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網絡發達,有很多益智內容或者學前教育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開展,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有好處,家長也不必為自己缺乏專業知識而煩惱。但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又帶來一個家長們都很擔憂的問題,那就是怕孩子學壞。
&34;,孩子學會說狠話,父母怎麼去回應很關鍵
寶媽玲玲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玲玲家兒子今年四歲,和所有小朋友一樣正是探索世界,好奇心很重的年齡。
玲玲說兒子特別喜歡玩電子產品,就算不能自己上手玩,跟在別人旁邊看視頻他也能看很久,一開始玲玲還不怎麼在意,覺得孩子安安靜靜坐著也沒什麼問題,但有一天兒子說的話卻讓她心裡一驚。
那天周日,兒子一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一直在玩耍,規定的玩手機時間結束之後又看起了電視,玲玲估摸著孩子已經玩了一個上午,就讓孩子吃完午飯後去做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免得明天回學校交不出作業。但兒子顯然很不情願,吃飯的時候就已經撅起了嘴。
當午飯過後,兒子試圖渾水摸魚繼續看電視不做作業時,玲玲有點生氣,她喊了兩聲孩子的名字讓孩子把電視關了,兒子卻磨磨蹭蹭不肯動。玲玲直接一把拿過遙控器關了電視,兒子卻一下子炸毛了,衝著玲玲大喊:&34;
這句話讓玲玲大吃一驚,自己和寶爸從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打打殺殺和髒話,本以為孩子上網只是看看動畫,大人的電視劇他未必會懂,現在看來孩子卻是在錯誤地模仿一些視頻的言語。
分析
孩子相當一部分的行為舉止,來自於對成年人的模仿,不僅有老師和家人,還有各種渠道他所能見到的,其中必定包括了很多網絡視頻中的言行。網絡環境良莠不齊,如果寶寶接觸到了一些不良的行為和語言,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他們會模仿並且不分場合的去使用。孩子學會說狠話,很多時候是詞不達意,可能他只是很生氣,卻遠遠意識不到自己模仿來的話有多傷人。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怎麼去回應就很關鍵,學會以下幾個回應方法,巧妙回應比罵孩子管用。
1.別跟孩子置氣。
在大人看來非常傷人、程度嚴重的一些詞語,孩子卻不一定能完全領會它們的意思,所以家長生氣的點孩子往往get不到。對於孩子說的狠話家長選擇無視,就會讓孩子知道說這些話對爸媽沒有用,跟孩子置氣反而會讓孩子髒話狠話不離口。
2.讓孩子明白被話語傷害的感覺。
孩子之所以口無遮攔,是因為不懂得有些話傷人至深,尤其父母和孩子如此親厚的關係。當孩子向爸媽說狠話時,爸媽第一要做的不是訓斥和發火,而是讓告訴孩子這句話很傷人,自己很難受,即使生氣也不可以這樣講話。
育兒寄語
在信息發達的社會裡,即使爸媽有意給孩子過濾掉一些不好的行為風氣,但保不齊孩子會從別的地方模仿到,對於孩子的不良習慣一定要及早糾正。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會不會模仿一些網絡上的語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