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伴侶的育兒觀念總是有分歧怎麼辦

2020-12-17 花小院

前段時間我同事給我圍觀了她兒子的班級群。有一對夫妻在群裡吵得不可開交,一個同學的爸爸把妻子綁起孩子雙手修理孩子的照片發到了群裡,詢問大家「這樣教育孩子對嗎」?

孩子的媽媽隨後發了一串語音,痛訴孩子爸爸過於溺愛孩子,絲毫不管教以至於孩子現在都敢打媽媽了,孩子爸爸卻睜隻眼閉隻眼,她不得已才用了這個暴力的方法。

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鮮,甚至有很多人正在面臨這樣的家庭問題,與伴侶的育兒觀念不一致。平時在孩子面前你一套方法,我一套理論,吵吵鬧鬧甚至不少夫妻因此到要離婚的地步。

那麼當我們和伴侶的育兒概念不一致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所以無論你與老公三觀多麼一致,育兒觀念總會有分歧的時候,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前面在微信群吵架的這對夫妻,最首先要改善的可能不是親子關係,而是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一個家庭所有的關係的基石。夫父母之間恩愛,親密,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被愛包圍的孩子很難學壞。所以,得學會溝通,表達愛意,改善或維持好你與愛人的親密關係。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夫妻關係永遠優先於親子關係。錯位的家庭的關係是一切家庭問題的根本。

所以愛孩子之前,先好好愛你的伴侶。

也有夫妻很恩愛,但是育兒觀念仍舊不一致的。他們愛對方,心疼對方,卻同樣不能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價值觀。

有時候只是有愛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技巧。

如果你覺得伴侶的育兒觀念真的有偏差,那麼你想改變他,你就要努力學習育兒知識,用科學的方法來說服他。如果你的育兒方法有理有據,實踐之後效果還很不錯,我相信你的伴侶自然會慢慢改變他的看法,也會更願意相信你的方法。

假如你們彼此確實無法認同對方的育兒觀念,溝通過無果,只要不是太原則性的問題,都可以不幹涉。當伴侶在教育孩子時,你只需要在旁邊看著或者走開,切不可當著孩子的面反駁他。否則,孩子很難從中學習到東西。

當你和伴侶與孩子的相處方法不一樣,孩子能很快懂得如何遵循你們各自的原則。這對孩子來說 也說一種鍛鍊。這個世界上的人本來就各不相同,孩子總得學會去和不同的人相處。

育兒關係總是分歧極大,矛盾重重。不妨問問自己,彼此之間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是否能夠溝通改變。如果真的不愛了,可以選擇分開。但育兒觀念不一致絕對不是你離婚的藉口,而是你的親密關係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有問題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如何修復你們的親密關係。

那麼如果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又不想離婚,我們該如何修復呢?

1.重新愛上對方。

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愛上對方,找時間單獨出去約會。假裝你並不了解眼前這個人,讓自己找到對方的優點並再次愛上TA。

2.降低期望

不要對對方抱有什麼期望,人本是不完美的。當你不抱期望的時候,對方做了讓你滿意的事便是驚喜。

3.絕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方

就愛他原本的樣子吧。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方。起碼不要想著通過指責,嘮叨能讓對方變好。但你的積極的行為,比如鼓勵,比如關心則有可能讓對方變得更好。

4.不要要求對方做一些你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這一法則適用於任何關係。人的普通毛病就是對自己太寬容,對他人太苛刻。所以要求別人做某事之前,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不能,則閉嘴。

5.多一些親暱的稱呼和肢體動作

像戚薇一樣結婚了還互稱對方為寶寶,隨時可以撒嬌耍賴,這都是增進感情的好方法。當然在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要注意分寸。

6.絕不指責對方

我知道這很難,但這很重要。如果你學會了不指責,你們之間的問題會立馬至少百分之五十。

結語:

從明天開始給你的伴侶多一點愛吧。

相關焦點

  • 育兒時和家人有分歧怎麼辦?
    本公眾號文章和圖片均為周令瑜原創,首發在校信通平臺。如需使用本人文章請聯繫作者授權,未經作者授權請勿使用,謝謝大家支持保護原創。一次講座後,有媽媽提問:我家老人非常溺愛孩子,而且非常固執,怎麼辦?另一位媽媽提問: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老公一點都不配合我,有時甚至和我對著幹,怎麼辦?這些年來,不少家長向我提過類似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有分歧,家裡人彼此不配合、不一致是很普遍的現象。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 本周話題 」有個朋友因為育兒理念的分歧,和老公大吵了一架。她更憂慮的是,如果兩人長期不能達成一致,孩子到最後可能誰的也不聽。類似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有,甚至在一些有長輩參與孩子教養的家庭,矛盾就更突出了。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在兩個或是多個撫養人的意見出現分歧時,到底該聽誰的?
  • 當婆媳育兒觀念發生分歧,不要和婆婆硬碰硬,要懂得讓她知難而退
    當婆婆和兒媳生活在同一片屋簷下的時候,那戰火硝煙可能就會隨時爆發一樣,特別是在育兒方面,很多時候婆媳的矛盾都源於育兒觀念的不一致,所以最後導致婆媳關係破裂,家庭氛圍變得很尷尬。平時的一些小事就不算什麼了,主要就是在育兒方面,兩個人的觀念是非常的不同的,就能孩子總是會吐奶的這件事情來說,我的這個朋友就想每次少為點孩子奶,然後多餵幾次,但是婆婆就死活都不同意,偏說這樣會餓到孩子。最後自己沒有辦法也只能照做了,但是看著孩子這樣天天吐奶,自己的心理真的很不是滋味,真的是很想讓自己的婆婆回到老家去。
  • 和老公在育兒觀念上有很大分歧,累了,想離婚
    和老公在育兒觀念上有很大分歧,溝通解決不了,心累了,想離婚了,請各位給個意見?老公對孩子的教育很嚴苛,以至於孩子很怕他,孩子很乖,兩個女孩,成績也不錯。我和老公沒有其他矛盾,就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幾乎是水火不容,他在家的時候不多,平時幾乎是我在管孩子。
  • 與婆婆育兒的觀念有分歧時,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
    本來婆媳關係就一般,有了孩子後,寶媽發現婆媳矛盾是變得越來越深,總是與婆婆出現爭執,真讓人頭疼。與婆婆育兒觀念有分歧,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寶媽曉晴在生完寶寶以後,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不過婆婆的育兒觀念很傳統,這讓曉晴有些看不下去。婆婆非常要娃用尿布,而曉晴是想給寶寶穿紙尿褲,婆媳之間出現育兒觀念出現了分歧。但曉晴並沒有與婆婆硬剛,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用了一個小計謀。
  • 與婆婆育兒的觀念有分歧,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
    本來婆媳關係就一般,有了孩子後,寶媽發現婆媳矛盾是變得越來越深,總是與婆婆出現爭執,真讓人頭疼與婆婆育兒觀念有分歧,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寶媽曉晴在生完寶寶以後,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不過婆婆的育兒觀念很傳統,這讓曉晴有些看不下去。婆婆非常要娃用尿布,而曉晴是想給寶寶穿紙尿褲,婆媳之間出現育兒觀念出現了分歧。但曉晴並沒有與婆婆硬剛,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用了一個小計謀。
  • 夫妻育兒觀念不統一,教你怎麼辦?
    夫妻之間的育兒觀念不統一時該怎麼辦?這種事情其實很常見,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家庭,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成長的方式也有差異,因此出現意見上的分歧是十分自然的,這種時候,相比爭論出「對」與「錯」,找到應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具體應該怎麼辦呢?首先,夫妻意見對立時,應該坦誠地說出自己的主張,但是表明自己想法的同時,絕對不要以反駁對方為目的。
  • 夫妻育兒觀念衝突是縮影,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我現在準備離婚 ,不單純是因為育兒觀念的分歧, 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我認為: 育兒觀念的分歧其根本上是兩個人各方面觀念不一致所造成的 ,育兒觀念只是其中的縮影。也就是說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只是通過育兒觀念分歧表現出來而已 。有多少人是因為孩子寒了心?
  • 隔代育兒發生分歧怎麼辦?老人做好幾點,輕鬆培育出優質娃
    可是三代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難免會發生矛盾,婆媳倆因為帶娃產生的分歧不在少數,珍珍對孩子平時的管教比較嚴格,而婆婆則是處處寵溺和包庇孩子,搞得珍珍很為難,曾多次嘗試著與婆婆溝通,可是她根本聽不進去,總說孩子還小,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 家庭教育心理諮詢:育兒觀念有分歧,我和老公經常吵架
    有個女性朋友吐槽,最近因為育兒理念的分歧,又和老公大吵一架。覺得老公在育兒理念上各種固執,還不願意看書學習。 最難以忍受的是,每當她在安撫孩子時,老公都會跳出來各種拆臺,一會兒說她說的不對,一會兒又說她太慣著孩子,要把孩子寵壞。
  • 當傳統育兒習俗遇上科學育兒新觀念,我們該怎麼應對?
