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2020-07-26 三姐愛讀書

繪本《煙》的內容是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所寫,它的繪者是英籍華裔青年畫家鬱蓉。《煙》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理解與寬容的唯美故事。

有兩戶人家,分別是胖子家和瘦子家。胖子家住河東,瘦子家住河西。他們是一對冤家。有一天,胖子和瘦子在一座獨木橋上相遇,都說是自己先走上橋來的,為此爭執不休,誰也不讓誰。吵著吵著,倆人動手打起來,最後一起掉進了河裡。此後,胖子家和瘦子家都禁止自家的小兒子和狗狗去對方家玩。

《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有一天早晨,兩家人在燒早飯。胖子家用的是溼柴,從煙囪裡飄出了黑煙;瘦子家用的是乾柴,從煙囪裡飄出了白煙。黑煙白煙輕盈地飄到了天上,自由自在地飄向了對方,然後相互擁抱著、纏繞著、玩耍著,像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見狀,兩家人看呆了。接著,兩家的小兒子和狗狗們都跳進水中,朝著黑煙白煙遊過去,還一同划槳。兩家的其他人都排著長隊站在岸上看著眼前的情景,還相互誇讚著彼此的蘋果長得好看,並摘下來分享給彼此品嘗。兩家人從此重歸於好了。

這個故事雖然很簡單,卻富含人生哲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多點理解與寬容,生活會變得更快樂、也更美好!

《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當我陪著孩子讀這本繪本時,讓我也聯想到了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在我們的身邊,也確確實實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因為大人之間鬧了矛盾,於是訓誡孩子,不準自家孩子再去跟對方玩。大人氣得不行,然而孩子們之間沒過多久就又玩到了一塊。因而,在面對是非時,大人們還是理性一點,多點理解與寬容,退一步海闊天空。

鄰居家的女兒是個大姐姐,在讀五年級。而隔壁住的那一戶人家,她家孫女相對小點,在讀幼兒園大班。都說小孩子的世界是單純而天真的,兩個女孩玩到了一起,每天都會相約著一起玩,相安無事,一切都挺好的。

《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有一天,兩個女孩還是跟平常一樣玩。玩著玩著,讀大班的小女孩想去拿五年級那個姐姐的筆來玩,大姐姐不同意,怕弄壞了自己的筆。於是,大姐姐大聲說道:「我不給你玩我的筆,弄壞了我寫不了作業。」小女孩非要拿來玩不可,生氣之餘衝上去想搶過來。兩個人在你推我搶中扭打到了一起,小女孩仗著自己小,哇哇哭起來,跑回家告狀去了。

小女孩的家長看到自家閨女哭那麼傷心,頭髮凌亂,頓時火冒三丈,不分青紅皂白地跑到五年級這個大姐姐家叫罵起來。脾氣一上來,人便失去了控制,口不遮攔地罵一些很難聽的話。大姐姐的家長本來就覺得理虧,還被人劈頭蓋臉罵一通,心裡堵得慌,也嚷嚷起來。就這樣,兩家人為了孩子的事情起了衝突,當場下令禁止自家孩子再去跟對方的孩子玩。

《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然而,事後回想起來兩家的家長都覺得這件事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狠話已經放出來了,誰也不服軟,誰也不想先低頭。於是,兩家人就這麼僵持著。大人氣得不得了,可是,趁著大人不留意,兩個小女孩又開開心心地玩到了一起。大家都是鄰裡鄰居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總有碰到的時候,這樣的處境確實令人感到很尷尬。

曹文軒的繪本《煙》和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都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得饒人處且饒人,狠話不可說滿,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煙》:大人之間鬧矛盾,該不該限制孩子們一起玩?曹文軒如是說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它教會了我們遇事要先沉著冷靜一會,不可逞一時口爽而汙言穢語以對,不然,到頭來,尷尬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當我們的身邊,人人都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時,我們的生活便變得更加和諧而美好。

