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可達
白雲蒼狗,物是人非……
2019年終於過去,有「新材料界任正非」之稱的康得新原董事長鍾玉年末正式遭批捕,一代梟雄的70大壽和很快到來的農曆春節將在寒冷的鐵窗中度過。
百億造假案爆發半年後,康得新退市在即,鍾玉悲涼落幕,一切都臨近終局。
「兩康事件」另一主角康美藥業則是另一番天地,困境之中13家大型銀行雪中送炭,籤署百億銀團貸款協議。
董事長馬興田似乎依舊「康美」,他出現在上述儀式的籤約現場,站在了監管部門官員的身後。他甚至還成為某媒體舉辦的「2019中國經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的候選人。
嗜好超跑,擁有布加迪凱龍、帕加尼霸下等10多輛豪車的康美三公子馬嘉駿風頭不減,頻頻參加超跑賽事,有壕車有美女有香檳,一片太平盛世。
同樣是百億財務造假案,兩位董事長,兩家上市公司,34萬股東卻走向了不同的路口,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鍾玉與馬興田
震驚A股的「造假雙雄」鍾玉和馬興田是兩代人,之間差了19歲。
1950年3月鍾玉出生在榨菜之鄉四川涪陵,幼時便到北京讀書,後來當特種兵的經歷他逢人便講。1973年鍾玉復員進入高校學習電氣工程,那一年出生於中藥材集散地廣東揭陽普寧的馬興田才4歲。
1976年,鍾玉畢業分配到國家航空總局曙光機械廠微電子研究所,沒過多久就攬下了無人敢接的戰鬥機主發電機改進工作。1984年該發電機定型時,鍾玉獲得了航空部新機研製二等功、三等功,同年提升為研究所副所長。
鍾玉的出身可謂「根正苗紅」,與軍人復員創立華為的任正非頗有幾分相似,「新材料界任正非」的說法由此而來,也正因如此,古稀之年身陷囹圄更加令人唏噓。
1988年年僅38歲的鐘玉被提升為航空部15廠的廠長,相當於正局級幹部,但他卻做了一件令領導和同事驚訝的決定——響應改革開放號召辭職「下海」。當年湊了3萬元在中關村開發區創辦了康得公司,主要做老年人和殘疾人的代步電動車。
1990年中國經濟遭遇寒流,康得公司電動車滯銷遭遇危機,鍾玉立下豪言:「康得新永遠不會破產!」東窗事發後這句話反覆被人提及。之後的數年裡鍾玉從事過清潔設備、自動化辦公設備等領域,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8年後的1998年6月,康得大廈在北京落成。彼時20多歲馬興田剛剛走上社會舞臺,出身小山村的他結識了據稱來自於中醫世家的許冬瑾,兩個人經營了一家中藥鋪並在1996年結婚。也有人說,許冬瑾的父親許德仕是靠倒賣古玩等「四舊」發家,世家之稱名不副實。
但馬興田此後的發跡速度堪稱「坐上火箭」,結婚當年夫妻二人便「坐莊」三七價格牟取暴利完成原始積累,僅一年後康美藥業宣告成立。
蹊蹺的是,創始人中藥起家,康美藥業創立後卻主攻西藥,不到一年即通過國家GMP認證,在IPO前夕「突擊」研發成功多個國家級新藥,最終於2001年登陸滬市,之後又意外回歸了中藥領域。滿打滿算,康美藥業從成立到上市僅僅用時5年。
反觀康得新,2001年才初步確定進入預塗膜產業,2002年中國第一條預塗膜生產線落地,直到8年後的2010年,康得新才得以「全球最大的預塗膜生產企業」身份在深交所上市。同年康美藥業市值超過400億元,較上市之初已翻了14倍。
神秘的普寧商人
「後發先至」的馬興田更勤奮嗎?似乎並不是。
2014年12月,前證監會監管部發行審核部處長的李量被查,其受賄後為康美藥業、樂視網等9家公司上市提供「幫助」。此後在其它五起市委、省委高官貪腐案中也有馬興田的身影,但其本人安然至今。
截然相反的是,鍾玉如今儘管身陷囹圄,但從公開信息來看,其經商數十年尚無捲入類似貪腐案的記錄。
馬興田成功的背後,充滿著「神秘色彩」。
2011年國家發改委曾處罰康美藥業2009年操縱中藥材「三七」價格,當年囤貨七百多噸,佔到市場總額超20%,但對外銷售加自用總共才一百多噸,剩下的全部庫存。2010年三七供不應求價格高漲,康美藥業將囤貨全部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
就在罰單開出僅一年後,發改委在2012年將國內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價格指數的運營權交給了康美藥業,名為「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據稱這是國內第一個依託大型民營企業編制的全國性價格指數。有分析認為,不排除康美藥業通過運營指數來實現操縱中藥材市場價格獲利。
多年來,康美貢獻了普寧三分之一、揭陽六分之一的稅收,在當地乃至整個廣東,很多人提到馬興田都諱莫如深。
頗為諷刺的是,年末某媒體舉辦的「2019中國經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中,馬興田竟是候選人,憤怒的股民奔走相告,將其投至榜首,圍觀頒獎詞如何撰寫。
如今馬興田低調示人,已經從媒體銷聲匿跡,三公子馬嘉駿張揚依舊。在超跑圈人稱「Zun」哥的他,坐擁數輛包括帕加尼、布加迪等頂級品牌在內的千萬級跑車。2019年9月康美藥業出事後,馬嘉駿仍舊頻頻現身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醒目的車標、養眼的車模,三公子風馳電掣,不亦樂乎。
兩康命運交響曲
2017年總理訪德,在默克爾的歡迎午宴上,康得新董事長鍾玉、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是發表演講的中方企業家,那是鍾玉的高光時刻。
2年後,易會滿履新證監會主席,鍾玉趕上加大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懲罰力度的警車,成為了「監獄風雲」的重要一員。
如今康得新退市幾乎「板上釘釘」,而康美藥業或將平安「上岸」。
根據公告,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間財務造假,回溯後真實淨利潤連續四年為負,已經觸發強制退市條件。而且康得新在北京銀行的122億元存款「憑空」消失,很大可能已經被大股東康得集團違規挪用。
而康美藥業則不同,儘管2016年至2018年虛增貨幣資金886億元史無前例,但回溯後淨利潤均為正。即便同樣出現巨額貨幣資金減少(對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重述,調減299.44億元,只剩下42億元),但從財報上看,減少的貨幣資金基本都以存貨和應收帳款形式存在,並沒有「不翼而飛」。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法不容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退市標準的嚴格執行於淨化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至關重要。
人民網評論指出,重大違法退市制度配有兜底條款,若企業行為符合上交所「根據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影響等因素認定的其他嚴重損害證券市場秩序的情形」,同樣需要強制退市。退市制度還規定了「危害公眾健康安全」等退市紅線。都是高懸在康美藥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律師向財經天眼展示的兩康案造假案索賠卷宗)
對馬興田的處罰或不會止步於90萬+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從以往結果看不排除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和康得新一樣,等待康美藥業的還有創下天價的投資者索賠。
「兩康事件」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裡程悲,也註定將成為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