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藥品「暫定有效期」背後的訴求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買了一盒藥,藥品說明書上卻寫著「有效期:暫定36個月」。近日,有北京市民對買來的藥品上有效期「暫定」的標註產生了質疑,「連有效期都不能確定,這藥誰敢放心吃啊?」對此,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藥品有效期標註為暫定的情況確實存在,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對藥品的質量有疑問,可以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以及舉報熱線12331進行查詢。」(見5月25日《北京青年報》)

  消費者到醫院就醫或到藥店購藥,「藥品有效期」是必然會留意的重要信息。藥品包裝標註有效期「暫定」字樣,無疑會讓消費者對藥品質量和有效性產生疑慮,甚至不無製藥廠「是拿我們這些消費者當小白鼠做實驗」的追問。

  也許,相關負責人一番「符合規定」的回應,可以表明藥品有效期標註為「暫定」的行為合法性,而筆者查詢到的相關信息也佐證了某知名藥廠嚴先生「藥品上市後,還有3~5年的監測期來確定藥品在36個月之後是否有效,最終確定其有效性」的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保護公眾健康的要求,可以對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新藥品種設立不超過5年的監測期;在監測期內,不得批准其他企業生產和進口」。

  由此解讀,給新上市藥品標註「暫定」有效期,不僅師出有名、言之有據,而且有助於將其與那些已經臨床觀察、有效性長期穩定的成熟藥品區別開來。但問題是,普通百姓如何了解這些由政府職能部門操作的「監督」內幕。畢竟,權威管理部門「符合規定」的簡單解釋,未必能夠徹底消除人們的內心疑慮,建立其對新藥的消費信心。比如,藥品拿到相關部門批文後的「穩定性實驗」是如何操作的,推向市場的有效期監測是否同樣具有「實驗」的性質?

  藥品「暫定」有效期的爭議背後,是權威管理部門與公眾對「暫定」概念的認知差異:權威管理部門把「暫定」作為對新藥觀察與監督的一種管理措施,而在公眾看來,「暫定」的意思就是「暫時」和「尚不確定」。在消費者眼裡,無論是藥品的質量還是有效期,都應是準確無誤的「穩定」而非「暫定」。

