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2021-02-08 小劉侃封神

  看過封神演義,許多小夥伴都會為一件事感覺到疑惑。

  姬昌有百子,除了雷震子之外還有九十九子。

  

  而姬昌姓姬,二兒子叫姬發,但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卻似乎不姓姬。

  其實,伯邑考的名字,準確說來,應該是姬伯邑考,當然也可以叫做姬邑考。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說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說是擔任「邑」這個官職,因此,故稱伯邑考。

  伯,代表的是老大的意思。

  姬發,有時候也叫做仲發。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

  比如我們如今所說的前三名,也稱作冠軍、亞軍、季軍!

  首相商容,亞相比幹!比幹的相位,便是排在商容之後!

  在商朝,有四大諸侯。

  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東伯侯姜桓楚。

  四鎮大諸侯,每一個名字中間都帶了一個『伯』字!

  比如西伯侯姬昌,他就是西邊二百鎮諸侯中的老大。

  在封神演義中,之所以沒有把伯邑考叫做姬伯邑考,大概是有作者自己的考慮。

  

  當時姬昌還活著,他有時候的簡稱便是姬伯,意思便是姬家老大。

  爹還活著,兒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否則便是不敬。

  所以,姬伯邑考,便弄了個簡稱,有個『伯』字,代表他是同級中的老大便可以了。

  如果加個『姬』字,那就成了姬伯邑考,就代表伯邑考成了姬家老大,這不是說姬昌死了嗎?或者說是伯邑考盼著姬昌死呢!

  如今我們的稱呼,便很能顯示出這個伯字的意思。

  

  看了九十年代的封神榜,小劉當時就替伯邑考著急,你就從了妲己吧!

  我們稱呼自己父親的兄弟,比父親大的稱為伯父,比自己父親小的,稱為叔父。

  伯便是大,叔便是小。

  伯邑考本來是姬家同輩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稱呼便顯得比較慎重了。

  就仿佛太子的位置一般,很多人盯著,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點兒,但是決不能出錯。

  姬發是老二,姬是姓,發是名。在伯邑考的光環下,沒人會在意他這個不顯眼的弟弟。

  所以,提起姬發,很多人都把他叫做「姬發小兒」,連紂王都是如此稱呼!

  

