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授職與授籙

2021-02-19 正一清微派

日前大家看到上海正一清微派第22代傳人薛明德道長在上海城隍廟舉行的授職儀式,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授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薛老道長分撥的法職究竟是什麼呢?

在解釋問題之前首先告訴大家道教信徒的大致分類:

1、信士,是指相信或奉行道教的人士。沒有經過特別的宗教認定儀式的人。

2、居士,是指居家依照經典修行的人士。一般人確立信仰後,到道觀或道壇進行皈依,就可以成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

3、道士是指在經受皈依儀式以後,正式的拜師,成為道門中人。有明確師承的才可以稱道士。

高功(法師)是指需要經受皈依,成為道士以後修持了一段時間,再拜高級別高功(法師),學習科儀奧秘,在法事中擔當主要角色的道士。

授職,與一般的居士皈依道教不同。能夠接受職位的都是屬於道士,而所受的職位也就是神職。有了職位的道士才能夠有行法、做法的資格,如果沒有職位的話即使是一個道士也是不能夠做科儀行法術的。

法職,就清微派來說就會授予清微道仙官等等不同的職位。

因此,獲得法職是成為一個高功法師的基礎。高功,道教法師的專名。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高座居中,在道士中是被認為道功最高,故稱高功。高功之稱的由來:高功是道教行儀時的執事名稱,同都講、監齋等合稱為「三法師」,共同主持科儀的進行。

再來談一談:授籙

籙,道教用以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又稱作法籙。法籙牒文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

道教中與籙密切相關的是符和經。籙與符有區別,但也有聯繫,故通常連稱為「符籙」。籙與經也是既有區別也有聯繫的,中古時代的道教傳授儀式是經、戒與法籙合併授受,宋代以後又將經與籙搭配使用,故也將籙與經連稱「經籙」。籙還常與修飾它的字眼組成複合詞,如「法籙」、「寶籙」、「秘籙」、「神籙」,等等。

經籙的種類也非常的多,包括:

童子籙、伏魔籙、真武籙、天醫籙、文昌籙、升神籙、血湖籙、六壬戒籙、求財籙、延生籙、七元籙、三元籙、觀音籙、妙戒籙、應感籙、玄女籙、淨明真戒籙、拔亡籙、十王籙、大符籙、小符籙、大黃籙、小黃籙、都功籙、盟威籙、五雷籙、大洞籙。等等

上列經籙中,最後四種籙專門授予道士,由低到高分四個等級,依次授受。其餘的籙傳授對象不一,包括普通信士、道士、亡人和神明在內。其中有專門授予兒童的童子籙,授予女性的玄女籙和血湖籙,授予亡人的拔亡籙、十王籙、大符籙、小符籙,授予孤魂野鬼的小黃籙,授予神祇的升神籙。

上舉諸籙都是簡稱,它們都有全稱。全稱一般題於籙首,也見於授籙指南《天壇玉格》和受籙人所受陰陽文憑等相關文件。如都功籙全稱「太上三五都功經籙」,等等。

授籙指南《天壇玉格》這本書自古就流傳於道教法師之間,由師傳徒授的方式。時至今日,雖然天師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恢復授籙,茅山也開籙在即。

上海、蘇州、無錫地區的道士一直使用的是師父奏授的法職行科儀行法術的方法。行法行科的過程中必定都會用到法職,這是一個法師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徵,同時也是道家法脈代代相傳的證明。

想要了解更多😊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隨時隨地學習道家文化

清微堂一個致力於推廣道文化的平臺,給廣大愛好者提供各種交流學習機會。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就可以參與我們有關道教經典閱讀公益課、符籙知識普及、道門武術學習班等活動。



