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年齡越小的小朋友,他們在做事情時專注力越差,無論看到什麼東西都表現的特別好,總想著伸出手摸一摸、碰一碰的。不過家長看到他們這些表現,其實是不用過於擔心的,這只是因為這個階段的他們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這都是比較正常的表現,只要爸爸媽媽平時在做遊戲的時候好好選擇能夠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就可以了。所以說孩子專注力差,大多是存在這四種行為的父母帶的,千萬別忽視了。
一、一次性讓寶寶玩多種玩具
當家裡有了小朋友之後,關於他們的嬰兒用品真的是隨處可見啊,就連玩具也是異常的多,不是買的就是親戚、朋友送的,於是這就很有可能
導致寶媽一次性讓寶寶玩多種玩具,完全就把孩子的專注力都給分散了。小朋友可能這個玩具還沒有玩幾分鐘,就已經瞄準了下一個目標,最終每個玩具都會讓其玩一遍,而且每一個玩的都沒有幾分鐘。所以建議寶媽不要一次性給孩子太多的玩具,這就是很容易分散其注意力的。
二、打斷寶寶正在做的事情
有時候當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的畫畫,有些媽媽就會時不時地去他跟前和他說話,本以為是好心,關心孩子的行為,殊不知,這打斷寶寶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破壞其專注力的一種很嚴重的行為,所以說平時寶媽一定要注意不然重複犯這樣的錯誤。畢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三心二意的,這樣之後真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做某件事情的專注力。
三、家庭環境過於嘈雜
我們都知道現在電子產品已經很普遍了,基本上家家都有手機,於是很多外出上了一整天班的人回到家之後就會選擇躺在沙發上看看視頻、聊聊天之類的,有些時候也會時不時地發出一些聲響。假如這時候孩子正在玩玩具,那麼他們一定會被這些突然發出的聲音感到好奇,於是就會選擇放棄自己那時候做的事情,而轉移到爸爸媽媽的身邊。所以說家庭環境過於嘈雜也是會影響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力的。
四、在寶寶面前一心二用
有了寶寶之後,很多媽媽都選擇辭職在家專心照顧孩子。而且我們也知道小時候的他們麻煩事特別多,一會兒讓大人給其穿衣服,一會兒讓大人給其餵飯的。有的時候寶媽怕孩子餓就會提前給其準備食物讓他們吃,然後在他們吃的時候再準備家裡人的飯,於是孩子那邊要是要求餵飯的話,那麼媽媽就會在寶寶面前一心二用。或者是大人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的壞習慣,也是會成為寶寶之後的模仿對象的。
所以說,像上面這些事情,都是需要爸爸媽媽改善的,不要以為孩子專注力差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其實並非如此。像上面這幾個行為,尤其是最後一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還是挺大的。要是家長了解了之後就要儘早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