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20內蒙古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發展研討會在赤峰市紅山區舉辦。
12月8日,2020內蒙古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發展研討會在赤峰市紅山區舉辦。在上午舉行的開班儀式上,內蒙古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運營服務中心負責人重點對2020年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驗收工作進行總結,並就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評析。
我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從2018年10月開始建設,2020年7月15日至10月16日,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驗收指導工作組先後深入全區12個盟市103個旗縣級融媒體中心進行了現場驗收指導及初評工作。10月中旬到11月底,驗收指導工作組對列入重點整改範圍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進行跟蹤指導,整改成效顯著,基本達到建設要求。
全區各旗縣(區市)黨委、政府普遍對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高度重視,突出旗縣區委「一把手工程」定位要求。在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投入、平臺整合、場地建設、媒體+服務等媒體深度融合方面給予多方支持。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整合原機構、平臺、人員、職能的基礎上,著力優化資源的高效配置。加快媒介之間、組織內部的打通、融合,實現內容、技術、渠道的高效共享,基礎性建設基本完成。絕大多數旗縣級融媒體中心行動進展迅速,資源整合充分,運營協同高效,傳播導向正確,建設規範順暢,創新手段多樣,蒙漢語並重發展。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基本實現集中辦公和統一調度指揮。同時,積極入駐自治區「草原雲」融媒體平臺,著力推廣「草原雲」和蒙古語版「呼陸客」客戶端。旗縣級全媒體傳播矩陣和信息採編播一體化平臺逐步建成,基層融媒體中心主力軍正在挺進輿論主陣地。
通過驗收指導工作,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運營服務中心同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信息資料庫。
在兩年多的建設過程中,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全體幹部員工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取得了階段性建設成就及創新成果。打造「融」平臺,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目前,全區103個旗縣(區市)融媒體中心全部掛牌運行,全部入駐「草原雲」平臺,並開通了融媒體「中央廚房」功能,完成率100%。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已初具規模。深化「融」傳播,建設基層輿論主陣地。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統一指揮下,今年以來,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先後參與、承擔了自治區兩會、全國兩會、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環保督察、掃黑除惡、愛上內蒙古、馬博會、民歌大賽、草原文化節等主題報導任務,主流輿論得到壯大和鞏固,主流媒體地位明顯提升。媒體「融」雲端,聚力建設「草原雲」。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加大對「草原」客戶端和「草原雲」旗縣級客戶端,包括蒙古語「呼陸客」客戶端建設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做實「融」服務,建成方便群眾辦事新平臺。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探索,把旗縣域內的廣大群眾最大限度地納入服務範圍,媒體、黨建、政務、公共服務、智慧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增值業務已成為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必備功能。蒙漢「融」特色,蒙古語建設成果顯著。全區有41個蒙漢語融媒體中心,擁有獨立的蒙古語傳播平臺。用足「融」政策,建設高素質融媒人才隊伍。鄂託克旗融媒體中心探索實踐「融媒體+傳媒公司」的人才管理模式,引進39名區內外融媒體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錫林浩特市融媒體中心將80%的人力投入到採編一線,2020年招錄公益性工作崗位人員14名;清水河縣融媒體中心按照採編播「一支隊伍」服務「多個平臺」的思路,打破人員身份和體制束縛,按照「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建立科學量化的考核機制;達茂旗融媒體中心實行「縱橫交錯」的機構管理模式,85%的人員縱橫崗位兼職,實行編輯記者輪崗制,培養「一專多能型」融媒人才。經營「融」創新,從「輸血」向「造血」功能轉變。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探索運營模式,創新增值服務手段,增強造血機能。
在全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整體建設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的同時,工作組在實地驗收指導工作中也發現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未實現集中辦公、統一指揮調度。截至10月,18個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辦公場地仍在改造中,未能投入使用。超四分之一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領導班子未配齊。除赤峰市外,11個盟市的29個旗縣級融媒體中心領導班子未配齊或未按新編制聘任融媒體中心成員職務,佔比達到28.16%。個別旗縣存在旗縣(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兼任融媒體中心主任或被委派為臨時負責人的情況。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未實現平臺、機構、人員的完全融合。個別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尚未完成對旗縣域內現有媒體機構和資源的整合,仍有部分媒體平臺游離於融媒體中心外運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觀念轉變難,融媒體產品產能低,優質內容少。一些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機構及業務建立在原廣播電視臺或報社的基礎上,機構整合後,「融媒」思維轉變過程較長,重傳統媒體產品生產,輕新媒體產品的策劃傳播。融媒體平臺的「黏性」和「活力」不強。對「自主可控」 主流移動平臺建設認識不夠清晰,缺少戰略性目標規劃。全區大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對「自主可控」移動主流平臺的建設缺少清醒科學的認識,對「移動優先」沒有充分理解。有的融媒體中心對自治區級「草原雲」技術平臺的重視程度不到位,建設推廣力度較弱,平臺建設不積極。有的融媒體中心在「草原雲」的應用上表現出「你推一推,我才動一動」的被動態度。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對「草原雲」和「中央廚房」系統平臺的操作應用不熟練。「媒體+政務+服務」功能尚未完全實現。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政務、黨建、便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服務融合度較低,距離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媒體+政務+服務」綜合服務平臺還有一定距離。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人才引進困難。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人才引進、薪酬改革、激勵機制等方面缺少政策依據和支持,難以實現「同工同酬」,團隊建設活力不足。部分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存在自治區撥付資金使用不規範現象。旗縣級融媒體中心普遍運營能力不足。全區92%的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運營基礎薄弱,少部分融媒體中心嘗試開展了增值服務,大部分融媒體中心運營工作尚在處在起步探索階段。蒙古語融媒體中心在平臺建設、內容生產、傳播質量、人才配備等方面需進一步強化。
為進一步破解這些難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質量:強內容,全力提高內容生產能力,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大平臺,「一體化、一盤棋、一張網」建設以省級平臺「草原雲」為依託的自主可控移動融媒體平臺;優制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人才引進、激勵機制,探索運營「造血」功能;黏服務,強化「融」思維,提供「能用、實用、愛用、管用「的服務內容,增強平臺黏性;重創新,創新表達形式,用好先進技術,拓寬傳播渠道,增強經營創收力;定目標,結合區域實際做好「十四五」發展規劃,確立中長遠發展目標,走上發展快車道。
下一步,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驗收工作指導組將按照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整體部署要求,在全面驗收前,繼續推進整改,跟蹤指導、做好服務,落實整改責任清單,督促在驗收期限內完成未達標驗收項目整改。力爭在2020年12月底全部完成整改和綜合評審、歸檔工作,迎接中宣部的驗收。
記者 :呂豔霞 任佳 白宇 攝影:盧軍
編輯:白雪川 一審:楊皓越 二審:吳凡 劉洋 終審:聶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