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哄睡孩子三小時?學一位媽媽做法,孩子半小時就睡了

2020-12-19 阿瓜阿果

晚上9點到了,一個家庭的媽媽讓孩子進房間睡覺。媽媽幫助小男孩躺下、蓋上被子、熄燈之後,媽媽從房間出來。媽媽剛離開,孩子便起床自己開燈,還開始哭鬧「不睡覺」。無奈之下,媽媽便陪孩子玩玩具、捏橡皮泥……本來以為孩子玩一會便開始犯困,沒想到孩子越玩越來勁,一直陪玩到差不多12點,孩子才困得倒地上睡著了。

「每晚睡覺總要歷盡煎熬,不知道怎麼辦!」這位媽媽對我說。

為什麼很多孩子晚上難入睡?

常見為三方面原因:

1、睡眠不規律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入睡時間很隨意,常常以事情的結束為入睡點,而不是時間點。例如很多大人會對孩子說「這個過家家遊戲結束,我們就睡覺」,「把這一集動畫片看完,你就要睡覺」……這種做法,很容易會導致孩子的睡眠不規律,從而輕易出現孩子入睡難的困境。

一般來說,建議孩子健康的入睡時間為晚上9點。

2、睡前過於興奮

有些孩子在睡覺前奔跑打鬧、看劇情跌宕的動畫片、跳繩做運動……這些興奮的活動項目,會活躍孩子的大腦,孩子在入睡前難以平靜,便會出現孩子不容易入睡的情形。

3、白天睡眠太多

有些家庭會讓孩子在白天睡2-3個小時。孩子睡眠時間並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白天,不僅佔用了孩子很多玩耍時間,還容易造成孩子白天腦瓜不清醒,晚上也難以入睡。

爸媽們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入睡習慣?可以遵循三步驟

1、先給孩子定下清晰的規矩

在孩子心情放鬆時,大人可以把清晰的睡眠規矩告訴孩子,例如「9點就要準時躺在床上,不能開燈,不能說話。」為什麼要選擇在孩子心情放鬆時進行?如果孩子的心情不穩,例如孩子生氣或沮喪時,尤其是因為父母的原因而產生這些情緒,匆忙定規矩會導致孩子有反抗情緒。

2、來一個規律的睡前儀式:讀一本故事書

挑選一本溫馨的睡前故事書,帶著孩子的思緒走進有趣的童話故事。爸媽們還要注意講故事的語氣不要過於興奮,輕聲慢語,幫助孩子平復情緒。睡前規律的儀式,還能幫助孩子訓練身體的生物鐘,養成習慣後,每當父母陪孩子睡前閱讀,孩子的大腦就知道——差不多要睡了。

3、最後來一句固定的睡前安撫話語

無論孩子獨自一個房間睡,還是有父母陪同睡,睡前來一句固定的睡前安撫話語,「晚安了,寶貝」,「祝你好夢」……相當於「告訴」孩子的大腦:關閉一切活動按鈕,正式進入睡眠模式。這種心理狀態,能幫助孩子更容易入睡。

最後,請父母們幫助孩子堅守兩個睡眠的原則

原則一:堅持固定的睡眠時間

孩子養成了固定的睡眠時間,每晚睡眠時間到了,孩子就開始疲乏,有助於入睡。有些父母喜歡在周末或節假日讓孩子睡很長時間,這是不對的,會打亂孩子的睡眠規律。從而陷入孩子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床的「漩渦」。

原則二:父母孩子同一時間熄燈睡

有些家庭會在晚上9點就讓孩子睡覺,可大人們卻在客廳看電視或聊天。這種做法為什麼不好?

