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狗不理」包子事件再一次將「狗不理」這個品牌推向了風口浪尖,之後「狗不理」總部迅速與王府井狗不理撇清關係,並解除了相關的加盟關係,算是這一事件的一個結束。
作為太原人來說,那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我們只關心身邊有沒有好吃的有名的包子店。
慶豐包子
慶豐包子鋪已將近80年的歷史了,從最初的幾家門店發展到如今百餘家,雖然同一些快餐企業相比,發展速度慢了些,不過作為一家主營包子,並且已有近80年歷史的傳統包子店看,很不容易。
慶豐包子鋪主營北方大包,除了銷售傳統豬肉大蔥,豬肉三鮮等品種之外,還推出了冬筍醬肉、梅乾菜包等新品種,滿足了不同的口味需求,尤其是滿足了一部分年輕人求新求變的心理。在口味的評價上,見仁見智,褒貶不一。特別是特色小吃「炒肝」,很多人無法接受老北京這種獨特的吃法,尤其是一些南方人,根本吃不慣。但是作為一個北方吃貨來說,要的就是濃濃的蒜味。
得益於高層領導的影響力,慶豐包子這幾年發展還不錯,但單純依靠這種名人效應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慶豐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平民大眾喜歡上他。
阿三生煎
阿三生煎是近些年發展很迅速的一家主打生煎包的特色小吃店,遍布全國各地。在太原市萬達、公園時代城都有門店。
生煎包主營豬肉餡的和蝦仁餡,很多人吃生煎包會燙嘴,一是不注意生煎包的特點,另外一個是太心急。
專注於有限的精力,去做好有限的產品,是阿三這些年發展比較快的原因之一,吸引人的永遠是那兩款最經典的產品,搭配傳統的上海小吃(蔥油拌麵、桂花糖藕),相得益彰,給吃貨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美食體驗。
二姑包子
同樣來自於天津的二姑包子,要比「狗不理」平民的多,幾乎找不到2元以上的包子,價格低到讓人詫異,但是口味卻沒有隨著價格的低廉而下降,反而是由於較高的性價比獲得了好評。
東崗路有一家二姑包子店,生意不錯,員工比較樸實,由於門店面積很小,很多人都是打包帶走。對服務要求較高的人來說,不太推薦,但是吃個包子還要啥服務呢?
太原市很多人特別喜歡他家茴香雞蛋餡的包子,蔥綠色的茴香與雞蛋充分攪拌,讓包子回味無窮,對於不吃肉的人來說,這種餡可以抵得上肉香。
麥畦包子
麥畦包子是太原市比較有名的包子店,統一、有識別度的形象,讓人很容易記住。他家比較有特色的包子並不是很突出,以傳統口味居多,素合菜包子、香辣雪菜包等,都比較受歡迎。
麥畦包子紮根於太原,在品種上比較少,門店的面積決定了這種結果,滿足吃貨們果腹的需求,綽綽有餘,同時在口味上無限接近本地人的習慣,獲得了一定的好評。
周記露餡包子
這是一家比較有特色的包子店,包子品種非常多,大概有十多種,素包普遍都是一元錢一個,肉包大概2.5元一個。
據說有分店,每天還排隊。
我比較愛吃這家的雪菜黃豆包和茴香雞蛋包,尖椒肉包也不錯。
雪菜黃豆包主要勝在雪菜和黃豆,耐嚼,而且黃豆提香,咬在嘴裡脆生生的口感非常好。茴香雞蛋包,還是得益於茴香的味道。尖椒肉包主要是因為尖椒的香味提升了肉香,兩者相得益彰,搭配的很好。
包子是一種平民食物,每個人一生中吃過多少包子,應該是數不勝數,所以,對於口味自然就會有很多明確的要求,一味的追求高大上,就會喪失包子的根本,當然會被大家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