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2020-12-27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道士稱呼

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

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 在歷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稱,擇要簡述如下:

天師:指張道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範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說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也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稱,也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也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必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 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拜師

體悟大道,憑藉經。經文蘊藏大道的玄理,常人難以自悟,須借師之引導而進入道之門牆,故而拜師極為謹慎而嚴肅。憑藉自身之緣分,尋找與自己有緣的度師,由度師誦經諷咒,懺除自己前世今生之罪愆,授予三皈五戒之儀。俗家皈依者,拜師之後,必須研習道經,行善積德,做個道門的合格弟子。

道士修道追求的是在肉體上,擺脫生老病死、寒暑困擾、衣食所憂等諸多苦惱;在精神上,道德修養超越常人,極為高尚,人格完美,擺脫名利牽纏、恩愛之累,六根靜定的修行者。憑藉道以契合神仙之境界,故而修道。

早晚功課

玄門早晚功課,是道教徒早晚必誦的兩部經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則。功課者,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認真習誦,理解經意,深悟玄理,腳踏實地按經旨行持。 道教講結三緣,《早課》誦清靜經,即分輕清之意,為祈求國泰民安,懺悔罪業,可結仙緣。《晚課》誦救苦經,超度鬼魂,可結鬼緣。《午課》誦三官經,可賜福、消災、解厄、赦罪,可結人緣。

道士出家

加入道教有兩種形式:一是成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為道教居士。成為正式的道士,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為正一派道士。兩者均須履行拜師手續,但前者必須到道教宮觀出家,後者則不需出家。 要成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宮觀辦理皈依手續,取得皈依證即可。

出家制度起源很早,不過原來的符籙各派並沒有很嚴格的一律的規定,只有全真道提倡出家,並且要求其專職道士必須出家。所稱出家,就是放棄家庭生活,專門從事修真向道的宗教活動。原先沒有建立家庭的,不得再建;已經建立家庭的,則要求離棄家庭。

初期道教中有影響的教派都沒有必須出家的規定,正一派的祖師張道陵和他的兒子張衡、孫子張魯都有妻室,人稱「三師三夫人」。 以後正一派天師代代相傳,天師道在魏晉以後也形成了若干世家,所以總的來說,正一派中容有出家道士,但是沒有必須出家的強制性規定。

創立於金代的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可能是由於受到佛教的影響,王重陽一開始就提倡出家。以後雖然也出現了全真居士,但一般說來,全真道的職業道士都是出家的。

道士之所以選擇出家,是因為以家庭為牢,認為在家會影響修道成正果,也有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信仰的虔誠與徹底,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來修道求仙。

歷代道士中都有人選擇出家修行的,近代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觀念,全真道徒對出家制度雖然仍然強調,但一部分道士實際上已放棄了出家的方式,雖然住廟,但也另有家室。這在市場經濟已經普遍化或者相當發展的嶺南、香港地區尤其明顯。

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規定皆為出家道士,有四點基本要求:第一,不結婚;第二,不食葷;第三,平時也必須著道裝;第四,束髮面須。基本上都住在宮觀裡。

正一派道士按傳統皆為不出家道士,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上殿誦經、做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鬍鬚,髮式隨俗。俗稱「散居道士」。

對於一般信眾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積德、濟物利人,存善念、舉善行,學習教儀、詠誦經典等。如奉行「修德十益」: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舍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師長、十愛惜物命。鍊氣之類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統師承,一般人自己練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如何進入正宗道門

道教的信徒大致上可以劃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大範圍。也有分為:道士、隱士、居士、學士、信士五類的,法師可歸類到道士裡。

信士是指信奉道教,但還沒經過宗教認定儀式的人。居士是指經過道教皈依儀式,拜過度師,並且對道經師三寶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或九戒的正式道教信徒,當代以持道教皈依證作依據。

道士是指在經受皈依儀式以後,再經受傳度或者冠巾儀式,發放度牒的道教神職人員,民間許多從事符法、預測或者風水堪輿的人士,未曾經受道教皈依,不懂道教經典,也不會道教科儀,卻自稱道士者也很多。這類人只能算是對某學業專攻的術士,和道士是不沾邊的。

法師是指需要經受皈依、傳度成為道士以後修持了一段時間,再拜高級別法師習學科儀奧秘,在法事中擔當主要領導角色的道士。 如果一般人確立信仰後,到道觀或道壇進行拜師和皈依,就可以成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後可以稱為三寶弟子或三清弟子。

一般各地地方道協或者大型的道觀都會為信徒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皈依儀式的,可以向道觀的「知客」諮詢。中國道教學院不面向社會招生,只招正式道士。報考人員由所在道教宮觀或道教協會推薦,參加中國道教學院組織的考試,根據成績擇優錄取。

