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文學為徐州深情「帶貨」|鎩羽|閻爾梅|文學|英夫|徐州|龍士宇

2020-12-25 騰訊網

煌煌50萬字長篇小說《鎩羽》於今年7月淮海書展上與讀者見面。歷時8年,作者張新科業餘時間完成的這部大書,被評論家認為是「填補了關於抗日戰爭重大戰役徐州會戰的文學書寫空白」「是一部獻給江蘇和徐州的深情之書」。《鎩羽》將故事發生地設在徐州及周邊,作者完成小說使命的同時,在作品中深情為第二故鄉徐州「帶貨」。

呈現徐州抗戰全景

「以史詩性書寫構成了對於徐州會戰的全景式文學呈現。」江蘇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徐州雲龍書院院長徐放鳴對《鎩羽》的評價,讓看過此書的人都深有體會。

小說開篇就介紹了徐州學生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的一個真實事件:

1931年10月29日,徐州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請願團兩千餘人趕赴南京,先是拜謁中山陵,學生韓如純斷指血書「在生一日,誓與日寇對抗到底」,隨後隊伍浩浩蕩蕩齊聚國民黨中央黨部示威請願,蔣介石最後不得不出面接見安撫……

徐州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前沿,1938年5月淪陷,被侵佔8年。小說呈現了徐州淪陷前地方民眾、全國名流宣傳抗日的場景,徐州會戰中臺兒莊大戰、滕縣保衛戰、徐州突圍等重要史實,徐州淪陷後日軍製造的閻窩慘案、漢王慘案、棲山慘案等暴行,美國傳教士彭永恩夫婦救助中國百姓、德國人卡爾賈汪護礦等經歷,徐州從設置偽「蘇淮特別區」到成為偽「淮海省」省會等過程,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為原則,全景記錄了徐州抗戰的歷史脈絡。

用活徐州方言敘事

小說作者雖然不是徐州當地人,但描寫「日諜徐州組」語言訓練的情節時,方言的使用讓讀者忍俊不禁:

對英夫五人來說,徐州話的學習是最難的……白天不放過任何練習漢語的機會,到了晚上,英夫五個人關燈躺在床上,仍然練習著對話。

佐佐木對山本說:「恁屙的屎橛子瘟不臭(你拉的大便真臭)!」

山本回答:「俺呼恁一耳巴子(我扇你一耳光)。」

小林朝野口喊:「恁個肉頭,俺不揉恁(死腦筋的傢伙,我不理你了)。」

野口回答:「恁是個啥黃子,搜比摳子一個,骯囊人(你是個什麼東西,小氣鬼一個,噁心人)。」

五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對練至深夜,英夫才叫停,最後他說:「管!管!咱幾個黑不楞騰摸黑兒練得血苦,吐沫星子像石渣子一樣,把屋當門的地都砸出了凹克騰,蝎虎子都嚇跑了,打明再接著拉呱……」

引入徐州美食民俗

小說對徐州美食的展示不吝筆墨,雖未見其物,亦讓人垂涎:

英夫愛聽龍士宇(《鎩羽》的主人公)介紹中國特別是徐州的民俗民諺,喜歡吃龍士宇做的中國飯菜,蒜爆魚、辣子雞、三鮮水餃和小蔥煎豆腐是他的最愛。只有這個時候,英夫才會難得地抿嘴一笑,說:「沒有想到中國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龍士宇說:「我老家徐州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呢,比如烙饃卷饊子、辣湯就煎包、紅燒羊肉和地鍋土雞,可惜我不會做,只能等您今後去吃了。」

……龍士宇說:「在我老家徐州,進了臘八就是年,家家戶戶掃屋子、炸果子、磨豆腐、蒸饅頭,還有衝旱船、舞獅子、耍龍燈、跑竹馬,從臘月一直要忙活到被稱為『龍抬頭』的二月二。」

就這樣練了兩個月,英夫能一次喝下去半斤「老白乾」……五個人聚在一起喝酒,一盤涼拌藕、一盤臭「鹽豆」、一盤花生米、一盤焯菠菜,在亂鬨鬨酒令聲中,贏者手指對方,輸者仰脖吞下,和一個徐州普通家戶招待親朋故友的場面毫無二致。

龍士宇秘密加入黨組織後的當夜,激動不已,無法與人分享,獨自慶祝的方式,就是「從柜子中取出一瓶窯灣『綠豆燒』,找遍房間沒有找到一點下酒菜,只得剝開一頭蒜,就著蒜瓣自斟自酌起來。」龍士宇還以「徐州八大碗」宴請過兩位自己的同志——荷葉蒸肉、皮肚丸子、滑嫩裡脊、大碗千子、燜蒸魚塊、燒椒皮蛋、清湯全雞、八寶甜飯。

