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包子鋪如何才能可持續發展?

2020-10-20 包子創業交流平臺

一、緣起

最近有朋友在公眾號裡問李記:

他想開家包子鋪,問問開店是一次性投資嗎?把店開起來之後還有哪些需要花錢的地方?

還有朋友問李記:

他有一家店,在他們那裡有點小名氣,生意也比較穩定,現在想提升提升,問問李記有啥建議。

在李記看來,這兩個問題核心都是一個,用新聞聯播的話來說,叫做可持續發展。雖然都在說,搞餐飲是有周期的,但是李記相信每一個開店的老闆,都不想在這個周期內死掉,都想把店開的越長久越好。

二、王姐的包子鋪

李記有個學員——王姐,上半年來學速凍技術,她開店的套路,李記覺得大家可以借鑑一下,同時也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

王姐在開包子店之前是搞服裝的,三年前關了服裝店,開始搞餐飲,現在在縣城裡有兩家店,生意還不錯,明年打算再開一家店。

李記問過王姐,都說現在生意不好搞,你一個外行人,咋就把店開成這樣了呢?王姐說話特直白,就說了三個字「別閒著」。

王姐說,剛起步的時候,店根本就不掙錢,除了開業的那幾天整出了些動靜,大家都過來嘗嘗以外,剩下的時候,基本都是賠錢的,她自己也分析過,口味口味也不比別家的差,價格是一樣的,論包子的大小,她家的還稍大些,分析來分析去,也不知道咋回事。

王姐說,剛開店,沒掙啥錢,自己存的錢也沒剩多少了,也不準備再投了,雖然店不掙錢,但是人不能閒下來,人閒下來了就沒精氣神兒了,人沒有精氣神兒,店就更沒有了,那誰還來。雖然自己知道不掙錢,可是不能讓顧客知道了,顧客要是知道了,就更不來了。

所以,王姐沒事就在店裡搞點小氣氛,十一弄點小國旗,聖誕節弄點聖誕樹,元旦的時候弄點新年快樂,春節的時候掛個燈籠啥的。還時不時的還弄點親戚朋友,讓他們排隊當託。在什麼趕集啊、58同城啊,美團啊,朋友圈裡,拍照片,發照片。能讓店看起來活份的招兒,王姐都用上了,總之就是不閒著。

王姐自己也說,剛開始弄這些東西的時候,她自己也不知道有用沒用,有時候弄弄也煩,有一次的國慶,王姐說她實在是太忙了,就沒弄小國旗,結果國慶節那天,有顧客問賣包子的夥計,「你家是不是換老闆了?」,夥計沒明白啥意思,顧客就說,「今天國慶,咋沒布置布置呢?不像你們風格啊。」夥計這才明白過來。

通過這件事,讓王姐徹底明白了,她幹的這些事,對於顧客來說,其實都看在眼裡了,看似做的都是無用功,其實顧客心理都有數,你只要持續的這麼做了,早晚有一天顧客會記在心裡

堅持了將近一年,店裡開始有了些起色,慢慢的生意就好點了。生意好了之後,王姐就發現經常有人在她的店鋪周圍轉悠;還經常有人慕名而來,進店就問王姐,教不教技術;還有公司上門就問王姐,你家想搞加盟嗎,我們公司能給你運作。直到這時候,王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店掙錢了,開始有人盯上她家的店了。

自從這時候起,王姐開始有點緊張了,又不閒著了,每個月都拿出利潤裡固定的比例繼續投到店裡,什麼新產品,新技術,什麼桌椅板凳,門頭裝修,塑膠袋包裝,員工培訓,促銷宣傳,不論哪個方面的,只要是她覺得對這個店成長有好處的,她就搞。

當時王姐的老公不理解她為啥這樣做,甚至看到搞餐飲又累又不掙錢,還主張在包子店經營有起色的時候把店轉讓出去。

王姐說,她這麼做就是為了能持續的掙錢,只有不斷的提升店鋪,才能提高周邊市場包子鋪的開店門檻。簡單的說就是,我在這掙到錢了,肯定有人眼紅,有人眼紅,就要過來搶我的市場,就要有人在我這塊開店,不管他開店是不是掙錢,只要他開了店,我的店就會受影響。我又不能阻止別人在周邊開包子店,怎麼辦?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他開店的門檻,用門檻把他擋回去,用門檻不讓他開店。所以我不能閒著,用掙來的錢,接著投資,投資在自己的店裡,能搞啥搞啥,軟體硬體我都搞,總之就是讓,想在我周邊開店的人,自己知難而退。

