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再次剖腹產記錄,讓產婦恢復神速的「腹膜外剖腹產手術」

2020-11-11 懷孕這些事兒

文章開頭先來張生產前一晚的大餐照吧,要不然生產後就要展開長達一個月的清淡月子餐囉。

嘿嘿~大口吃肉大口吃薯條真是爽

孕肚記錄

確定懷孕後,展開了大腹便便的生活時,就在想~第二胎該選哪生產呢?

第一胎生產時的照片

第一胎在醫院因為胎兒窘迫的緊急情況下剖腹,那五天總覺得有些不方便不舒適。

來回憶一下當初急迫到不行的生產回憶吧-文章連結:

第二胎既然也要選擇剖腹,那就對自己好一些吧,問了很多朋友,蠻多推薦離家近的這家醫院,後來發現醫院離老公公司只要五分鐘的路程,就決定是這家醫院啦!

看著肚子慢慢變大~,終於懷孕滿38周。跟醫院約10月12日早上開刀,前一天接到護士來電提醒要帶的東西,還有這天下午五點半要入住,櫃檯報到,繳完手術費+病房費後,先做寶寶的胎心音檢查以及媽媽的心電圖跟抽血,大概一小時左右就跟著護士前往房間了。

超開心的!我這次入住的是505號單人房,雖然不便宜,但住的這五天真心覺得單人房舒適自在許多。

這位身高181的先生說陪病床這麼短怎麼睡,後來才發現腳那邊的沙發下面可以拉出來變長啦(實戰心得:雖然一樣要定點翻身,但柔軟度還行)。

單人尺寸的床,躺起來軟硬適中還蠻舒服的,重點是它可以電動操控呦!開刀後那幾天多虧有這功能讓我上下床比較不用出力。

當天生產過程簡約版

07:00:被一陣很像月經的痛給痛醒,印象中睡著時也隱約在痛,跟護士報告後到觀察室做胎兒攝像頭聽胎心音。

07:23:覺得沒那麼痛了,只是感覺肚子一陣緊一陣不緊,不知道算不算規律的陣痛。

7:40:打點滴跟抗生素。

7:50:護士讓老公來待產室拿我的手機跟飾品。

8:00:走路進開刀房。

8:10:麻醉醫師說明內容。

8:25:小李醫生開始動刀,由左到右好幾次,有感到刺痛,但不會不舒服,麻醉師加強麻藥,頭變得比較暈,身體沒什麼搖晃感,但有強烈經痛的感覺,醫生說在找寶寶,隱約聽到:「要把寶寶向左邊移動,媽咪會有點不舒服哦」。

8:35:聽到宏亮的哭聲,這時候感動得哭出來,感覺肚子舒服多了,小李醫生抱妹妹到右手邊跟我合影,然後我就睡著了。

9:15:老公看到小妞囉,給她爸爸的溫暖第一抱。

13:00:回房間休息,護士說14:30可以喝點水,傍晚17:00左右可以吃稀飯。

18:00:晚餐送來,口味很不錯吃了一些。

20:30:護士來拆手上點滴。

入住那天晚上看手機到半夜兩點多,隔天一早六點多覺得肚子悶悶痛痛的而醒來,很像月經來的那種痛,忍了半小時後覺得實在是越來越不舒服,很怕當初第一胎時的狀況又發生,跟護士報告狀況後,就被叫去手術房旁邊的待產室聽胎心音,躺著躺著護士幫我打了點滴跟抗生素,沒多久開刀時間也快到了,護士就讓我直接進手術房。

第一次開刀自己走到手術臺旁邊,躺上去後護士先幫忙讓設備就定位,然後就聽到一個非常沉穩又讓人安心的聲音在頭頂上方傳來,那聲音就像在半夜聽著溫柔的電臺廣播。「子晴你好,我是今天的麻醉師,你放心~接下來我們要做…」麻醉師柔柔慢慢且很詳細地把待會要進行的動作一一解說,然後跟護士一起幫我側躺彎曲施打麻藥,因為我採用腹膜外剖腹產手術,要打兩次麻藥。

第一針是麻醉我背脊的表皮,第二針是讓我下半身麻醉,本來我還很想說兩針會不會痛死

但真如他所說就是第一針時比較有一下子的刺痛感,等麻藥開始後,後面第二針完全沒感覺到痛,針打完後護士幫我躺正,可以明顯感受到雙腳漸漸沒知覺了,這時小李醫師出現囉,雖然隔著布簾但隱約可以感受到醫生很細心的進行手術。

小妞出生...我整個死魚眼…雖然看不出來但麻藥還未退我真的盡力微笑了

這邊給小李醫師很大個贊,出院前拆線就覺得傷口不大且很漂亮,相信好好照料,不用幾個月就可以到看不出來的程度了,技術真的很強捏!

