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本文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徵和傳統的民俗感,所以將閩南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園本課程體系中,能夠很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是從閩南本土文化的精髓上,從環境創設、主題活動和遊戲的架構與實施方面,對閩南本土文化在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中的應用分析。
1 篩選閩南本土文化,選擇適合且可以引入幼兒園課程的文化
對民間文化進行開發利用,讓幼兒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有利於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幼兒心智的發展。但是將閩南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中,並不是一個簡單相加的過程,還需要對文化進行整理、篩選,找尋到幼兒感興趣且能夠接受的教育內容,來豐富幼兒園課程。因此,閩南本土文化在幼兒園園本課程中的應用開發,首先需要對閩南本土文化進行篩選,做出一個系統的挖掘、收集與整理。
在對閩南文化挖掘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喜好可以直接分為閩南童謠、閩南小吃、民間遊戲、民間工藝以及民俗節日等等。首先,閩南童謠。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而言,音樂的世界是比較乾淨的,而且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所以我們選擇了一些閩南童謠,比如「邧阿舅、拍鐵哥、天烏烏、老鼠仔」等等,將這些童謠加入到我園的音樂教學課程活動中,推動孩子們對閩南地區及雲霄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學習,而且還有助於閩南地區及雲霄本土文化的傳承;其次,閩南小吃。美食絕對是一個地方最初的印象,孩子們在幼小的年紀會對飲食有一種嚮往,可以採用美食圖片的方式來教幼兒們認字。比如碗糕、米梭、寸棗、隔壁響、璉寶餅等等,看圖記憶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視覺聯想能力;再次,民間遊戲。
遊戲是吸引幼兒注意力最好的方式,讓他們在遊戲中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閩南民間小遊戲的種類眾多,能夠適合幼兒園教育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系手絹、跳房子、翻花繩、踢沙包、滾鐵環、老鷹捉小雞、翻豆腐等等。最後,民間工藝和民俗節日。民間工藝和民俗節日是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的,可以將民間工藝和民俗節日放在一起進行課程設計,比如五月端午節的賽龍舟、九月重陽節的敬老人、十月中秋節的扎彩燈,正月春節的剪紙工藝等等,這些閩南文化我園在幼兒園教學課程設置時進行設計加入,用於豐富孩子們的課堂生活的同時,還能夠讓孩子們對傳統的文化和民間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2 在幼兒園創設濃鬱的閩南文化環境
在幼兒園園本課程中利用閩南本土文化,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這樣能夠給教育的薰陶增添一點說服力,讓幼兒們能夠在教育中感受到環境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環境能夠給文化帶來一定的推動和促進的作用。比如,在進行閩南文化的薰陶教育中,我園的教師們在幼兒學習園地、走廊、樓道、教室的牆面布置上,粘貼懸掛一些帶有畫面或者漢字的圖片,這些照片的內容有朗朗上口的閩南童謠美食,有簡單有趣的民間遊戲,也有詳細介紹閩南傳統的工藝和傳統的節日,讓孩子們能夠看到,加深印象和學習,提高孩子們對本土文化學習的興趣,創建一個濃鬱的閩南文化環境,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
幼兒園教學學習的方式比較多,而且幼兒園教育有一個很典型的特點,就是可以引導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進行學習,也就是教師可以圍繞某一個確定的主題展開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和提高。比如,可以組織學生玩「人插花,伊插草」的遊戲。這個遊戲是一個閩南童謠,具體內容簡單活潑,由七個句子組成的,前三句都是六個字,中間兩句為五個字,後兩句為八個字,句末都有押韻,讀起來郎朗上口,所以很容易在幼兒園遊戲中應用,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人插花,伊插草。人禮笑,伊禮哭。人抱嬰仔伊抱狗。人困新眠床,伊困破灶口。人戴帽,伊戴破糞鬥。人未嫁,伊先跟人跑。」搭配著這首童謠,可以組建一個鑽籠子的遊戲,這樣能夠提高反應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培養兒童開朗樂觀的個性。