相關焦點

  • 授籙的目的和意義
    據《授籙次第法信儀》載,受法職位又依次有正一法位、道德法位、洞神法位、升玄法拉、洞玄法拉、五符法拉、河圖法拉、洞真法拉、畢道法位共九個等級,名目繁多,規儀煩雜;而全真道之傳戒則實行邱處機所制定的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稱為「三壇大戒」。但若從道教義理的角度來看,授籙與傳戒所體現的教義思想均是一致的。
  • 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
    (2001年12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修改通過,2005年6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第一條 根據《宗教事務條例》、有關法律法規及中國道教協會《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為滿足國外正一派道士宗教信仰的需求,繼承傳統、完善教制、提高道士素養,特制定本試行辦法。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正一道道士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兇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把所授籙的眾官軍視為瑰寶。授籙能使修道之人皈依真一,以此來精進人生、精進信仰,在世俗中保持常清靜。授籙能為修道之人指明建立一條學道登真路,要走好這條路,就看個人的內、外功。授籙能幫修道之人明證道位,達到度人度己的目標。
  • 正一派道士的入門,皈依和授籙一個不能少
    但在在道教的教義之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入門要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正一派道士的入門。東漢時,道教規定,信徒只需交納五鬥信米就算入道了。現在的信徒不再交納五鬥信米,但是要履行皈依儀式。道教主張學道之人須皈依道、經、師三寶。道是大智慧、大清靜、大慈悲。皈依道,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入道,就是要抱著道心去修行,常侍天尊,永脫輪迴。經,即行道悟道之經法。
  • 道教信仰|關聖帝君信仰
    >回復"38"查看:中極戒回復"39"查看:中極三百大戒回復"40"查看:天仙大戒回復"41"查看:老君說五戒回復"42"查看:什麼是《寶誥》?道教寶誥大全回復"43"查看:道教《早晚課經》,一輩子值得誦念!
  • 授籙第四日圖文集錦 | 安龍奠土五方護佑,過經拜懺消災滅罪
    ▲▲▲安龍奠土▲▲▲ 今天是授籙大典的第四天,天朗氣清,一片祥和。早上,由護戒大師郭漢文道長給籙生過《三官經》,為什麼要在授籙大典過經《三官經》,難道有什麼神奇感應?
  • 凡是過往 皆為序章 2017道教大事記
    悄然中,我們告別了2017,邁向2018。過去一年裡,放眼全國,道教發展今非昔比。(輕扣眾妙之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教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道教人才教育一直是中道協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伊始,全國道教院校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就在北京召開。
  • 與內丹學一脈相承道教超度絕招,「水火鍊度」,讓亡魂在法師體內受度!
    「水火鍊度」,是指一種通過人身中的水火交煉來超度幽魂的道法。道教的「水火鍊度」思想產生較早,一般認為此法為太極仙翁葛玄所傳。南宋鄭所南在《太極祭煉內法》中說:「自晉太極葛仙翁,修此道於會稽上虞山中,功成道備,上升雲天。由是以來,靈寶之妙,師師相傳,祭煉之法,從茲衍矣。」
  • 「行道立德 正己化人」努力開創道教事業新局面
    目前,依法登記的道教場所共有8200多處,經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的教職人員近3萬人,還有許多場所和人員正在陸續登記中。我會注重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道教工作的能力,依法申請保護會旗、會徽等智慧財產權,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諸如以「城隍」為商標牟利而傷害道教界感情的事情,依法辦教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二是舉辦全真派傳戒、正一派授籙等大型教務活動,規範教制傳承。
  • 中國道教協會成立60周年大事記(年譜)
