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整理之開篇

2021-01-08 潤土走心篇章

回憶錄整理開篇

一直以來想要整理回憶錄,將記憶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記錄下來。趁著年輕,回憶尤新。以免日後健忘,逐漸忘卻這個世界。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善待我,給我以溫暖和力量的人們。因為有你們,我的生命才充滿了溫度,如此甚好,不才這廂有禮了。

時光倒轉流年,此刻年輪已經二十有六,說不上半輩子,但是感觸極深。所以,想要在不及半的歲月裡去記述,以期能夠扮演承上啟下的作用,日後相遇,另作他記。

1994出生的時候,正趕上【計劃生育最高潮】,所以,家裡自然是【撞在槍口上】,是爸爸媽媽冒著危險,輾轉反側,幾經周折,終於保全了我。回家後,面對公社的【懲罰】,姥爺代替我和媽媽【坐監獄】,被關在公社裡,每天只能送飯度過。可以這樣說,是親人的庇護,我才得以逃難,如若不然,很有可能被強制【墮胎】,也就不會有現而今的我在這兒白話。生養救命之恩,銘記心間!

等到8歲入學,而後,完成小學,初中,學計算機等。結識了諸多同學,有同村的,鄰村的,同縣的,臨縣的,同省的,外省的,非常好,在學習的時候,有個可以隨時商討的好同學,至為難得,幸甚至哉。除了同學,還有教過自己的老師,簡單的aoe,iuy,再到詩詞篇章,歷史政治,對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莫大的影響。沒有老師,就不會明白做人做事,不會現而今的侃侃而談,那份從容,是老師教書育人傳給自己的,猶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選擇從軍報國,有了一幫過命戰友,那些在訓練場上一起摸爬滾打,在班務會一起接受教育挨批評的日子,現在想起來,挺有意思的。還有負責組織訓練的班長們,親自示範動作要領,將自己軍旅生涯的經驗毫無保留的介紹給自己。以老帶新的風氣,促使自己在最短時間適應了火熱節奏。

步入社會後,相識了全國各地的同事,有的雖然不在一起工作了,但是成為了特別好的朋友。偶爾去異地旅行,一起團聚,更加的親切。老話說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們極大地豐富我的生活趣味。有時候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英雄惜英雄,就是那種狀態。約上三兩知己,點上小涼菜,一壺濁酒喜相逢。

遇到過很多的人,有對脾氣的,也有不同氣的,有喜歡的,也有討厭的,更有無感的。其實,你發現沒有,有時候某個人只是在你的生命中閃現一下,消失的沒有痕跡,仿佛壓根沒出現過一般。有時候認識的人,隨著時間也就消逝了,時光荏苒,時而回憶能夠記起來,但是具體是什麼時候失去聯繫,再也交集的,早已忘卻。我們人與人之間,其本質都是彼此生命中匆匆的過客而已,只不過唯一區別就是能夠在彼此的記憶力存在多久的問題。

我看過一段話,說的是,人的一生真正的【死】總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停止心跳,生理上死亡;第二次是遺體告別,埋葬地下,從此徹底告別人間;第三次死亡是逐漸的被別人遺忘,被人的忘卻,就是你真真正正的死去。因為沒有人記起你,記得你,仿佛你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

於我人生而言,慶幸遇到你們,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可能素未謀面,只是網友,筆友,跑友,但是,不管咱們是什麼關係,能夠在彼此生命中有過交集,真的挺好的。之後,我會逐漸整理回憶,有的可能是多年好友,知己,哥們,姐們,有的可能是有一面之緣,有的甚至沒見面。

