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風向標的百貨巨頭——王府井百貨在最新發布的公告中明確表示,不再開發單一百貨業態的門店,並將對原有百貨門店做適當調整。在經過去百貨化、全渠道改革等方面的轉型後,王府井百貨依然沒能抵擋住傳統零售行業下行的寒潮。
據王府井百貨發布的《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公告》顯示,擬終止原承諾的2.08億元對唐山新華文化廣場、重慶王府井解放碑店、武漢王府井、呼和浩特王府井等4個項目裝修改造投入。同時,將發展戰略轉向購物中心以及奧特萊斯業態,不再開發單一百貨業態的門店。
對此,王府井方面解釋稱,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行業內競爭加劇、「網際網路+」帶來的跨界競爭等因素綜合影響,消費者和消費行為快速改變,百貨零售業市場環境急劇變化,4萬平方米以下的獨立百貨門店經營以及大規模裝修改造投入均難以取得很好的投資回報,因此擬終止上述4個募投項目的實施。
事實上,早在去年王府井百貨就已經意識到傳統零售業面臨的危機,並嘗試通過微信平臺、O2O模式和大數據運用等營銷方式,探尋一條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全渠道消費模式發展之路。然而儘管如此,從去年營收數據來看依然不理想,特別是電子商務項目建設上虧損嚴重的問題仍十分突出。據王府井百貨發布的2014年年報顯示,其去年營業收入182.77億元,同比下降7.64%,淨利潤6.36億元,同比下降8.36%。公司電子商務項目建設虧損達到4206.28萬元。
其實,不僅是王府井百貨,從去年開始,轉變發展戰略,在線上等新領域尋找新贏利點是多數傳統百貨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比如,重慶百貨頻繁加碼電子商務與金融領域;百聯集團50億元戰略重整投向「網際網路+全渠道」的商業零售業態等。
儘管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全渠道戰略模式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也存在假冒偽劣猖獗、中小城鎮電子商務使用率不高等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如果想讓這一戰略模式成為傳統百貨商場「去百貨化」的理想避難所,唯有出臺具體措施加以規範,並加速推動技術升級,普及偏遠地區的電子商務使用。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消費者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