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視頻中人一葉輕舟船頭坐,一路拾起草叢中的鳥蛋(沒看出是什麼鳥的蛋,應該是小型水鳥)動作嫻熟流暢一氣呵成:
撿拾鳥蛋應該是為了吃,區別無非是自己吃、或者賣給別人吃。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去費勁掏鳥蛋呢?鳥蛋有什麼特殊呢?
都是蛋,有區別麼?
我們請教了營養專家顧中一老師:
通常我們吃蛋主要是為了獲得蛋白質以及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就我們常見的營養素來說,一個鵪鶉蛋顯然不如一個雞蛋,這是因為一個鵪鶉蛋可食用的部分也就9克,而一個雞蛋在50克左右……
如果統一以100克為單位,參考美國農業部的數據:
雞蛋大概有10克脂肪,蛋白質13克,可以提供一天10%的維生素A。鵪鶉蛋中大概有11克的脂肪,13克的蛋白質。可以提供一天的11%的維生素A;鴨蛋每一個稍微大一點,大概有70克,也是每100克重13克的蛋白質,14克的脂肪及13%的維生素A ;火雞蛋會更大一些,一個大概80克。每100克裡是14克蛋白質、12克的脂肪。提供11%的維生素A;鵝蛋一個大概144克,每100克裡14克蛋白質,13克脂肪,提供13%的維生素A。
我們稍微比較就會發現,蛋白質普遍都在11-14%這個範疇,脂肪大約12-14%,滿足一天10-13%的維生素A,可以說是非常接近。此外也沒有某種鳥類的特殊成分被證明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因此從性價比來說,直接吃養殖技術成熟的雞蛋即可。
一定要吃野生的才行麼?
很多人認為,「野生」二字是一個金字招牌,一切都是野生的好。然而以雞蛋為例,並沒有數據能證明散養雞和飼料雞所產的蛋營養成分有明顯的差異。不過物以稀為貴,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或者願意花更高的價格換取更好的農場動物福利絕對無可厚非。
不過,隨便撿鳥蛋吃真的不行!這是盜獵!
說起盜獵者,很多人會想起拿著槍瞄準動物,殘忍血腥的殺手。這種看似無害的撿鳥蛋一樣是盜獵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7)》明確寫出:
本法規定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是指野生動物的整體(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
撿拾野生鳥蛋這種佛系盜獵已經構成違法。
如果真如爆料者所說是燕鷗的蛋,在我國分布的大部分是普通燕鷗,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名錄),且列入CITES附錄II。國刑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私自捕捉1隻(條)就違法,捕捉20隻(條)以上就構成犯罪,捕捉50隻(條)以上就屬於重大刑事案件。
有人覺得也可能是黑水雞的蛋,黑水雞同樣是「三有」保護動物,其他常見的水棲鳥類比如牛背鷺、各種鳽、各種鷸也都是「三有」,還有一些不太常見的可能屬於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隻就夠你進監獄了。

更讓人氣憤的是視頻中嫻熟的「一窩端」式掏鳥蛋。我國西漢時期《淮南子·難一》就提出了「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而二千多年後在食物供給模式早已十分完善,物質已經極大豐富的今天,依然有不少明顯不缺乏營養的人,竟然用如此貪婪的方式向自然掠奪。
有的鳥兒運氣好一些:
還有這個,全部是今年的新聞,一搜一大把:
【老人公園內私拿野鴨蛋,外國女孩一路追隨一個多小時追回】日前,加拿大女孩Simone在北京市奧森公園發現有一位老人蹚水進入小島,從草叢中撿起了幾枚鴨蛋裝在塑膠袋帶走。「我並不清楚他拿了幾個鴨蛋,也不知道他要拿鴨蛋做什麼,但這種行為在加拿大是不被允許的,就決定跟著他。」Simone和朋友幾次要求老人將野鴨蛋放回,但老人拒絕。二人將事情反映至公園管理處後,在工作人員要求下老人終放回野鴨蛋。「前後花了一個多小時,最終親眼看見安保人員帶著老人把鴨蛋放到了湖邊,我終於鬆了口氣。這個結果太重要了。」Simone說。工作人員也提醒,現在正值許多野生鳥類繁殖的季節,希望遊客在遊覽時愛護野生動物和它們的家園,發現異常情況也可撥打森林公安電話舉報。北京晨報
與其說是缺嘴,不如說是缺德了。
最後,如果您發現此類事件,請立刻報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