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要廢除漢字,有一個字如何也去不掉,日本人都認識

2020-12-13 觀於歷史

導語:日本國內要廢除漢字,有一個字如何也去不掉,日本人都認識

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早在漢朝,日本就曾主動派遣使者到我國。之後日本被漢光武帝賜名為倭。他們對漢朝的文字、書籍等都非常感興趣,帶走了包括《論語》在內的很多經典書籍。並且對上面的文字,進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和吸收。

隋唐時期是我國又一個非常鼎盛的王朝時期,日本同樣派出許許多多的使者,到我國來進行學習。這時候漢字又有了一些變化,中國各方面的發展也都讓日本感到非常先進,他們將包括一些習俗在內的種種文化,學習到自己的國家,有些習俗至今依舊保留下來。

日本在書面表達上曾長期使用漢字,後來參照漢字的偏旁等創製了日本文字,但依舊有很多地方會用到漢字。19世紀以來,日本要逐漸廢除漢字,但是向中國學習來的一些習俗。卻不能夠全部廢除,因為他們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日本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為了保留自己的文化底蘊,就必須將一些從中國學來的東西保留下來,像是春節時每家每戶的大清掃等,日本有不少溫泉。在整潔上有著嚴格要求的日本人,經常回去泡溫泉。但是日本文字並沒有能夠描述的字眼,所以有一個漢字怎麼也去不掉。

這個漢字是「湯」,現在在中國多指喝的湯,也有一些地方仍用它的古意即熱水,而在日本 「湯」就是熱水的意思。「泡湯」已經成為日本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對於「泡湯」是非常熱衷的,於是「湯」這個漢字,所有日本人都認識。

日本國內要廢除漢字,其他的字或許通過讀音上的改變,或字形上的微小變化,能夠達到目的,但依舊有漢字的影子。大致的意思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湯」字卻如何也去不掉,而且專門表示一個意思,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是極為深刻。