因為客廳的噪音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會讓孩子不想睡覺。有些孩子還會感覺到不公平,「為什麼大人看電視,我卻要睡覺?」

有些家庭的大人雖然選擇安靜的方式,例如閱讀或在家裡加班。雖然對孩子的影響會小一些,可如果全家一起按時睡覺,不僅有助於大人們睡眠充足,另外有大人們的參與,孩子們會更配合。

一位媽媽的故事

這位媽媽是來自佛羅裡達州的芭芭拉,睡覺時間到了之後,她把3歲的兒子抱進嬰兒床後,便離開房間,孩子哭喊著「媽媽,媽媽……」,還從嬰兒床爬出來,最後跑出房間。

媽媽耐心地把孩子抱回房間,放進嬰兒床,「現在是睡覺時間,你要睡覺了,晚安」……這樣堅持了4次後,孩子最後一次不再從嬰兒床爬出來,而是躺下去,慢慢睡著了。媽媽看了看時間,才過了半小時。

芭芭拉說:「大人的堅持,能讓孩子慢慢知道,睡覺時間就是睡覺,不能能做別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難睡的小朋友,請學起來吧!

關鍵字:哄睡、睡眠習慣、育兒方法、親子互動、早期教育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哄睡半小時,放下一秒醒!媽媽哄睡多做好3件事,寶寶輕鬆睡過夜
    寶寶出生後不久,很多媽媽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寶寶吃著奶很快就睡著了,可是只要往床上一放,馬上就醒了。每天晚上,哄寶寶睡覺常常讓新手爸媽滿腔怒火,身心俱疲。哄寶寶睡覺為什麼這麼難?01睡眠這麼重要,寶寶每天要睡多久才算合格呢?一般而言,1-3歲的寶寶每天要睡夠10到13個小時,但這不是唯一標準。
  • 「孩子都是哄睡的,哪有自己睡的孩子?」這些誤區多數媽媽踩到了
    到寶寶現在快三歲了,小林還是延續了這個「習慣」,她認為,寶寶都是要哄睡的,兩歲多也還小,每天哄一哄睡覺也沒什麼。寶寶也很習慣媽媽每天拍著自己的背、或唱搖籃曲給自己哄睡,並且對媽媽的給自己哄睡行為很依賴。如果睡覺前媽媽沒有來哄睡,那麼寶寶就會發小脾氣不肯睡覺或是睡不著。
  • 哄睡真的好難好累,但媽媽們要堅持?有大大的好處
    還有一位媽媽,曾經跟我說過自己超崩潰的哄娃經歷。她家的寶寶1歲前,幾乎每晚總鬧覺,一哭鬧就歇斯底裡,怎麼哄都不肯睡,把家人折騰得身心疲憊。除此之外, 被爸媽帶著耐心和愛心哄睡的孩子,未來容易獲得情緒平靜,上幼兒園時分離焦慮可能會更少一些,在人生中焦慮症的風險也會減少。所以,雖然哄睡好難好累,但是爸媽們要堅持。當然也不缺乏一些很早就自覺睡覺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媽媽們貼心的小棉襖呢。▲哄小孩睡覺,有較舒適的途徑嗎?
  • 【轉載分享】每晚睡前堅持這些小舉動,孩子準時睡不再難
    當我看到這個解釋後釋然了,面對孩子的鬧覺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耐心。想必那些對」鬧覺「孩子怒吼的父母該臉紅了吧?孩子晚上不肯睡,有時還參雜其他原因1、白天睡過多孩子白天睡得過多,亂了作息時間,到晚上時就不容易入睡,這是受生理影響使然。所以最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讓孩子遵循平時的作息時間,白天寧願睡得少也不要讓孩子睡得過多。
  • 怎樣給孩子哄睡才最好?哄睡做不好或導致不良後果
    導語:如何給嬰兒哄睡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面對的難題。許多孩子總是難以被哄睡,很多時候,也許媽媽抱著他細緻地哄了半個多小時,孩子依然不肯閉上眼沉入夢鄉,但如果將他放在嬰兒車上,他就會迅速入睡。可嬰兒車哄睡其實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 哄孩子睡覺很崩潰,學點哄睡小妙招!
