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煎餅果子的江湖:雞蛋排隊,吃貨平等,每個小洞都特別耐人兒

2020-12-13 騰訊網

「來一套!」「果子果箟兒的您?」「果篦兒的吧!」這是屬於天津人的城市暗語,通行於任何一個煎餅攤。果子說得就是油條,果篦兒在全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叫做薄脆。掌握了它,才算知道了煎餅果子的美食密碼。這次來天津,是積極響應「頭條帶你遊天津」活動,尋找天津最親民最接地氣的美食小吃。在吃貨的世界裡,每一座城市都有著獨特的美食標籤:就像一提到滷煮火燒我們就會想到北京一樣,一提到煎餅果子我們就會想到天津。現代城市裡,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簡單快捷。天津人最懂得這一點,他們的一天就是從一套煎餅果子開始的。

雞蛋排隊和諧且有序

羅富蓮,津老味煎餅果子掌柜的,大夥都叫她羅老姑,她攤煎餅果子已經有40多年了。如果說煎餅果子有一個江湖世界,羅富蓮就是其中一個門派的第4代掌門人。羅富蓮家的店已經有106的歷史了,是天津市第一家頒發煎餅果子營業執照的店。冬天頂著星星出攤,站在雪地裡跺著腳,等待顧客的場景是煎餅果子從業者最生動的寫照。幹煎餅果子這行是地地道道的「勤行」。羅富蓮每每說起過去,眼裡總噙著著淚光。「幹這行確實能賺錢,我父親靠一個煎餅果子攤,給他的6個兒子娶了媳婦。但誰又知道,我母親因為攤煎餅的鐵鐺子掉下來砸折了腳趾,怕花錢一直不捨得治,直到去世時腳趾還是耷拉的。」

在羅老姑的記憶中,以前的煎餅果子都是「素的」——不放雞蛋,只用綠豆麵攤成煎餅夾上果子。二十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市場不發達,那時候雞蛋算是好東西,還是限量供應的,煎餅攤也沒有充足的貨源供應。老天津人都知道,雞蛋不僅代表營養,還象徵秩序。早年間,吃煎餅果子都是自帶雞蛋,大爺大媽一手倆蛋,先到先放,以蛋代人,排隊和諧有序,分毫不差。至今,最虔誠的煎餅果子吃貨們還保持著帶自己的蛋,不對,自己帶蛋的習慣。對他們來講,這是對煎餅果子致敬——多少天津人,都有過去買煎餅果子的路上一不留神蛋碎了的心理陰影,也有過某天可以帶個鴕鳥蛋去攤一套超級煎餅果子的終極夢想。雞蛋若是加一個,能夠將煎餅香味提升至最佳,放兩個,蛋香更濃鬱。若是更多,不僅不容易攤熟,綠豆香也沒了。

每個小洞都特別耐人兒

煎餅果子面必用綠豆面——精選出來的綠豆要泡一整天,用笊籬撈盡浮在水面的豆皮,半夜起來用石碾子磨成糊,還要醒發數小時備用。追溯天津早期煎餅果子製作方法,在1942年《津津月刊》第3期所載的《閒話天津》一文中,作者描寫是:「法以綠豆磨汁,展成薄餅,中雜以小蝦米及蔥花,以平鍋煎成,裹以餜子,或佐以面醬,味極甘美。」這應該是天津傳統煎餅果子最本真的製作技法了。純綠豆面是「正宗」和「老味兒」的必要條件,純綠豆麵攤出來的煎餅,溫軟,清香,不黏不膩,才是江湖的正統。

一勺綠豆麵糊澆在鏊子(攤煎餅的那個黑色圓形鐵臺)上,推子一轉,就推成了一張餅。圓圓的,中間略厚且完整,邊緣稍薄而布滿小洞。這些小洞,其實是綠豆麵糊的身份證。綠豆面在韌性方面比不了白面,推子走,綠豆面卻跟得磕磕絆絆,搞出很多小洞來。許多外地攤販就改用更黏糊的白面做煎餅,殊不知那些磕磕絆絆的小洞才是正宗天津煎餅的ID。好在補洞的雞蛋接著就來了,蛋液落在圓餅上,推子再一推,餅上便鋪開了一層蛋的薄浪,許許多多的小洞就瞬間填被蛋液填滿。「推拉勾轉回立」,翻雲覆雨瞬間,好麼!現出一張餅,漂亮的弧線耀眼得好似和尚的頭光,圓如滿月薄似宣紙,豆香裡浸出一股子醍醐灌頂的鮮味兒,與金黃色雞蛋交相輝映,簡直要把人生給照亮。難怪郭德綱在相聲裡說:「一口下去,絕了。這邊吃,那邊槍斃你爸爸都不心疼。」

