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平米的包子鋪:蒸好7如何偷師逆襲營收千萬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這個故事有別於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傳奇色彩,也不是底層人物因衣食而奮鬥的勵志曲目,我們更多關注的是青年們如何在傳統領域中,將小作坊做成一門有格調的大生意。一個9平米的包子鋪,究竟能醞釀出怎樣的未來還難以預言,但其創業勇氣,商業理念仍然可供他人打量和思考。

  與LV一億美元收購包子鋪的「奢侈」不同,與甘其食一年賣4個億的「傳奇」不同,與慶豐包子鋪的「御用」標籤不同,這是一個年輕人偷師和逆襲的故事。
  

  「三個月的房租押金7500元,裝修材料及人工3000塊錢左右,門頭100多塊錢,加上設備等費用,啟動成本不到三萬塊。」

  四個年輕人,放棄體面的高薪工作,開了一家常人看不上眼的包子鋪,這件事情在最近引發了大量關注。

  包子鋪經媒體報導後一夜成名,除了本地各大媒體展開追蹤報導,外地媒體亦紛沓而至,湖南衛視曾想為其拍紀錄片,《人民日報》亦在頭版發文表示鼓勵。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保持著理性與清醒。相較那些自立門戶只憑一腔熱血,把未來交於形勢抉擇的創業者,他們的現代企業制度已在一個小作坊中成型,以三年內在武漢市內開100家門店為近期目標,未來志在電商,分食被大型快餐企業壟斷的配送市場。
  

  賣包子的青年們

  2013年四月的一個夜晚,郭立恆、程棟、韓俊、袁青蔚在一個路邊攤小聚,待業半年的郭說想開一家包子鋪,並邀請其他三人入夥。

  這不是他第一次向好友們提及此事,在前半年,他們每個月都會聚會,談論創業。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鄭重其事地拿出一份包子鋪計劃書攤到大家面前。

  這份計劃書贏得了其他三人的認可,觥籌交錯間最終拍板,隨後,其他三人陸續辭職。

  在過去的三年中他們都在一家武漢知名的麵粉公司供職,每人每年的銷售額可達到1000萬,平均年薪10萬左右。

  他們26歲,摩羯座的郭立恆顯得更為「早熟」。對他而言,此事預謀已久。在他之前供職的麵粉公司中,包子鋪是他們的下遊客戶,通過長期接觸,郭發現了武漢早餐市場的一些缺憾,這使得辭職之後的他萌生了開包子鋪的念頭。【商機往往出現在市場一線,而非辦公室裡閉門造車】

  隨後他去上海做了一些簡單的市場調研——每天蹲在包子鋪門口計算人流量,購買數量,觀察產品品類,產品結構,總結分析購買群體,「就是一個很有心機的路人。」他這樣形容當時的自己。【最樸素的調研往往能得到最真實的情報】

  此時的上海巴比饅頭已是風生水起,這個由安徽人劉會平一手打造的包子鋪,通過加盟的方式在國內已有店面2035家,年銷售額達到10個億。在杭州,甘其食作為一個後起之秀,短短三年內門店擴張到140家,且全部為直營,2013年的銷售額預計為3個億。

  而在武漢,這個以吃熱乾麵聞名的城市,除了嘟嘟香這一家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包子鋪外,還沒有後來者。【先行者的成功,往往能給新來者以激勵】

  回武漢後,從沒拿過菜刀的郭立恆開始拜師學藝,先是去職校學習做包子,不見成效。後來又前去天門找大師傅拜師學藝,先是跟著師傅打下手,後來學和面、揉面、調餡等技術,其間也會主動去嘗試不同餡料的調製。

  「還是成效不大,做出的包子口感不穩定。」郭立恆說。這就有了後來他所說的「卑鄙的學習方法」:面試大師傅的時候,大師傅用料之前,比如醋,會稱重,用完之後再稱一次,用前者減去後者,就可以得出一次用量。然後口感不錯的包子,進行用料數據保留,自己再根據這一用量配料。【量化分析一直是餐飲業缺乏的精神和方法】

