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北京,「榫卯的魅力」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科技館短期展廳舉行。榫卯,是利用木構件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構件連接的工藝。凸出的部分叫榫,凹進的部分叫卯,榫頭插入卯眼中,兩塊木頭便緊密連接,不再分離,使普通的木頭有了生命。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榫卯是肇始於我國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項重大發明,上至巍峨宮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車輛,小到桌椅板凳,都離不開榫卯技術的應用。在漫長的工藝探索中,我國古代工匠不斷創新,創造出樣式繁多、精巧無比、適用於不同器具的榫卯結構,顯示了古人的匠心與智慧。同時,榫卯也是中國建築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它代表著比漢字更早的文化記憶。榫為陽,卯為陰,凹凸之間,相生相剋,體現著古代中國人深邃的哲學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