煎餅果子面前人人平等

許多特色小吃,都有歷史故事可講。雖然煎餅、油條歷史悠久,但煎餅果子不僅是徹徹底底的市井出身,論年紀也只有100多歲。其來源已不可考,硬要說的話,是脫胎於趕碼頭的勞工們帶來的山東大煎餅。而山東煎餅是需要一個骨架和靈魂的,既然沒有大蔥就卷果子吧,他們稱之為「煎餅裹著」,後因為煎餅卷餜子的組合太經典,改稱煎餅果子。成書於1898年的《津門紀略》裡,記載了不少天津的風土人情,唯獨對煎餅果子隻字未提,由此推斷,煎餅果子的出現,最早也不過是二十世紀初的事。

在煎餅果子成為早點之前,它確實是以宵夜的形式存在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茶園唱戲散場晚,後臺管事會給角兒備上一套煎餅果子做晚餐。據說著名的京韻大鼓演員駱玉笙就偏好鹹辣口,一天一套。碼頭上忙了一天的工人,也會來套煎餅果子飽肚。在那個時候,名角兒和販夫走卒在這套吃食上待遇一致,毫無區別。吃貨們這種微妙的平等依舊能延續到今天。看表演的散了場,繞路過來吃一套煎餅果子再去別處耍。附近醫院裡小孩兒感冒發燒沒食慾,給單烙上一張煎餅,軟軟地刷一點面醬好入口。喝醉了站得東倒西歪的大漢,也被媳婦扶著排上一會兒隊,要一套煎餅果子配酸梅湯。飽了肚,也醒了酒,踏實回家睡大覺。不論來時是騎著共享單車還是開著保時捷,想要吃口熱乎的,就得往門前的馬路牙子上一站一蹲,或者往車屁股上一趴。誰也甭笑話誰的吃相。

別有一番精緻在其中

天津正宗的煎餅果子,從內到外都有一套嚴格的章程。除了麵糊一定用清香的綠豆面來做外,調麵糊也不用普通的水,而是牛、羊骨頭熬製成的清湯;再講究一些,還要加上一味蝦皮——不是大蝦的皮,而是曬乾的毛蝦,味道鮮香。煎餅裡裹著的只有兩種,一是油條,二是果篦兒。天津靠海,吃菜口重,但煎餅果子的調味相對清淡:面醬刷上薄薄一層,甜鹹俱全,兼有一股醬香,再加上一點紅腐乳,提上一點鮮味,基本的調味就算齊活了。再撒上一層翠綠蔥花,靠熱度激發出香辛味——有人不喜歡蔥,覺得有一股生臭味,細心的店家會提供生蔥、熟蔥兩種選擇。辣椒則相對隨意,油辣椒、辣醬皆可,只是點綴而已。

市井之中多奇人,尋常處也往往藏著值得探尋的美味。外地人看煎餅果子是小吃,在天津人眼中,就是日常的食物。長年累月吃下來,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而敢守著這群「老吃主」在居民區做生意的,自然有一套。反倒是高門大戶的旅遊窗口,手藝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天津衛賣煎餅果子的,大多推著小車,車上有櫥窗,防風保溫。櫥窗裡是各式工具、調料,立等可取。問問附近的姐姐,然後按圖索驥,也就八九不離十了。去吃煎餅果子,下了單之後你可別淨顧著玩手機。煎餅果子的魅力,不僅在於好吃,更在於好看。手藝嫻熟的師傅攤起煎餅來,簡直有種藝術的美感:對於行家來說,翻餅才是最高潮,這個動作是整個攤煎餅果子最有技術含量的,很多新入行的小白只能翻過去一半,中等熟練的需要雙手協作才能翻過去,真正的高手,翻餅只用一隻手。