相關焦點

  • 忻州古城泰山廟(初九日)舉行皈依拜師法會
    祖師垂訓:皈依大道——皈依道、經、師三寶,可歸入道門之正統,遂得眾神之福佑,體悟萬物之至理,知曉通真之徑路。2020年10月25日(九月初九)上午十時,秀容古城泰山廟於東嶽大殿舉行道教皈依拜師法會,大開普度之門,接引塵世眾生悟道修真。
  • 道教的拜師禮儀及各種叩拜方式
    拜師禮儀入道,就是皈依道教之意。入道禮儀,是道教信徒正式成為道教徒的禮儀。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入道要有引進的師父,所以要拜師。 行拜師禮,一般要在宮觀殿堂內,或設立壇場。在殿堂或壇場中,首先由師父邀請來的道侶行祝願禮,接著師父上香,向祖師行三禮九叩大禮,然後端坐於殿堂或壇場一側事先設好的座位上。
  • 正確了解拜師條件,欲入道門之小白必看 !
    他們大部分是網上皈依在我門下,但是只要起了道名,承繼了法脈,就是我的徒弟,當初拜師的時候都讓他們考慮好了,我也說過,拜師只有一次,是師父不是師傅,他們給了我肯定的答覆,心念一動,竟達九天,在乎的不是形式,而是發願,這個師徒的名定了就定了,無論俗家出家都在道教約束範圍內,除了俗世的約束, 還有道門的約束,犯了錯,不僅僅有國法家規的懲罰,還有冥冥中道教的約束與因果,當然,話說多了,其實無非是一顆心
  • 道士的一天怎麼過?看看道士的生活與修道!
    在道門中,無論是集體的宗教生活,還是日常生活,抑或是動功靜功修煉、業餘休閒等,無不依經而行,遵道而為,處處體現著道教重生貴生、度己度人的教義思想。《功課經》不但要求道士天天念誦、領會經義,而且要依經義行持,以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道教的「功課」,是對道士自身修持的考核和檢查。道士熟讀道教經典尤其是《功課經》,有助於理解經義,體道悟道,有益於道眾加強自身修養,純正道風、俱足正信。
  • 道士每日如何修煉悟道!
    在道門中,無論是集體的宗教生活,還是日常生活,抑或是動功靜功修煉、業餘休閒等,無不依經而行,遵道而為,處處體現著道教重生貴生、度己度人的教義思想。《功課經》不但要求道士天天念誦、領會經義,而且要依經義行持,以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道教的「功課」,是對道士自身修持的考核和檢查。道士熟讀道教經典尤其是《功課經》,有助於理解經義,體道悟道,有益於道眾加強自身修養,純正道風、俱足正信。
  • 拜師求法,這些道教收徒弟的要求你能做到嗎?
    1拜師收徒的要求拜師學道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拜師是道門經法傳遞,慧命相傳的關鍵。父母生我身,不能了我生死,師父傳我道,才能明世間理。自己的師父(度師)即是自己的親師父,對於一個道派而言只能拜此門派一位師父。
  • 道教的拜師收徒與傳法要求嚴格師父不會虧欠徒弟(入道修行必看)
    道教拜師收徒,非常繁瑣和慎重。說其繁瑣,在於道教師父收徒必經諸多程序,焚香奏表、誦經禮懺,另有弟子宣讀拜師帖表明入道修行之決心,而師父亦需奏表書符,讓入門弟子起誓、焚香,跪拜三清道祖以感恩道祖慈悲、得聞正法,跪拜歷代宗親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師父以承法脈使道門昌隆。
  • 道教的拜師收徒與傳法要求嚴格,師父不會虧欠徒弟
    弟子拜師,必宣讀拜師貼並當眾在祖師壇前立誓,不悖理大道、不違於師訓、不偷盜邪淫之類,誓言一出,天地皆知、鬼神悉聞,若有絲毫悖離,自遭報應,故不可懈怠。也許有人覺得這只是危言聳聽罷了,其實不然。在道門之中,違背祖師寶訓門規,視為欺師滅祖,須知,拜師時神壇前所發過的誓言很可能成為報應的導火線,不可不慎呀。
  • 滿清號稱「留髮不留頭」,為何允許道士保留漢人傳統衣冠髮式?
    然而,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滿清治下的道士們,卻並沒有剃髮扎辮,還留著漢族的衣冠髮式,清政府為什麼容許道士例外呢?很多時候,人們會感覺道士和普通人沒太大區別,因為道士中的火居道士不但可以喝酒吃肉,還能正常娶妻生子,不需要守什麼清規戒律。通常看來,道士和僧人一樣都是出家人,屬於「方外之人」,遠離了塵世間的功名利祿,也就不能用世俗的禮教規矩去束縛他們。
  • 師父,為什麼都拜師入門了,還不教我畫符、看風水、做法事呀?
