和王室內部的明爭暗鬥,決心振興佛教。他先後從印度請來寂護、蓮化生等佛教大師,廣泛傳播佛教,並於公元769年(唐大曆四年)建成西藏的第一座正式寺院桑耶寺。
  • 一份新發現的佛學家呂澂的談話記錄
    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孔夫子舊書網為5月6日即將舉行的拍賣而預展的一份佛教學者高振農(1927年生,江蘇武進人)舊藏的題為《呂老師關於研究佛學的談話記要》的談話記錄稿。題目裡的「呂老師」指的就是前中科院學部委員、著名佛學家呂澂(1896—1989)。
  • 中國佛學四大翻譯家排行榜 唐僧僅第三 大都竟是印度人
    很多人都知道唐僧取經和翻譯,但是其實更多的還是印度人主動過來傳播和翻譯,不信請看中國國內公認的古代佛經四大翻譯家:4 不空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梵語:Amoghavajra),音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又名不空三藏法師,不空大師
  • 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紀念冊《源遠流長》序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5.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紀念冊《源遠流長》序淨空法師今年是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大師是我學佛啟蒙的恩師,承蒙恩師指示成佛之道,飲水思源,深深感恩。學佛至今五十六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能在佛法中得到一些真實受用,都是在老師會下三年所奠定的堅實基礎。
  • 陳星橋:略論漢藏語系佛教之異同及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原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雜誌副主編陳星橋先生作題為《略論漢藏語系佛教之異同及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主旨發言。近代以來隨著交通的便利、資訊的發達,藏傳佛教和藏文化逐漸揭開其神秘的面紗,不僅吸引了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及世界各國的目光,而且對各國各地區的佛教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其原因僅從上面簡要介紹的漢藏語系佛教之異同就不難看出端倪。因特殊的便利,藏傳佛教在內地的傳播迅速,在增進漢藏語系佛教交流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的矛盾和問題,大陸漢傳佛教界倍感壓力。
  • 有道漢藏詞典和他的夥伴們
    《西藏日報》以《有道漢藏詞典成藏漢語學習窗口》為題報導;對口支援辦的同事說,這是文化援藏的新途徑;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給這件事寫下了「促進漢藏文化交流交融」的題字。篳路藍縷、玉汝於成。根據民族出版社官方網站的介紹,「本書是建國以來最為完整,詞條最豐富的一部漢藏對照詞典,目前在全國漢藏翻譯界都以此為標準。」二是自動識別,聯想查詞。可以自動檢測輸入語言,不需選擇藏——漢或者漢——藏,即可實現智能互譯。用戶只需輸入首字,詞典即會自動展示多個智能匹配詞語,提供人性化服務。
  • 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關注黑水城出土文獻與漢藏密教研究
    作為一次佛教語文學學術方法的具體實踐,首屆「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不久前在昆明寶華寺舉辦。首屆「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圍繞黑水城出土文獻6月30日,由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聯合舉辦的「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以研讀黑水城出土文獻為中心」在昆明寶華寺落下帷幕。
  • 青藏高原文化史:漢藏醫學交流
    據《雅隆覺臥佛教史》載:文成公主進藏時,攜來漢地醫學著作和器械,有「治療408種病的藥方和藥物10種,診斷法5種,醫部器械6種,配藥法4部和8觀察法,6拔除法」等。醫著中最著名的一部是《醫療大全》,又稱為《漢公主大醫典》。這部醫著經漢地和尚馬哈德瓦和吐蕃譯師達瑪郭札譯成藏文,藏名《門傑欽莫》,這是西藏歷史上一部最早的藏譯本醫著。
  • ...夾注本)、《<寶性論>大疏》(藏漢對照本)翻譯審稿會在人大舉行
    會議現場(圖:學誠法師博客)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2年8月31日上午,《<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夾注本)、《<寶性論>大疏》(藏漢對照本)翻譯審稿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哲學院副院長魏德東主持會議。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的佛教觀_佛教_鳳凰網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北京故居中國現代文化人中,與佛教佛法有緣者,委實大有人在。
  • 周季文著《敦煌吐蕃漢藏對音字彙》出版
    《敦煌吐蕃漢藏對音字彙》目錄:  序言  體例說明  正文 ………………………………………………………… (1—250)  (一) 漢—藏古今字音對照表 ……1  (二) 藏—漢古今字音對照表 ……81  (三) 漢藏對音語料 ………………………151  注釋 ………………………………………………………………251  附錄一
  • 藏傳佛教思想史現代學科引領者——班班多傑
    《藏傳佛教思想史綱》問世後, 李冀誠、黃顥、諾布旺丹等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光明日報》等報刊上撰文, 評介了此書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班班多傑先生是著名的藏學家,他致力於藏傳佛教研究工作四十年,獲得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為建立藏傳佛教思想史的現代學科體系發揮了引領作用。班班多傑先生的故鄉在漢藏雜居的河湟谷地,塔爾寺地方——青海省湟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