我想,這將是一件有意義且宏偉的【工程】。

侯曉斌(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相關焦點

  • EXCEL公式函數教學系列 之 開篇
    但是這些複雜的數據整理是你花時間花精力人腦手動整理還是讓電腦幫你整理,你在背後花的時間可就大不一樣了。筆者辦公室一位工作十來年的大姐,在一個流水帳記錄表中統計各個人員未完成事項的數量並找出未完成最多的前5名人員,發現她人工手動一個一個的去摘選未完成的事項,複製到另外一個表格當中,然後再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去計算有幾條記錄。
  • 從《增廣賢文》的開篇說起
    一篇文章的開頭重要,一本書的開篇更是如此。每一本書的開篇都熔鑄著編著者精心編排思考,比如《詩經》的「四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說:「《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就是說《關雎》為《風》之始,《鹿鳴》為《小雅》之始,《文王》為《大雅》之始,《清廟》為《頌》之始。
  • 夢回母校回憶錄之作者感言(三十四)
    作者感言:大學十年「校園紀實類回憶錄」從2018年11月中旬開始創作,至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因為還在新手期,每天只能發表一篇文章。「夢回」母校之學習生活回憶錄,其中的重點在於「夢回」二字上,意思就是做夢的時候回到了母校所回想起的故事,我是個喜歡做夢的人,簡單點說就是愛做白日夢,並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是喜歡白天睡覺,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夢,因為是在白天,所以叫白日夢。跟大家開個玩笑,我最欣賞的一首詩,我寫出來大家品鑑一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 《另一種回憶錄》:季羨林回憶人生歷程
    《另一種回憶錄》是季羨林老先生的一本散文選集,但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散文選集,也許說得上這是作者與編輯的一次珠聯璧合,雖然文章都出自作者季羨林先生之手,但經過編輯獨具匠心的安排,我們就能夠以「另一種」方式傾聽季老回憶自己的人生歷程。 《另一種回憶錄》展示了季老和諧文化的一生,我把它當成一部輝煌的交響樂來欣賞。
  • 平凡人生留下不平凡的記憶:回憶錄,老人最愛的禮物
    李先生的父親花了兩年多時間,整理走訪的材料和自己的回憶,最終寫成了家族史。李先生的愛人拿著老人的手稿,熬了幾個晚上錄入到電腦並給老人列印了十幾份。「也沒有裝幀,就是本『白皮書』,一共花了二百元錢,但是老爺子特別歡喜,他雖然沒說,但我能感覺到他特別稱心,他覺得自己的成果被肯定了,自己的願望被實現了。」這些小冊子,李先生的父親送給了親友幾本,自己留下了一本時常翻看。
  • 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答案是什麼 人生回憶錄謎題答案解析
    犯罪大師作為一款收集了各種離奇案件的軟體,深受喜歡偵探遊戲玩家們的歡迎,遊戲會不定時的開啟全新的案件,讓玩家們能夠體驗到全新的樂趣,而人生回憶錄就是全新開啟的謎題挑戰,那麼人生回憶錄答案是什麼呢?小編帶來了詳細的介紹。
  • 【採銅】範雲飛:讀《餘英時回憶錄》
    2018年,臺灣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餘英時回憶錄》,此書對理解餘先生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極有價值。今略作評論,以管窺豹。        《餘英時回憶錄》的第一章「安徽潛山的鄉村生活」包括三個部分:「潛山九年」、「文字禍」和「五四運動的性質」。
  • 瑪麗·卡爾:如何寫好一本回憶錄
    她接著出版的第二本青春期回憶自傳《櫻桃》(Cherry),被《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為「過去25年的100本最好的書」的第4名;瑪麗·卡爾的自傳系列的最近一本《重生之光:自傳》(Lit)裡,她在書中坦陳了自己曾因酒精和精神瘋狂而墮落的過往,和令人驚奇的重生之路,出版之後就登上了亞馬遜(國際版)的當月最佳書榜。
  • Crimaster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答案解析 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攻略
    Crimaster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的答案是什麼?Crimaster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應該怎麼過?接下來小編為各位玩家帶來相關的問題提示和答案解析,希望為大家提供幫助。Crimaster犯罪大師人生回憶錄提示:1.永遠不可擺動是中心塊,充滿希望是藍色(我百度的是綠色,但不知道為啥答案是藍色),以藍色為主,中心塊下左上右,最後每一面都有一個不同顏色的中心塊,然後根據第二步的提示排列。進位是10轉6。
  • 解讀《李宗仁回憶錄》全文閱讀 請找我索取PDF版本
    我整理完畢後會分享給大家。我的聯繫方式每篇文章的最下面都有,當然打賞碼也有,打賞隨意。 以下是系列全文的框架。所有這些內容基本都來自於李先生的回憶錄,我只是重新調整了順序而已。1.解讀《李宗仁回憶錄》八 李先生痛批老蔣 三解讀《李宗仁回憶錄》七 李先生痛批老蔣 二解讀《李宗仁回憶錄》六 李先生痛批老蔣 一解讀《李宗仁回憶錄》關於第五篇被刪解讀《李宗仁回憶錄