鉤沉徐州人文史話

小說在波瀾迭起、懸念縱生的情節間,將徐州的人文史話適時帶出。這些可載入徐州甚至中國歷史的「知識點」,既為作品增色,也顯示了作者豐富的知識儲備。

作品通過沛縣保安大隊招考人員之口,提到了「閻萬」,即明末清初的徐州二移民閻爾梅和萬壽祺:

「『閻萬』之一的閻爾梅是沛縣人,1644年清兵入關,他受聘史可法幕府,明亡後,堅持反清,散盡萬貫家產網羅各地義士,立志復明。奔走十幾年後終未得志,鬱鬱而終,臨死前囑家人『按明俗築方墳葬之,以示死不降清』。『不為王侯生,甘為布衣死』的閻爾梅堅守氣節的一生,為沛縣鄉民世代景仰。」

在日本培訓時,徐州組間諜學習了有關沛縣的歷史,譬如劉邦大風歌、呂布射戟臺、黿汁狗肉、郭家燒雞、泗水亭、琉璃井等,但漏掉了「閻萬」這個知識點,差點讓日諜暴露。在這一章節中,還介紹了張良圯橋納履的典故:

「好漢張良隱姓埋名藏匿在俺們下邳,也就是古代的睢寧。其間有幸遇到了圯上老人黃石公,老人送給他曠世奇書《太公兵法》。張良深研細讀,日夜揣摩,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為一位胸懷韜略、足智多謀之人。再後來,正是在他輔佐之下,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復活徐州非遺場景

《鎩羽》中描述了許多已經消失或漸行漸遠的徐州老行當,比如賣琉璃嘣嘣的、拉洋片的、炸米花的等等,還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邳州紙塑獅子頭等民間工藝:

「兩位小兄弟,看回西洋鏡吧,保證你瞧一眼一輩子不後悔!」老人嘴裡所說的「西洋鏡」,徐州人也稱為「拉洋片」,道具為一個帶三條腿的箱子,箱子一側開有兩個小洞,眼睛湊上去觀看時,旁邊的人就會搖動手柄,裡邊各式各樣的西洋景就會活靈活現地躍入眼帘。

龍士宇在日本寄宿在英夫家中時,對英夫一家這樣介紹家鄉的「炸米花」:

「小時候,我最愛聽的聲音不是別的,就是炸米花的鐵鍋『嘭』的一聲響,響聲過後,撲鼻的香味就會隨之而來。炸米花可以用大米、小米和玉米做原料。我們那裡不種大米和小米,所以都用玉米。長大以後,我在徐州上學,吃過大米和小米炸的,但我認為,還是玉米的最好吃,吃一粒甜掉牙,再吃一粒香掉牙。」

臥底魔窟的龍士宇時常回憶起家鄉邳縣的風情民俗、兒時的和平美好:

那是多麼令人難忘的童年啊!古老的大榆樹逢大集,父親馱著妹妹,媽媽牽著自己,一家四口穿梭在人山人海之中。大集實在太誘人了——記憶中有蛙魚、煎餅、擀麵皮、羊肉湯、鹽豆炒雞蛋、辣椒炒小魚等各種特色小吃,有剪紙、年畫、繡花鞋、泥玩具、布老虎、紙塑獅子頭等民間手工藝品,有大鼓、漁鼓、唱花相、拉魂腔、梆子戲和說不完道不盡的「胡打算」等各色曲藝。他和妹妹流連於雜耍、花車、踩高蹺、撐旱船、舞獅子、跑竹馬的表演現場,還會跟著光著膀子打鐵花的漢子,跑啊,跳啊……

最讓幼小的龍士宇感興趣的,是聲聲入耳的各式各樣的號子,船工號子、搬運號子、爬坡號子、打夯號子等。

展示徐州老街風情

小說的主要發生地設在抗戰期間的徐州市區,書中實錄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同街等街區的商業百態,這些老街也是民國初年徐州經濟繁榮的見證:

大同街被徐州人稱作「小上海」,鋪上了全城第一條柏油路——平坦鋥亮的馬路兩旁,茶館、酒店、客棧、金鋪、銀樓一家挨著一家,當鋪、綢店、澡堂、錢莊、銀行一間接著一間。白天,大同街車水馬龍,煕來攘往;夜幕降臨,店鋪門前的霓虹燈閃耀炫目,把整條街道裝扮得流光溢彩。

統一街是徐州古老的街道,始於項羽建都彭城時,有「自古彭城第一街」的稱譽。小說借用老徐州人的回憶素材,再現了這條千年古街的盛景:

統一街與大同街一樣,是徐州城另一條繁華街道。統一街自北而南,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商鋪、廟宇、宅院、餐飲店、娛樂場所雜陳其間。街北端牌樓一帶,是徐州城「南豐儲、西博愛、北牌樓」三大糧市之一。附近區域商鋪林立,惠春堂中藥店、蘇家煙號、馬家「德源」槽坊、曹家「協泰」酒坊、劉家「聚樂居」飯館、李家的醬菜店以及萬盛客、德安客棧、江北旅館等鱗次櫛比。街南鼓樓西巷、太平街一帶,是竹器店、槽坊、捲菸廠、餐館、銀器鋪、綢緞莊的集中地,恆興餘竹器、孟記竹器、陳記竹器,餐飲名店慶合園、廣盛園、聚樂園、鳳和園、滕記辣湯等一家挨著一家。

戶部山位於老南門外,在明清時代頻繁的水災中,商賈富戶紛紛到此擇高地而居,徐州百姓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叫「窮北關,富南關,有錢人住在戶部山」。書中描述:

毗鄰項羽戲馬臺的戶部山是徐州城的黃金寶地,商鋪林立,官紳富戶的大院鱗次櫛比,李蟠狀元府、崔燾翰林府、鄭家大院、餘家大院、翟家大院和號稱徐州「第一樓」的李家大樓等譽滿彭城,家喻戶曉。

巡攬徐州古剎名山

徐州地勢「崗巒環合」,《鎩羽》一書中,敵我雙方在徐州群山中開展了迂迴鬥爭,作者也藉此將徐州名山古剎的風俗典故一一鋪陳:

徐州泰山雖不比山東泰山那般巍峨挺拔,但千百年來在黃淮平原一帶也聞名,自古就留下了北有「北嶺泰山」、南有「徐州泰山」之說。徐州泰山之巔建有泰山寺,清初以來,香火鼎盛,朝拜者整日絡繹不絕。每年農曆四月十五這一天,進香拜佛達到高潮,方圓百裡的信眾接踵而至,山上山下人頭攢動,場面蔚為壯觀,再加上雜耍、說書、草臺戲班、佔卜算命、小吃攤點等各色人等推波助瀾,形成了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的泰山廟會。

……「九裡山不光景色好,作用可大了去了,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呢!你肯定聽說過韓信在九裡山下設十面埋伏圍困楚霸王的事,還有,俺們村老老少少別的詩詞不會,但《水滸傳》裡一首歌謠卻個個知曉。」「九裡山前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

小說介紹日諜所生活的邳縣時提到了著名的土山:「邳縣西南三十多裡有一古鎮,名曰土山。」「鎮西頭有因《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而出名的關帝廟。」

雲龍山是緊鄰市區的名山,小說的末尾,龍士宇在雲龍山被日方發現後藏身於興化寺大佛耳內而脫險,作者在此處向讀者介紹了興化寺的獨特建造史:

興化寺原名石佛寺,龕山為寺,削峰為佛,寺內一尊巨佛最為出名。這尊巨佛始鑿於北魏時期,當時僅有寶相莊嚴的佛頭,明朝依山崖建造大殿加以遮蓋,清康熙年間添鑿佛身。巨佛三丈四尺有餘,僅一隻耳朵就比一個站立的人還高。巨佛所在的大殿依山順勢,巧妙地利用巖崖築牆覆頂,後壁部分只砌了三塊磚,因此有「三磚殿供三丈佛」之說。

