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2020-12-09 17:55
-
新時代我們不要「大意失荊州」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為荊州」,荊州作為中國古九州之一,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所在地。在建城3000年的歷史中,荊州見證了波瀾壯闊三國史。先在名篇《隆中對》中曾這樣描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荊州的重要地位:「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後有有西蜀名將關羽在此地「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在李白的詩篇《早發白帝城》中共也有「千裡江陵一日還」的名句、足可見,荊州這一座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24座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名城所承載的深厚歷史文化。
-
大意失荊州的關羽是怎樣一步一步被神化的?
但是雖然在《三國志》當中,陳述關羽都是通過他忠義的事跡來說的,但是陳壽對於關羽的描寫卻只用了不足1000字,不足1000字的篇幅就把我們後世所神化的人物寫完,按照關羽在現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太合情理的,可見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關羽的印象並不是太理想「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這也說明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原因,妄自尊大,輕敵「早有關公輕陸遜而失」。
-
關公大意失荊州,別成為一本糊塗帳
關公大意失荊州,別成為一本糊塗帳 文|清哲木 關公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荊州,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
並非關羽,那麼到底是誰大意失的荊州?
並非關羽,那麼到底是誰大意失的荊州? 眾所周知,關羽大意失荊州,可細細分析,關羽失去荊州的責任不應完全歸罪於他,關羽攻打曹操時,曾經沿江設下烽火臺以及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可謂心思縝密,用心良苦,但百密尚有一疏,雖然荊州之失關羽的責任不可推卸,可是諸葛亮的戰略部署也是有嚴重問題的。
-
大意失荊州,荊州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尤其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這並不陌生。在當時,為何魏、蜀、吳均對荊州虎視眈眈,蠢蠢欲動?三國時期,荊州地處於曹劉孫三國邊界,是一個關鍵的地點。每一個國家都想為自己爭取能夠帶來最大利益的領土,這將會為他們以後統一南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麼大的誘惑,試問哪一個國家想要放棄?
-
關公大意失荊州,荊州不可貪大而毀了關公
央視評荊州巨型關公像是褻瀆歷史文化【關公大意失荊州,荊州不可貪大而毀了關公】湖北荊州巨型關公雕像引發關注,專家開始論證搬移選址方案。這個教訓,荊州相關決策者必須埋單。把關公搞成了違法建築,這就是對歷史文化的無形褻瀆和有形破壞!
-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是哪裡?許多人都想錯了!
三國爭霸時魏蜀吳都想得到荊州,荊州是現在的哪些地方?「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是哪裡?許多人都想錯了!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經過連年混戰後,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在三國爭霸戰中,有一個地方是曹操、劉備與孫權多次爭奪之處,那就是「荊州」。《三國演義》中,神勇無敵的關羽晚年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失了荊州,結果,引發了劉備東徵兵敗,從而改變了三國格局。荊州最早是東漢宗室劉表的地盤。劉表,字景升,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東漢末年的名士、軍閥。
-
借歷史名人打旅遊品牌關公大意失荊州敗在那了
為什麼今天的荊州成了關公的大意失荊州,因為借歷史名人打旅遊品牌是普遍做法,所以三亞有了108米的南海觀音,文筆峰開發成了南宗宗壇,建了玉蟾宮。再看荊州,57.3米的關公像,擋住了荊州古城風貌。從新聞報導來看,為了追求世界之最,荊州成了關公的痛,大意失荊州成了佳話,這也說明了荊州不適合把關公像造成世界之最的根本,畢竟荊州不是關公得道成仙之地,僅是關公的大意失荊州。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怎麼「大意」的?「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在這十年中,劉備收服了馬超,集齊了他的「五虎上將」,隨著龐統的來投,他的身邊「臥龍鳳雛」亦是比翼雙飛,兵強馬壯的劉備,逼降劉璋,佔據了蜀地,強佔荊州,讓孫權敢怒不敢言,攻佔關中,讓曹操嚇得差點遷都……但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的高潮戛然而止,關羽為何會「大意」?「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大將呂蒙設計殺害,享年58歲。對於丟失荊州,這可能是關羽這輩子最大的失誤了。我們現在也可以猜想一下,關羽丟失荊州,他自己肯定是捶足頓胸,懊惱不已,感覺很沒面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關羽這個人一生非常傲慢,有些許的目中無人,就是能讓關羽看上眼的人或者物品不多。
-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去的更是蜀國的半壁江山,荊州對蜀國重要在哪了
二是因為劉備帳下很多人才來自於荊州,劉備本人受到荊州世家大族不少支持。比如諸葛亮就有很深厚的荊州背景,馬良、馬謖兄弟也是出生於荊州。如果沒有了荊州劉備卻無動於衷的話,蜀漢的這一些來自於荊州的人才會怎麼想呢?他們還會把劉備當成自己人嗎?三是荊州這個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
你認為「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的責任嗎?
