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塔金福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家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8月初,雲南省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紅河縣迤薩鎮小河村委會壩蘭村的塔金福考出了710分的好成績。紅河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毛敬華和張成英在得知新聞線索後,迅速趕往塔金福家進行採訪。《塔金福以高考理科710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在紅河縣融媒體中心各平臺推出後,一些愛心人士在得知塔金福家中田地較少,父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妹妹剛參加完中考,一家人生活並不富裕的情況後,主動聯繫紅河縣融媒體中心,表示願意資助塔金福完成學業。「希望我們的新聞能夠讓塔金福一家人得到更多的幫助,也希望更多的孩子以塔金福為榜樣,通過自己刻苦努力改變命運。」毛敬華說。
在今年年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紅河縣融媒體中心全員出動,迅速反應,依託各平臺及時發布權威準確信息引導輿論,用普通話和少數民族語言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了解防疫工作的最新動態。「我們充分發揮融媒體優勢,搶抓『三個第一時間』:第一時間轉發中央、省、州、縣最新精神、政策,引導全民科學精準防控;第一時間發布縣防控指揮部相關工作安排部署,凝聚全民堅定信心抗擊疫情;第一時間組織縣內各自媒體轉發官方信息,讓科學應對、精準防範相關知識傳到各個屏、端,做到人人知曉。」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輝說。
自2018年12月11日掛牌成立以來,紅河縣融媒體中心通過在平臺、內容、人員等多方面進行整合,形成「一次採集、統一調度、多種生成、多渠道傳播」的融媒體傳播體系。
今年7月,該中心順利通過了雲南省第一批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驗收。
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邁向相「融」,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紅河縣融媒體中心按照「中央廚房、融合發展、多元服務」的發展方向,在紅河縣電視臺和「夢想紅河」微信公眾號的基礎上,建設了「彩雲紅河谷」App、「彩雲紅河谷」手機報、「彩雲紅河谷」抖音號、「彩雲紅河谷」微博、「紅河融媒」快手號,通過「融媒體+」的力量,形成傳播矩陣「N」向終端,進一步提升新聞影響力和傳播力,鞏固壯大黨的輿論宣傳陣地。
紅河縣融媒體中心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劃製作傳播本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新聞,並通過文字、圖片、音視頻、直播等融媒形態多維度呈現,各種口味的新聞「菜品」覆蓋各個層面的受眾,新聞生產力和產品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新媒體平臺影響力日漸擴大,「彩雲紅河谷」抖音號、頭條號及「紅河融媒」快手每天發布至少一條信息,使「夢想紅河」微信公眾平臺關注用戶數從原來的5000多人升至10969人,「彩雲紅河谷」抖音號關注戶數在近一年的時間裡達到1.3萬人。成立一年多來,紅河縣融媒體中心通過在組織機構、生產流程、體制機制、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動新聞宣傳工作的高效運轉,實現了新聞的策、採、編、發全部在線上完成,講出了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紅河故事」。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媒體影響力日漸擴大,新聞宣傳作品被中央、省、州採用300餘條次,分別在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人民網、雲南網、新華社客戶端、雲南發布、《紅河日報》、掌上紅河等各級媒體宣傳平臺刊播,如《紅河縣以本土特色文藝掀起藝術戰「疫」高潮》《最美「疫」中人》《雲南哈尼梯田首次進行無人機水稻播種試驗》《紅河縣一名老黨員捐款一萬元抗「疫」執意不留名》《確保不誤農時 保障夏糧豐收》《雲南紅河:迎端午 傣族風情惹人醉》等新聞作品傳遞社會正能量,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張輝介紹,融媒體中心成立後,新聞生產更有效率,更符合當代媒體傳播的特點,從而提升了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人員工資實行積分制考核,形成了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薪酬激勵機制,員工工作積極性不斷激發,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來源:紅河日報
原標題:「融」出新生機 「合」出新活力——紅河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紀實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祝小涵
審核:周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