    會議學習傳達江澤民總書記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通過《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的規定》。12 月5-7 日,中國道協在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舉辦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國內正一派授籙活動。190 多名籙生參加。授籙三大師為:傳度師何燦然,監度師陳蓮笙,保舉師周念孝。
  • 道教法器,什麼是道教法器?道教的法器有哪些?看完長知識了
    法印:道教法印和令牌作為正一籙法中十分重要的法物,施用於道教符籙齋醮,即護身通神、鍊度濟人、消災驅邪等科儀及宗教活動中,歷來為道教中人所認重。一般為木製、銅製或玉制。印面上刻著具有道教含義的文字,甚至有的還刻著完全符式化的圖案,印鈕一般是獅子或其他避邪獸。
  • 道教經文,難得一全!
    《太平經》道教早期的核心經典之一,也是最早反對重男輕女的經典之一,奠定了道教修行的基礎路線,必讀。《老子想爾注》正一派祖師張道陵所著,目前只有殘卷,是正一道的「金科玉律」,屬於必修課程,基本相當於大學中的高等數學。
  • 道教開光和佛教開光的區別!
    「開光」的正式啟用來自道教,開光即為道教科儀之一,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但有種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差不多,流傳到現在,就都統統的叫開光了,從宗教意義上講,吉祥物在未開光前,如同芸芸世間的眾生一樣,真正的靈光被無明塵垢所汙染,而不能激發出真實的能量
  • 原來它與道教有著這樣的不解之緣
    鹿也代表著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詩經》中多有記載。在民間百姓的神仙年畫裡也經常伴隨著鹿的出現。道教認為鹿與「祿」發音相似,鹿不但是一種代表長壽和富貴的瑞獸,同時由於鹿一直生活在山林深處且性情恬淡,與道教的隱士修行相契合。本期就為大家講解鹿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 道教二十一經典,道盡天下事!
    《道德經》除了「道可道非常道」,你還記得這本經典著作中的哪一句話嗎?甭管修不修道,讀一讀《道德經》,你就會知道,「老子五千言,道盡天下事」,一點都不誇張。《太平經》道教早期的核心經典之一,也是最早反對重男輕女的經典之一,奠定了道教修行的基礎路線
  • 五個有趣的道教冷知識,看完長知識了
    天蓬元帥不是豬八戒小說《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原本是一位掌管天河十萬水兵的神將,因為酒後調戲霓裳仙子被糾察靈官發現,玉皇大帝盛怒之下將他貶下凡間變成豬八戒跟隨唐僧去歷經劫難。道教神仙中真實的天蓬元帥可不是豬八戒,他是道教先天尊神北極紫微大帝座下的四位護佑天際的神真之首,他們被稱為北極四聖,分別是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翊聖元帥和真武大帝。天蓬元帥的形象威風凜凜:三頭六臂,手執斧索弓箭劍戟六物,黑衣玄冠,赤發跣足,完全不是扛著耙子,肥頭大耳,好吃懶做的模樣。
  • 道江湖 | 學了十幾年英語,你能翻譯多少道教詞彙?
    作為一位法國學者、世界著名漢學家、道教研究權威人物,施舟人(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緣何成為「與黃卷青燈相伴」的受籙道士?憑藉如此雄厚的資歷,本可以安逸地生活在歐洲,畢竟那裡的研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優於中國。可是,對於這位已經醉心於漢學的人,中國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散發著無法比擬的魅力。
  • 走近道教:家中供奉財神時,這四點常識需要記住
    財神是民間廣受歡迎的神明,尤其是春節期間,人們會舉行「送財神、祭財神、迎財神」等各種盛大的民俗活動,財神是民間和道教共同供奉的神祇,祂神職是執掌著天下的財富。這樣做是不可以的,對於道教來說,沒有經過開光的神像只是一件工藝品而已,它並不具備神識和靈性。那麼什麼是「開光」呢?開光是道教的一種儀式,簡單來說就是高功法師經過一些列的儀式,以自身的道法祈請諸神駕臨,把宇宙中蘊含無盡能量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這樣神像就有了靈性。
  • 拜師求法,這些道教收徒弟的要求你能做到嗎?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1拜師收徒的要求拜師學道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後,又跑去拜人家當師父,則會被認為屬於不孝,每逢參學參訪,傳度授籙(全真則為冠巾受戒)之前也是須要徵求自己師父同意的。而作為師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師父,那就斷不可再收此人為徒弟了,只能收為學生。也就是拜先生。道法講的是一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