三、編後:別閒著

王姐的第二家店就是開在第一家店不遠的地方,目的就是為了,佔據現有的市場,不讓別人進來開店。

「別閒著」,這三個字,看似直白,實則意味深長。

李記理解「別閒著」有兩層意思,一是別讓自己閒著,二則是讓錢別閒著。

不掙錢的時候,如果你覺得這個行業和市場還有發展,就堅持,讓自己別閒著,讓消費者知道你的店還活著,讓消費者知道作為老闆的你還有心氣兒幹下去,還有信心把店開下去。要是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掙錢,那別人怎麼會買你家的東西。

掙到錢的時候,讓錢別閒著,把掙來的利潤拿出一部分來用再投入,來提升競爭能力,提高周邊市場準入門檻,把潛在的競爭者儘可能的擋在門檻外。

文章開頭提的問題,現在來看就有答案了,李記認為,開店肯定不是一次性的投資,除了有起步時的投資外,還會有循序漸進的再投資,不掙錢的時候,沒錢的時候,把精力投進去,掙錢的時候,要把掙來的錢再投進去。店鋪的提升也是同樣的道理,提升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裝個修、引進幾個新品種就能瞬間提升的。還是王姐的那句話,平時別閒著,檔次的提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完)

相關焦點

  • 不想當「網紅」的包子鋪,不是好包子鋪!看這裡的人間煙火氣如何...
    事實上許多周邊的老客戶也有相同的疑問,今年三四月份裝修期間,老陳也經常被問到是不是準備改行開咖啡店了,「我們就是裝修一下,還賣包子。」他一次次地回復道。看到來到包子鋪拍視頻的記者們,老陳也提了個請求,「能不能把你們拍的這段剪一下,幫我們也發個抖音啊?」不想當網紅的包子鋪,不是好包子鋪。畢竟人間煙火氣,最慰凡人心。設計師說——用「一扇門」解決包子與街道的和諧問題「我們不希望這些風貌過一陣子它就過時了,它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 蒸蒸日上 :一個西單包子鋪的進化史
    開連鎖人手緊張 消費者投訴不斷慶豐包子鋪之所以能夠不間斷地經營這麼長時間,說到底還是因為生意好。尤其是在各種票證逐步取消、市場開放購買以後。說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慶豐包子鋪的生意好到什麼程度,眼下已經成為西安門店店長的李翠花以及月壇店店長賀媛麗回憶說,當時慶豐包子鋪就是一個門臉兒,顧客買了就走。就這樣店門口照樣排大隊。
  • "主席套餐"火了 交加盟費濟南也能開慶豐包子鋪
    原標題:"主席套餐"火了 交加盟費濟南也能開慶豐包子鋪主席套餐豬肉大蔥餡包子二兩芥菜一份炒肝一碗總價21元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次光顧,讓北京的「慶豐包子鋪一些濟南市民表示,不知道總書記點的豬肉大蔥餡包子和炒肝是啥味道,要是在山東濟南也能吃上正宗的就好了,還有一部分市民則想知道在濟南投資開一家加盟店的可能性有多大。30日,記者試圖聯繫慶豐包子鋪,但其外省加盟熱線一直佔線。
  • 九平米的包子鋪:蒸好7如何偷師逆襲營收千萬
    這個故事有別於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傳奇色彩,也不是底層人物因衣食而奮鬥的勵志曲目,我們更多關注的是青年們如何在傳統領域中,將小作坊做成一門有格調的大生意。一個9平米的包子鋪,究竟能醞釀出怎樣的未來還難以預言,但其創業勇氣,商業理念仍然可供他人打量和思考。
  • 老師帶著殘障學生開包子鋪 不為掙錢卻成了「網紅店」
    在湖北省枝江市,有一家特別的包子鋪,這個包子鋪每天只營業三個小時,經營者則是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老師周延清,以及他的5名殘障學生。包子鋪開業至今11天,已受到許多顧客青睞,成為了當地的「網紅店」。周延清說,開包子鋪不為掙錢,就為給學生們一個鍛鍊平臺,讓他們能有個手藝,以便今後能更好的生活。
