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作者:李淨翰,36氪經授權發布。
早上匆匆洗漱完畢,路上買個熱氣騰騰的包子當早飯是不少上班族的選擇。
也經常有人告訴我們賣包子很賺錢,比如下面這些新聞:
小夥網際網路思維賣包子,年賺千萬…
溫州老闆娘賣祖傳包子,10來年時間,在溫州、杭州攢錢買下了三套房子……
但這些畢竟只是個案,近日,北京慶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即慶豐包子鋪)發布的一則公告,就披露了其近年來的經營情況。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對比新三板掛牌的兩家「包子鋪」: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狗不理)、西安小六湯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小六湯包),賣包子是不是個好生意,也許就能得到答案。
為了方便比較,上述三家公司我們均選取它們截至2016年的業績。
近日,北京慶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北京交易產權所公布了增資項目,擬公開徵集1家意向投資方,擬募資金額不低於3350萬元,對應持股比例7%。
▲圖片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新進投資方後,新進投資方持股比例合計不高於20%,其中公開增資引入新進非公有資本投資方持股比例為7%,非公開增資引入的新進投資方(含國有資本投資方和員工持股平臺)持股比例合計不高於13%,原股東持股比例不低於80%。
每經小編了解到,融資方(慶豐包子鋪)擬將本次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於:
(1)擴大公司經營規模、裝修改造店鋪;
(2)按照發展規劃,建設新的生產配送中心;
(3)更新生產經營設備;
(4)投入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營銷等。
上述增資項目還披露了慶豐包子鋪近年來的經營情況。
▲圖片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數據顯示,慶豐包子鋪在2014年營業收入0.4億元,2015年營收0.59億元,2016年升至3.6億元。淨利潤方面,2014年為503萬元,2015年升至787萬元,2016年為3075萬元。
——也就是說,慶豐包子鋪2016年營收和淨利潤增幅分別約為5倍和3倍。
▲圖片來源:慶豐包子鋪官網
慶豐包子鋪官網信息顯示,公司是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所屬的以經營包子為主的餐飲品牌店,開業於1948年,有近70年的歷史,當時的字號叫「萬興居」,經營包子、小吃、米飯、炒菜等。1956年公私合營後,以經營包子、炒肝為主,並正式更名為「慶豐包子鋪」。
截止至2015年底,慶豐共有連鎖店鋪314家,遍布全國11個省份,34個城市,其中北京市範圍內260家,全國範圍內店鋪平均每天接待17萬人次,全年合計接待6200萬人次,銷售逾10億元。
在許多餐飲行業企業都將目光瞄準年輕人的時候,慶豐包子鋪卻做起了老年人的生意。華天集團方面曾對媒體表示,目前慶豐包子鋪除了與外賣平臺合作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外,還將開發APP等相關軟體,通過第三方配送實現老年營養餐上門。
此外,每經小編注意到,2014年至2015年,市場上出現了速凍的「慶豐包子」,正當食客們欣喜於可將「慶豐包子」帶給外地的親朋好友們分享之際,慶豐包子鋪聲明其未推出速凍包子產品,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袋裝「速凍慶豐包子」並非其生產或授權生產。
2016年9月,慶豐包子鋪向法院提起訴訟,展開維權。今年8月,慶豐包子鋪收到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法院一審全額支持了其提出的30萬元損害賠償訴訟請求與15萬元的合理支出請求,被告御品慶豐(唐山)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御品慶豐)、稻香村(玉田)食品有限公司(簡稱玉田稻香村)及來貸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簡稱來貸寶公司)需停止侵權行為,御品慶豐還需變更企業名稱,不得包含「慶豐」二字,並在《中國智慧財產權報》上刊登聲明以消除因侵權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負有盛名,已有100多年歷史。相傳該包子因創製人天津德聚號包子鋪店主高貴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
狗不理今年4月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37.6萬元,同比增長12.17%,淨利潤為1366.9萬元,同比增長127.36%。截至2016年12月31日,狗不理總資產為9176.7萬元,淨資產為5537.2萬元。
與慶豐包子「打假」速凍包子不同,狗不理卻想把速凍包子「做大做強」。每經小編了解到,2016年,狗不理速凍包子實現營業收入4154萬,佔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已經上升到41%。
▲來源:狗不理2016年度報告
對此,狗不理表示,速凍包子2016年較2015年增長了21.65%,主要是因為公司不斷開發新產品和拓展新渠道,增加了產品市場份額所致。
狗不理還表示,2016年、2015年和2014年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46%、30.51%和26.31%,存在一定波動,主要由於毛利貢獻較高的速凍麵食類產品的銷售額上升所致。
和大多數包子鋪一樣,狗不理的產品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狗不理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天津當地居民及外地來津遊客,銷售額及經營成果70%左右均來自於天津地區。
慶豐和狗不理都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今也都是國有企業,因此小六湯包的故事對大多數人更有借鑑意義。
每經小編注意到,今年4月,小六湯包公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2.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8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10.68萬元,較上年同期-121.44萬元,扭虧為盈;毛利率61.02%,較上年同期下滑1.44%;基本每股收益為1.70元,上年同期為-0.18元。
▲來源:小六湯包2016年度報告
小六湯包一年的營收竟高達2億元(2016年狗不理的營收為1億元)!更讓人驚訝的是,其創始人張安新在17歲時,還只是一個洗碗工。
小六湯包對張安新的介紹為:
張安新1971年1月出生。1989年8月~1994年8月先後任半坡飯店、怡悅賓館廚師等。1998年11月至2016年7月,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16年7月至今,任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事實上,張安新的財富積累並不僅僅依靠包子。2014年,央視軍事農業頻道就曾對他進行過報導:
在張安新的錢包裡,一直放著一張金額高達262萬的貸款發票。
2002年,張安新籌集400萬元(包括上述262萬元貸款)買了一個店面。他先用新買的店鋪賣包子,等到時機成熟,再把店面租出去。
▲張新安接受央視軍事農業頻道採訪
張安新表示:「我們可以自己先做,做一段時間這個地方繁華了,我再把這個地方出租出去,只要收來的租金比我餐飲做得利潤更高,那我就直接租出去。」
2005年,張安新把這家店鋪租給銀行,一年130萬的租金收入,同時,他的房子也升值。這讓張安新嘗到了甜頭。他迷上了尋找好店鋪。一看到好的門面房,沒有錢,他就把之前的店面抵押給銀行,包子生意則給張安新提供了很好的現金流,很容易向銀行貸款。
張安新說:「銀行要看現金流,要看固定資產,我們有現金流,我可以倒。而且我們有一些鋪面也可以貸款,通過抵押貸款。你看我是他們的房東,他給我貸款,他有啥不放心的呢?」
通過這種籌款方式,張安新買了十多家店面,他的湯包店也從2000年的3家擴充到截至2016年的44家。
一個小小的包子背後也有這麼多的「生意經」:
慶豐依靠品牌藉助資本力量進一步發展;
狗不理則看好一個細分市場(速凍包子)精耕細作;
小六湯包則充分利用了賣包子帶來的現金流迅速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