我園利用幼兒園教學課程中另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區域活動」,這個區域是孩子們興趣的集中地,也是孩子們自由選擇活動的地方。我園在各班的陽臺創設一個帶有閩南文化氣息的活動區域,每個班級都在這個活動區域中展放自己覺得最具有閩南文化氣息的圖片、照片、服飾讓幼兒盡情體驗和感受閩南文化。在二樓走廊開闢一塊區域,布置閩南小吃一條街,集齊幼兒園所有教師的努力來營造一個具有趣味性和民俗性的閩南文化活動區。在一些特定的節日的時候,還可以在文化活動區內準備一些美食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比如在冬至日裡準備的一些「湯丸」,夏日裡準備一些端午的粽子等等,激發他們對閩南文化活動生活區域的興趣。
3 開展多種形式的閩南文化主題活動和遊戲
閩南本土文化在幼兒園園本課程中開發應用的方式有很多種,主題活動和遊戲是最適合幼兒園教學的方法。首先要確定活動的主題,然後需要教師大力挖掘相關的一些資源和信息,只為了活動能夠更加全面具體,鼓勵幼兒的全面發展。比如在進行「端午節」的主題活動的時候,就可以讓幼兒們了解一下什麼是端午節,讓他們分享他們眼中的端午節。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經學習到一些知識了,所以可以讓他們學習一些更加深入的問題,比如屈原、品行的高潔等等;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還沒有接觸過這些信息,所以需要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端午節的粽子,龍舟等方面,激發起他們了解民俗文化的興趣。再比如,閩南人的海神信仰。以「媽祖」為主題的活動。適合幼兒園小班孩子的主要內容是給他們講授媽祖的故事。與地域特點相結合,媽祖保護過往的船隻,救助海難的小故事。但是對於幼兒園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們,就可以將主題更加深入一些,可以要求這些孩子們來將故事,讓他們分享自己從家裡老人那邊聽到的有關「媽祖」的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對媽祖文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而且還能夠鍛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在公共場合發表分享言論的勇氣,鼓勵孩子們以一種平等的態度與教師進行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另外,在組織和開展一些閩南文化的幼兒園活動的時候,要注意豐富主題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孩童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他們很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將注意力吸引過去,所以組織課開展閩南文化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形式的多樣性,比如說在組織「扎花燈」的活動的時候,可以是傳統課堂的扎花燈教學,也可以是遊戲活動中的「扎花燈」比賽,還可以利用幼兒的繪畫比賽來對花燈進行設計比賽等等,增添一些「許願燈」、「心願燈」、「花燈展」、「民間扎花燈藝術」等方面的活動,豐富主題活動的內容,多種形式提高幼兒們的興趣,而且在對扎花燈進行比賽和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孩子們創新合作的意識,鼓勵幼兒們進行創新、團結、合作等方面的發展。
最後,採用民間遊戲的方式來豐富幼兒園園本課程教學。幼兒園教學中經常會選擇將一些故事放到遊戲中,讓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民間遊戲進入幼兒園園區最初應該考慮的問題是遊戲對象的問題,要根據對象的不同來選擇適合的遊戲。可以為小班的孩子們選擇「系手絹」、「老鼠鑽洞」這種運動量較小且比較安全的遊戲。遊戲的設計中可以加入一些具有閩南特色的童謠,這樣能夠將遊戲與閩南本土文化結合起來;對於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們,可以組織他們進行一個「賣湯圓」的主題活動,在教室裡播放賣湯圓的記錄片,然後讓他們在活動區組成一個賣湯圓的遊戲,親身體驗賣湯圓的心情,然後再對其他的閩南特色美食進行一個提問,勾起孩子們對閩南美食文化的興趣。
總而言之,閩南本文文化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具有很明顯的地域特點,無論是閩南美食、還是民間遊戲以及一些童謠,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去。能夠豐富幼兒園課程的遊戲和具體內容,加深幼兒們對閩南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強化文化歸屬感,從小進行文化的輸入能夠很好地將文化進一步發展起來,因此,閩南本土文化在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中的應用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陳德蓉
作者單位:福建省雲霄縣雲陵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