    都說睡得飽的孩子才會長得快,對於小孩來說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於成長,可一些調皮的小孩,卻連睡覺也不老實,不管媽媽怎麼哄,就是睜著倆大眼睛,總也不睡,或者有時候媽媽唱搖籃曲快把自己的哄睡著了,娃還是不睡的情況下,媽媽就抓狂了。
  • 四種哄睡方式,正傷寶寶腦發育,教你三招,孩子睡的香身體也健康
    ,正在傷害孩子腦發育1、一醒就繼續哄睡有些家長看到寶寶有什麼動靜,比如動一動四肢或睜開眼發一會呆等,就會很緊張地去哄,但這其實是關心則亂。事實上,寶寶這個時候並不需要去哄睡,如果他們沒有主動尋找媽媽,說明還沒睡足,那麼寶媽只要保持安靜即可,讓其自己重新入睡。若是父母輕易哄反而會打亂睡眠規律,中斷他們進入深度睡眠。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麼自主入睡?爸媽「三步走」孩子輕鬆睡
    文 | 凝媽關於寶寶的睡眠,媽媽們都有說不盡的苦惱。有媽媽的留言是這樣的:目前寶寶9個月了,每晚能醒9次以上找奶吃。有次我記錄過,基本半小時一次搞了13次左右。不給就哼唧,越來越大,然後哭,抱起來也不行,哭。
  • 從不斷塞奶、哄睡困難到最長可以睡9小時,樂樂媽只用了2個方法!
    我們邀請到鄭州的樂樂媽媽,分享她是如何通過兩個方法,讓原本媽媽不停塞奶精疲力盡,斷奶還導致哄睡困難的寶寶,到現在一覺睡了9小時,希望能為被寶寶睡眠問題困擾的媽媽提供一些參考。寶寶三個半月的時候突然從晚上夜醒兩次,一覺可以睡六個小時,變成了一個小時一哼哼,我就不停的塞奶,幾天下來精疲力盡。
  • 寶寶困了就會睡?結果哄睡半小時還不睡,抓準清醒間隔很重要
    「寶寶困了自然就會睡了,不睡就是不困」,這個睡眠誤區可以說是嬰幼兒睡眠的第一大坑。這個太多太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我剛有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認為。 一直讓寶寶自己清醒到鬧覺才哄睡,非常容易造成過度疲勞,也會讓寶寶的睡眠出現問題。抓準清醒間隔,不止哄睡更容易,睡眠也會更好。 所謂的建立「規律作息」,第一步就是抓準寶寶的清醒間隔。
  • 幾種錯誤哄睡方式不可取,教你正確方式,孩子睡的香身體也健康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除了飲食,寶寶的睡眠問題也一直是父母們的煩惱事,尤其對於一些新手媽媽來說,哄娃睡覺感覺比登天還難。然而生活中,有些看似為娃好的哄睡方式實則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不僅讓他們身體發育受到限制,還會傷娃大腦。
  • 0-3歲建立規律作息,4S哄睡法來幫媽媽
    最近天氣很熱,傍晚帶著孩子們乘涼的時候,在小區亭子裡遇到了好幾位推著小月齡寶寶遛彎的媽媽。交談中其中一位媽媽吐槽到,自己家2個月的寶寶簡直是個"睡渣"。晚上睡覺每40分鐘就要醒來一次,哇哇大哭。為了哄睡寶寶,夫妻倆試過各種方法,從輕拍到抱著搖晃,從走路到唱歌。
  • 10月齡寶寶每天睡幾個小時正常嗎?如何培養出規律作息的孩子?
    多數10月齡寶寶晚上可以睡10小時左右,白天睡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1到2小時;或者是乾脆白天只睡一次,一次睡上2小時。也有一些寶寶每晚睡9小時或是11小時,白天睡三四個小時或者一兩個小時,也是沒有問題的。
  • 睡渣寶寶變天使娃,寶媽:沒什麼高超哄睡技巧,引導睡眠是關鍵