  • 包子僅僅兩元一個,那麼利潤如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開包子店?
    包子僅僅兩元一個,那麼利潤如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開包子店?包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你食物,早餐店別可以不做,但包子絕對要有。不僅口感美味,價格也十分便宜,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吃的一款美食。習慣早起的話就不難發現,每天早上早餐店的顧客都是絡繹不絕,不少人都會打包幾個包子然後去上班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包子僅僅兩元一個,那麼利潤如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開包子店?第一點,大家應該知道,一個包子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製作包子能用到的食材基本也就是麵粉,韭菜,白菜,各種肉類。這些不屬於高端食材,商家選購的時候也不需要太下功夫。
  • 草包包子鋪:凝聚在老商埠時光裡的記憶
    1937年,一名叫做張文漢的老實人,在濟南開了一家名叫草包包子的店鋪,他製作出來的草包包子以餡多、味美、灌湯而聞名泉城濟南。半個多世紀以來,草包包子的店鋪經歷了日偽時期的土豪惡霸尋釁敲詐,解放戰爭時期的國民黨飛機濫炸,政治運動,經濟改革等諸多風潮,見證了濟南近百年的榮辱沉浮。
  • "主席套餐"受追捧 交上加盟費濟南也能開慶豐包子鋪
    原標題:「主席套餐」受追捧 交上加盟費在濟南也能開慶豐包子鋪  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次光顧,讓北京的「慶豐包子鋪」一天內火遍全國。一些濟南市民表示,不知道總書記點的豬肉大蔥餡包子和炒肝是啥味道,要是在濟南也能吃上正宗的就好了,還有一部分市民則想知道在濟南投資開一家加盟店的可能性有多大。  30日,記者試圖聯繫慶豐包子鋪,但其外省加盟熱線一直佔線。
  • 包子鋪變身高端餐廳,客單價超過80元 長沙老口子怎麼看?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9日訊(記者 黃亞蘋)遠看像家咖啡廳,走進去卻發現是包子鋪?與普通包子鋪在店門攤位擺上幾個大蒸籠、再搭售豆漿油條不同,長沙街頭不少新派包子鋪憑藉洋氣的裝潢、創新的口味引來年輕消費者關注。
  • 北京:真假「西四包子鋪」
    新老「西四包子鋪」說起「西四包子鋪」很多消費者並不陌生,尤其是從去年開始經過多輪營銷、推廣,儼然已成為時下的「網紅」包子鋪,但北京華天相關負責人卻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二友居的「西四包子鋪」和現在的網紅「西四包子鋪」並沒有任何關係,但網紅「西四包子鋪」卻「盜用了」二友居的品牌歷史和故事,並用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迷惑誤導消費者,
  • 重慶老字號包子鋪連開五店 品牌上市走向全國
    九園包子 已連開五店九園是「老重慶」耳熟能詳的小吃店,上個世紀30年代,九園老闆叫蘇澤九,取名「九園」,有期盼「長久」之意。1931年,九園包子在重慶城魚市街成立第一家店。2004年,最後一家九園老店關門歇業。至此,九園包子淡出重慶民眾的視野。從2月復出到現在,九園包子已有第五家店鋪。
  • 路貴人包子,一家手工全素包子鋪,開了9年,也火了9年
    臺灣臺中的一家手工包子鋪「路貴人包子」開了9年,也火了9年它賣的不是什麼山珍海味餡的包子相反,它只是一家賣素包子的店鋪>菜包、雜糧包、饅頭你能想到的素包子它都有為何這家賣素包子的店鋪如此受歡迎?一起來看看它的故事吧~01「路貴人包子」店內售賣各式各樣全素包子,口味眾多,其中招牌是豆乾包(麻婆豆腐包)。