民國四公子的沒想到

九河下梢天津衛,誰人不知道,養活衛嘴子的,對外是麻花炸糕狗不理,對內那是煎餅果子嘎巴菜。尤其是煎餅果子,既是隨處可見的飯食,又是不可侵犯的聖物——一套煎餅果子,可以在大俗大雅兩種模式間切換。說它大俗,漕運碼頭的船夫勞工囫圇兩套下去,便又有力氣繼續幹活;說它大雅,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終日賞著月色海棠,喝不求解渴的茶,聽唱不完的戲,80歲還念念不忘讓天津的學生來京「帶四五個煎餅果子」。張伯駒寫給楊紹箕的信:年假來京,望將空城計研究帶來有所用,並望帶四五個煎餅果子。仿佛吃上兩口,微風吹過落英滿地,就能在搖蕩春如線的萬丈紅塵裡做一回閒人。

煎餅果子,撫慰著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胃與鄉愁。更讓張伯駒沒有想到的是,煎餅果子,看似不起眼的小買賣,背後的產值卻不容小覷。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煎餅果子分會宋冠鳴會長粗略估算:目前天津市一年煎餅果子營業額超過5億元。「如果按照在天津煎餅果子從業商戶2000家,每家每天銷售100套,每套平均價格7元計算,一年的產值約5億元。但實際數值要遠遠高於這個估算額。」只是如今來買煎餅的人,早已不再自帶雞蛋,不僅如此,甚至連帶錢包也成了稀奇。那些豎在煎餅攤前的微信和支付寶收錢碼,讓羅富蓮們都稱自己為「碼商」。「支付寶到帳,22元。」這是兩套雙蛋果篦兒煎餅果子的價格。每天晚上,這樣的語音提醒會和在這座城市其他角落響起的同樣的聲音一起,構成了天津煎餅江湖中,每一個普通人的生計和味蕾記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天津人吃煎餅果子,要加兩個蛋?
    老天津人心中更正統的排隊「蛋槽」,應該是圖中這種鋁製飯盒的蓋子微博博主@潮天津 還給出了豪華版的全套老天津人買早點規則:「每天清晨拎著保溫罐和雞蛋去買早點,順序是先把雞蛋放在煎餅果子攤上讓雞蛋排著隊,然後把保溫罐放到早點鋪打罐豆腐腦,再到炸果子攤上買幾根回到煎餅果子攤,讓攤主把剛炸出來的果子放到煎餅裡才最好吃
  • 紅姐≠天津煎餅果子! 老天津人最愛吃的煎餅餜子是樓下這12家!
    片中介紹的天津的煎餅果子天津的吃貨小夥伴馬上化身福爾摩斯通過蛛絲馬跡終於扒出了舌尖3的煎餅果子是誰?在哪??但是,排隊買了紅姐煎餅果子的吃貨們覺得它並不正宗,根本不是天津煎餅果子的味兒~而且竟然還可以加火腿,
  • 雜糧煎餅、山東大煎餅都被稱為煎餅果子,為啥只有天津的最正宗?
    最後那肯定少不了天津的煎餅果子了,小時候吃的煎餅果子都是綠豆面加上黃豆面小米麵弄成的,口感總體來說還可以,後面出來了研磨綠豆的煎餅果子,用小石磨弄泡好的綠豆,那口感簡直提升了一個很大的檔次。天津人去攤煎餅果子都是自己帶雞蛋,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沒辦法就是這傳統,有的時候你不帶雞蛋老闆可能還會說幾句,「大哥怎麼不自己帶雞蛋呢?好嘛我這也沒準備幾個。」
  • 天津網友發布煎餅果子白皮書:介20種freestyle奏是邪教啊!
    >網友實地探訪玉泉路上的「紅姐煎餅果子」:乘著天津地鐵2號線首班車,換乘6號線在鞍山西道站下車,一路騎行小黃車來到了《舌尖上的中國3》第二集裡面提到的「紅姐煎餅果子」售賣點,地點位於玉泉路。天津人給正宗煎餅果子點讚圓滾滾的包子MONGOL:我在天津衛呆了四年、吃的煎餅果子都是蹬小三輪的大爺做的,必須兩個果、不是果皮一份就是果辮一份。我吃煎餅讓我們輔導員看見了。
  • 老北京愛去的天津煎餅果子店,排隊的外國人也特多