  當這個決定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後,四個人分頭行動。

  程棟是武漢人,對武漢三鎮較為熟悉,成為店面選址的不二人選。

  韓俊負責招聘大師傅,他通過網絡,或者跑到門店和人閒聊,套取店裡師傅的信息情況。

  而產品方面,則交給了袁青尉,由於之前的工作經歷,袁對武漢各大糧油市場十分熟悉,並擁有很多老客戶,藉此資源希望拿到最精良實惠的進貨。

  郭立恆作為決策者,除了門面選址和師傅招聘,還要忙於各種開店的手續辦理。

  按照計劃書中的步驟,尋找大師傅被放在首位,想像中,他們覺得這是最難的事情,產品次之,門面選址排在第三位。

  「我們以為找門面很容易,找大師傅很難。」袁青蔚說,行動之後,發現事實完全本末倒置。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門面,大家不得不傾巢出動,四人每天早晨出門選擇街道蹲點,觀察人流量、人群特質,然後拿筆記在小本子上,晚上開會研究,對一個店面的考察和分析完成需要兩天時間。「好不容易看好一家,準備籤合同時才發現不出幾個月這個地方會拆遷。」韓俊說,各種層出不窮的狀況讓他們跑了20來天,才完成選址工作。【選址的成功與否決定了生意的好壞】

  45天後,每人各出資兩萬,總計八萬元的蒸好7試驗店開張。

  「三個月的房租押金7500元,裝修材料及人工3000塊錢左右,門頭100多塊錢,加上設備等費用,啟動成本不到三萬塊。」郭立恆給記者算成本,末了,他說:「不要多少啟動資金啊,就算我不是富二代,我們四個人去搬磚,不出幾個月也能掙到三萬塊。」

  偷師甘其實:能不能把包子鋪做成電商模式?

  從一開始,他們就準備下一盤大棋,這從四人合夥的方式初現端倪。

  他們具有嚴格的紀律管理機制,在工作管理條例中,明確寫著上班時間不許進行任何影音遊戲。

  遲到一次罰半個月工資(目前,每個合伙人的工資為1000元),遲到第二次開除,並清算個人全部股本;為此,他們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股東退出機制。

  工作時間不許發生爭吵,所有人必須服從郭立恆的意見,如有異議,可申請公議,公議自申請後在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在這個議會上,股東可暢所欲言,通過舉手投票方式,郭立恆一人擁有兩票,其他三人分別持有一票的權利,少數服從多數做出最終決定。

  「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句臺詞說,千萬別和兄弟一起做生意,我不這麼認為,反正團隊利益大於一切,為了團隊利益如果需要我退出,我照樣走!」末了,郭立恆補充一句:「你不讓我做這個夢,我還有很多夢可以做。」

  相比對合伙人的嚴苛管理,對待店內的三名員工——1個大師傅,1個中工,1個學徒,管理則人性化許多。郭立恆仔細研究了「甘其食模式」,並力求改進。

  【甘其食在員工的管理細節上十分考究,比如為了能夠保證員工的良好休息環境,加固員工的架子床,以免翻身發出聲響;每個店面配備為員工做飯阿姨,創始人童啟華笑稱「甘其食的做飯阿姨加起來足以開一家中等規模的家政公司」,阿姨們保證每頓飯四菜一湯,且一個星期內每天的葷菜不能重複,當阿姨做不到這一點時,童啟華便會提醒甚至親自陪同前去菜場買菜,「員工很辛苦,每天三點起床,晚上六點下班,我要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備受尊重的環境中。」這是童啟華的管理哲學。】

  蒸好7雖然目前只有三個員工,但是郭立恆也在向此靠攏,比如將架子床改為單人床。他坦言,這方面他還做得不夠,這份工作的辛苦和農民工差不多,這一點四個人感同身受,每天他們和員工同處在沒有風扇和空調的9平米房間中做工。

  「他們的機制設計和對商業模式的慎重,絕對不是一個小作坊的做派。」一個對蒸好7有所了解的諮詢管理公司經理說,具體到實際操作中,郭立恆對自己的要求是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了這些,如何將第一個試驗店做出品牌來,是他們極為慎重的問題。

  事實上,包子並不是複雜的產品,童啟華說自己當初選擇這一行業,是因為「包子是一個溫暖的產品」,這意味著它可以被賦予更多的品牌文化,更為重要的是,從工業標準化角度來考量,包子的可控性很強。

