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發生分歧怎麼辦?老人做好幾點,輕鬆培育出優質娃

2020-12-17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老人帶娃是如今比較普遍的現象,多數家長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的同時,又會擔心老人過於溺愛孩子,對娃成長不利,隔代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依舊有老人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案例

朋友珍珍是雙職工家庭,生完孩子後,婆婆順勢而為地幫忙帶起孩子,減輕了她們夫妻不少負擔,珍珍也從心底感謝婆婆的付出。

可是三代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難免會發生矛盾,婆媳倆因為帶娃產生的分歧不在少數,珍珍對孩子平時的管教比較嚴格,而婆婆則是處處寵溺和包庇孩子,搞得珍珍很為難,曾多次嘗試著與婆婆溝通,可是她根本聽不進去,總說孩子還小,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最讓珍珍感覺到無語的就是婆婆喜歡拆臺,孩子犯錯時,她會有相應的小懲罰,可是婆婆卻總讓娃免受責罰,以至於時間久了,珍珍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權威,每次一犯錯就躲到奶奶身後,尋求奶奶的幫助和庇護。

如果任由事情發展下去,珍珍不知道孩子會變成什麼樣,於是她和老公商量將婆婆送回鄉下去。

由於隔代親的緣故,三代同堂搞教育難免出現分歧,碰上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呢?

隔代教育發生分歧怎麼辦?

1、多溝通,理清利害

如果遇到問題,年輕父母應該耐心地與老人溝通,理清某些行為的利害,秉著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原則,彼此做出妥協和讓步;需要讓老人明白,疼愛孩子一定要適度,否則就是溺愛,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驕縱任性、自以為是。

2、教育孩子要達成統一戰線

隔代教育最怕的就是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臺,這樣不僅不利於維護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還會讓孩子分不清是非,在犯錯時抱有一絲僥倖,為此,管教孩子時要達成統一戰線,即使出現了分歧,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暴露出來。

3、堅守原則性問題

教育孩子出現分歧時,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不然孩子總認為犯錯後還有爺爺奶奶作為靠山,有些聰明的孩子懂得用老人去躲避責任和懲罰,原則性問題一定要堅守陣地。

隔代教育如何完美逆襲

隔代教育或許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依舊有很多在祖輩教養下長大的孩子勤奮上進、道德品質高、心理素質強,老人們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他們能夠妥善處理各種問題,那麼老人如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呢?

1、適度寵愛孩子

隔代親一定要適度,當孩子處於教育的關鍵期,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要凡事都代為其勞,孩子犯錯時不要包庇和縱容,鍛鍊孩子的各項能力,讓其均衡發展。

2、嘗試接受新鮮事物

老人應該學著擺脫傳統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的束縛,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多學習新知識和新思想,要知道落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寶寶可能會缺乏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3、多與子女溝通

老人在帶娃的過程中,一定要放下長輩的顏面和姿態,多與子女溝通,遇到自身疑惑的問題,可以多問問兒女的意見。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職責,不是祖輩的「任務」‍‍‍‍‍‍‍‍

不管老人多麼優秀,作為父母都不要忘了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並不是老人的「本職工作」。

對於老一輩人的人來說,由於生活習慣和育兒理念都已經定型,他們很難追上年輕人的思想,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接觸的網際網路知識較少,即使學習了育兒知識,也很難靈活應用。

並且老人的精力和體力有限,對孩子頂多是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涉及到教育,年輕父母應該主動承擔起育兒責任。

另外,每個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錯過就不再來,年輕父母不要以忙為藉口做起「甩手掌柜」,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獲得父母的陪伴、關心和疼愛的,如果長期缺失父母的愛,孩子容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對周圍人和環境缺乏信任。