  可見在他們的眼中,根本瞧不起姬發,覺的他就是歲數又小,個人又沒什麼能力,所能倚仗的無非是姜子牙和姜子牙背後的闡教。

  而伯邑考,外貌是一表人才,能力又很強,在姬昌被囚禁羑裡城之時,他把西岐治理的井井有條。並且還孝順,到朝歌替父贖罪。最後正直不畏生死,被妲己陷害而死!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姬昌有18個兒子,除了姬發都不姓姬,這是為何?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姬昌有兩個挺出名的兒子,一個叫伯邑考,一個叫姬發。可是周文王姬昌並不僅僅只有這兩個兒子,他這一輩子一共有18個兒子,以上這兩位只是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罷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兒子們除了姬發姓姬,其他兒子的名字卻不以姬為姓,這是為什麼?
  • 縱橫全歷史| 伯邑考、管叔鮮、周公……周文王兒子為啥不是一個姓
    在書中,作者有鼻子有眼地說,周文王姬昌有一百個兒子。原本只有99個兒子的他,在路邊撿到雷震子並收為義子後,剛好滿百。雷震子也對外號稱:「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姬昌除了是聖人外,還有一個隱藏身份——生兒子專業戶。他生下的全是兒子,沒有一個女兒。
  • 伯邑考為什麼不姓姬?知道答案後,男人們的臉都紅了!
    伯邑考為什麼不姓姬?知道答案後,男人們的臉都紅了!答案是什麼呢?答案是:不但伯邑考不姓姬,姬發這種稱呼法,也是後世男權社會的陰謀附會。
  • 伯邑考的不歸路
    可就在這個時候,身為周室嫡長子的伯邑考,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決定:為父朝商,進貢贖罪。然而,問題卻在於,伯邑考既有替父贖罪的心思,為什麼不及早行事呢?因為當初離朝時,姬昌就曾有言在先,只教他安守西土,毋得擅動,所以伯邑考的按兵不動,亦並非毫無來由。
  • 帝辛殺了武王哥哥伯邑考,帝乙還殺了武王爺爺,兩家早已仇深似海
    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最寵愛的是小兒子季歷,季歷就是武王姬發的爺爺,也就是文王姬昌的父親。季歷去世,姬昌繼位,雖然周部落實力得到了大大增強,但還是很難和殷商抗衡,所以姬昌仍然選擇了對殷商稱臣納貢,除此也沒有其他選擇,不臣服可能面臨亡國的危險。兩家的仇恨從此結下了。
  • 伯邑考去朝歌救父,但卻差點害死姬昌,那他到朝歌做什麼?
    姬昌被囚禁在羑裡城已經七年之久。為了救父,伯邑考帶了西岐三寶【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來朝歌替父贖罪。伯邑考來到朝歌之後,被妲己看中,想要和他成就好事,但伯邑考誓死不從,最後被妲己陷害致死,死後的身體被剁成肉醬做成肉餅給姬昌食用。
  • 紂王建摘星樓,聞太師不擔心,為何放走姬昌卻驚慌?只因想起他!
    這個毛頭小子不是別人, 正是姬昌的兒子武吉,由此就可見,姬昌身邊有這樣雄心勃勃的人,對紂王的威脅將會多大?姬發紂王逼死武吉的哥哥伯邑考,又把伯邑考剁成肉泥,做成美食,讓姬昌吃下,如此血恨深仇,武吉豈能繼續效忠紂王?
  • 姬昌,是周朝奠基人,寫出《周易》影響後世深遠
    姬昌,商朝末期,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的奠基者。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又名西伯昌或者西伯侯(雖為一諸侯封位,但後人說西伯侯,多指姬昌)。姬昌稱王后,改稱周文王,創立了周朝,他是一位歷史明君。
  • 《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為什麼沒有封神?
    其中周文王姬昌之子伯邑考被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這是尊貴之神,象徵著權利、尊貴、帝皇。上封神榜封神的不僅有伯邑考,連殘暴的商紂王也都封了神,但周文王姬昌卻沒有封神。那《封神演義》中,為什麼不給周文王姬昌封神呢?
  • 妲己為何那麼恨伯邑考?真相竟是這樣
    而紂王由於縱慾過度,滿臉橫肉下垂,形容枯槁,面目黢黑,與伯邑相比 相差,實在是太遠了,心中不免有些想法,看見紂王聽了伯邑考的琴聲之後這麼高興,頓時想出了一個主意,她先是讚嘆伯邑考的琴聲美妙,宮中的樂師中都沒有這 樣的人才,其後是感嘆如果伯邑考回到西岐之後就再也聽不到這麼美妙的琴聲了,紂王覺得有道理,十分可惜,這時候她趁機建議把伯邑考留在朝歌幾日,教自己彈 琴,等到自己學會了,也可以天天彈奏這樣美妙的樂曲給紂王聽
  • 大獲全勝(封神演義之伯邑考命喪朝歌城)
    妲己大叫:「嗚嗚,伯邑考進的這個猿猴,就是為了行刺,如果不是陛下救命,我都死了!」紂王大喝左右:「快將伯邑考拿下,送入蠆盆!」兩邊侍衛們一擁而上將伯邑考拿下。伯邑考大叫「冤枉」,說:「陛下,猿猴是個山上的畜生,怎麼能聽指揮呢。猴子喜歡水果。剛才肯定是看到陛下桌子上有那麼多水果,想吃了,才攛到酒席桌上來搶;而且猿猴手無寸鐵,怎麼能行刺呢?冤枉呀,請陛下明察。」
  • 周朝吳國的來歷:其始祖將大位讓給侄子姬昌,在蠻荒之地建國
    周武王姬發率領諸侯聯軍討伐商紂王,在牧野之戰中取得勝利,由此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周武王為了更好地統治遼闊的疆土,鞏固政權,因此分封土地給宗族和功臣,使他們成為諸侯。這些諸侯,大多與周天子同姓,因此荀子說:「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 兔子為什麼叫兔子?
    伯邑考兔子為什麼叫兔子呢?因為古話來說天底下只有一隻男兔子就是玉兔也是周文王的的兒子伯邑考。大家都知道伯邑考遠赴朝歌救周文王被紂王剁成肉醬,讓周文王吃掉。因為是文王吐出來的兒子,所以兔子最開始叫做 :「吐子」. 這全世界第一隻兔子。後來升仙成了陪伴嫦娥的玉兔,周文王是男的,伯邑考是男的所以玉兔也是男兔子。那麼很多人問了那兔子怎麼繁殖呢,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母兔子 望月爾孕 自吐其子.也就是母兔子只要月圓之夜祭拜月亮,然後就懷孕吐出小兔子來。還有兔子為什麼三瓣嘴也是說為了方便把小兔子吐出來。
  • 樂羊兒子堪比伯邑考第二,但樂羊註定無法成就周文王那樣的霸業
    傳說殷紂王為了考驗姬昌是不是賢人,就讓他吃了兒子伯邑考的肉。姬昌為了能夠逃回西岐,若無其事的吃了下去。後來,周文王幫助兒子姬發建立了周王朝。歷史上還有一個類似的事情,就是樂羊為了攻打中山國,也吃了自己兒子的肉,但是樂羊卻未能成就一番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