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腦-如何發展幼兒的感知覺能力

2020-12-25 七田陽光

什麼是感知覺能力?

感知覺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反應。我們的人類環境,充斥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事物,這些事物隨著光、聲、味溫度以及其他各種物理屬性與我們的感覺器官打著交道。我們的感覺器官接受著這些物理信息的刺激,反射到大腦,形成了對於事物的顏色、聲音、氣味、冷熱等各種感受,這些就是感-知覺。

除去外界事物以外,對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大腦也可以通過相應的感覺器官感受到運動、姿勢、心跳、以及饑飽、勞累等等。這些也都是我們的感覺。

而感知覺的開發也涉及到各個感覺器官的發展與機能

感知覺包括我們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視覺:

剛出生的嬰兒就對運動性的物體有一種偏好。如果你在他的面前呈現一個運動的物體.他的吸吮速度會有所減慢,由於他的視覺追蹤機能還沒有發育好,他的眼球不能跟著運動著的物體走,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跳躍式的與運動軌跡相吻合的眼球運動。嬰兒的這種對運動物體的偏好具有進化上的重要意義,因為運動著的東西一般更具有危險性。另外,對運動性的偏好也可以使嬰兒能夠更好地觀察外界事物。這是因為當物體處於運動狀態時,屬於同一物體的東西會跟著起動。

聽覺:

十個月以前的嬰兒主要的感覺器官是聽覺。如果此時給嬰兒同時呈現兩個不同的信息,一個是視覺性的信息,一個是聽覺性的信息,那麼這麼大的嬰兒很可能去注意聽覺信息而對視覺信息有所忽略。而在十個月以後,情況就會像成人一樣了,那時聽覺信息的優勢就會讓位給視覺信息。我們成人就是這樣的.每天接觸到和接受到的最主要的信息是視覺信息。

觸覺:

嬰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觸覺是嬰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在他們的認知活動以及與父母的依戀關係的形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嬰兒出生後就有了觸覺反應,當母親的乳頭接觸到嬰兒的嘴或面頰時,他們馬上就會有反應,做出吸吮和覓食的動作。當你用物體碰他的手掌時,他就會出現一種要握住的動作反應。

在嬰兒哭的時候,撫摸他的腹部和面部,他就可以停下來。這些都表明嬰兒的觸覺反應已經形成,他已經可以通過觸覺來感受和認識這個世界了。嬰兒4 -5個月的時候,視覺和觸覺的聯繫已發展起來,有了視-觸協調能力,這時他已經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視覺和觸覺的聯合來主動地摸索物體、認識周圍的環境了。

味覺:

味覺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感覺之一,味覺在攝食調控、機體營養及代謝調節中均有重要作用。而幼兒對與味覺的判斷也是非常敏感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進食,通過表情對事物的酸甜苦辣作出反應。

嗅覺:

嗅覺在人的眾多行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說飲食、記憶等等。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著我們的嗅覺,比如說在各種情境中我們對他人的氣味都有高度的感知,並且可以通過嗅覺辨認家人和朋友。哺乳動物的幼仔在睜開眼睛之前便可以學會將氣味與其母親聯繫在一起,人類的嬰兒雖然很難與它們相比,但嬰兒的嗅覺功能也是在出生之前便已經具備了。

感知能力強是很多有成就的人的一個特徵。有研究表示那些聰明過人的天賦兒童他們的感知覺與觀察力都非常的敏銳。善於觀察、非常的好奇是這些天賦兒童的突出特點。

由此可見,感知能力的發展對於人才成長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孩子的敏銳的感知能力呢?

儘量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讓他們的空間豐富多彩。讓他們的感官從小就在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環境刺激下得到及時的培養。

