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新一季《奇葩說》第五期節目的辯題是「大學必修戀愛課,你支持嗎?」
這個辯題的出現,也瞬間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而微博上有關「大學應不應該開設戀愛必修課」這個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2億。
戀愛是大學相關衍生詞中被聯想到次數最多的詞語。
「大學」這一詞語往往藏著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對戀愛最美好的想像和嚮往。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會談戀愛,或是你有過多次戀愛經驗,卻每一段戀愛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那麼你認為在大學開設一門戀愛必修課是否必要呢?
網友針對這個辯題所持的態度,褒貶皆有。
支持的認為,戀愛是人一生中必經的一個過程,早點學習,也可以避免以後遇見「渣男」「渣女」,避免開始一段結果並不會美好的戀愛關係。
而反對的一方所持的意見是,戀愛之所以美好,就在於敢去嘗試,敢去開始一段親密關係,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性,給了戀愛更多的想像空間。
確實理由都足以說服一些人。
02
但其實,如果把題目去掉幾個字或是修改幾個字,變成「大學應不應該開設戀愛課程?」或改成「戀愛選修課」,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會反對。
所以,戀愛成為一門課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成為一門必修課,確實有不妥。
必修課是什麼意思?
必修課就是,強制性開設的課程,期末還必須有考試。
敢問,在戀愛這件事上,誰敢說自己是別人的老師呢?
長期處於穩定戀愛關係中的人就一定是戀愛高手嗎?
還是有過很多段戀愛經驗的人,就足夠教別人談戀愛了?
戀愛之所以讓人嚮往,是因為它足夠神秘,有著無限的不確定性,它沒有一個標準的範式,也沒辦法套用別人的經驗。
所以在《奇葩說》節目中,持反方觀點——「不支持」的李誕隊的隊員邱晨以其在三辯和結辯時的完美表現,以無法反駁的觀點獲得了更多觀眾的支持,贏得了本場辯論。
而她的立論就是,戀愛課程沒錯,錯的是「大學」和「 必修」這兩個詞。
03
對於大學生來說,談戀愛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大多數人談戀愛都是憑著感覺或者大家的社會經驗走,很少有人看書談戀愛。
如今有教科書般的戀愛教程,相信也會有不少人能夠從中受益。
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同學來說,這是一門正確認識戀愛的好課程。
但是戀愛這件事,本來就是青春期荷爾蒙大量分泌的產物。
戀愛課程能交給你的東西非常有限。
它能幫你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教你談戀愛的正常流程,讓你了解具有什麼特質的人是「渣男」「渣女」,能告訴你怎么正確的處理戀愛關係中的矛盾。
但是沒人能夠教你如何只對正確的人動心,沒人能夠教你怎麼分辨誰才是你能跟他走到最後的人。
沒有人可以,只有你自己的心能告訴你。
只有你泛濫的荷爾蒙會告訴你,這個人是我想要靠近的人,是我一靠近TA就會忍不住開心的人,是我想要和他一直走下去的人。
04
如果戀愛成為了一門必修課,教導著每一個學生按照一個固定戀愛的模板來談戀愛的話,那該有多可怕。
期末要考試,考前還要劃重點,不會談戀愛,不懂戀愛套路的人就要掛科嗎?
學習了這個課程的人就一定是掌握了戀愛所有的技能,就能保證談一個完美的戀愛了嗎?
那一直以來感動了無數人的直接、慘烈、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還值得被歌頌嗎?
如果戀愛成為了公式,那以後愛情故事還有被敘述的必要嗎?
大學裡的戀愛難道不應該是最單純,最純粹,最直白,最簡單的嗎?
何況那些大學選擇不去戀愛的學生,也值得被尊重。
如果是戀愛選修課,那就好多了。
需要去學習如何談戀愛的,想要去更了解戀愛的真諦的,想要學著怎麼去避免在戀愛關係中受傷或是傷害別人的技巧的話,可以選擇去學習。
但是,如果就想憑著一腔愛意,奮不顧身一回的話,這樣的愛情,又有誰能說就一定是不成功的呢。
戀愛這件事,又什麼時候開始論勝負成敗了?
試問,又有誰敢說自己是這段關係裡的勝者呢?
不過都是凡人而已。
何必那麼計較輸贏。
最後
我只希望,
所有的愛意都有回應。
所有的愛情都不被辜負。
所有的戀愛都值得被認同。
所有人都能活得有自我,愛得有割捨。
無悔,即可。
今日互動話題
說說你是持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理由呢?
留言區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