  圍觀藥品「暫定」有效期質疑,不能止於解疑釋惑,更要反思背後的管理短板和公眾訴求:一是「暫定」的用詞值得商榷。即使消費者知道了藥品「暫定」背後的真正含義,也未必就能放心使用,畢竟「暫定」的有效期還有待觀察與監測。二是藥品知識宣傳有待加強。唯此,才能促進人們對藥品的理性選擇與明白消費,力避由於「不懂行」而造成的誤解,同時有助於更好地對藥品市場經營管理進行社會監督。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梁江濤:讀懂「最不忍拒絕請假條」背後的訴求
    原標題:梁江濤:讀懂「最不忍拒絕請假條」背後的訴求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張影響力不亞於這個辭職信的請假條,但看完之後給人帶來的只有心酸。前一陣,一張「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走紅網絡。根據圖中假條信息猜測,從假條的抬頭「中鐵20局集團有限公司」來看,這應該是一對長期分在兩個項目的一線工地夫妻。
  • 藥品有效期標識講解
    藥品是有保質期的,超出保質期期限的藥品藥效下降或者存在毒性,患者一定要慎重服用,看好藥品的保質期,那麼藥品的保質期怎麼看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鑑別藥品有效期的六個方面,以下是詳細說明。目前,我國市場上流通的藥品採用四類11種不同的效期表達方式。
  • 藥品有效期怎麼看?
    完整藥品的外包裝或最小包裝都會註明有效期。藥品管理法規定,未標明有效期的藥品也屬於劣藥。有效期表述存在以下 3 種格式:1.直接標明有效期: 如某藥品的有效期為 2020 年 10 月 15 日,表明可使用至 2020 年 10 月 16 日。2. 直接標明失效期: 如某藥品的失效期為 2020 年 10 月 15 日,表明本品可使用至 2020 年 10 月 14 日。3.
  •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限?80%的人都答錯了
    那麼 在有效期內的藥品當真有效安全嗎? 藥品有效期 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通常標註在藥品外包裝和標籤上。
  • 藥品管理--如何識別藥物的有效期和失效期?
    核心提示:識別藥品效期要根據藥品生產廠家標識的形式分析確定。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國產藥品對效期的標註有多種形式,如有效期、失效期、使用期限、貯存期等。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統一標示為「有效期」,其他標註形式已停止使用。   識別藥品效期要根據藥品生產廠家標識的形式分析確定。
  •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限?80%的人都答錯了!
    本文轉自【健康上海12320】;眾所周知, 凡是藥品, 必有有效期。其實, 藥品除了有效期這個概念, 還有一個使用期限的概念。 藥品有效期 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
  • 藥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你真的了解嗎?
    眾所周知,凡是藥品,都有個有效期。但是不是只要藥品在有效期內,都是有效、安全的呢?該怎麼去看有效期和使用期限呢?今天,安安和你一起了解一下~1.什麼是藥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通常標註在藥品外包裝和標籤上。藥品使用期限,具體的說就是藥品開啟後使用期限。它是指藥品經打開使用後,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可以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這個概念通常是針對多劑量包裝藥品。
  • 藥品開封後 使用期不等於有效期
    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一般來說,開封後的藥物並不適合長期存放。藥品一旦開封,與外部環境接觸,藥物可能產生潮解、氧化等,會影響藥物的質量和安全性。因此,藥品有效期並不等於「藥品使用期」。那麼,除藥品說明書及藥典規定外,我們又該如何判斷藥品的安全使用期限呢?
  • 進口藥品的有效期識別方法
    來自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義大利、瑞士、獨立國協等國家的藥品,其有效期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現將常用的一些表示方法列舉如下,以供識別參考。   Expiration date Aug.30.1995.句首Expiration的詞意是終止或期滿。整句的意思是期滿日期(或失效期):1995年8月30日。
  •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限?80%的人都答錯了!快轉給家裡人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限?80%的人都答錯了!但是,在有效期內的藥品當真有效安全嗎?答案當然是:No!其實,藥品除了有效期,還有一個使用期限的概念。藥品有效期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通常標註在藥品外包裝和標籤上。
  •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限?80%的人都答錯了
    其實,藥品除了有效期,還有一個就是使用期限。藥品有效期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期限。通常標註在藥品外包裝和標籤上。藥品使用期限,指的是藥品開啟後的使用期限。這個概念通常針對多劑量包裝藥品,如瓶裝藥、大部分眼用製劑、鼻用製劑等,開啟使用一段時間後仍會有剩餘。而據文獻報導,藥品首次開啟後,其原有的穩定性發生變化,需要在一定期限內使用,這個期限不同於藥品有效期,且通常短於藥品有效期。
  • 家中常備藥品如何保存?有效期看清楚沒?
    家中常備藥品如何保存?有效期看清楚沒?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藥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昨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張抗懷,在抖音為我們講述了「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以及應對措施」,現在,和藥Fulu一起回顧張主任的科普內容。
  • 藥品開蓋後還有多長時間有效期 這些知識你該知道
    有關專家表示,一般在藥品包裝盒上或說明書的最後一段註明有該藥品的儲存條件,一旦開封後,最好能夠放在乾燥箱內。禁止放在容易使藥品變質的潮溼的場所浴室、廚房、冰箱內(除非是說明書要求或藥師強調需要冷藏的藥品)等。由於藥品開封後使用期≠有效期,若無法短時間內服完,請在包裝上註明開封時間,以便下次服用清楚知道藥物是否超過使用期限。
  • 讀懂吐槽「職稱英語考試」背後的民意訴求
    但其實,這吐槽的背後,反映的是民意的訴求。    當下,我們「一刀切的英語職稱考試」的弊端和不科學、不合理性,是否也該對其「動動手術」做出相應的調整呢?
  • 家裡藥品的有效期和失效期怎麼看你們知道嗎,了解一下會更好
    藥品的有效期、失效期有些藥品,因為穩定性較差,在貯存過程中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會出現藥效降低、毒性增高的現象。為了保證安全有效用藥,許多藥品的外包裝(或說明書)上一般都標有「有效期」或「失效期」。
  • 藥品「有效期」≠「保鮮期」:寶寶上次發燒用過的退燒藥水還能吃嗎?
    實際上,藥也最好趁「新鮮」吃,否則即使沒超過有效期,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有效期≠保鮮期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專家介紹,一般情況下,藥品包裝盒上標註的有效期是指藥品在密封狀態下,按規定的儲存條件保存的最長使用期限。
  • 開封後的藥仍然參照包裝有效期?這些藥品儲存誤區你知道嗎?
    隨著反覆開啟藥品包裝,這些阻擋水汽的乾燥劑、棉花同樣會吸附空氣中的水汽。棉花及乾燥劑是確保藥物出廠至開封期間的質量,開封後,棉花暴露空氣中易潮溼,乾燥劑也失去作用,若與藥品擺放,容易造成藥品變質。開瓶後,棉花和乾燥劑應立刻丟棄。
  • 合肥市失獨夫婦做試管嬰兒費用可報銷 該政策有效期暫定為5年
    該政策從今年起實施,有效期暫定為5年。關鍵詞:特殊家庭關懷扶助對有再生育意願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確需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由指定醫療機構提供相應技術服務,其基本項目的服務費用分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範圍,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暫定為2萬元。
  • 複方甘草合劑並非有毒藥品 有效期內可放心使用
    針對這種情況,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特別公告稱,複方甘草合劑並非有毒藥品,長期以來也沒有發現不良反應報告,藥品有效期內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出《關於複方甘草口服溶液生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複方甘草合劑的改方、更名及生產等做了規定。因新版藥典中複方甘草並無「合劑」劑型,故更名為「口服溶液」。
  • 2020年進口暫定稅率調整 青島海關通關企業將減少稅負21億元
    央廣網青島1月1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坤)為積極擴大進口,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將對850餘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聖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是在青島口岸進口奶粉的一家企業,2020年國家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實行5%的進口暫定稅率,遠低於15%的最惠國稅率。公司進出口部負責人張光磊表示,僅實施暫定稅率一項,就可使公司少繳稅款約6000萬元。張光磊表示,此項優惠措施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成本,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