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戈培爾,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希特勒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是如何啟動強大的宣傳機器的呢?
一、控制輿論。信奉謊言重複多遍就會成為真理信條的戈培爾調動一切輿論工具。《柏林日報》的頭版通欄大宇標題是「當心波蘭」《領袖日報》約標題則是「華沙揚言轟炸但澤——極端瘋狂的波蘭人發動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挑釁!」《柏林日報》上講「波蘭軍隊推進到德國國境邊繳」,《十二點鐘報》更是煞有介事地講,波蘭人對3架德國民用飛機進行了攻擊。
二、精心製造騙局。戈培爾在大搞欺騙宣傳的同時,為了將騙局搞得更像是真的,還精心製造了假現場,這是納粹慣用的流氓伎倆。在偽造的波蘭進攻的現場,他們將數名被麻醉過的集中營囚徒扔到那裡。充當被波蘭人訂得奄奄一息的「傷亡」人員。以便以假亂真,煽動德國人民的戰爭情緒。通過對假現場的報導,納粹報紙將欺騙宣傳推向極至。甚至在華沙被攻陷的前一天,戈培爾還在報紙和電臺上發動大規模的和平攻勢,繼續欺騙國內人民和世界輿論。一面進行侵略戰爭,一面高唱和平。這是納粹德國欺騙世人的慣用伎倆。
三、輿論審查。德國公民惟一獲得信息的來源是被戈培爾一手操縱的德國官方發布的消息。報刊發布的所有新聞都必須經過納粹宣傳部門嚴格審查,公眾被禁止收聽外國電臺廣播。宣傳部官員及因工作需要收聽敵臺廣播的國家公職人員必須經特殊的批准和獲得專門的證明,而且只限於工作時間以內。如果擅自將工作權限擴大和私聽外國廣播,也將同收聽敵臺的平民一樣受到嚴厲的處罰。獲準收聽敵臺的人員必須絕對守口如瓶.不許隨意擴散聽到的任何內容,否則除撤職查辦外,還會被捕入獄。
四、輿論引導。戈培爾的納粹宣傳部日夜不停地炮製著各種評論報導,編造各種消息欺騙德國人民;吹捧希特勒和帝國軍隊英勇善戰,毒化人民。並攻擊誹謗敵對國家的軍隊以及首腦,以引起人民的仇恨。
在納粹統治的前4年,德國報紙由3607種減為2671種;戈培爾或其部屬每天就新聞編發問題作出口頭訓令或書面指示。戈培爾也將德國廣播公司和電影公司馴服,使其成為納粹的輿論宣傳工具。
納粹黨對宣傳的重視和納粹宣傳的成功,使戈培爾贏得了納粹黨高層領導人的信任和尊敬,原來稱其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人也改稱其為「我們的博士」。
戈培爾認為,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徵服民眾」;「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必須粗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無關緊要的,完全服從於策略的心理」;「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我們相信奇蹟,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在我們看來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蹟」;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複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
給我一粒種子還您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