開完刀我在恢復室醒來時,護士帶小妞來給我抱著一起合影,不誇張~,我抱著小妞時,只感受到傷口那邊的痛,手啊腳的其它身體部分移動時竟然不會覺得痛。

還記得當初生小宇(老大)時,在恢復室頭暈目眩全身都痛根本很難移動半寸。

爸爸幫小妞拍的第一張照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妞嘴巴左下方有淡淡的一條壓痕。醫生說腹膜外剖腹產的寶寶都會有,因為這個手術開的傷口痕跡比傳統剖腹產來得小,所以在把寶寶帶出媽媽肚子時需要藉助儀器幫忙夾出來,但寶寶會動來動去,所以夾子落下的位置每個人都不一樣,小妞就是剛好被夾到下巴,我還有看到嬰兒室其他寶寶有被夾到眼睛附近或是臉頰附近,但兩三天後痕跡就退掉了,所以爸媽們也不用擔心。

回房間後第一件事就是『睡覺』,畢竟昨天看手機到半夜兩點多才睡,隔天又那麼早就痛醒然後生孩子去,好好補眠睡一覺,隔天醒來時,再說一次真的不誇張!

開刀後第二天,我拆尿管後竟然可以自己下床,然後走路去嬰兒室餵奶啊,問我會不會痛,說完全不痛的就太誇張了啦,但那種痛就僅是傷口附近,很像月經來的那種刺痛感,我個人覺得慢慢走路是可以接受的,回想第一胎生完隔天我可是憑著意志力+麻藥,坐著輪椅才有辦法去加護病房看小宇呢,難怪大家都要來醫院選腹膜外的方式生產。

再來分享一下這個醫院餐點吧,真心推薦要另外加購藥膳,這的夥食完全不馬虎耶!

喝得出來中藥那些湯品很認真地熬煮過,而且不加調味很回甘,每次喝完都會全身熱呼呼直冒汗,肉跟海鮮部分也都超新鮮的!不愛吃魚的我都可以吃光光~,如果滿分五顆星的話,我會給五星。

住到第二天時,護士有來告知第三天要準備辦理出院,但剛好老公那兩天公司比較忙走不開,因此拜託護士再讓我多住兩天,但由於病房有點不足,(那兩天超多媽媽生產),就被安排換到樓上的月子中心。

出院前護士還會安排一對一的寶寶洗澡教學,如果是回家自己坐月子的爸媽也比較能有個學習的經驗,老公說第一次幫剛出生的寶寶洗澡,覺得好軟好軟喔~也挺值得回憶的。

第五天,出院了,生孩子我感覺至少不是那麼痛苦!