  • 魔都包子鋪哪家強?我們跑遍上海五個區為你找出好吃的包子!
    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吃遍了網上呼聲比較高的幾家包子鋪其中有多年的老字號也有連鎖的老品牌吃下來感覺有的的確很不錯有的則不盡如人意本篇包子測評僅代表小資君的個人意見如有不認同,純屬個人口味差異那麼,魔都包子鋪到底哪家強?讓我們一起來快快揭曉吧!
  • 故事:包子鋪的女人,覬覦她的丈夫
    反正無處可去,她決定留下來。從婆家逃走的時候,她帶走了給前夫治病剩下的存款,雖然不多,但至少可以保障目前的生活。趙曼從小在父母的包子鋪幫忙,她性格也開朗,對於開包子鋪這種事情,也算是手到擒來。沒多久她就用所有的積蓄開了一間包子鋪,因為是祖傳的手藝,生意很快好起來,附近其他早點鋪子的老闆,臉都綠了。只是,包子鋪開了一個月,徐安一次也沒來過。但趙曼不著急,她想,總會見到的。
  • 大隱隱於市,《秦時明月》原著小說中的蓋聶,原來在開包子鋪
    這一期傾醬來和大家聊的話題,與中國臺灣的作家溫世仁的原著小說《秦時明月》有關,大隱隱於市,《秦時明月》原著小說中的蓋聶,原來在開包子鋪!看過國漫《秦時明月》的漫友們都知道,都知道關於蓋聶的傳說。這也是在歷史上有原型的人物,是戰國末年的劍術家蓋聶。
  • 始建於1921年,二友居西四包子鋪回來了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西四南大街一號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鋪又回來了。「以前只要是從西四路過,必定被饞蟲勾引,進去喝一碗炒肝兒來二兩包子,吃飽喝足了才有勁兒繼續溜達。現在二友居又回到原址了,心裡真是高興。」張大爺說。王大姐也是打小就吃二友居西四包子鋪的包子,她說那是最香不過的。
  • 長沙包子鋪玩高端:外表似高檔西餐廳 包廂最低消費200元
    原標題:長沙包子鋪玩高端:外表似高檔西餐廳 包廂最低消費200元包子鋪玩高端,最低消費200元外表似高檔西餐廳的包子鋪在長沙悄然興起 小年輕愛嘗新,老爹爹不愛這口而與普通包子鋪在店門攤位擺上幾個大蒸籠、再搭售豆漿油條不同,這些包子鋪為傳統的生意披上了洋氣的外衣,憑店外裝潢就吸引不少消費者。當消費轉型升級風颳到了最傳統的面點界,年輕人也成為了新生代包子鋪瞄準的重要目標客群。
  • 為什麼大街小巷都有包子鋪,起早摸黑的,賣包子利潤很大嗎?
    中國吃貨們對一道食物的要求非常嚴格,不但要色香味俱全,還要價格廉價、綠色健康,能讓資深吃貨滿意的小吃並不多,包子算是其中一種。細心的人會發現,在大街小巷上都有包子鋪,餐飲行業起早貪黑很辛苦。但為什麼賣包子的還是這麼多?賣包子利潤很大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需要工作人員。
  • 習近平進包子鋪吃午飯花21元
    北京慶豐包子鋪始建於1948年,當時的字號叫做「萬興居」,經營包子、小吃、米飯、炒菜等。1956年公私合營之後專一經營包子,1976年更名為「慶豐包子鋪」,歸屬於國營華天飲食集團公司。在北京,慶豐包子已經成為特色小吃,分店有140多家,成為京城規模最大的包子快餐連鎖企業。月壇北街店只是140多家分店之一。
  • 包子怎麼做的又潔白又暄軟呢?別急,包子鋪師傅來教你
    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弄出來的包子吃起來會有點硬,怎麼和面其實是有講究的,今天就請包子鋪的師傅,來教你做暄軟的韭菜包子,有此問題的朋友趕緊來學學吧!食材配料:麵粉、泡打粉、酵母、白糖、溫水。3、再來調製包子餡,韭菜切成小段後倒入盆中,再加入炒熟的雞蛋拌勻,然後加入少許的鹽、蠔油、熟油,調下口味,然後將它放置一旁備用,韭菜餡的包子大家應該都不會拒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