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

2021-03-05 中華道家

(2001年12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修改通過,

2005年6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

第一條 根據《宗教事務條例》、有關法律法規及中國道教協會《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為滿足國外正一派道士宗教信仰的需求,繼承傳統、完善教制、提高道士素養,特制定本試行辦法。

第二條 對國外正一派道士授籙的道教宮觀(以下簡稱宮觀),由中國道教協會確定。

第三條 宮觀對國外正一派道士舉辦授籙活動,應報授籙方案和申請授籙者的相關資料。由省級道教協會報請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同意後,並報中國道教協會核准備案。

第四條 宮觀對國外正一派道士舉辦授籙活動,由中國道教協會指導。授籙申請表、籙牒,由中國道教協會印製,授籙籙壇頒發。

第五條 國外正一派道士申請受籙,應具備以下條件:

(1)熱愛道教,信仰純正,品行端正,持守規戒;

(2)皈依「道、經、師」三寶,有道教傳統師承法派,拜師入道三年以上,身心健康;

(3)熟悉道教基本知識,能依科習誦各階經誥;

(4)了解道教科儀規範,能從事一般的齋醮儀典活動。

第六條 申請受籙程序:

申請人填寫一式三份申請表;

申請人所在國家或地區道教組織(或道教界知名人士(及本人度師保舉推薦。舉辦授籙宮觀審查並由省級道教協會報請中國道教協會核定,同時報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七條 申請授籙道士在接到授籙書面通知報到後,經舉辦授籙宮觀依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審核並進行培訓合格後,方可入壇受籙。

第八條 國外正一派道士授籙活動在每年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舉行,報名授籙日期截止為每年的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時間一般為三天,授籙人數不超過200名。

第九條 經籙品秩分別為: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通《早晚功課經》,誦《道德經》、《度人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通正一諸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經籙》,通上清經;加升《上清三洞經籙》,通三洞經。受籙道士的法職道位依《天壇玉格》給憑。

第十條 受籙道士初授三年後可申請升授,升授八年後可申請加授,加授十二年後可申請加升。申請提升經籙品秩者,須通習相應品階經書,由籙壇大師考察覆核,憑道德功行依律循序晉級;

凡申請升授、加授、加升者,須經中國道教協會審核並報請國家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舉辦授籙宮觀提名的籙壇傳度、監度、保舉三大師,經中國道教協會確認後由舉辦授籙宮觀禮聘。

第十二條 受籙道士經傳度合格後,授予籙牒。籙牒只作為正一派道士經過授籙傳度和從事齋醮活動的憑證。

第十三條 舉辦授籙的宮觀,可按傳統向受籙道士收受相應的資費。資費標準由中國道教協會核定。

第十四條 受籙道士嚴重違犯規戒,由舉辦授籙的宮觀表奏除名,向中國道教協會備案。

第十五條 違反本試行辦法,未經批准,擅自對國外道士舉行授籙活動、印發籙牒的宮觀,其授籙活動及所發籙牒均無效,並追究宮觀主要負責人責任。

第十六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正一派道士和僑居國外的中國正一派道士在內地宮觀受籙,參照本試行辦法辦理。

第十七條 本試行辦法由中國道教協會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試行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赦日,參加道教公益放生活動。

道教——尊師重道觀

九靈太妙龜山玄籙

2017年道教經書助印---早晚課

道教修煉方便法門---淨天地神咒。

相關焦點

  • 正一派道士的入門,皈依和授籙一個不能少
    為了這種命中注定的選擇,道士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漫漫學道、修道之旅,迎接一個個考驗、實現一次次超越。但在在道教的教義之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入門要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正一派道士的入門。話不多說,現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01皈依皈依是入道的第一步,無論是正一派弟子還是全真派弟子,都要經過這一步。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在正一道,辦理過皈依的方可稱為信士,辦理過傳度的方可稱為道士。但只有道士方可申請授內籙和辦理道士證。信眾不能辦理道士證,可申請授外籙,但不能授內籙。1991年嗣漢天師府開始恢復對海外授籙,1995年開始恢復對內地授籙。從2000年開始,嗣漢天師府每年於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在道教祖庭集中舉行一次授籙活動,作為定例。
  • 不要以為龍虎山傳度了就是道士!考教一下你身邊的「正一派道士」?!
    那麼,請來考教下你身邊的「正一派道士」吧!!!第一題,稽首皈依道,下半句道在何處第二題,《玉皇懺》中三清的尊號第三題,說出進表科三符誥中一符誥。第四題,供天科第一句第五題,大茅君的神職第六題,道士稱職又叫什麼?第七題,三清鈴正式名稱及作用。第八題,「一粒金丹成至真」是哪位元帥寶誥中的句子。
  • 授籙的目的和意義
    南宋建炎年間,南昌西山道士何真公奉晉朝許遜為祖,創立淨明派。至此,江南道派的四大法壇,各以祖師道法授籙傳度。南宋末,三十五代天師張大可嗣教。嘉熙三年(1239)「敕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道教正一派之「三山合一」由此開始。
  • 如果有人告訴你正一派道士不用持戒,那肯定是在胡說八道
    6、七十二戒此七十二戒者,正一弟子所受,即仙靈籙輩是也。7、百八十戒重律此男官女官正一道士所受,老君授幹吉者也。這些戒,說明自從東漢以來,歷南北朝,及於唐,以後又被各道派所繼承,流傳不絕。其具體內容或有變化,但其基本精神則素向傳承。這些戒是符籙各派都堅守的行為準則。有的人不知就裡,一看到張宇初說戒行為先,便以為他是受到全真道的影響。實際上還在全真道沒有問世時,那些以傳符籙為主的道派,就一直主張堅守,而且也正是他們,擬定了這些戒目。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 「正一派」為何要以「正一」為名
    作為一個正一道士,我們就首先應當了解「正一派」為什麼要以「正一」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內在含義。我們知道,道教有兩大宗派,正一派從老祖天師立教開始,全真派從宋元之際的王重陽祖師開始。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只是兩個道派的名稱而已,也就是兩個名字而已,並不一定有什麼內涵。其實不然,這個名稱就包含著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全真」追求的是「真」,要「全其真」。
  • 正一派道士為什麼要傳度
    正一派道士為什麼要傳度?
  • 學徒道士試題參考答案
    2、道教正一派的「三山合一」中的「三山」分別是指:龍虎山、茅山、閣皂山3、道教尊軒轅黃帝為始祖,太上老君為道祖,張道陵為教祖。4、四子真經:文子《通玄真經》,列子《衝虛真經》,莊子《南華真經》,庚桑子《洞靈真經》。
  • 道教中的授職與授籙
    日前大家看到上海正一清微派第22代傳人薛明德道長在上海城隍廟舉行的授職儀式,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授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說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興於漢代,到南北朝時期基本完善。在魏晉時期道教分化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間符水道教。
  • 揭秘道教:道士可以吃牛肉嗎?道教的禁忌有哪些?
    四不食:牛肉、狗肉、烏魚、鴻雁全真派的戒律森嚴,全真道士在入道門的時候就有「初真五戒」的戒律,五戒指:一、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得邪淫。這裡的葷酒就是約束道士不可以吃葷和喝酒,所以,全真道士所有的葷腥都不可以吃。
  • 分享道教知識,之全真派與正一派
    大家都知道,道教一般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兩大派。全真派中的全真道人就是出家人,不結婚、不生子、不思婚,和我們佛家的僧人是一樣的。只不過他是留頭髮,而僧人不留頭髮。佛家僧人住的是寺院,而道家的全真道人住的是道觀。名稱不一樣,建築風格也有所差異,這個只是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