相關焦點

  • 90%的家庭需要老人帶娃,又嫌棄帶不好,隔代育兒分歧怎麼破?
    和老人陷入分歧,發生爭執時,會覺得讓老人帶孩子比自己帶孩子更累,也想過放棄工作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雖然隔代育兒詬病重重,但是我們需要老人帶孩子,我們離不開老人。,老人也做的不樂意,日常的繁雜瑣碎,兩代人習慣的差異,教育理念的針鋒相對,讓我一度認為「隔代育兒」的痛,是個無解的命題。
  • 隔代育兒出的問題都是老人的錯?你該看看這篇文章.
    隔代教育引發的「家庭戰爭」已經成了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子女總是抱怨老人:希望孩子自己吃飯,婆婆偏要跟在孩子後面,一口一口餵;說小孩不能吃太鹹,我媽卻說味道太淡飯不香;我爸一天到晚給孩子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孩子一哭,婆婆就拿零食哄,這樣孩子會養成不良習慣的……諸如此類的由於隔代育兒引發的矛家庭盾並不少見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 本周話題 」有個朋友因為育兒理念的分歧,和老公大吵了一架。她更憂慮的是,如果兩人長期不能達成一致,孩子到最後可能誰的也不聽。類似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有,甚至在一些有長輩參與孩子教養的家庭,矛盾就更突出了。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在兩個或是多個撫養人的意見出現分歧時,到底該聽誰的?
  • 管好嘴邁開腿,助力「看不慣、離不開」的隔代育兒
    研究發現,在中國,超過七成的家庭都有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我們家也是如此,其實我自己是全職媽媽,之前孩子一直都是自己帶。但是因為二寶的到來,我們家也進入的隔代育兒的隊伍,我和婆婆成了24小時不分開的相處模式。
  • 「隔代教養」產生意見分歧,解決方法看這裡
    經常聽到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操心的不僅是寶寶,還有幫忙照顧或熱心提供育兒主意的長輩。當長輩的意見碰上新手媽媽的看法,老一輩不理解現代技術發展對育兒的便利,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下面這些隔代育兒的分歧你遇過嗎?尿褲尿布隨著社會的進步,養娃育娃的方式也在進步,自然養娃的工具也是越來越多樣化。
  • 隔代育兒問題本質是婆媳關係 對老人可"左耳進右耳出"
    隔代育兒是個老話題,特殊時期,祖孫三代長時間待在家裡,問題可能更加突出。來看下面這個案例:「自從春節前放假,我沒有一天心情好,一直在忍耐。因為孩子,每天都跟公婆吵架。管孩子,公婆不讓,說我管的不對;不管孩子,他們又跟你嘮叨孩子得管教。真是一秒鐘都待不下去!今天早上,孩子沒彈鋼琴,我正在那裡訓他,罰他彈雙倍的時間。
  • 隔代教育矛盾太多?這四招教你輕鬆破解隔代育兒之痛
    一家人因為孩子教育問題發生分歧最後還動了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隔代教育」的出現是因為一些年輕的父母由於沒有經驗,或工作繁忙,或出於其他各種原因,需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裡的長輩幫忙照顧。但在長輩帶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出現這些分歧,主要是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和溝通的不順暢。
  •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隨著養育方式的精細化,教育成本的提高,隔代養育涉及的教育分歧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了解這幾點,育兒問題很簡單。
  • 分歧的隔代教育,不分歧的愛
    其實,這些都是隔代教育中常見的矛盾。 由於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很大。為了能好好工作,大量的年輕父母不得已只能拜託自己的父母親來幫忙養育下一代。 有研究報告稱,國內目前有將近70%的家庭都是老人在幫忙帶孩子,這其中還不乏四個老人齊上陣的情況。
  • 隔代教育矛盾多,如何處理好?巧用這些方法,解決隔代育兒難題
    這樣的場景,就是典型的隔代教育矛盾。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發生過。其實父母的管教方式和老人家發生衝突是很常見的事情,怎樣才能做到既科學地管教了孩子,又能夠得到老人的支持?琦想媽媽總結了幾點經驗和大家分享。我們都受過高等教育,更容易接受新的育兒理念、方式和方法,完全有能力承擔生兒育女責任。所以,我覺得老人應放手讓其負起責任。做好參謀勝過發號施令,能放手時就放手,能清閒得清閒。要相信: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 隔代育兒:學會與父母和解
