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鎮按照「做大新型工業、做強現代農業、做活生態旅遊、做旺商貿物流、做美縣城集鎮」的要求,堅持「以黨建強基礎、以項目惠民生、以旅遊帶產業、以特色建小鎮」的工作思路,務實求為、開拓創新,努力建設富饒、秀美、宜居、宜遊張谷英鎮。
一、2018年工作特色亮點
(一)積極對接,全力以赴搶抓項目
全力爭取項目落地和推進項目建設,芭蕉扇業、大力神電磁鐵、邁億精密機械等企業產品質量與效益進一步提升。有機蔬菜、香菇、黃精、中藥材、油茶等38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長恆有機蔬菜基地在去年流轉土地348畝的基礎上,再次流轉土地300多畝,用於蝦稻基地建設,基地生產的黃瓜、絲瓜、苦瓜、茄子等綠色食品榮獲「有機產品轉換」認證。管網鋪設已經完成,廠區主體工程正在進行裝飾裝修。政法系統的派出所搬遷項目,目前在進行土地平整。四維集中建房點項目,由湖南大學沈教授的團隊進行規劃平面圖、效果圖和建築施工圖設計,正開工建設。鎮政府教育衛生公租房建設暨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經竣工,過道、大廳裝飾裝修已經完成,三、四樓層已入住,公租房後山護坡塑石年底完工。湘北特委維修改造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張谷英村的省級廉政教育基地正籌備揭牌儀式。張谷英鎮水廠原水管網工程項目,管網總長約3公裡,是確保張谷英集鎮居民飲水安全的重大環保項目和重大民生項目,目前管網鋪設已完成。
(二)夯實基礎,建設秀美新農村
1.集鎮提質改造。一是制定了集鎮土地收儲計劃,突出抓好S208、集鎮周邊的土地收儲,為集鎮發展預留空間。二是完成集鎮「新包舊」工程,實行風格統一包裝、招牌統一製作、管線統一改造、弱電統一入地,進一步提升集鎮品位,目前已完成景區前路段仿古改造,劉萬輔路改造明年起正式實施。三是認真落實好規範村民建房的各項規章制度,禁違拆違治違過程中依法依規、嚴格程序,有效改善我鎮居民住房條件。
2.美麗鄉村建設。一是抓好農村「空心房」整治復墾復綠後續工程。我鎮空心房拆除總計543棟,拆除面積73094.27平方米,並嚴格核實空心房拆除面積,對已實施拆除區域加快推進復墾復綠工作,目前已復墾復綠面積達90%。二是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張谷英村、大峰村為建設示範點,以點帶面,在全鎮各村因地制宜開展村莊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深度發掘農耕傳統、孝友文化、民間技藝等鄉土文化,建成一批美麗宜居村莊、生態村莊、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和休閒旅遊鄉村。三是大力推進婚喪喜慶事宜文明節儉工作,倡導文明新風,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我鎮治陋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群眾人情開支大幅減少,塑料製品使用減少60%以上,鎮域範圍內已基本看不見炮屑,8家商戶主動申請註銷煙花炮竹經營許可證,上半年「治陋習、樹新風」工作進入全縣第二名。
3.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方面:今年新修貧困村組級道路、斷頭路達6公裡;落實路邊安保工程項目,安裝路邊防護欄3公裡、新增安全警示牌指示牌20餘塊;梅城線道路修補2公裡。水利方面:群力、團結、楊家洞等5座小二型水庫維修加固已開工建設。大坳水庫節水灌溉建設項目已完工。各村國土災毀項目即將實施。
(三)狠抓做實,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整治
1.切實抓好山水田土資源保護。貫徹落實「河長制」,推進河道綜合治理,突出抓好截汙治汙、規範養殖、堤岸養護、水域管理、河道清障、河面保潔、綠化維護和清障拆違,努力實現水清、河暢、堤固、岸綠、景美。嚴格按照「三個原則」、「五個一律」要求,全面開展打擊非法盜採砂石整治行動,今年總計開展聯合執法行動8次,取締、關閉無證非法礦山和洗礦場17家。
2.持續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一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集鎮垃圾中轉站目前已完成規劃設計與土地平整,已開始現場施工;二是開展廁所革命及糞汙治理。集鎮的公廁建設項目目前已進入施工階段。三是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張谷英鎮汙水處理廠工程建設PPP項目總投資2089.45萬元,現廠區主體結構和管網鋪設已全部完成,設備安裝基本就位,已進入最後的裝飾裝修階段和設備調試階段。四是全鎮啟動舊水廠提質改造工程。新增設500立方過濾池和800立方蓄水池,延長供水管道,將桐木水庫至水池管道擴大為110水管,提升舊水廠處理淨化水能力;通過鋪設全長5200米的160輸水專用管道,打通桐木水庫、後巒水庫新舊兩個水廠的連接,破解取水不足難題。目前,管網鋪設已完成,據估計,整體工程將在年底全面完工。
3.不遺餘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認真開展森林防火工作,今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大的火災,確保所有的火災都能及時組織力量迅速撲滅。嚴格執行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出臺的相關政策,並撥付專項資金貳萬元加強巡查、設卡設點檢查等工作,確保特別防火期間無森林火災發生。
(四)關注民生,點燃和諧社會「助推器」
1.精準扶貧。全力推動精準扶貧三年攻堅行動,扶貧工作取得實效。一是貧困面明顯下降了。2018年脫貧140戶431人,蓮花湖村、大明山村2個貧困村今年出列;二是村容村貌明顯改善了。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都取得長足發展。三是脫貧致富能力明顯提升了。2018年,全鎮共落實產業發展獎補資金68.33萬元,光伏發電、有機蔬菜、「旅遊+」、林下經濟、蘑菇種植等產業幫扶初顯成效,吸納貧困戶93戶277人,人平增收1600元以上,貧困群眾自我發展內生動力得到加強。四是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了。幹部作風的明顯轉變,獲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贏得了社會各界對全鎮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2018年上半年全縣扶貧民調我鎮名列第二名。
2.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薄弱學校改造與合格學校建設,做好張谷英鎮教育基金會資金籌備工作。堅持以提高人民衛生與健康水平為中心,張谷英、饒村中心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管理更加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逐步提高,2018年11月15日張谷英鎮通過了「省級衛生鄉鎮」驗收。