相關焦點

  • 《煙》:曹文軒告訴我們大人之間的恩怨,不要遷怒於孩子
    繪本《煙》的內容是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所寫,它的繪者是英籍華裔青年畫家鬱蓉。《煙》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理解與寬容的唯美故事。有兩戶人家,分別是胖子家和瘦子家。胖子家住河東,瘦子家住河西。他們是一對冤家。
  • 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大人到底該不該介入?
    其實事件本身很簡單,孩子之間的爭搶再正常不過了。那麼在孩子們的爭搶事件中,父母應該以什麼樣的角色去處理呢?我們來分析分析這件事,也為寶媽寶爸們或者未來的寶媽寶爸們,解惑一下。孩子爭吵,爭搶的原因:一般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雙方各執一詞,認為自己有道理。
  • 孩子們鬧矛盾,家長該怎麼辦?
    天真無知、調皮搗蛋就是孩子的本性,人們都說孩子之間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矛盾,或許前一分鐘鬧得不可開交,下一分鐘就親密的如膠似漆。可是大人不是啊,孩子們之間的矛盾,一旦大人參與進去,性質就變了。或許是因為我在農村工作的原因,這裡的家長對待孩子遠不及城裡家長那樣「細心」,即便學生在學校打鬧,也就老師出面調解一下事情就算解決了,無論誰家孩子吃虧,很少有家長會糾結此事。
  • 一男子「暴力護犢」被拘留,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該不該介入?
    不管是在小區裡,在學校裡,孩子之間因為種種原因打架避免不了,特別是那些10歲以下的孩子起衝突,往往因為搶玩具、零食,互罵打架,這讓很多家長頭疼,尤其是吃虧的一方,有時候還可能頭破血流,這時候家長就忍不了了,個別衝動的家長可能就動手或者斥責對方孩子,當然對方家長也不會容忍,往往因為孩子鬧的不可開交,很不愉快,鄰裡之間關係很僵。
  • 兒童社交衝突,大人該不該經常介入?
    前幾天在育兒群裡看到一個好朋友的留言,4歲的女兒打電話跟她哭訴說跟好朋友鬧矛盾了,孩子哭得很傷心。這時候該怎樣安慰孩子,幫助孩子走出社交過程中的情緒問題?只要是社會交往,就一定會有矛盾和衝突,尤其是在兒童6歲前兒童的自我中心是很重要的發展特點,孩子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容易情緒化。回想起我小時候,家裡的表哥表姐比較多,經常兄弟姐妹之間打打鬧鬧發脾氣。那會我4歲,有兩個姐姐同歲,比我們大幾歲。她們小時候當兩個領頭老大,一旦有衝突後,就開始發出劃分派別,拿好東西來誘惑比她們小的弟弟妹妹,別跟另一邊的人玩了哈哈。
  • 孩子被打了,大人到底該不該插手?
    在媽媽群,一直有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發生矛盾爭執,總是表現得比較弱勢,不會拒絕更不敢反擊,該怎麼辦?每次討論,也是各執一詞。「教孩子打回去,不然下次還受欺負。」「『護犢子』的心咱都有,可下次大人不在身邊怎麼辦?」
  • 孩子之間鬧矛盾,95%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自己家上幼兒園的孩子回到家就大哭,估計是跟同學發生矛盾了,可能是被別的孩子給欺負了。身為家長的翠翠一時間非常擔憂孩子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便去想法哄孩子可是收效甚微,孩子就是不停地哭,問他發生什麼他也不吭聲,就一個勁兒地乾哭這讓身為家長的翠翠很是焦急。
  • 女兒被搶積木,父親扇男孩耳光:家長該不該插手孩子之間的矛盾?
    不只是遊樂園,家裡和學校也會發生這類事件。之前,長春市某小區內,一大人帶著自家孩子玩,後因自己孩子在玩耍過程中,與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小矛盾拌了幾句嘴,大人就讓那個孩子跪在地上。以上這幾件事情,作為家長,你覺得哪件家長該插手?哪件不該插手呢?
  • 在韓國,孩子們的事大人不要出手
    我沒有養過孩子,不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大。所以,面對孩子之間出現的問題,可以冷靜的分析利弊。按道理來講,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作為父母肯定會第一時間報仇。但是在法律的角度來講,報仇也講究方式。尤其是在韓國,光靠著父母對孩子的愛,做出道德上完全沒有問題的報復,很容易引來法律上的懲罰。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前段時間讀者給我分享的故事,希望有小孩的家長認真閱讀。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你如何站隊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你的第一反應是這樣嗎?這熊孩子是咋回事啊,我去同學群找TA爹媽聊聊!誰這麼橫欺負你?別哭,老媽給你撐腰!今天在學校又和人打架了?我得告訴你老師好好管管你!別人打你,你不知道打回去嗎?小辰想說,雖然父母用心良苦,但孩子間的矛盾,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那麼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 繪本奠基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大人也可以看
    繪本奠基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大人也可以看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實習生 竹君 2017-08-27 13:03 來源:澎湃新聞