多帶孩子去植物園動物園之類的戶外活動,也可以有意無意的刺激孩子的感知器官。


當然除了這些生活的自然培養之外,七田陽光還有專門針對感知能力訓練的課程。

想了解更多感知能力的培養,快來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幼兒視知覺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在學習活動中,70 66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來接收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視覺即是智慧」。我仃J通常提到視覺,僅是從眼睛的結構和功能上看有無問題,和其他有關生活和學習中所必備的視知覺能力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所說的視知覺是對視覺材料的整體把握,由於涉及「知」的方面,所以必須是視覺與其他大腦功能的整合或綜合才能確定的,而不僅僅是視覺單純的生理功能,這種視覺更多地涉及大腦高級的加工過程,滲透著心理認知機制。能力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
  • 感知覺-小肌肉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這些很有可能是和孩子的感知覺沒有發育完善有關係。一、感知覺對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性幼兒在嬰幼時期,逐漸開始學習和接受來自不同事物的刺激,分別有視覺、觸覺、肌肉關節感覺和前庭平衡覺。其中觸覺是幼兒小肌肉發展的重要要素,觸覺配合視覺和雙手探索事物,並不斷把感知經驗累積起來。當幼兒具備了足夠的感知能力後,手部才能夠開始學習操作物體。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注意)
    由於視網膜上的黃斑仍未發育完全,他們只見到黑、白、亮、暗的差別,所見到的影像都是一片朦朧,因此新生兒的感覺發展最不成熟的是視覺,即A選項。A.大小知覺發展不足 B.形狀知覺發展不夠C.距離知覺發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夠豐富
  • 怎樣更有效的提高自閉兒的感知覺能力發展?
    感知覺反應異常是多數孤獨症患兒都會存在的問題,有些星兒對感知覺尤其敏感,而有些星兒卻對感知覺的反應較為遲鈍,這些都是孤獨症孩子較為常見的問題。像明明這樣存在感知覺問題的孤獨症孩子並不在少數,他們有些在觸覺方面存在嚴重問題,也有一些在嗅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些都阻礙了孤獨症患兒與外界的正常交流與融合,因此,提高星兒的感知覺能力對於他們融入社會,回歸正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石家莊思鴻教育小課堂|幼兒認知的發展之感知覺、注意
    由於視網膜上的黃斑仍未發育完全,他們只見到黑、白、亮、暗的差別,所見到的影像都是一片朦朧,因此新生兒的感覺發展最不成熟的是視覺,即A選項。例題2:下列幾何圖形對幼兒來說最易辨別的是( )。A.大小知覺發展不足 B.形狀知覺發展不夠C.距離知覺發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夠豐富
  • 兒童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是基礎,沒有感知的認知是有缺陷的
    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智力發展是緊密相連的,以至於我們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強,智力就一定不會弱。這種理解雖然不全面,但也算是有一定的依據可循。認知理解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學習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幼兒教師招聘考點: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該部分知識點主要以了解和識記為主,以單選、判斷的客觀題及少量簡答題形式考察,大家需掌握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的全部內容。一、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時間知覺即人們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順序性和速度的反映。由於時間很抽象,人們在感知時常常要藉助中介物,如天體的運行、人體某些器官的節律或專門的計時工具。
  • 嬰幼兒的感知覺發育
    嬰幼兒感知覺發育: 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與社會交往以及反應適應能力息息相關。、身體靈活性和情緒,觸覺發育不是很完善,或偏離正常的孩子在發展中適應環境方面的能力較差,出現一系列影響社交、運動、自理等領域的問題。
  • 觸摸體驗是寶寶發展感知覺的重要途徑,是指尖的智慧!
    口欲期有利於寶寶的乳牙萌出和語言發展,只要保證孩子接觸的物體做到清潔消毒,讓孩子在玩具的世界中成長,對以後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可以有很多簡單的方式為寶寶提供具有刺激的環境,可以適當的引導寶寶關注更感興趣的事物,從而促進寶寶大腦的健康發展。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空間知覺是由視覺、觸覺、聽覺運動覺等各個感官系統協調合作,共同活動發展出來的產物,除此之外,空間知覺又是由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組成。如果孩子能夠發展好空間知覺,那麼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運動以及自我保護、對外防禦能力都有十分大的幫助。
  • 訓練聽知覺能力對學習聽課很重要
    ,孩子通過耳朵傳到耳蝸,再從神經系統傳到大腦,產生聽覺,由「聽」,到「聽到」,再到「聽懂」,就是聽知覺能力。,也就是聽到後大腦能記住多少。而前庭覺失調的原因,在多特之前的推文中也曾提到,可能是胎位不正、沒有爬行或爬行不足、用學步車、過於溺愛使得感官刺激太少,造成前庭功能不完善,影響聽知覺能力發展。
  • 【必考考點】第一章幼兒認知的發展(1)(幼兒保教)
    一、感知覺的發展知識點1 感覺的發展★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保持兒童敏銳的嗅覺,無疑等於增加了他們對周圍環境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5.膚覺的發展(1)痛覺嬰兒天生就具有感受疼痛感的能力。當他們受傷時,心跳會加快、出汗、面部表情痛苦、哭聲強度和聲調也會改變。
  • 大班幼小銜接能力養成記——視知覺能力
    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小學是全新的環境,是他們成長過程中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轉折期。幼小銜接是一件非常重要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幼小銜接不僅是知識的銜接,而且是行為習慣、生活能力和學習品質的銜接。從10月份開始,通惠園開始對大班幼兒開展入學前必備八大能力的培養。
  • 1~2月的寶寶是感知覺和大運動能力培養黃金期,手把手教你怎麼做
    寶寶從呱呱落地開始,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慢慢地,寶寶會擁有令我們驚奇的能力。比如,你是不是已經發現,寶寶會一直注視著你的臉,在看你的時候,他的眼睛會比注視其他物體時更明亮,也更充滿情感。在你說話的時候,寶寶好像想有所回應。他還會轉動小腦袋看他感興趣的東西。其實,這都是寶寶的各項能力在發展的表現。
  • 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
    一、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時間知覺即人們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順序性和速度的反映。由於時間很抽象,人們在感知時常常要藉助中介物,如天體的運行、人體某些器官的節律或專門的計時工具。【單選題】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大大落後於空間知覺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
  • 這是你沒發現視知覺能力的...
    ,點擊以下連結:高級教師、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園長 李婭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在探索幼小銜接的過程中,一直倡導科學、規範、符合幼兒發展需求的活動,主要從入小學前身體素質培養、入小學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的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 大腦潛能3D-NLDS檢測(腦動能檢測),專業科學測評幼兒優勢能力!
    貝因美創始人、首席科學家謝宏先生曾在《謝宏真道理》一書中講到「早期教育是生命開始的教育,早期性格的形成、能力習慣的培養將對人的一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為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
  • 醫生提醒:早期發展訓練激發幼兒潛能
    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早期發展訓練對兒童生長發育十分重要。醫生表示,針對0-3歲嬰幼兒開展早期發展訓練有利於激發潛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發展。梁女士的小孩早產一個月,由於擔心發育跟不上足月兒,出生不久後她就帶小孩就到市婦幼保健院早期發展訓練室接受引導訓練。在醫護人員面對面的觀察和引導下,寶寶在遊戲中提高了認知能力。
  • 腦科學與教育|幼兒也有「數學腦」!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從這幾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是一個廣受關注、備受爭議的話題,很多幼兒家長關心孩子是否需要學數學、何時學數學以及學到何種程度等等。傳統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圍繞這些問題已經展開了許多討論,但隨著腦科學研究技術、方法的發展,對兒童大腦結構和功能發展的認識更深入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