    這些不可取的做法,老人們總是聽不進去勸說,並以各種腔調、言論、表情威懾年輕人。可見,每一代之間的育兒矛盾和分歧是在所難免。當PK大戰來臨時,我們不得不從戰術上提前部署。當帶動著老人們一起學習新的育兒觀念時,才更容易在遇到實際育兒問題時,達成共識。而有了共同的理論依據,才更容易讓育兒意見統一。2.角 色 定 位因為完全撒手不管,讓老人帶娃的糾紛也屢見不鮮。一個家庭中,帶娃的角色最好事先定義清楚,分工明確。
  • 劉璇鐵血教育丈夫甘當「輔助」,夫妻有育兒分歧,3條原則是法寶
    每一個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家的育兒觀念各有各的不同,而作為父母,給孩子的教育關係到孩子今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不同的育兒理念該如何更好的應用到孩子身上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 父母在養育孩子上有矛盾怎麼辦
    因為,在育兒這個話題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想法。而在遇到問題時,爭辯誰對誰錯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啟加家庭教育提醒家長制定基本的家庭公約,就主要觀念達成共識,能夠幫助你們規避潛在的分歧和緊張。因此,就育兒理念上達成共識不僅能促進夫妻關係,對孩子也很有益處。當父母就育兒觀念達成統一時,孩子也會更有安全感和安定感。
  • 教育孩子方式不一致,與孩子的爸爸總是有分歧怎麼辦?
    我跟孩子他爸理論了一番,因為教育方式分歧,他扭頭走掉了。只剩下我和孩子,最後我陪孩子完成了畫畫。家庭中關於教育孩子總是與孩子的爸爸出現分歧,但出現分歧的原因是雙方考慮的出發點不同時間久了,總是妥協的一方終究會爆發出來的。所以針對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雙方冷靜的溝通,只有通過雙方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之後,才會互相考慮雙方為什麼這樣教育孩子。教育方式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也需要因材施教,例如什麼「慈母多敗兒」、「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一些捆綁式的教育方式就一定會適合你家的孩子嗎?
  • 夫妻之間意見有分歧怎麼辦?
            生活之中人與人的交往和相處,常常在各個方面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歧,夫妻之間也不例外,但是夫妻之間的關係又與別的關係不一樣,解決分歧的方式也與別的關係不太一樣。
  • 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總是引發矛盾,該怎麼辦?
    成長關鍵詞:教育分歧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總是引發矛盾,該怎麼辦?問題我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家庭關係的,我和老公常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發生爭論。我們的分歧總是以孩子為中心,我老公經常很焦慮,經常挑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我卻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比如,孩子有點兒身體上的小毛病,我老公就會認為很嚴重。我也有一點擔心,但沒有那麼明顯。孩子6歲了,老公的焦慮倒沒有在孩子身上反映出很嚴重的問題,只是偶爾尿床。
  • 那些年,老一輩的「育兒老觀念」,你聽說過幾個?
    老話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一輩的人生活經驗豐富,能在年輕人遇到難題時,幫忙出謀劃策。然而,老人家的老經驗、老觀念,也有「不靈」的時候,小劉婆婆的「上午分娩論」只是其中之一。儘量自己帶孩子,讓孩子多和父母相處老一輩人的觀念難改,但寶媽們又不願孩子在這種觀念下成長,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只能自己帶孩子。當然,寶爸寶媽們要做出一些事業上的犧牲,但什麼樣的事業,能比培養孩子成人更偉大呢?
  • 撒貝寧吐槽妻子,孩子舔地板啃拖鞋都不管,明星也有育兒分歧
    這幾年,有不少明星在節目中透露了自己的育兒觀念。我們發現這些明星也是普通父母,在日常育兒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與此同時,這兩個在不同文化氛圍中長大的父母出現了巨大的育兒觀念分歧。撒貝寧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很關注,而妻子是典型的散養式育兒。有好幾次他下班回家都看見孩子在地上爬來爬去,妻子根本不管,這些都可以忍。最無奈的是有次看到兩個孩子一個趴在地上舔地板,一個在啃拖鞋,而妻子就在旁邊站著,仍然是無視的狀態。
  • 老一輩那些糟糕的育兒觀念,如何破解?
    為什麼老一輩總是有著迷之自信的育兒觀念和建議?這是自我養娃以來,一直百思不的其解的問題。想必有很多媽媽和我都有同感。無論是婆婆還是親媽,每天在耳邊叨叨的不是「你這樣帶不行」就是「我們以前可都不這樣」。而我們也在鬥爭與反抗的路上越戰越勇,為了證明「我行」而不斷修煉著自己的育兒功力。
  • 老人帶孩子育兒觀念差異大,掌握3個原則,輕鬆消除分歧共築和諧
    身邊好多朋友都是職場媽媽,白天上班的時候,必須要找別人來幫忙照顧孩子,找保姆吧,經濟負擔太重,又有很多不放心,只好請家裡老人來幫忙。可兩輩人朝夕相處,觀念和習慣上差異巨大,尤其育兒方式上更是容易彼此看不慣,時間一久,難免產生矛盾,心情不舒暢。其實只要注意以下3個原則,和老人和諧相處,共同撫育好孩子也不是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