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EDTREND
醫趨勢說
經銷商淘汰賽再度開啟......
耗材貨款結算模式生變,又一省「三流合一」全面落地
日前(12月17日),四川省醫保局最新發布了一則《關於印發四川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貨款在線結算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通知》指出,為了進一步完善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工作,規範藥械集中採購貨款在線結算流程,四川省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貨款資金流、訂單信息流、貨物物流「三流合一」的集中採購模式。
「三流合一」落地後,四川省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含參與省內集中採購的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以下簡稱醫藥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藥生產及經營企業(以下簡稱醫藥企業)的藥械貨款,都需要通過四川省藥械集中採購和醫藥價格監管平臺進行結算。文件將於公布之日起30天後施行,有效期為兩年。
換句話說,本次文件下發後,自2021年1月中旬起,四川省全省範圍內的醫用耗材貨款結算方式都將改為在藥械採購平臺上進行結算。
醫保提前預付50%,30天內必須回款
所謂「三流合一」,即醫療機構將醫藥採購款在線支付給監管帳戶,醫保局再通過平臺的監管帳戶將採購款支付給供應商。藉助第三方藥械採購監管平臺,將耗材結款流程全程可視化、透明化。
按照四川省要求,未來全省的藥械結款將分為帶量採購結算和非帶量採購結算兩種方式。
帶量採購結算中,定點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籤訂帶量購銷合同後的15個工作日內,醫保將按照不低於合同採購金額的50%進行首次預付。約定採購量執行過半後,於15個工作日內再次預付剩餘部分的藥械貨款。
非帶量採購結算中,醫藥機構在藥械交貨驗收合格後30天內,將藥械貨款劃轉至監管帳戶,監管帳戶收到貨款後向醫藥機構發出到帳提示,並於3個工作日內按照與醫藥機構籤訂的委託付款協議,向相應醫藥企業的結算帳戶劃轉藥械貨款。
也就是說,未來四川省內「三流合一」全面落地之後,無論是帶量採購結算貨款還是非帶量採購結算貨款,醫保或醫療機構都必須在30天之內完成。
「一票制」迅速蔓延,新一輪經銷商洗牌繼續
事實上,「三流合一」貨款結算模式最早要追溯到2018年4月,浙江省率先進行了全面試點。截止到2019年6月底,浙江省全省範圍內2022家醫院全部執行「三流合一」掛網採購,大部分公立醫療機構已經實現了醫用耗材採購的在線結算。
此後的2020年4月下旬,湖南省醫保局、財政廳以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聯合下發文件表示,將全面啟動藥品耗材集中採購貨款在線支付結算。
2020年6月初,江蘇省醫保局也下發通知明確,省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以及參與配送的生產經營企業(即供應商),都要在省藥品耗材採購和監管平臺上進行交易。
後據南京市醫保局公開信息顯示,截止到6月21日,南京市醫用耗材招標採購結算「三合一」陽光監管平臺上的結算金額已經突破了10億元。短短半個月間,就已經有135家定點醫療機構和607家配送(生產)企業通過系統進行集中結算。
通過第三方監管平臺進行耗材貨款結算,醫療機構將採購款在線支付給專用帳戶,省平臺再將貨款支付給供應商,在貨款結算流程踢出經銷商,這無疑是改變了現有的貨款結算模式。
不僅如此,在第三方監管平臺的幫助下,醫保更是將定價、招標和支付集於一身,真正的實現了耗材監管權力的閉環。
而對於耗材供應商而言,「三流合一」之後,供應商的角色也將由「招標採購服務」向「服務招標採購」轉變,這其中勢必也會對流通領域造成一定的影響。
醫保保證耗材回款之後,供應商通過「三流合一」平臺跨過經銷商和流通企業直接開票給醫療機構,從票數上來說就是「一票」。
「一票制」之下,流通關係被大幅清理,經銷商的數量無疑也將被嚴格限制。「三流合一」加以帶量採購的不斷洗牌,耗材配送逐漸朝著實力強勁的大型流通巨頭傾斜,中小型經銷商無疑將再次迎來全面清理。
現階段,大範圍的帶量採購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採購模式,而多個地區醫保直接結算的落地更是加快了「一票制」的進程。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隨著越來越多地區耗材結算模式的轉變後,大批醫療器械企業和經銷商將直接出局......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會更容易看到遠處的風景。2021,醫療行業趨勢如何?藥品帶量採購、DRG將怎樣走下去?不妨來聽聽這位行業專家、醫療政策長期研究者的專業見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