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汽福田,質量佔據著什麼樣的位置?對此,公司領導層給出了態度鮮明的回答:
「質量是北汽福田的生命線。」
「將質量打造成北汽福田的核心競爭力。」
「樹立全員對質量的敬畏感。」
在「三年行動計劃」之下,北汽福田還啟動了三年質量攻堅戰。
2019年3月,北汽福田召開2019年質量誓師大會
2019年3月30日,在商用車生產最旺季的時候,北汽福田召開了公司歷史上參與人數最多、人員最廣的質量誓師大會。這次大會是三年質量攻堅戰的起點,確立的目標是:堅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打造國內質量一流的產品,重卡、輕卡、中卡、皮卡等主要產品質量水平到2021年全面建立質量優勢。
「這是一次裡程碑式的會議。」北汽福田質量副總裁戴松高這樣評價。他認為,質量是支撐「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之一。「『聚焦價值、精益運營』的內在核心是質量。沒有它,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北汽福田抓產品質量是認真的、系統的。這凝結為公司對幾組質量辯證關係的全新思考和創新實踐。
——意識到組織。
質量提升起於「自上而下」,成於「自下而上」。
從舉辦質量誓師大會、啟動三年質量攻堅戰、發布質量戰略、設立卓越質量獎開始,北汽福田創新質量管理變革,運行質量紅線、質量曝光臺、質量追溯等管理機制。2019年觸碰質量紅線4起,處置2人(其中1人解除勞動合同、1人調崗),曝光問題83項,通報64人,質量追溯考核1000餘萬元。「說真話、動真格」,北汽福田質量文化氛圍空前濃厚,重視、敬畏質量的氛圍基本形成。
北汽集團總經理、北汽福田董事長張夕勇發表題為《深入推進質量變革,打贏質量攻堅戰》的講話
意識提升,還需組織保證。從2019年開始,質量工作由公司主要領導直管。此外,在歐曼、歐航歐馬可、奧鈴、時代等每一個事業部都設置了一名業務質量副總裁,同時向公司質量副總裁和所在工廠廠長匯報,使質量職責環環相扣、落實到位。
組織建立,還需人才保證。北汽福田系統規劃質量人才隊伍,圍繞質量關鍵崗位,規劃公司、事業部兩級人員;打造質量專家文化,評聘14名質量系統專家。
——線條到立體。
很多企業質量工作無法取得突破,原因在於質量只是「質量人的質量」,並沒有真正從職權、流程做到全員質量管理。而北汽福田的最大突破是樹立了「大質量」的思維,建立了全價值鏈質量運營體系。
什麼是「大質量」?戴松高的解釋非常明確:全員、全過程、全價值鏈的「三全」質量管理。從公司戰略一直到最終的用戶滿意,全價值鏈上所有與質量相關的節點,都屬於質量系統的管轄範圍。「只要是與質量有關的、阻礙質量提升的,我們都可以管。」
除了抓內部的全流程,北汽福田的質量管理還「向兩頭延伸」。
一頭是上遊的供應商,即零部件的質量管理。質量部門會根據市場綜合反饋,要求供應商匯報整改情況,建議採購部門把這個供應商停掉,或者派工作小組到供應商現場檢查。
另一頭是下遊的服務商,一般是營銷、服務部門管理,而現在質量部門可以從維護產品質量的角度,規範、指導、支持服務商的售後服務。
戴松高認為:「延伸到兩頭,最大的好處就是使產品質量保證一體化了,從產品設計到零部件保證、製造過程,再到客戶端按照產品特性去使用和維修,真正貫通起來。」
——結果到責任。
在生產過程中一顆螺絲釘沒有擰緊,或者擰得過了一點,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裝配質量、造成質量事故,甚至也不會被客戶發現。企業發現後,要不要考核?
戴松高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比一顆螺絲釘忘記擰了、車輛出廠後發生質量問題還嚴重。作為結果的質量問題是顯性的,也因此通常是偶發的;而過程中的工作質量大多是隱性的,反而會是多發的。「為什麼管理者沒有發現這個問題?我考核的是責任。」這也是以工作質量來保證產品質量的邏輯,在根本上「扼殺」質量問題的萌芽。
所以,北汽福田設置的「質量紅線」是責任指標,而且是單一指標,觸碰這條「紅線」的絕大部分是管理問題。一名工廠廠長因此被解除勞動合同,力度之大,體現出「紅線」應有之義。
結果是外化的,而責任是內化的。在這方面,中國企業管理一貫有「差不多」的陋習,而北汽福田提倡「較真」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人性的角度改造一代企業管理者和產業工人,以「新人」來建設「新福田」。
——工具到標準。
除了管理理念的突破,北汽福田也引入了新的質量管理工具,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六西格瑪方法論。與中國質量協會合作,以時代事業部為試點,選擇一個產品(S1產品)、一個工廠(瑞沃工廠)、3家供應商、3個銷售區為載體先行先試。
與此同時,北汽福田更加注重管理經驗的總結和智慧財產權的沉澱,在2020年質量大會上發布了《北汽福田質量工具/方法手冊1.0》和《北汽福田質量提升最佳實踐1.0》兩本手冊。
在硬體方面,北汽福田持續加大質量工程能力建設,圍繞工程開發與驗證能力、製造工藝技術保證能力、採購工程能力、服務工程能力持續加大投入。
——約束到激勵。
在北汽福田,質量紅線、質量曝光臺、質量追溯等管理結果,都在內部OA公布,並影響相關人員的薪酬、獎金、職級、崗位等職業生涯發展。
北汽福田2019年質量誓師大會上,十個業務單位立下質量軍令狀。一年之後召開的2020年質量大會上,上臺交狀的只有六個單位。大會宣布:「其餘四個單位因出現重大質量事故觸碰質量紅線(否決項)或質量競爭力下降,根據軍令狀的要求,未能完成承諾目標。」沒有比這更嚴厲的批評,也沒有比這更明確的導向、更堅決的態度。
與此同時,作為北汽福田質量領域最高榮譽,卓越質量獎總獎金從2019年的500萬元提升至2020年的700萬元。
——出發到歸宿。
誰來定義質量?很多企業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明確,或者說並不堅決。北汽福田的答案是:客戶。
正是從客戶立場出發,樹立「大質量」思維,建立全價值鏈的質量運營體系;也是從客戶立場出發,將質量管理進一步引向深入,將可靠性質量、可感知質量作為實物質量改善的重點。
北汽福田2020質量大會實物質量現場展示
實物質量展示和對標,是北汽福田的一項優良傳統。北汽福田召開2020年質量大會時,就在外部場地擺放了七八輛福田和競品的商用車,其中有一輛是原裝進口的奔馳重卡,對標項目是線束布置。戴松高說:「讓大家都去看看現在跟標杆還有什麼差距,怎麼一步步去追趕?」
2019年,北汽福田質量滿意度IQS提升20%,可靠性質量IPTV同比改善15%,三包索賠總費用同比降低15%;對經銷商、營銷部門和終端大客戶的調研顯示,認為質量有較大幅度提升的佔64.4%。
何為高質量發展?除了戰略上的擘畫藍圖、利潤增長的商業訴求,也體現在企業精益運營的一個個細節要求上,體現在以客戶需求為出發和歸宿的市場導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