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經給領導力下過一個十分奇葩的定義:領導力就是被別人盲目地崇拜。聽起來很偏執,可真的是有道理的。這其實是「戈培爾效應」的威力。
謠言被重複就會被信以為真
春秋末期,孔子的晚期弟子裡有位叫曾參的魯國人,後世尊稱為曾子,這個人很厲害,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就是他提出來的,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都是他的思想,至今還在普遍學習。還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
這樣一位聖賢,想想他的母親也是何等的厲害!這位母親對自己兒子的品德和修為那也是一百個滿意放心。
可是。有個與曾參同名的族人在曾參的家鄉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殺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親報告說「曾參殺人了」時,曾子的母親說:「我的兒子是絕對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這句話。 她還是坐在那裡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心裡驟然緊張起來。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牆逃走了。雖然曾參賢德,他母親對他信任,但有三個人懷疑他(殺了人),所以慈愛的母親也不相信他了。
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句「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可見謊言、流言何等地可畏。更加可怕的是,這些子虛烏有的謠言,如果說的人和說的次數很多,甚至會動搖一個慈母對自己賢德的兒子的信任。
戳穿謠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公元200年,劉備佔領了徐州,曹操率10萬大軍前來攻打。劉備設計欲劫曹營。可是,張飛的部將張虎卻降了曹操,把劫營秘密洩露了出去,致使劉備沒劫成曹操,反被曹兵殺得大敗,不但丟了徐州,家屬也被曹操擄走。此時,關羽正鎮守下邳,曹操用劉備眷屬威脅關羽。關羽只好假意投降曹操,以圖日後救出劉備家眷。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待以厚禮,還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封漢壽亭侯。
劉備得知關羽投降曹操的消息後,起初並不相信二弟會背叛自己,但是軍中將士,就連張飛都堅信關羽真的投降了曹操,劉備不免開始怨恨關羽了,正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7月,關羽打聽到劉備的下落後,就立刻保護甘、糜二夫人離開許都。等到了古城,劉備、張飛還是不信任關羽,關羽將追趕而來的曹將祭陽砍落馬下,謠言不攻自破,兄弟釋疑,和好如初。
要不是曹軍正好追來,真不知道被謠言蠱惑的劉備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遇到。大致情況都是遭人誤解或惡意誹謗,然後通過各種途徑廣泛謠言,散布謠言的時間和頻率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眾口鑠金、以假亂真」,被冤枉是大概率事件。
戈培爾效應的來歷
謊言是成功者的通行證
謊言是失敗者的墓志銘
戈培爾之所以會成為納粹的鐵桿黨徒,源於1922年6月希特勒的一場演講。聽完了希特勒的講演,從這一刻起,戈培爾狂熱地宣傳他所信奉的「納粹主義」,並因此得到納粹上層和希特勒的賞識,爬上了納粹的高級領導層,出任教育和宣傳部長。
戈培爾調動宣傳機構的全部人馬,進行了德國歷史上空前的宣傳運動。為了將「異端邪說」徹底從德國人民的頭腦裡清洗掉,戈培爾首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焚書運動。他鼓動學生們的狂熱舉動說:「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出來。在這火光下,不僅一個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新時代。
戈培爾還對新聞媒體,包括出版、報刊、廣播和電影等,也實行了嚴格的管制,建立起德國文化協會應該向公眾傳播事實、宣傳真理和正義的新聞媒介,成了散布謊言、欺騙公眾、製造謬論、蠱惑戰爭的工具。