  • 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大打出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這樣做
    讓人覺得好笑的是,當這兩位家長「兵戈相向」,打得不可開交時,兩個孩子因為這點小矛盾的不愉快,已經過去了,兩個孩子私下已經和好。一、 當孩子之間鬧矛盾時,家長要不要插手?自始至終,我父母都不知道我和同學有了矛盾,也不知道我被同學逼著賠償桌球。也許在大人眼中,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大人出面的話,也可能很容易就解決了。
  • 上海倆小學生打鬧引父親約架:孩子鬧矛盾,家長該怎麼辦?
    但現實往往這麼有意思,兩位原本相安無事甚至幾乎沒有交集的爸爸,因為孩子們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等情況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在微信群裡溝通時發生口角,並微信群裡公開約架。從截圖內容來看,戰火馬上就要紛飛了。
  • 分居鬧離婚,男方不讓女方看孩子,該怎麼辦?
    Q:分居鬧離婚,男方不讓女方看孩子,該怎麼辦? A:分居,鬧離婚。這個,你們大人之間的事情。而且,這不是還沒有離婚嘛。這不,還沒有判下來到底孩子歸誰不歸誰嘛。即便判下來了,對方還有撫養的權利、探視的權利啊。不管是孩子的爸爸抑或是孩子的媽媽,都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的權利。這都什麼玩意兒呢? 男方不讓女方看孩子,男方有這個撫養權嗎?當然還沒有。那麼,幹嘛做母親的不能看做孩子的?這個,可以先告他一回。也不是什麼夫妻之間的矛盾,這是不懂法的人作出的變態事情。
  • 小朋友鬧矛盾,家長約架後頭破血流:孩子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做
    也就是說,在兩個家長在打架時,他們的孩子正在一起手拉手玩耍!不過是孩子間普通的衝突,卻因家長「護子心切」的衝動而鬧上了新聞頭條。網友說:「本來小朋友們打打鬧鬧就過去了,這家長一打,教育責任都出來了。」然而,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家長為了孩子而產生矛盾的新聞。這些矛盾,不僅僅局限於家長和家長之間,還包括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別人家的小孩……比如前段時間,有這樣一位媽媽,帶了一幫人去報復老師。
  • 孩子之間鬧矛盾,轉頭和好,幸虧家長沒介入,積極引導很有必要
    文|凝媽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很以後到底該不該插手去管?針對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表示:家長不要參與。我一聽這不是幾個月前和兒子有矛盾的同學嗎?但是,我也沒有表現很驚訝,而是平靜又欣喜地問「你們兩個現在玩得很好了!」兒子開心地回應著。下午同學來取,中間還有些懸疑的問題,兩個人溝通了很久。看到兒子和同學和好如初,感覺很欣慰,孩子之間真是沒有隔夜仇,也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幸虧當初我們兩個家長都沒有介入,孩子平穩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間。
  • 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是否要插手去管?父母要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文|凝媽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該不該插手去管?針對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表示:家長不要參與。我一聽這不是幾個月前和兒子有矛盾的同學嗎?但是,我也沒有表現很驚訝,而是平靜又欣喜地問「你們兩個現在玩得很好了!」兒子開心地回應著。下午同學來取,中間還有些懸疑的問題,兩個人溝通了很久。看到兒子和同學和好如初,感覺很欣慰,孩子之間真是沒有隔夜仇,也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幸虧當初我們兩個家長都沒有介入,孩子平穩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間。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是該介入還是旁觀?正確引導很重要
    最近,時常收到很多家長諮詢,面對孩子們之間的吵架打罵等各種矛盾,家長總是手無足措,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呢?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徐媽媽就諮詢過這個問題,她說我的孩子剛上學沒幾天,在幼兒園裡就受到了欺負,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問了問徐媽媽是因為什麼事情呢?她說:「是因為一件玩具」。
  • 公交車上玩手機的孩子們越來越多,該怎麼辦?
    我頓時一愣,什麼時候玩手機成了孩子們的潮流,1個玩不行,5個都在玩,現在的孩子趁著上學,放學這一會兒時間,趕快要玩會手機,這些孩子們大部分鼻梁上已經架上了眼鏡,卻還在座位上盯著手機屏幕,玩著遊戲,不時來幾句叫嚷聲。
  • 《櫻桃日記》:孩子的好奇心與不溝通造成了親子矛盾,該如何破冰
    但是舅媽卻總是和她吵架,可能是因為孩子比較敏感,有時候大人們無意識的說兩句她就會變得無措或者暴躁。跟幾位朋友交流了一下,發現這樣的問題好像是這個年齡女孩子的通病。說他們是大孩子,也還小,說他們是小孩子,可也不小了。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櫻桃日記》來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