    文|全文共1793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二寶是不折不扣「睡渣」寶寶,我用了100多天的時間,經過引導,從睡渣變成天使娃,現在寶爸哄睡,他說根本不需要哄,躺在床上三五分鐘就睡著了。天使寶寶也容易成睡渣,根本睡不著。但如果你捕捉不到嬰兒的睡眠信號,該咋辦?可以在晚上提前2小時哄睡,慢慢把覺補回來。比如寶寶晚上7.8點睡覺,你則在5.6點鐘開始哄睡,他能睡得更好。Tips:比如打哈欠、揉眼睛、眼神空洞等等,都是很明顯的睡眠信號。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有何不同?科學家:差的不僅僅是智商
    姐弟倆對比最明顯的就是晚上睡覺時:姐姐每天在9點半左右就能夠自己入睡,絲毫不需要人哄,而讓人頭疼的弟弟每晚都要纏著媽媽瘋玩,不磨蹭到11點堅決不肯睡覺。朋友的婆婆說,能自己睡覺的孩子長大了都聰明,總是讓人哄睡的娃以後難有出息。朋友覺得婆婆是迷信,於是打電話向一位醫生朋友求助。
  • 睡不夠,正在扼殺孩子的記憶力!你家娃睡夠了嗎?
    前幾天,有一位媽媽給我私信:別人家孩子9點睡覺,我們家孩子10點半睡;別人家孩子7點起床,我們家孩子6點就起了。孩子雖然比其他人多學了這兩個半小時,但是他與別人的學習差距不但縮小,反而會越來越大。,和體內生長激素的含量正相關,而生長激素一般在孩子入睡1、2個小時,進入深度睡眠後,才會大量分泌。
  • 孩子不能「睡整覺」,可能和一個原因有關,家長狠心改孩子睡得安
    但是很多媽媽並沒有這麼幸運,很多孩子很大了,晚上還會醒來4-5次,比如七八個月、一歲多。孩子睡覺不踏實,不是奶睡就是抱哄,媽媽們直言:熬的要瘋了!孩子到底多大能睡整覺,孩子很大了不能睡整覺怎麼辦,這是很多媽媽急於想解決的問題,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睡整覺的問題。
  • 睡覺不是「戰場」,哄睡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
    尤其我們為了計劃,還特地提前個半小時陪孩子上床,結果孩子一鬧一個半小時過去了,自己內心就炸了,就崩潰了。但是,越崩潰,越會影響孩子入睡。把自己的計劃忘掉對待「睡渣」娃,首先就是要把自己心裡的「計劃」忘掉,這樣我們才能放下焦慮,安安靜靜地哄睡,即便是自己先把自己哄睡了,安靜的環境、你均勻的呼吸,娃也會慢慢就睡著了。
  • 新手父母嬰幼兒快速哄睡,徹底遠離哄睡一小時小睡5分鐘
    「嬰兒哄睡為什麼總是特別困難?沒睡一會兒又要醒?」作為詩遙一媽育兒的特邀諮詢師,無數媽媽諮詢過我這個問題。其實問題的表象是哄睡難,其本質是作息問題。作息調整好了,問題自然就能解決!到了夜覺的入睡時間孩子就比較容易被哄睡!(小睡同理喲~)小月齡寶寶可以抬頭、練趴、排氣操、黑白卡、健身毯等等,一頓消耗之後離輕鬆哄睡就不遠啦!
  • 媽媽不想抱哄孩子入睡,練習趴睡孩子卻意外悶死,令人痛心
    前幾天,一位媽媽為了訓練三個月大的寶寶自主趴睡,結果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被悶死了!令人不解的是,這位媽媽在微信群裡用了兩個小時直播了事件全過程!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去幫助孩子!這位媽媽分明通過監控早就看到了寶寶臉朝下悶住了,並且在大哭求救,但這位媽媽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查看,去幫助小寶寶,反而在群裡問所謂的老師:「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