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是北京著名的旅遊購物標誌地,傳統的全聚德、東來順,與蘋果、耐克等舶來品牌都在這條街上完美交融。同樣在這條街上屹立的,還有一座超過60年的百貨大樓——王府井百貨。
王府井集團(600859.SH)前身是「新中國第一店」北京市百貨大樓,創立於1955年,1993年改組股份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後經歷了現代零售業轉型,並完成了與北京東安集團戰略重組、引入3家戰略投資集團等資本動作。
王府井百貨正在經歷著自身的融合與碰撞——在新零售崛起的當下,傳統百貨公司雖享有品牌影響力,但線上運營能力備受考驗。受行業景氣度影響,據今年三季報,公司業績進一步承壓。
對於公司目前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王府井集團董事、副總裁杜建國在「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中對媒體表示,公司目前存在對商品的控制能力弱,對商品需求分析能力弱等情況,而這也將是未來集團能力提升的重點。
新零售衝擊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王府井目前擁有「王府井百貨」、「王府井購物中心」、「王府井奧萊」、「賽特奧萊」等眾多品牌,銷售網絡覆蓋中國七大經濟區域,在32個城市開設52家大型零售門店。
其中,百貨業態依然是王府井主要的經營業態,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則是其重要發展方向。公司還採取合資方式發展超市業態,持有便利店公司711北京25%的股權。
與此同時,公司在2014年開啟「第三次創業」浪潮,發展出奧特萊斯業態。集團表示,主要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全渠道建設項目,以及加強商品資源控制力的深度聯營項目正在全面推進。
但新零售和網際網路業態崛起的衝擊仍較為明顯。據今年三季報數據,王府井今年前九月實現營收194.01億元,同比增加1.06%;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47億元,同比下降14.33%。基本每股收益1.091元,低於預期。
綜合百貨業態仍然在公司營業收入構成中佔據主體的地位,奧特萊斯體量相對百貨/購物中心業態體量較小,但增速較快。
「11家購物中心和7家奧特萊斯為公司的發展和業績的提升貢獻了重要力量。」杜建國表示。
分業務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百貨/購物中心業態實現營業收入149.59億元,同比減少3.04%,公司表示,主要是行業承壓和9月底公司北京門店受國慶影響停業導致;奧特萊斯業態實現營業收入32.06億元,同比增長24.03%。
從財務方面來看,他認為,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將對公司產生影響。他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以應對可能帶來的影響。
「現在國內的百貨業主要是聯營的經營方式,現在我們是按照全部收入計入總收入,將來可能要按照差價,這樣對我們的收入會有影響。前兩周我們也邀請了十幾家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我們達成了一個想法,將來會根據新準則確認收入。」他表示。
二級市場上,王府井的股價自今年4月底出現連續下挫,自17.88元/股一度跌至13元/股以下。在市盈率和市淨率方面也均處在弱市階段。
適應消費需求轉變
除上述因素外,王府井的發展困境折射出的是新零售時代中傳統百貨普遍遭遇的發展瓶頸。
線上線下、同行業競爭加劇給零售市場帶來了較大壓力。隨著新零售時代開啟,傳統百貨「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遠去。實體零售業發展遭遇天花板之時,但杜建國認為,王府井百貨的發展並非固步自封。
他提到了公司的發展思路:抓住消費市場轉型帶來的機遇,堅持連鎖化規模化發展,豐富業態,完善經營管理體系;轉型提升優化百貨業態,加速發展奧特萊斯業態;加強商品和顧客經營能力建設;打造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的商業新模式等。
「將來我們想從幾方面來做,一是在平臺上展示我們的線下商品,第二是服務好線下銷售,了解消費者需求。」杜建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