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日本國內要廢除漢字,有一個字如何也去不掉,日本人都認識
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早在漢朝,日本就曾主動派遣使者到我國。之後日本被漢光武帝賜名為倭。他們對漢朝的文字、書籍等都非常感興趣,帶走了包括《論語》在內的很多經典書籍。並且對上面的文字,進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和吸收。
隋唐時期是我國又一個非常鼎盛的王朝時期,日本同樣派出許許多多的使者,到我國來進行學習。這時候漢字又有了一些變化,中國各方面的發展也都讓日本感到非常先進,他們將包括一些習俗在內的種種文化,學習到自己的國家,有些習俗至今依舊保留下來。
日本在書面表達上曾長期使用漢字,後來參照漢字的偏旁等創製了日本文字,但依舊有很多地方會用到漢字。19世紀以來,日本要逐漸廢除漢字,但是向中國學習來的一些習俗。卻不能夠全部廢除,因為他們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日本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為了保留自己的文化底蘊,就必須將一些從中國學來的東西保留下來,像是春節時每家每戶的大清掃等,日本有不少溫泉。在整潔上有著嚴格要求的日本人,經常回去泡溫泉。但是日本文字並沒有能夠描述的字眼,所以有一個漢字怎麼也去不掉。
這個漢字是「湯」,現在在中國多指喝的湯,也有一些地方仍用它的古意即熱水,而在日本 「湯」就是熱水的意思。「泡湯」已經成為日本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對於「泡湯」是非常熱衷的,於是「湯」這個漢字,所有日本人都認識。
日本國內要廢除漢字,其他的字或許通過讀音上的改變,或字形上的微小變化,能夠達到目的,但依舊有漢字的影子。大致的意思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湯」字卻如何也去不掉,而且專門表示一個意思,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是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