  蒸好7包子的選料在參照他人的基礎上自成體系,大到肉的選擇,「我們只選用全國排名前二的五花肉,注意是前二,絕對不是前三。」郭立恆特別強調,小到蔥這種調料,袁青蔚每天凌晨四點準時去菜場挑選最新鮮的那撥。

  用量最大的麵粉,郭希望父親的公司能成為自己的供應商。一般情況下,他們多為統一、康師傅、仟吉這樣的大客戶供貨,7月19日,該公司的研發總監去了蒸好7,準備為其生產定製化麵粉。

  考慮到產品的標準化可控,郭立恆甚至不考慮加盟,採訪期間,他接到了三個加盟電話一一客氣地拒絕了。「不僅是因為現在時機未到,時機到了也不會。」

  雖然選料上乘,但在成本上郭則十分「計較」。這幾個「數據狂」在計算成本模型時,精細到每個包子用鹽幾克,包子的重量誤差是正負兩克。

  「一般的包子鋪只會計算粗略成本,今天進帳多少,刨除成本,剩下的就是利潤。」儘管如此精打細算,開業兩個月來,蒸好7的盈利微乎其微。

  做包子的倪師傅說,一般情況下,若只算原材料成本,一個牛肉包子的毛利潤可以達到50%,而他們一個牛肉包子的毛利潤卻不足20%。如此計算,在開張的第一個月,雖然有近5萬元的營業額,但分攤給高昂的原料成本和財務管理成本後,所剩無幾。

  郭立恆不在乎,對他們而言,試驗店的意義在於品牌立足。在藍圖中,包子只是一個開端,未來他們會開發嬰兒粥等系列產品:「有一個叫得響的牌子後,其他新品才能實現盈利。」

  而擴張版圖也清晰可見,他們的計劃是今年在武漢開5家門店,明年20家,三年達到100家,將大部分店的受眾定位為年輕白領,選址將集中於商圈、大型社區、醫院學校等附近,每個店的投資約18萬到25萬。節奏看起來有些急促,但是甘其食在四年做到140家,這給郭立恆打了一針雞血,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複製者。

  他正在將另一種想像變成可能,「我最終要把這個包子鋪變成電商,靠物流配送賺錢。」不過具體方案他還沒想好,畢竟除了肯德基、麥當勞外,還沒有前人成功。【創業就是提出創想,快速探路快速總結】

  「這些還有些遙遠。」畢竟,他們連眼下這個試驗店的排隊問題都還沒解決,這個店地處一個老社區,每天前來排隊買包子的多為爹爹婆婆。

  「最糟糕的就是,不僅讓人排隊,並且還不能給大家一個能否買到包子的答案,你說他等了兩個小時,什麼都沒買到,他得多憤怒。」一位相熟的好友提醒郭,不要因此丟掉了這些親愛的顧客,這些老人是最能為品牌做口頭宣傳的群體。

  這些棘手的事情,郭立恆交給了合伙人們,現在他要趕往杭州甘其食取經,意在學習其管理模式。當人民日報的評述出現在微博時,童啟華給予了評論,郭立恆看到後,立即私信了他:「內容無非就是厚著臉皮,主動要去向他學習唄。」郭說,童爽快答應。
  (來源:《鄂商》雜誌)