    這次過來天津試味張家包子,我們還順便嘗了一下天津有名的【二嫂子煎餅果子】,據說是網紅店,一開始我們還是很擔憂,後來同事說:「她奶奶是天津人,在她小時候經常會帶她過來吃這個。」品質是可以放心的。照片牆上面有很多和明星的照片,還有一些是上節目,看得出這家店也是很厲害的一家店,這是價目表,不知道天津這邊是咋樣的,在我們老家上海,還有在廣東這邊煎餅果子一般跟店家說下,他都會給你切成兩份,然後分裝給你的,我自己覺得門面上寫著不給分切,其實不太人性化,確實女孩子如果一個太大個吃不完也是浪費。
  • 關於煎餅果子,我有話說
    在天津每一個煎餅果子攤不遠,都有一個炸果子的,他們會第一時間供應煎餅果子攤位新炸好的果子、果篦兒,所以,天津的煎餅果子口感的保證就在於此。二、天津人攤煎餅果子為什麼自帶雞蛋?外地朋友有的認為因為天津人小氣、財迷,才不怕麻煩自帶雞蛋。其實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和小氣無關。自帶雞蛋有排隊的作用,天津的早點非常豐富,早餐這頓飯對天津人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 呦呦切克鬧,DIY煎餅果子來一套!綠豆、餛飩皮和蔥花都被天津網友們...
    煎餅果子紅了又紅這事大家都知道吧巖巖_girl留言說:關於自己磨的綠豆面方法是用綠豆,小米,先打成糊,然後在放點麵粉和五香面,加水調,別太漿……都說煎餅果子自家樓下的好吃!面醬要發酵的,大鍋蒸的那是糨子;醬豆腐調成湯,味兒寡淡了,這些都是降成本,忽悠說是秘制 。
  • 來天津必吃17種早點,嘎巴菜、麵茶、煎餅果子各有特色
    窩頭(四)煎餅果子煎餅果子求面哥就不多說了,只提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在攤煎餅果子的時候,天津人喜歡自帶雞蛋,並用來排隊所以有時候你看排隊的人不多,其實有很多雞蛋在那站崗呢,外地的朋友千萬別誤會。總有外地朋友問哪家煎餅果子好吃,求面哥認為只要是居民區有不少人排隊的煎餅攤都不會太差,至於那種遼參煎餅,「燒包」才會去買。
  • 天津真是美食遍地,特色小吃特別多,是風味的朝聖之地
    在天津還有一個小有名氣的小吃叫「大餅卷圈」。很多時候要排隊半小時才能買到。不管是用油、還是炸制的火候,餡料的搭配,這家卷圈都特別地道。據說很多朋友都特地起個大早,到這家買上個三五套「大餅卷圈」,自己留一兩套,再開車去給北京朋友送一兩套去。 在天津,傳統中西糕點也挺有特色的。
  • 在天津,每個愛吃的熬夜晚期患者都學會了早上六點起
    @dyh0110 上網衝浪的時代弄潮兒們人人都得知道一句「結介」; 每個天津歸來的遊客都對一張口就能來一段
  • 吃貨吳亦凡做煎餅果子突遇尷尬一幕,灌湯包掉了還撿起來吃!
    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星錄節目,和美食互動,通常的選擇都是煎餅果子。邊逛街邊錄節目,星星眼的王珞丹,一看就對煎餅果子的做法一竅不通。最近吳亦凡在參加一檔國外美食節目的時候,也是弄了一套煎餅果子。吳亦凡在打蛋的時候,剛得意洋洋扔完蛋殼,愣了一秒鐘,結果他自己的雞蛋華麗麗地跑遠了。等吳亦凡回過頭,發現的時候,一臉蒙蔽,眉毛驚訝成了倒八字。十足的尷尬,也是非常調皮可愛了。
  • 都是煎餅果子,天津煎餅和山東煎餅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哪個更正宗
    煎餅果子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美食,尤其是早餐,很多人都喜歡吃它。一個煎餅餜子和一杯豆漿,營養又美味。關於煎餅果子的起源是眾說紛紜,目前名氣最大的有兩個,分別是天津煎餅果子和山東煎餅。那麼它們兩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哪個更好吃呢?