丟失荊州,關羽有責任,但絕不是全責,更談不上「大意」。我們先說三國時期的荊州,它並不是現在的湖北荊州這樣一個城市,而是荊州七郡(後來增加襄陽郡、章陵郡共九郡),包括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荊州七郡,也並非為三國一家獨佔,而是三家瓜分。
-
關羽大意失荊州,但卻給蜀國帶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
這些戰役有的是以少勝多,有的是以謀略取勝,當然也有一些因為大意而失敗的。說起關羽,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但是在關羽的一生當中也曾有過失敗的時候。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裡一個重要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三國徵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那之後蜀漢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大意失荊州主要講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瓜分。劉備在去打劉璋的時候,讓關羽守好自己佔領的荊州五個郡,但是關羽卻要去打曹操。
-
謊言:一直說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看另外一種說法是否如此?
一讀《三國演義》有感:關羽丟掉荊州,真的是因為自己大意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三國史中有關關羽失荊州的歷史片段記載,關羽丟掉荊州其實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大意,而主要還是因為劉備勢力的主力都在益州,而留給關羽的軍隊其實只夠防守,完全沒有能力進行徵伐。
-
火影:自來也大意失荊州,本來的優勢變成送命的隱患
年輕時收長門,小南和彌彥為徒,年長後有在雨忍村偶遇長門,小南和彌彥,這也成為自來也大意失荊州的開端。在自來也對戰佩恩的最初,自來也是佔盡優勢的,他先利用兩大蛤蟆仙人的幻術將三個佩恩進行集體圈殺,可是他如此精明之人卻沒有發現隱藏的第4個佩恩,就是這個隱藏的第4個佩恩讓自來也大意是荊州,他先趁自來也不備,砍掉了自己也一隻手臂,而後通靈出佩恩六道,至此佩恩六道才算真正登場。
-
讀《大意失荊州》有感 幸運星小記者 施子謙
今天,我在《三國演義》中學習了「大意失荊州」這個悲慘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情節是:關羽駐守的荊州被呂蒙使詐,關羽放鬆警惕並失掉了荊州,最後敗走麥城。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驕傲使人退步,謙虛使人進步」這個大人們經常講的道理。不只是關羽,我身邊的朋友,包括我,也被「驕傲」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惡魔打敗過,還敗的很慘呢!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他大意傲慢麼?其實另有原因
其中,蜀漢劉備佔據荊州九郡中的4郡面積最大,所以也就有後來所謂的關羽守荊州,實際上荊州並非全部為蜀漢所有,並且荊州一開始也並非關羽鎮守,而是有蜀漢智囊諸葛亮鎮守。 那麼,為什麼都說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呢?
-
「大意失荊州」的真相是真的嗎?原來我們都被這個俗話騙了幾千年
我們有句老話叫大意失荊州,講的是三國時期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的故事。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當年孫劉聯盟共同擊敗曹操以後,劉備和諸葛亮使用計謀佔領了荊州,周瑜幾次派遣魯肅索要荊州都沒有成功,結果還把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落了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
劉備稱霸三國的轉折點,大意失荊州,隆中對宣告涼涼
筆者並不是完全認同這一種說法,今天筆者也想談談自己的見解以及筆者認為劉皇叔的失敗之處-大意失荊州。先來看看蜀國主要將領的死亡,劉備在公元223年白帝城託孤後死亡,關羽在公元220大意失荊州後被抓後被殺,張飛於公元221年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黃忠在公元220年病逝,馬超於222年也是因病逝世,法正在公元220年病逝。我們這裡也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劉備,關羽,張飛幾人都是折戟在東吳手裡,蜀國幾乎沒有在魏國手上吃過大虧,寥寥無幾的大將折戟在魏國手裡。所以筆者以為蜀國的一系列動蕩的根本原因就是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