相關焦點

  • 不想當「網紅」的包子鋪,不是好包子鋪!看這裡的人間煙火氣如何...
    直擊——不想當網紅的包子鋪,不是好包子鋪清晨在這樣一家色香味俱全的包子鋪買個包子,對於許多人來說,只是一天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溫馨體驗,而當這些小小的溫馨連成一體的時候,也許就是人們追求的那種小而確幸的生活。經過精細化的治理,使得高安路街區兼顧「風貌感」與「煙火氣」,為全國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發展做了一個模板。
  • 蒸包子用冷水蒸還是熱水蒸?包子鋪老闆教我一招,包子又香又軟
    包子餡多皮薄,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餡料,非常過癮,說起包子餡料,那可是豐富多樣,有香菇包、榨菜包、豬肉包、粉絲包等等,所以包子一直都是我最鍾愛的早點,平時有時間我也會自己在家蒸包子吃,不過蒸包子也是一門技術活,如果蒸不好,包子就會不鬆軟。蒸包子用冷水蒸還是熱水蒸?
  • 蒸包子時,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多加一步,蒸出的包子又大又好吃
    但很多的早餐鋪都會有包子賣,因為一般早上的時候都來不及做早餐,都會直接的買兩個包子,加上一杯的豆漿,就直接的去吃了,包子的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的,但是現在的人更加注重飲食的問題,所以都會自己做,蒸包子也是有技巧的。蒸包子時,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多加一步,蒸出的包子又大又好吃。
  • 包子店是怎麼發麵的,為什麼他們包好包子直接就放到蒸籠裡蒸了?
    關於包子和饅頭髮面的問題,我之前也科普過,大概的意思就是,別管是蒸包子還是蒸饅頭,如果麵團發酵好了,那這鍋饅頭或者包子就算成功了80%,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作為發麵的麵食來說,面發好了,味道和口感那是絕對不一樣的。
  • 蒸包子時,千萬不要直接下鍋蒸,多做「這一步」,包子香軟不粘鍋
    包子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可以說是非常的常見的一種食物,好吃又方便。尤其是對於上班族和學生黨來說,每天早上吃兩個包子,配合牛奶和豆漿就是完美早餐了,飽腹又營養。小編家一般是選周末的時候,包一些包子和餃子,放進冰箱凍庫,需要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蒸一下就行,特別方便。
  • 怎麼樣才能蒸好一屜包子?
    包子餡的調製。1.花椒水的泡製。做肉餡的包子花椒水是一定會用到的,而且量還比較大,要提前泡好,晾涼後使用。花椒先用熱水泡上,蓋蓋捂起來泡,最好兩小時以上。實在沒時間也可以把花椒用無油的鍋小火炒香,研磨成粉,花椒粉做烙餅花卷都可以用。
  • 包子鋪老闆:別被表象忽悠!
    包子鋪老闆:別被表象忽悠!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了起來,所以有一些上班族早上的時候非常的喜歡去外面吃早餐,在我們北方,是非常的喜歡吃麵食的,那麼就會有很多的油條,包子等等,當我們出去買包子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一些包子是封口的,有一些包子是開口的,那麼為什麼同樣都是包子,形狀就是不一樣呢?
  • 包子店蒸包子有訣竅,包好就放蒸籠,出鍋又大又好吃
    對包子的深厚情感濃縮在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下了公交,三步並做兩步,匆匆忙忙擠到包子鋪排隊的人群裡,聽著耳邊的吆喝聲:「老闆,要倆豬肉大蔥的!」熱氣騰騰的包子白白軟軟、整整齊齊地躺在蒸屜,撲鼻的香氣讓人忍不住咬一大口,鮮美的汁水流了滿口……包子也是吃了一家又一家,然而每家包子鋪做出的包子口感都是截然不同的,有些香軟可口、汁水濃鬱,有些卻乾乾巴巴味如嚼蠟,完全失去了包子的精華。這是什麼原因呢?
  • 洗碗工賣包子,一年營收2個億!這是他的發家秘訣…
    說起包子鋪,你只知道天津狗不理和北京慶豐包子嗎?   如今,一家專賣灌湯包的企業居然登陸新三板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家包子鋪一年的營收竟高達2億元。要知道,其創始人在17歲時,還只是一個洗碗工。
  • 奶奶蒸了二十多年的包子,今天才告訴我如何把包子蒸的又松又軟
    包子蒸包子應該用冷水,很多人蒸包子都是用的熱水,奶奶告訴我說,蒸包子千萬不能用熱水,用熱水會影響包子的受熱,導致火候不均衡,奶奶說用冷水蒸出來的包子,包子放在冷水上,冷水慢慢的升溫,一點點的蒸熟包子,包子也能隨著氣溫而漸漸的蒸熟。
  • 萬億早餐市場為何難覓大品牌的小包子