3.強化安全監管。把安全作為黨政履行「一崗雙責」的首要責任來抓,堅守安全紅線。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大執法、大整改、大督辦,防範和遏制了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發生,真正做到了提前預防、及時發現、及早消除。今年以來,在全鎮境域內,對煙花爆竹零售經營部門麵攤點商販開展了11次非法違規清剿行動,真正實現了我鎮煙花爆竹經營整治轄區內全境覆蓋。通過開展涉砂涉礦專項整治行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整頓了我鎮涉砂涉礦安全生產經營秩序,加強了涉砂涉礦行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也規範了其內部安全管理。
4.創新社會治理。按照「輿情把控、信訪穩控、事故嚴控、治安可控」的總體要求,落實維穩責任,2018年化解了1起歷史積案;及時辦理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確保了信訪事項100%登記錄入、100%及時受理、100%按期辦結,息訪率達到99%,做到了無非正常上訪、無逾期受理辦理信訪事項、無退回重辦信訪事項,全面推進信訪工作「三無」單位創建活動。
二、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分析
一年來,我鎮工作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
一是產業基礎疲軟,地理位置受限,交通便利條件不明顯,招商引資難度大;
二是鎮村幹部年齡老化,後備力量不足,善辦事,敢辦事,能辦事的人缺乏。
三是制度建設尚需完善,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還有差距。
三、2019年工作規劃
(一)黨建示範引領,立穩舉旗定向「指路牌」
一是落實主體責任,謀劃全盤工作。切實扛實黨建責任,強化黨建引領,把第一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帶頭執行黨委成員聯繫黨建工作點制度,落實定期討論黨建工作制度,每月召開一次黨政辦公會研究黨建工作,召開一次黨建工作例會,逐月落實落細黨建工作任務。二是強化班子管理,改進工作作風。嚴格落實村幹部坐班制度、周例會制度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制度。按照「一月一檢查,季度一考核」方式,打分排名,考核結果與年度績效掛鈎,充分調動村幹部的幹事積極性。三是細化隊伍管理,創新工作機制。實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按照「亮身份、作承諾、聯五戶、嚴考核、樹形象」的要求,全鎮1364名黨員,主動申報,製作統一的黨員承諾公開牌,做好黨員民主評議及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工作,抓實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確保黨員隊伍純潔。採取建立流動黨員QQ群、微信群等多種方式與外出黨員溝通對接,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組織全體鎮、村、部門幹部集中輪訓學習十九大精神,切實提高「三會一課」質量,增強基層黨員黨性觀念和幹事激情。
(二)產業轉型升級,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
一是建設特色現代農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資源優勢,加快產業轉型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發揮長恆有機蔬菜基地和大明山種植基地產業扶貧中的帶動作用。利用「十萬畝楠竹基地」優勢,支持芭蕉扇業開發竹製產品。此外,大力支持芭蕉村半山林中藥材,大明山村香菇,一心水果專業合作社楊梅、枇杷、獼猴桃,青雲油茶合作社油茶等特色產業發展。二是打造全域旅遊名鎮。充分放大張谷英村「國字號」品牌效應,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整合旅遊資源,做優規劃、做美集鎮、做靚線路,按照「景區帶景點、景點促景區」的思路,把張谷英村與劉備洞、十萬畝竹海、湘北特委等周邊景點串聯起來,實現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三是搭建現代商貿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企業管理,完善寓外鄉友庫,調整招商工作思路主動出擊,將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飛地招商的作用發揮極致,優化招商投資環境,努力營造尊商、重商、扶商、愛商的良好氛圍,吸引更多的外地企業落戶我鎮,為我鎮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著力問題整改,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發揮扶貧對象主體作用的原則,統籌規劃,注重實效,推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以及社會扶貧有機結合,形成脫貧攻堅合力,有效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一是制定2019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及時動員部署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進一步加強扶貧隊伍業務培訓,提升幹部履職能力。加強對幫扶責任人、村支兩委、聯村聯片幹部的培訓力度。三是鞏固提升2014年至2018年脫貧戶,確保永續脫貧。制定全鎮所有脫貧戶243戶789人鞏固提升幫扶計劃,在確保其「兩不愁、三保障」繼續落實到位的同時,加強引導家庭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發展特色產業等,擴寬家庭經濟來源渠道,保障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脫貧。四是加大未脫貧人口的幫扶力度,按時完成脫貧任務。落實各項扶貧政策,為貧困戶創造增收渠道,確保未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到位。五是強化日常督查考核,保障各項工作落實。成立交叉檢查組對全鎮13個村的貧困戶進行入戶檢查,對開展行動緩慢、弄虛作假、落實不力的,從嚴追究責任,以更加嚴格的督查確保脫貧目標任務落地。
2019年,我鎮將繼續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落實好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的決策部署,在以往基礎上以奮發的幹勁、以飽滿的熱情、以務實的態度迎接新一年的各項挑戰,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全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