納粹上臺之初,德國的收音機普及率不高,一時間也沒法讓家家戶戶都很快擁有一臺收音機。於是當局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下達了集體收聽廣播的命令。大夥在一起收聽廣播,誰也不能把耳朵塞了起來。因此,國民們連耳根清淨的自由都沒了。而且,許多廣播節目被安排在上班時間播出,在播出的時候,人們必須放下手頭的工作收聽廣播。
即使廣播的時候你是在咖啡廳或者餐館,那也不會成為漏網之魚,因為像餐廳、咖啡館之類的所有公共場所,都必須配備收音機。而對於行人來說,街頭的揚聲器照樣會把納粹黨的聲音傳送到你的耳朵裡。在當時,沒有哪個國家有德國那麼密集的無線電覆蓋度。
相比戈培爾部長心裡也清楚,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但謊言如果重複一千遍而又不許別人戳穿,許多人就會把它當成真理。因為謊言的陷阱到處都是,人們不掉進這個陷阱,就會掉進那個陷阱。
在德國閃擊波蘭前,納粹德國的報紙、廣播大肆鼓譟,為德國侵略波蘭製造藉口,給公眾造成波蘭即將進攻德國的錯覺。
1943年2月8日,戈培爾在玻璃體育館的演講,贏得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當戈培爾對聽眾說:「你們願意打一場總體戰嗎?如果有必要的話,你們願意打一場比我們今天所能想像得到的更為全民化更為極端化的總體戰嗎?」聽眾報以狂熱的回應:「願意!」
希特勒製造地一大堆謊言,在戈培爾的極致洗腦宣傳威力中,變成了當時德軍橫掃西歐的力量源泉,可是後來希特勒飲恨自盡,也是對自己彌天大謊的祭奠。
戈培爾就是這樣給謊言穿上了真理的外衣。他還因此做了一個頗富哲理的總結——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無論是曾母終究相信謠言翻牆逃跑,還是劉備相信讒言誤解關羽背叛,還是戈培爾愚弄德國民眾,背後都有一個神奇的心理學規律在起作用。
這個規律就是開始處於拒絕狀態,中間逐漸認同,最後被累織的暗示控制以為那些本來的謊言都是真的。可見,心裡暗示的累積有移山填海的功效,完全可以改變人的信念,以之為善則為大善,以這作惡則為巨惡,全在乎其人。
當一個人在群體中可信任度和權威高到一定程度
謊言說一遍就會產生真理的力量
有一位軍事將領曾經說過:「不說謊話辦不成大事。」他也許是從多年的軍事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他認為,那些辦成大事的人都說過謊言。
三國時期,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當時正值七八月間,烈日炎炎,將士們口渴難忍,體弱的士兵紛紛暈倒在路旁,幾乎無法行軍。
曹操見狀,心急如焚,他想:照這樣下去,部隊不但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就是到了也無法打仗了。於是,他找來當地老鄉詢問附近是否有水源。老鄉說最近的水源路程也不短,得穿過這個山谷才能到達。
曹操想了想,快速來到隊伍前面,高興地對將士們說:「前邊不遠處就是一片梅林,我們加快腳步,過了這個山丘就可以吃到梅子了!」士兵們一聽,不禁口舌生津,精神振奮,步伐加快了許多。
很顯然,一代大梟雄曹操,利用自己的權威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幸運的是,這個彌天大謊成就了一場戰爭的勝利,也成為軍事史上的一段佳話。
謊言的另一面並非真誠而是寬容
西方有這樣的一句格言:「在愛情與戰爭中,一切都是合理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過:「文學是莊嚴的謊言。」
二戰期間,一個年青美麗的猶太女郎從西蒙面前急急跑過,向右邊的一個岔路跑去。不一會,一名德軍中尉氣喘籲籲地追過來,他想強姦那猶太女郎。他問西蒙:「看見一個年青姑娘從這跑過嗎?」西蒙點點頭,說:「往那邊跑了。」他指了指左邊的那個路口。顯然,西蒙為了保護這位姑娘,在這裡說謊了。
十幾年前,一位中學生用自行車帶著他母親去觀看劉蘭芳演出。不幸的是,在過鐵路道口時,母子雙雙被飛馳而過的火車撞倒。中學生當場死亡,其母受重傷,住進醫院。母親醒來後,第一句話就問:「兒子呢?」 「他傷勢太重,被送往南京去了。「 不知誰先這麼說了一句謊話。」 他在南京已經醒過來了,還問你呢。「 有人又接著撒謊。這位母親就這樣在謊言中堅持與傷殘搏鬥,最後痊癒。
美國心理學家洛特蒙德指出:「說謊是人類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說,說謊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一大'成就』。」據他在北美和西歐抽樣調查,平均每個成年人每周中至少撒較大的謊達十五次之多。
另一位心理學博士喬伊斯。布拉澤也曾做過這樣的統計: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說二百句謊話。當然,這些謊話是形形色色的,有無奈的說謊、有慌張的掩飾、有虛假的誓言、有高尚的藉口、有狡猾的欺騙、有冷酷的恐嚇、有矯情的勸慰。