  • 是梁靜茹給你的正宗煎餅果子嗎?
    然而卻一點也不影響它捧紅了被天津人認為不正宗的的紅姐煎餅果子。在對待煎餅果子這件事情上,天津人是認真、嚴肅且嚴格的,甚至有吃貨同仁專門出了一份天津煎餅果子的白皮書以正視聽。1.賣煎餅餜子以外的其他食物,邪教!2.麵皮不是綠豆面的,邪教!
  • 有些事,只有來了天津才知道!
    每個天津人都有一個自己最愛的煎餅果子攤,在哪兒?自家樓下。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在廚房各展身手,天津人民做的是心心念念的煎餅果子,可以說愛得深沉。天津的煎餅果子攤有的是24小時營業的,經常有人半夜買煎餅吃。
  • 票選的天津最好吃的10家煎餅果子!手推車才最夠味!
    這位小哥很帥,雖然長了一副新疆人的面孔,但一張嘴那地道的天津大碴子味讓我肯定他是在天津長大的。煎餅果子簡直是味道一流,賣相上等。——by如今依舊笑春風TOP8.南開五馬路朝園裡10號樓路邊煎餅果子這種在天津被賦予特殊含義的食品,是絕不能在景區體驗的,一定要到居民小區裡去大家都排隊吃早點的地方,買一個慢慢的吃,這樣做為什麼?
  • 排隊也要吃的9家早點鋪子,原來最正宗的天津味全藏在別人家樓下
    >SWEET FOOD 天津美食很多 而你 「」正好有空「」。 俗話說的好,我家樓下的煎餅果子最好吃,「高檔」的煎餅果子總是少了一種味道,花哨太多反倒不如居民樓裡這些來的正宗,這家店排隊的人有自帶雞蛋的,火腿腸的,綠豆面配上油條,特別香,
  • 天津冷知識,嘛意思姐姐,煎餅果子來一套嗎?
    1天津是全國唯一有生日的城市(12.23)但是這一天不放假。2天津話起源於安徽蚌埠固縣,明朝時朱棣把人帶過來的。3天津人隨便聽一段相聲都能精確說出來源,相聲演員得先過了天津觀眾這關,才算成了角。4天津是全球建築風格最多的城市,英倫風,哥特風,地中海風統統有。5天津的大餅夾一切,但正宗的煎餅果子裡只放油條,還可以自帶雞蛋。6不管是小仙女還是老阿姨,在天津統統都叫姐姐,而喊爺們是二哥。
  • 天津除了煎餅果子還有什麼當地特色的早餐,這幾樣我猜你都沒嘗過
    天津,對我來說是一個極為陌生的城市,一下飛機聽到當地人說話我就覺得即使和北京離得那麼近,說話的口音差別還是很大。而對於天津的美食,在上飛機以前,我只知道天津煎餅,其它的都是在機場裡惡補的。在天津的第一個早上,我們找了住家附近的一個真素誠早餐店,這應該也是天津當地人愛吃的傳統早餐店,我完全按圖索驥點了只有在天津才能吃到的早餐,除了貌似神不似的天津煎餅,幾乎每一樣對我來說都充滿新鮮感,都沒嘗過。遠遠地就看到外面專門放一個小推車,有兩個人專做煎餅果子。寫著純綠豆石磨煎餅,應該很正宗了吧?
  • 天津的美食?山東美食?北方的美食?——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其實應該是分開來說的,煎餅就是咱們平時在早點攤吃的攤煎餅。而果子是油條。煎餅卷果子的吃法屬於天津特色,其他地區本是不常見的。因其對果子的要求較高隨著發展煎餅卷果子這種搭配也越發少見,今天咱們就聊一聊煎餅順便一提果子。
  • 教你做天津煎餅果子,配方比例告訴你,一攤一卷,搞定只需5分鐘
    在中國其他地方咱不知道,但在天津肯定會說是煎餅果子。雖然在我們眼裡,天津的小吃繁多,怎麼樣都輪不到煎餅果子當「一哥」。但在天津人的眼裡,它就是當之無愧的。天津人就是打心眼裡愛它、捧它,做法稍有差池,嚴重程度基本等同於信仰分歧。像我們在吃煎餅果子時,會依據愛好加生菜、火腿或者裡脊肉等等。但在天津只加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