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有效溝通的主要方式和原則性注意事項。
能力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理念、原則、方法指導自己的人際溝通實踐。
情感目標:感受尊重的傾聽、柔和的非語言溝通、積極真誠的語言表達帶來的美好情感體驗,並積極踐行。
重點 難點
重點:對有效溝通方式及原則性注意事項的解讀。
難點:引導學生將所學與自己的人際溝通實踐結合併能持續運用。
教學過程:
熱身活動
撕紙遊戲:
規則:請大家按照老師的指令撕紙,整個過程不可以提問,撕完後展示撕紙作品,看是否一樣。
提問:老師給大家的指令是一樣的,為什麼大家的撕紙作品卻是多樣化的?
呈現 概念 什麼是溝通:簡單說就是交流想法,尋求共識,消除隔閡,謀求一致。人際溝通的主要目的是達到情感上相通,觀點上一致。 簡單了解溝通概念及有效溝通的目標。
善於傾聽 在溝通中,如何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一):聽說讀寫這四種基本的溝通形態在有效溝通過程中所佔的比重不同,你覺得誰更重要。
(二):傾聽在溝通中的意義: 傾聽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多信息,真實地了解他人,增加溝通的效力。 傾聽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賞,從而更願意與我們溝通。 傾聽是穩定情緒的過程,有效傾聽可以讓我們更理性的解決衝突、矛盾、處理抱怨。
(三):如何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專心:認真聽,不要三心二意,左顧右盼。 耐心:聽對方把話講完,不要隨便打斷。 用心:充分理解說者表達的意思.並在恰當時機給予鼓勵、詢問、反應或重述,這會告訴對方你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 。 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更在意和關心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在與人交流時容易誇誇其談,忽略對他人的傾聽和尊重。所以在溝通中,我們適度表達的同時更應該多些傾聽,這樣才能使溝通更有效力。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肢體、語音語調)更善於溝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態度。 SOFTEN法則: smile(微笑):微笑能夠表達自己的友好,是接納對方的標誌,並無言地告訴對方你從心底喜歡這樣的交流,讓人覺得安全與舒服。微笑一定要發自內心。 OpenPosture (開放而接納的姿態 ):這種姿態能夠給對方良好的暗示。暗示他人你對他的接納和坦誠無私,並且關注他的每一個觀點和看法。
ForwardLean (前傾):身體微微前傾,拉近彼此的距離,表示你饒有興致的在聽他的講話,這不僅是對他的一種尊重,而且可以激發他繼續表達的欲望。 Tone(音調):表達時聲音、音調給對方的感覺其實高於內容本身。聲音的高低、語速、音量、聲調都會對談話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EyeCommunication (目光交流):目光要與對方接觸,眼神的關注與交流,往往更顯真誠與默契,目光的交流也會影響他人對你的信任和評價。
Nod(點頭):偶爾向對方點頭,不只表示你的贊同,同時說明你認真地在聽他說話。
非語言也就是肢體語言和語音語調。非語言更善於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態度。 在 SOFTEN法則 的指引下,運用非語言營造柔和的溝通氛圍。
語言溝通
情景:主人公小於和他的同學大壯前一天相約第二天去打球,可是第二天早上,大壯改變了主意。他已經很多次這樣臨時改變主意了,這讓小於感到很生氣。
續編情景,片段呈現,學生表達各片段溝通的特點。
語言溝通的原則: (一):說出自己的心情及感受,善用「我」句式:當時候(具體事件或言行),我覺得(你的感受),因為(引發你情緒的理由)。 (二):就事論事(你屢次爽約)。最忌諱的句式是:「你(責備、責罵)」,還要避免:「你總是」,「你肯定是」,「你從來都」等傷人的表達習慣。 (三):人際溝通的最終目的是達到情感上相通,觀點上一致,而不是與他人爭高下、辯是非。
通過情景劇的設置,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語言表達的溝通效果,總結出有效溝通中語言表達的原則。
換位思考 請你用左右手的食指比出一個「人」字給我看。 人性的特點之一就是我們都是自我中心的,在看問題理解事情的時候往往是從「我」的角度出發。 人際溝通中應該適當跳出自我中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以一個小活動,直觀的呈現出人性特點之一,啟發學生在人際溝通中適當跳出自我中心,換位思考。
知行合一
總結:今天圍繞如何實現有效溝通,我們從如何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在soften法則指引下運用非語言營造柔和的溝通氛圍;語言溝通的原則以及適當的跳出自我中心,換位思考。如果大家都能夠理解並將這些方法靈活運用於自己的生活中去,就能夠讓我們的人際溝通越來越順暢,人際關係越來越和諧。
總結本次活動主要內容,重點提示學生只有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去,不斷體驗和完善,才會讓自己的溝通能力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