相關焦點

  • 日本想廢除國內全部漢字,但有一個字怎麼都廢不掉,日本人都認識
    我們都聽過徐福東渡的故事,傳說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命令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去海上尋找長生不老藥,徐福找來找去就找到了日本,因為每找到也不敢回去,徐福就帶領這三千童男童女在日本落了腳。上面說了日本的文字基本上全都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過來的,所以我們在看一些日劇或者是日本動漫的時候也能發現,日本的很多文字和我們中國的漢字是一模一樣的,只但是在讀音上有些不同,表達的意思也都不一樣,這些應該都是日本人後來自己演變出來的。
  • 日本全面去除中國漢字,唯獨這個字去不掉,全日本人都認識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作為東亞文化圈一部分的日本,在我國漢朝光武帝的時候,日本就與我國建立了友好往來的外交關係,在隋唐時期更是派遣了許多留學生以及僧人到我國學習,僅僅是遣派大型使節團到我國就高達13次之多,最多的一次有五六百人之巨。
  • 為什麼日本廢除漢字失敗了?
    大家都知道,曾經有很多國家都使用過漢字,並接受受漢字文化的影響,比如韓國、日本、越南、朝鮮、蒙古等國家,和我們一起被稱為「漢字文化圈」。其實日本廢除漢字,是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文字改革風潮,最早要追溯到19世紀中期。
  • 日本想重新造字,但這個字卻怎麼都廢除不掉,大家每天都見
    就拿唐朝來說,唐朝時的長安萬國來朝,而唐朝也很義氣,以自己大哥的身份為小弟們提供文化交流場所和軍事庇佑,這其中就包括來自日本的遣唐使。可以說中華文化對其他國家影響最大的就是日本了,在日本使者來到華夏之前,日本只是一個蠻夷小國,直到唐朝的鑑真和尚6次東渡到達日本之後,宣揚中國文化才讓日本真正的進入了文明國家行列。
  • 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為何只有日本在堅持?這是日本全民意志
    越南的漢字文化還要從秦始皇時期說起,那時候的附屬政權雖然在不斷的抵抗中國,但是依然在沿用漢字。但是和朝鮮相同的是,漢字只作為官方的運用。一般的國民百姓還沒有機會受到漢字的教育。後來到了十世紀後期,越南在漢字的基礎了創造了「喃字」,其外觀的筆畫和漢字有所相同,後來漸漸的演變成通用文字。在1945年的時候,越南徹底的廢除了漢字,到了現在幾乎沒有國民認識幾個漢字。
  • 日本學者眼裡的漢字,百年來一直呼籲廢除,如今卻有了新變化
    作為東亞文明的核心,中華文明一直影響著周圍國家,其中最大的一個表象是漢字,因此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然而,隨著近代中國國力衰退,不少國家提出「去中國化」,其中一點就是要廢除漢字。
  • 此國廢除漢字後諷刺日本「擺脫不了束縛」,日本人回懟:自找麻煩
    導語:此國廢除漢字後諷刺日本「擺脫不了束縛」,日本人回懟:自找麻煩哈嘍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每天會分享有趣的新聞來給大家看,喜歡的話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如今不少國家已經廢除了漢字,如韓國、越南等,但唯有日本保留漢字的使用直到今天。當然,漢字對於我國文化傳承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在時代的發展下演變出不同的「變體」,如我們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就是繁體字演變而成。而日本的「片假名」和「平假名」亦是,借用漢字的字發展成自己獨有的文字。
  • 日本使用漢字1000多年,字庫是中國的7倍,為何不廢除漢字?
    同樣,日本使用漢字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然漢字流傳到日本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還要早,在日本彌生時代,就有很多中國人將中國的文字帶了過去,而受到文化的薰陶以後,日本的社會也快速的發展,並且開始了向農業社會不斷過度發展,漢唐時期,中日交流頻繁,尤其是在唐代,日本每年都要派遣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一部分較高文化修養的人,還會被留在朝廷做官,這部分人也帶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 150年前日本有人想廢除漢字 72年前他們又正式限制使用漢字
    而很多到日本旅遊的朋友也能感覺到,在日本,語言可能不通,但文字是基本相通的。160多年前,日本被美國打開國門,很多清國人到日本謀生,他們與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就是筆談。但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當年日本差點把漢字廢除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文字的起源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又都後悔了?
    隨著韓國的新一代從一開始就只接受韓文教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識漢字。不僅韓國的中小學課本越來越少地使用漢字,韓國的報紙、雜誌也從80年代後期逐漸減少漢字採用率。在一些對文字要求比較嚴謹的學界,例如法律界,人們還在堅持使用漢字。
  • 日本為何沒有廢除漢字
    最近,韓國憲法法院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其徽章上的漢字「憲」將換為用韓文「憲法」二字。消息一出,網絡上自不免有論者以為不智。其實,如果將視野從朝鮮半島一隅放大到整個域外「漢字文化圈」的話,真正的問題反而會是:為什麼日本沒有廢除漢字?
  • 想要廢除漢字?日本人就日語中漢字太多問題,吵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日文和漢字非常的相似。日本文字的早期來源主要是中國古時候的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後,有的古文字依然保持原有的樣子,但也有部分已經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大量學習歐美的新科技,這其中接觸到的物理,化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用當時現有中國詞彙無法表達,於是日本人就造了很多新詞。也就是一些完全有別於中文層面所表達的意思的詞語。於是,這些漢字和日文中的自創字一起組成了現在的日文,並融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去。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 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日本人怎麼看待漢字?沒了漢字怕是破國藥丸啊!  中國人發明的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寶藏,拿日本來說,日本語是由假名加漢字構成的。自從漢字傳入日本以來,早已滲透進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今天的日本,漢字無處不在,每個日本人都為帶漢字的日語而自豪。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70年前,日本差一點就把漢字掃地出門!
  • 70年前日本想廢除漢字:但一場「高考」之後死心了…
    自從漢字傳入日本以來,早已滲透進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今天的日本,漢字無處不在,每個日本人都為帶漢字的日語而自豪。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人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如何讓這個頑固的軍國主義戰敗國洗心革面?美國人提出的方法很驚人:廢除漢字!漢字怎麼得罪美國人了?兩個原因。第一,在美國人看來,漢字猶如天書,複雜無比,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他們想當然認為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懂漢字,漢字成了阻礙日本人接受教育的障礙。
  • 日本專家呼籲廢除「漢字」,日本網友首先不答應了
    日本的一切文化都可以說起源中國都不是很誇張,但它們可不是會感恩的,自古以來就有侵略性,不然不叫倭寇,自己強大了會鄙視中國,忘恩負義完美的代言詞。我一直不對日本持有善意看法,本來就披著羊皮的狼而已,說到這裡要感謝老美,不然它們還可能發動戰爭,它們單一內向,排斥外來民族,畢竟沒有儒釋道那樣偉大的中華思想,以前80年代左右它們鼎盛時期連美國人都看不起的,真的忘恩負義,幸虧廣場協議,不然它們的氣焰不知道現在多麼自大。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這裡我們就要說道一場對於漢字的複製活動,漢字廢止就是漢字文化圈的這些國家做出的廢除或改革漢字,主張採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運動。這場運動其實要說損失的,也只是他們而已。關於漢字的廢止,我們今天主要講述中日韓對漢字採取的不同的措施。
  • CCTV新聞都讀錯過的日本漢字,為什麼長得一樣卻是兩個不同的字
    聯繫到數年來,CCTV在多次報導日本大熊貓新聞的時候,比如「陽浜」「優浜」回國,「永浜」「梅浜」出生,央視不同檔新聞的主持人都出現過念錯名字的情況。難道央視水平那麼高的主持人還不認識這個字麼?為什麼還會頻繁念錯呢?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和製漢字多是用一個字來表示一個詞,笹原宏之把它稱作「漢字日化的極致」。國字產生的原因是人們認為從中國傳來的漢字已經不夠用,於是就以現有漢字為素材,自己開始造字了。國字中多見與日本獨特文化相關的文字,譬如日本酒中的「糀」字。
  • 為什麼日本人日語中會有簡體字?歷史專家:日本想廢除也廢除不了
    日語中怎麼會有簡體字?這個問題其實不太準確,因為日語中是沒有簡體字這個詞的,但確實有一些看上去像簡體字的文字,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咱們來八一八這段淵源。   日語裡怎麼用漢字   日本從公元6世紀開始向中國學習文字,揭開了日本本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