    2009年創立的甘其食,創新肯德基+海底撈模式的運營模式,2013年獲得天圖資本8千萬元投資,開闢傳統包點行業獲得股權投資的先河,讓包點品類開始被資本關注;九園包子則早早入局小吃快餐品類,在包子主食的基礎上,引入重慶名小吃,不僅帶動門店銷量和客流增加,又把重慶小吃帶入更大的市場,疫情期間逆勢增長,持續穩步擴張近200家門店。
  • 和面不加一滴水,調餡不加雞精十三香,蒸出的包子比包子鋪的還香
    因為我包包子時一般都不會用水和面,調餡兒呢也不加像雞精啊,十三香啊之類的調味品,只加點鹽和料油就行,但蒸出的包子比外面包子鋪的包子還香。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款家常的南瓜白菜肉餡兒的大包子,包子皮喧軟有南瓜的清香,內餡鮮嫩多汁,保證你吃一次就愛上它了!
  • 一天賣出上百個包子,包子鋪分享餡料配方,學會都可以開店了
    一天賣出上百個包子,包子鋪分享餡料配方,學會都可以開店了包子對於北方人來說可以是每頓飯的主食,但是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只能是早餐。不過我家樓下有一家包子鋪,他家的包子是真的好吃。夏天沒胃口吃飯,就喜歡吃他家的包子。
  • 記者探店:回河老白家包子鋪 老面發酵裡升騰起的「民族風味」
    去年7月,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到來後,回河街道的重點幫扶村在鄉村振興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在回河街道乃至濟陽,分布著大大小小近二十家「老白家包子鋪」,作為當地名頭最響的包子品牌,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到來也為小安村清真食品的聲名鵲起做了助力。27日,記者慕名來到回河街道的小安村,見識這小小包子鋪裡的「大乾坤」。
  • 中秋節:7旬老兩口柴火灶蒸70多個包子,包子上放花生豆咋回事?
    聽到我們打招呼的聲音,老人家轉過身來和我們聊天,老人家告訴我們他姓仙,今年73歲,他正在用柴火灶燒水,準備蒸包子,老伴負責包包子,他負責生火燒水蒸包子,燒的柴火是家裡裝修剩下的廢板子,院子裡屋簷下還堆滿了撿回來的樹枝。
  • 蒸包子,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鬆軟、不塌陷
    蒸包子,千萬別直接上鍋蒸,3個小秘訣,包子鬆軟不回縮,特好吃。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蛋糕麵包都吃膩了吧,一起來學蒸包子吧,還是大包子吃起來過癮,菜飯一鍋出,簡單營養美味,百吃不厭。
  • 魔都包子鋪哪家強?我們跑遍上海五個區為你找出好吃的包子!
    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吃遍了網上呼聲比較高的幾家包子鋪其中有多年的老字號也有連鎖的老品牌吃下來感覺有的的確很不錯有的則不盡如人意本篇包子測評僅代表小資君的個人意見如有不認同,純屬個人口味差異那麼,魔都包子鋪到底哪家強?讓我們一起來快快揭曉吧!
  • 包子鋪用的蒸包子技巧,知道的人不多,皮薄餡多咋吃都不膩!
    很多人在早餐的時候都會選擇到外面的包鋪,買上兩個包子來吃,吃起來香香嫩嫩的非常過癮,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外面賣的肉包子吃起來不衛生不乾淨,畢竟也不知道用到的餡料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所以還是覺得自己在家裡包的包子吃起來才會更加安心。
  • 蒸包子,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教你正確做法,包子鬆軟好吃不回縮
    做包子要想好吃,餡和面都非常重要,有的人調得一手的好餡,但卻不會發麵,最終做出一鍋又硬又難吃的死麵包子,剛開始時,我便是這樣,那時兒子和媳婦都笑我做的饅頭、包子像石頭,雖然有點誇張,但確實是不好吃。今天做的包子是白菜餡的,就以此為例跟大家嘮嘮發麵蒸包子的那些事,都是自己琢磨多年的經驗,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留言指教,下面就分享我的做法:蒸包子,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教你正確做法,包子鬆軟好吃不回縮!
  • 賣包子是個好生意?我們比較慶豐、狗不理、小六湯包後發現…
    也經常有人告訴我們賣包子很賺錢,比如下面這些新聞:  小夥網際網路思維賣包子,年賺千萬…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對比新三板掛牌的兩家「包子鋪」: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狗不理)、西安小六湯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小六湯包),賣包子是不是個好生意,也許就能得到答案。 為了方便比較,上述三家公司我們均選取它們截至2016年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