文/凱特毛毛(生活在臺灣的寶媽);懷孕這些事兒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剖宮產就是剖腹產?錯啦!腹膜外剖宮產不進腹腔,傷害小恢復快
    還有一種傷害小、免排氣、恢復快、無需切開腹腔的剖宮產術式——腹膜外剖宮產。      剖宮產分一般剖宮產和腹膜外剖宮產,簡單來說兩者區別在於腹膜腔有無打開。      一般剖宮產開刀方法是打開腹膜,進入腹腔內再打開子宮取出胎兒。
  • 腹膜外剖腹恢復快、免排氣!為何多數醫生不採用?
    孕媽看過來,你知道剖腹產有分兩種方式嗎?經歷過腹膜外剖腹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但為何醫院醫生較少採用腹膜外剖腹呢?是否有何缺點?一般剖腹產開刀方法是打開腹膜,進入腹腔內再打開子宮生出胎兒。腹膜外剖腹則省卻了打開腹膜腔這個步驟,直接進入子宮生出胎兒,整個手術過程都在腹膜外操作,器械外來物都不會碰到腹腔內的臟器,但手術困難相對較高,並不是每位婦產科醫生都熟練此種開刀方式。
  • 剖腹產中「橫切口」和「豎切口」有什麼區別?哪個對產婦更好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剖腹產手術也越來越成熟。剖腹產是人類分娩方式除了順產外,唯一的分娩方式,它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難產帶來的風險,也極大程度的挽救了無數因難產而差點葬送性命的產婦。有位寶媽問我:「為什麼我剖腹產的時候,肚子上是橫切口,而別的寶媽卻是豎切口,這有什麼區別嗎?」先來了解剖腹產的概念剖腹產顧名思義,就是用手術到經腹壁把子宮切開,直接從子宮內取出胎兒,這種分娩方式被稱為「剖腹產」。
  • 剖腹產手術是什麼?醫生忠言:手術後應該多做這些運動
    剖腹產術為經腹切開子宮壁直接取出胎兒的手術,目前手術的應用範圍很廣,但能否恰如其分的掌握好手術的適應症還比較困難。如必須剖腹產而來作手術,則可造成產婦或胎兒死亡:如果不該手術而做了手術,會給產婦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把握好手術的適應症是非常重要的。
  • 剖腹產應如何配合醫生?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為了施行剖腹產時孕婦能很好地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母子平安,就應當讓產婦知道剖腹產的術式和手術的過程。剖腹產的術式一般有四種:子宮下段式,這種術式是子宮的切口在子宮下段,亦即在擴張了的子宮峽部。
  • 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能順產嗎?
    原創 2016-08-01 馬蕾 丁香媽媽「我三年前生的寶寶,當時是剖腹產,現在想要二胎了,可是一想到要再挨一刀,心裡就怕怕的。」「我聽說做過剖腹產,第二胎也是可以順產的,是真的嗎?肚子上有道疤,會不會出危險啊?」
  • 剖腹產產後恢復?剖腹產刀口多久恢復?
    剖腹產刀口多久恢復?很多媽媽都這樣的疑問。剖腹產刀口的恢復時間,要看護理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表皮的傷口在術後一周之內可以拆線,但完全恢復的話就要一個月左右。一般情況下剖宮產術由於手術傷口範圍較大,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後5~7日即可拆線或取除皮膚夾,十天左右就不會感覺到很明顯的疼痛。但是,子宮切口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   甜心提醒:腹部的手術拆線時間要根據傷口的恢復情況,以及患者的體質而定。
  • 剖腹產不就開一個口?這個剖腹產過程刷新常規認知,不比順產容易
    剖腹產是個怎樣的過程手術前剖腹產手術的進行在無其他特殊危急情況下,基本都在37-39周之間,為避免越臨近預產期,自主宮縮增加,等自主陣痛開始的話,會影響剖腹產進行。到正式開始手術當天,需提前禁食至少8小時,以避免若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不適發生嘔吐,自身因麻醉無法做出反應,可能會導致殘留食物被產婦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難。進入手術室後,需進行血壓、心跳、胎心測量是否正常,隨後在背後推入麻醉。
  • 做剖宮產你有更好的選擇——腹膜外剖宮產
    經歷過腹膜外剖宮產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沒那麼痛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
  • 武漢婦產醫院:剖腹產的優勢有哪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腹產,不僅是因為孕婦害怕疼痛和身體不可抗力,還因為剖腹產有很多優點,這使得孕婦更喜歡這種方法。    剖腹產主要有這些優點:   1、不做腹部手術,損傷小,對母嬰健康幹擾小;   2、術後肛門排氣快、,胃腸功能好、進食早;   3、術後無腸粘連、腸梗阻。
  • 剖腹產恢復慢,為何還受產婦歡迎?4點好處順產比不了