    育兒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選項,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有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育兒過程中發生的衝突,是兩代人、兩套知識體系之間的矛盾。不過,智慧的家長們一定要記得:即使意見不同,也要保持對彼此的相互尊重,為對方留出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在育兒這件事上,家庭成員間的「求同」比「存異」更利於孩子成長。
  • 隔代育兒:學會與父母和解
    育兒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選項,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有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育兒過程中發生的衝突,是兩代人、兩套知識體系之間的矛盾。不過,智慧的家長們一定要記得:即使意見不同,也要保持對彼此的相互尊重,為對方留出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在育兒這件事上,家庭成員間的「求同」比「存異」更利於孩子成長。
  • 「隔代育兒」究竟是「選擇題」還是「判斷題」?
    「隔代育兒」的話題,是我們這個時代無法繞過的話題。如今很大一部分的中青年夫妻都有工作,迫於生活壓力,隔代育兒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選擇的方式。 隔代育兒有利有弊,對年輕的父母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為他們騰出職業發展和社交休閒的時間,但如果家庭關係處理不當,可能會帶來摧毀性的打擊。
  • 把孩子交給老人管,看似輕鬆,麻煩在以後,當心隔代教育後遺症
    有了老人給幫忙接送孩子,年輕父母就可以安心工作,甚至不必急著下班去接孩子,再到家裡做飯和輔導孩子寫作業。年輕父母確實是輕鬆了,但是老人們可並不輕鬆,甚至很辛苦,可是為了兒女,他們認了,忍了,默默承受了。
  • 《安家》上演隔代育兒分歧,老人給娃餵飯別驕傲,這可能是害娃
    直到孩子出生後,兒媳和婆婆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育兒觀念,這種觀念的碰撞才是「婆媳戰鬥」的導火索。穿衣老人:現在還沒到夏天呢,孩子穿這麼少,不感冒了?多穿點總沒壞處!綁腿老人:睡覺時要把孩子腳綁起來,這樣腿才會直。媽媽:媽,綁腿孩子多難受啊?你這觀念都過時了。由此可見,兒媳和婆婆、甚至公公的育兒觀念相差甚遠,爭吵在所難免。
  • 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贏"?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於誰帶,主要在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會發生衝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
  • 聊聊隔代育兒那些事
    隔代育兒,有個主要問題,就是老人的育兒觀念普遍落後。最顯著的是,很多老人還停留在:孩子可千萬別餓著啊!總是不停的喂喂喂,追著餵飯,出門就給吃一大堆零食、水果、奶。然後互相攀比:我家孩子吃了多少多少,現在多少斤了。
  • 老人該不該插手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有三大危害,父母要堅定立場
    「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 隔代養出的孩子更自私自利?和老人的教育分歧,該如何解決?
    沒有原則的隔代親,讓孩子越來越嬌生慣養。 隔代撫養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孩子犯錯了,年輕父母會嚴厲批評教導,要孩子樹立正誤觀念,而這時,老人就會出言維護,「他還是個孩子,他能懂什麼」,把孩子護在懷裡,哄著說「奶奶給你做好吃的」「姥爺帶你去玩」等等。然而,隔代親並沒有讓孩子親近老人,反而會讓孩子很容易對老人發脾氣,動不動就指揮老人幹這幹那的。
  • 隔代教育也能出優秀的孩子
    ◆ 老人因為不會受工作和太多社交的影響,情緒比較穩定,相比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和社交帶來的情緒起伏,孩子的心理受到老人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少。◆ 老人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育兒經驗,他們在很多方面其實比年輕人更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