    兩個人畫符,同一個師父同時間教一樣的法門,一個是道觀做了多年道士,一個只是愛好者,同時出師,你會覺得誰畫的符有效些?可能老道士畫的線條粗細不均、歪歪扭扭,另一個美術書法功底好,畫出來的符跟印刷的一樣漂亮、精美,你選誰的?
  • 全套用法:道門天星入命解法燈陣用法和十二命星入命解法
    長按二維碼識別進入學習學費:980元,學習永久有效。此乃民間或者道門秘術之一。兇的命星入命,如何化解?本次課程,詳細的傳授給大家。為道門正統禳星法門,所以要配合文疏,符牌?道家正統傳承文疏,學完,比較一下。市面上哪些所謂大師的文疏是否一樣?詳解道門禳星文疏的用法,和符牌使用方法。
  • 不要以為龍虎山傳度了就是道士!考教一下你身邊的「正一派道士」?!
    那麼,請來考教下你身邊的「正一派道士」吧!!!第一題,稽首皈依道,下半句道在何處第二題,《玉皇懺》中三清的尊號第三題,說出進表科三符誥中一符誥。第四題,供天科第一句第五題,大茅君的神職第六題,道士稱職又叫什麼?第七題,三清鈴正式名稱及作用。第八題,「一粒金丹成至真」是哪位元帥寶誥中的句子。
  • 道教的拜師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些常識你需要了解
    最近很多熱愛傳統文化的朋友問我,道教該如何拜師呢?他們想通過拜師以對道教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一些朋友受到玄幻影視作品的影響,幻想著能拜一位「大師」為師,去修真證道。道教的拜師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期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道教拜師的那些事兒,有不足之處還望見諒。
  • 姜雲升道士什麼梗 rapper姜雲升道士含義出處介紹
    姜雲升道士rapper是什麼意思?姜雲升道士什麼梗?相信很多網友都聽到過姜雲升道士,不過姜雲升道士什麼梗?小編給大家介紹下rapper姜雲升道士含義出處介紹,感興趣的網友快來看看吧! 姜雲升道士什麼梗? 據了解,8月30日,網友熱議《說唱新世代》有個明星rapper姜雲升身份是個真道士,"說唱道士"的身份震驚到不少人。
  • 道士修煉方式
    道士修煉方式與科學有著諸多的聯繫,豐富了道士生活的內容。 道士的外丹修煉貫穿了整個道教史,即使在唐末趨衰之後,習煉外丹者仍不絕如縷,時至清代後期,還有金火大成之類的外丹著作出世。這種現象發生多了,便會形成相應的概念,所謂「火藥」之稱,便是唐代煉丹道土對這種會發火爆炸的藥物的稱呼,儘管他們是在「藥」的系列裡為火藥安置了一席之位,還沒有認識到火藥的其它價值,但早如果沒有煉丹道士的實驗,火藥的發明也許要推遲許久。
  • 李宏燁否認拜師姜昆,一句「垃圾分類和上海不同」,有什麼含義
    最近網上流傳公式相聲李宏燁拜師姜昆,日前他在回復網友提問時表示「謠言,我不拜師」。相聲大李就網友點出「拜師姜昆」後的回應,個人不關注他的前半句「謠言,我不拜師」,倒是他的後半句「你的垃圾分類顏色跟上海不同」引起很大的興趣。要知道「垃圾」這詞可是有雙重含義,一是指現實中的廢棄物,二是罵人。
  • 聊齋故事|原來被打了二十大板的邋遢老道士,竟是真君下凡
    有個道士又老又駝,穿得邋邋遢遢,拖著一根拐杖,想從儀仗隊中間橫穿過去。前面的騎馬護衛大聲呵斥叫他站住,他卻好像根本沒聽見。溫大人吩咐將老道士抓過來,按在地上就打了二十板子。沒想到老道士挨打之後揮揮衣袖,揚長而去,就像一點兒都不在乎似的。
  • 如何識別法師的行法資格?資質、能力、戒行缺一不可!
    道門規定,沒有受過正一籙的,不能為人上章奏。因為授過籙,才正式編制進「太上弟子」的行列,可以有仙職,可以向尊神稱「臣」。這是就道士的身份一面說。另一面,或許是更重要的一面,是神將天兵,皆登於籙,受之者可以驅策役使,而這又是施法的基本條件,若無將可調,如何「殺伐」妖鬼?無神吏可差,如何將章奏文書送往天庭?至於其餘推驗術數,也皆繫於籙。
  • 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
    (2001年12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修改通過,2005年6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第一條 根據《宗教事務條例》、有關法律法規及中國道教協會《關於正一派道士授籙規定》,為滿足國外正一派道士宗教信仰的需求,繼承傳統、完善教制、提高道士素養,特制定本試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