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一個偉大的人還是產個渺小的人,他的生活都無法與謊言分離。人生需要謊言,人生離不開謊言。
誰都知道說謊不對,誰都忿忿地表示最痛恨的職場行為就是撒謊,可是,謊言還是無可避免地隨時隨地發生著。
前不久某中介機構的一項調查稱,八成職場人表示自己說過職場謊言。有趣的是,44.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贊成職場謊言,並且認為職場中有不得不說的「白謊」。
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曼的另一項研究結果更令人崩潰,他做了一個試驗,請所有被試者攜帶一個隱形攝像機,記錄自己一天的談話。分析結果是,平均每個人每10分鐘的談話中,會出現3個謊言。
現實生活中,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明明是睡過頭兒了,可上班路上很自然地掏出手機給領導打個電話:實在是太堵了,晚到會兒,抱歉。懶得搭理的簡訊,可能第二天才想起來回覆:不好意思,昨天手機落在公司了。到了截稿的死線,一邊抱著電腦忙著收尾,一邊應付上司的來電:剛發給你了啊,沒收到嗎?可能是郵箱有問題,要不再等等?實在是加班加煩了,就跟老闆請假:我這幾天牙疼,明天想去醫院看看。
難怪有人狠叨叨地宣布研究結論:人們在職場中聊天、打電話或者發郵件交流的內容裡,有三分之一是不真實的。
是不是覺得搞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愛說謊,為什麼不能以誠相待?我們從小被教育說,撒謊是道德問題,是可恥的。難道在職場這個「大染缸」裡,真的就沒人能夠倖免?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越是競爭激烈的地方,越是制度嚴苛的環境,就越容易滋生謊言。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撒謊之前我們會下意識地進行預判:在一個謊言和一個不當行為之間,哪個損失更小?如果說出真相,對方能不能接受?自己會不會為此付出代價?代價是什麼?
對此,社會心理學家的解釋更為透徹。他們認為,說謊與身份維護、自我呈現和印象管理有關。日常社會生活中展現的「自我」是經過改編和包裝的,而人們通常會根據當下所處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表現和表達方式,塑造恰當的形象和身份,以此獲得他人的情感支持、影響他人的偏好、贏得他人的贊同。這些目標對人們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說謊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面對身邊的說謊者,我們不妨先放下情感層面的憤怒以及道德層面的指責,冷靜下來想一想,他為什麼會撒謊?如果實話實說,他面臨的將是怎樣的局面?換了是你,你又會作何選擇?
——把他逼到謊言裡的,是過高的期待、慘烈的競爭、嚴厲的懲罰、苛刻的制度,還是沉重的輿論壓力?
同樣是上班遲到,堵車的藉口似乎比沒聽見鬧鐘要冠冕堂皇些,聽起來也更值得原諒。即便都是罰款,「堵車」給人的感覺是「你太倒黴了」,而起晚了則會讓人覺得「你太不靠譜了」。
同樣是請假,如果實話實說得不到批准,而裝病這招卻屢試不爽,你會怎樣?同樣是不想加班,如果直接拒絕會招來上司一頓臭罵,而他卻拿聽不見電話看不到簡訊的「人間蒸發」毫無辦法,你會怎樣?同樣是失誤,如果有人告訴你「這下慘了,等著挨罰吧」,而另一個人告訴你「沒關係,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你會不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前者讓人下意識地想到掩蓋和隱瞞,而後者卻讓人坦然面對。
謊言的另一面並非真誠,而是寬容。
整人不要過度
恰到好處就好
點擊連結,更多祝福
↓↓↓
愚人節防忽悠三十六計愚人節的正能量段子,笑!可以很陽光~ 愚人節 | 風流才子PK花和尚與高智商懟人段子李嘉誠最新演講:愚人希望有富爸爸 心態已經輸了
所謂節日,既在日常生活的常行之中,又從日常生活中超越出來,給人以精神嚮往。
每一個節日都自帶能量,每一句問候都飽含祝福!
和我們一起通過祝福別人來祝福自己!
恭祝您活成自己想要的幸福樣子。
歡迎投稿,真誠合作。
約稿:千字200—1000元
投稿丨文章轉載丨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sapei9x
長按萬福圖 關注納萬福
請欣賞底部精彩留言,歡迎各種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