    文|小不點隨著現在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產婦生孩子也不再受困於自然分娩,目前有多種分娩方式供產婦選擇,水中分娩、無痛分娩、剖腹產等各種方式都可以替代自然分娩,但是其中最流行的還是剖腹產。剖腹產的特點剖腹產是指醫生通過對產婦剖腹的方式進行接生,胎兒直接被醫生取出來,最後再對產婦的傷口進行縫合包紮,胎兒不經過產道就能順利出生。相比於自然分娩來說,剖腹產的傷口更大更深,所以產後恢復起來也會比較慢,如果寶媽想要生二胎的話,最少要間隔三年才能再次安全懷孕,所以它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產婦選擇剖腹產,這是為何?
  • 產科科普 | 腹膜外剖宮產不傷元氣,恢復快、免排氣!但為何醫院醫生較少採用腹膜外剖宮呢?
    經歷過腹膜外剖宮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但為何醫院較少採用腹膜外剖宮產術呢? 腹膜外剖宮產則省卻了打開腹膜腔這個步驟,直接進入子宮生出胎兒,整個手術過程都在腹膜外操作,器械外來物都不會碰到腹腔內的臟器,但手術困難相對較高,並不是每位婦產科醫生都熟練此種開刀方式。
  • 剖腹產的刀口多久可以恢復 因人而異科學恢復事半功倍
    短期影響主要集中在術後恢復期,由於剖腹產的自身特性,此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會致使子宮收縮乏力發生率大幅增加,這種情況的出現極易造成術後出血增多,影響產婦身體健康。 相比順產,剖腹產手術的感染機會被擴大,手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術後恢復期子宮內膜炎是常見的三種剖腹產術後常見情況。
  • 順產雖然比剖腹產恢復快,但剖腹產有三個好處,順產是比不了的
    1、 費用比較低因為順產是產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不像剖腹產那樣要經歷手術,所以順產正常花費的金額比較少,這樣就可以幫助家庭節省一些開支。2、產婦身體的恢復時間比較快順產的話,產婦正常當天就可以自己下床走動,比較快可以自理,然後一兩天就可以出院了,很多產婦生完就會感到輕鬆。剖腹產一般產婦前幾天都不能動彈,自己無法自理,身體恢復也比較慢,生完以後是比較痛苦的。
  • 一天中有個最適合剖腹產的時間段,手術效果好產婦恢復快,速看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在現代,剖腹產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一眾女性帶來了福音,由於麻藥的存在,手術中的產婦並不會感到過於疼痛,且時間上也比順產要短,產婦吃到的苦頭比較少,也難怪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在上午進行剖腹產手術了
  • 有一種剖腹產寶媽叫昆凌,三年剖兩胎肚皮光滑如新,狀態令人羨慕
    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多少媽媽的心酸,許多孕媽媽迫於條件的限制,選擇了剖腹產。雖然避免了順產的陣痛,但是剖腹產漫長的恢復過程,術後壓肚子痛到懷疑人生的經歷,以及下腹部手術所造成的疤痕,都讓孕媽媽們頗感心酸。對於明星來說,剖腹產帶來的那條長長的傷疤更是會對她們的工作造成影響。
  • 剖腹產寶媽該怎麼吃月子餐?
    隨著產科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剖腹產的傷口也癒合的越來越好。但畢竟是個腹部大手術,傷口會很疼,剖腹產媽媽要做好思想準備。 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要十分注意傷口恢復,尤其是前三天,產後護理與飲食調理格外的重要。
  • 剖腹產手術後的第一天,產婦需要牢記的「三要」和「三不要」
    但是剖腹產需要打開產婦的子宮,相對於順產來說,傷口會更大,出血量會更多,給產婦帶來的傷害也會更大。所以在剖腹產之後,產婦需要注意很多問題,這樣才更有利於產後恢復,尤其是剖腹產後的第一天,非常重要,如果做好了就可以少受很多罪。
  • 剖腹產與自然分娩哪個好?
    她們必須面臨著一種抉擇,要麼自己生產,要麼剖腹產。那麼究竟哪種分娩方式好?  一、胎兒方面  自然分娩是指胎兒通過陰道娩出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首先,臨產時隨著子宮有節律的收縮,胎兒的胸廓受到節律性的收縮,這種節律性的變化,使胎兒的肺迅速產生一種叫做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磷脂,因此出生後的嬰兒,其肺泡彈力足,容易擴張,很快建立自主呼吸。
  • 剖腹產後,產婦最好採用這樣的「睡姿」,有利於傷口恢復,別大意
    可是剖腹產就不一樣了,剖腹產畢竟是產婦經歷了一場手術,產婦的子宮會被手術刀劃開一道口子,這個過程雖然打了麻藥,產婦們自己全然感受不到,但是產婦身體恢復非常慢,手術結束以後如果產婦自己不注意的話,刀口隨時可能會開裂,或者傷口會感染到細菌。剖腹產後,產婦最好採用這樣的「睡姿」,有利於傷口恢復,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