  • 80後女孩辭去「金飯碗」下海創業 寫回憶錄為業
    就在今年初,她辭去了從事五年的政府部門工作,創辦起本市首家為普通人撰寫回憶錄的文化傳媒公司。  辭去金飯碗投身文化創意  「最初是在網上看到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宣傳語——為普通人撰寫回憶錄,這個新鮮的文化創意讓我眼前一亮。」
  • 不如寫本抗壓回憶錄
    首先被討論的就是這書的質量如何,是不是假借出書之名在發圖片?網友們質疑是不是那種兩行字加一張圖,頁數很少,紙張很厚的書?有買過書的網友將部分內容曝出,看起來文字並不少。書的內容也不是「兵平安,F4平安,石頭人平安,紅霸服平安,藍霸服平安,小龍平安,大龍平安,防禦塔平安,水晶平安,峽谷先鋒平安,迅捷蟹平安,三狼平安,魔沼蛙平安,召喚師平安。」
  • 回憶錄:最打動人心的,是充滿人性的瞬間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好奇其他人的生活,而滿足我們好奇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閱讀精彩的回憶錄。有許多因素造成我們對回憶錄充滿興趣。更重要的是,回憶錄本身就含有戲劇性,因為它們就是真實的生活。暢銷回憶錄,比如弗蘭克·邁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燼》,以及瑪麗·卡爾的《說謊者俱樂部》,這些出版在十多年前的作品,開闢了回憶錄的發展歷程,業已證明,回憶錄也能取得驚人的銷量。
  • 李公明|一周書記:作為呈堂證供及史料的……回憶錄
    回憶錄在英國圖書市場上是鋪天蓋地,在各種暢銷榜的前十名中通常佔了六七個席位;在美國則是以回憶錄涵蓋的範圍如此之廣而取勝:從名人回憶錄、悲慘經歷回憶錄、狗狗回憶錄、毒品回憶錄、古怪母親回憶錄、解剖屍體回憶錄、在移民家庭長大回憶錄、豪華餐廳女服務生回憶錄、各種體育隊粉絲和樂隊粉絲回憶錄、和平隊聾人志願者回憶錄、在脊髓灰質炎溫泉康復院治療回憶錄,還有患廣場恐懼症、幽閉恐懼症、隧道恐懼症的回憶錄到「噱頭文學
  • 年度歷史傳記書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感謝掌聲
    答謝詞:王鼎鈞我在各種版塊的夾縫中寫回憶錄,立定腳跟不插隊,不選邊,自己告訴自己別想去得任何一種文學獎。想不到天涯海角素未謀面的人裡面自有知音。北京的新京報評選「年度好書」獎,今年我的回憶錄上榜。我在抗戰時沒到過重慶,勝利復員沒到過北京,引以為憾。
  • 銅川局一中八旬退休女教師出30萬字回憶錄
    退休20多年的語文教師劉無難老人潛心在家,以時間為鏈條,將自己和家庭的經歷,通過一篇篇回憶文章,串聯成30多萬字的回憶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從老人的回憶錄裡看出了一個國家70年的變遷。老人說,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她希望以此表達她自己在所處的時代奮力拼搏,仰望星空時,所看到的微弱的希望之光。「人只要有夢想,就要去拼搏,我所處的時代那麼艱難,我都一個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年輕人更應該知道向上努力的力量。」劉無難說,她寫的 是真實經歷,按照年代書寫的,通過家庭的經歷真實的反映那段歷史,就是想告訴後人,只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 廖久明 | 一篇存在細節錯誤的回憶錄——《藤野先生》論
    【關鍵詞】魯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回憶錄契約;回憶錄廖久明,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主任、樂山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在日本,魯迅的《藤野先生》是「有定評的小說」的觀念深入人心。[1] 在將這篇回憶錄變成「小說」的過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學者做了大量工作」[2]。
  • 「我在等風」:跨界與比較視野中的本·安德森回憶錄
    比較是安德森一貫的鮮活話語策略與視角關懷,在同質與異質的文化、族群、宗教、國家、地區譜系交織的浩瀚歷史時空之間,縱橫穿越、信手拈來,卻無譁眾取寵之嫌。所以,對《椰殼碗外的人生》(如下簡稱《回憶錄》)中文版書評,如果書評者從跨界與比較的關聯開始,應該恰當不過。
  • 抗美援朝老戰士8年寫下20多萬字回憶錄 書中細節令人淚目
    花8年時間寫就回憶錄病床上讀回憶錄老人獲得的軍功章和紀念章中國江蘇網5月3日訊 邳州市陳樓鎮袁灣村91歲的袁啟樓老人,身體不錯,每天堅持讀書寫字,最愛讀的就是自己花8年時間寫就的回憶錄《回望風煙路》。80歲以後,他決定寫一本回憶錄記述自己的崢嶸歲月。那時他的視力已經不好了,寫出的字很難認,而且都是寫在一本破舊的筆記本上。2015年,當時88歲高齡的袁老在三易其稿後終於完成了回憶錄,整整20多萬字。
  • 重讀夏多布裡昂《墓後回憶錄》| 王煒
    不是有意為之,也非何種文本策略,果敢、明確而要言不煩,仿佛不願語言的直線稍稍曲折,不屑於司湯達式的刻意簡練,也不追求瑰奇多變。是否,作者對此也並不自覺:存在著一種語言命運,當一個人對世界所說的話完全適於直言以告時,它即顯現。在這種語言命運中,謹小慎微的語言等同於語言腐敗。堅固之物即將四分五散的時代,《墓後回憶錄》是直線的自然顯現,也是對直線的不自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