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善於發現的家長跑來問我們,「為什麼我們家孩子,以前成績特別好,自從發現弱視戴上眼鏡後,成績越來越差,而且還不喜歡上學了?」下面,小七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弱視小孩為什麼會討厭上學。
弱視小孩多數伴有視功能不全
弱視的孩子不僅是因為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而且因視覺功能發育不完善,弱視兒童缺乏立體視覺,不能正常的辯解事物的距離、空間距離等具體的位置。
比如,不能辨別物體的空間方位,距離、前後、高低相對位置功能,同時也學習不好立體幾何。如果學習生物學,在顯微鏡看也是看不出來的。
如果孩子總是跟不上學習,內心受到打擊,會越來越自卑,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習。成年之後擇業也會有影響,不能選擇建築、工程設計、醫學、機械、美工等專業。
由於大腦只能得到單側健眼的視覺信號,無法形成立體像,將導致患者沒有立體視覺想像能力。
兒童立體視發育完善是在9周歲之前,發現這類情況家長要積極配合,儘早給孩子做弱視訓練,孩子視力提升後,立體視會有好轉。
弱視會造成分讀困難
弱視的孩子除了視力障礙等症狀外,更典型的體徵是對單個字體的識別能力比同樣大小排成行的字體的識別能力要高很多。這種稱之為「擁擠現象」,也叫「分讀困難」,這也是弱視孩子不愛看書的重要原因。
約有1/3的發育性弱視在初起時沒有擁擠現象,但在治療期間忽然出現。各弱視眼對行字體與單個字體識別力的差異很大,行字體視力越低下則二者之間的差別也越大。
遠離弱視,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1.在嬰幼兒時期就要注意用眼衛生,讓小孩的毛巾、手帕、臉盆跟大人分開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結膜炎、沙眼等傳染性眼病;
教育小孩不用髒手揉眼睛;不要給小孩玩弄剪刀、針等銳利堅硬的東西,以免傷及眼睛。
2.小孩子注意用眼衛生,在玩玩具、看連環畫或畫畫時不要距離太近,要保持正確姿勢,且燈光要充足,不要太暗或太強。
在小孩4歲時,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視力,一旦發現情況,應及時治療。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後,要注意勞逸結合,堅持做眼保健操,預防近視眼。
3.注意飲食,應鼓勵孩子多吃粗糧、雜糧、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
4.鼓勵孩子們多到室外活動,參加有益的體育鍛鍊,注意眼睛的營養供給。
5.注意預防傳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許多傳染性眼病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的,不管是得了什麼眼病,都要及時到醫院去治療。
一旦發現小孩患有弱視,一定要及早治療。3~6歲是弱視治療的關鍵期,發現的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
許多因小時候錯過治療的成人弱視患者,也不要悲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成人弱視一樣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