徐報融媒記者 張瑾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烏金世界的喊海人,江蘇省徐州煤礦作家(五):文學評論家
    他40年來堅守本土、寄情本土、服務本土,已為200多位徐州作家撰寫五百餘篇計百萬字的文學評論。他2018年出版的《探文思藝錄一王景陶評徐州作家作品選》乃此類作品的精粹集成。此書不僅具有促進徐州文學事業發展的學術價值,還有紀錄徐州文學事業發展歷程的史料價值。徐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雪春親自為此書作序。
  • 徐州舉行文學創作與評論研討 期刊編輯作者現場交流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京3月17日電(朱志庚 王作金)「文學,離不開期刊編輯作者三方的良性互動。文學作品,更是離不開文學評論家的把脈和磨礪。」
  • 徐州五年制專轉本漢語言文學專業複習方法指導培訓輔導班
    五年制專轉本漢語言文學專業報考院校及考試科目:鹽城工學院:漢語言文學(考試科目:英語、大學語文、中國古代文學)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考試科目:英語、大學語文、中國古代文學)五年制專轉本想要考高分提高錄取率需要掌握正確的複習方法,備考3門,任務量不小,英語需要積累詞彙量,還要學習語法知識點,閱讀理解,完型,寫作等各個模塊都要兼顧,自學的考生沒有較強的自律性很難堅持下來,而專業課的備考不僅要找對正確的備考書目,還要理解書本上的知識點,其次也需要擴展知識面,所以歷年自學的考生通過率都不是很高;報考輔導班學習優勢很多,其一就是有專業的老師講課
  • 「今天的徐州工程學院,明天的徐州大學」,期待有你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招生代碼:1224、1629(中外合作辦學)】坐落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江蘇省徐州市。徐州為華夏九州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重要交通樞紐,貫通航空、高鐵、運河、高速公路網和城市地鐵。
  • 徐州的這些本科院校,你在哪所學校上學?
    徐州位於江蘇省北部,是漢文化的發源地,古時稱為「彭城」。它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科教、交通和商業中心,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工業城市,素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稱。徐州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還有雄厚的科教實力。
  • 徐州十二饌之樂天鴨子
    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五百年前,曹操、劉備、呂布三股勢力曾在此地鏖戰。雖然這次徐州之圍有驚無險,但白老每念及此,往往後怕。為了保護白居易,便把他送往了遠離戰火的蘇杭。從此,白居易就和徐州這座古城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多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徐州傾注的深情,是故鄉之情和故人之情。
  • 烏金世界的喊海人,江蘇省徐州煤礦作家(三):詩人
    1972年,全國煤礦工作會議在徐州召開,安排徐州礦務局宣傳隊為大會作專場演出,還點名要配樂詩朗誦《腳印》。隊裡安排孫友田的老搭檔、徐礦著名朗誦演員王明章擔當。他從1973年在《雨花》雜誌發表處女作至今,已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工人日報》等全國各級報刊發表作品500多首(篇)。有作品獲第一、第二、第三屆中國煤礦文學烏金獎;有作品連續三屆獲得全國煤礦「太陽石」文學作品徵文一等獎,全國三連冠者唯他一人。他已出版詩集《深情》《冰封的烈焰》、紀實文學集《光明的使者》。文壇巨擘曹禺先生親自為他詩集《深情》題詞:「劉欣同志,光明照著你前進。」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彭城徐州
    彭園是彭祖最初立藩之處,漢畫石像館為兩千年文物古董刻藝的結晶。徐州會堂市黨政軍常在此開會或辦慶典,徐州飛機火車汽車為中東部樞紐向全國人與物資輸送。徐州又名彭城已有三千年以上歷史,位處蘇北人煙興隆山水湖河在此縱橫。北與山東微山湖相鄰,西南與安徽為伴共謀振興。
  • 江蘇徐州最好的4所高中,全是省級示範中學,徐州一中市內無對手
    徐州一中是市狀元的常駐中學,並且每年有一定的人數考入清北,佔據整個徐州的一大半,在人才嚴重流失的情況下,徐州一中再創奇蹟,2019年時,有7人被清北錄取,400分以上人數有40餘人,雖然沒法和蘇南的中學相匹敵,但是進步就是最好的成績!
  • 中國(徐州)首屆古籍文獻交流展16日開幕
    這將是一場盛會,是古人洋洋萬卷書和今人迢迢萬裡路的風雲際會;這將是一場饕餮盛宴,歷宋元明清和民國五代,集20000餘卷古籍之大成,盡孤本善本之所有,只為赴此千年之約。在榮獲「聯合國人居獎」殊榮後,此項文化盛舉,又將全國古籍文獻專家學者和收藏家的目光引向徐州,可謂中國古籍文獻展覽的標誌性事件。作為兩漢文化的發祥地,徐州不僅是龍吟虎嘯的帝王之鄉,也是人文薈萃的書香之城。
  • 國潮漢風,國潮徐州丨中國·徐州漢服產業發展研討會召開
    為挖掘新的漢文化元素,將漢服打造成為看得見、穿得出、傳得開的文化符號,為中國·徐州漢服設計大賽提供學術研究和理論支撐,促進徐州漢服產業發展。會上發布了以「國潮漢風·漢家霓裳」為主題的中國·徐州國際漢服設計大賽信息。大賽旨在通過挖掘徐州的兩漢歷史文化資源,以漢文化服飾的新時代創新推動「國潮」設計和流行趨勢,從而推動漢服的發展,進一步打造徐州文化旅遊傳播的品牌。
  • 徐州,你為啥叫徐州?徐州,你為啥又叫彭城?
    春秋時期,彭城為宋國的城邑。   彭城最早出現在典籍,   是孔子親撰的史書《春秋》。  西漢武帝時,設徐州刺史部。>「北徐州」。   南朝宋改在鎮江的徐州為「南徐州」,   將彭城的「北徐州」重新改為徐州,   統彭城等11郡。
  • 遊記:徐州三日遊
    徐州為古九州之一,在堯帝時分封大彭氏國,所以也稱彭城。商時彭氏國被武丁滅掉,成為彭城邑。徐州是四戰之地方,為南北爭奪焦點,自古戰亂極多,才會留下楚漢彭城大戰,劉備三讓徐州等故事,乃至近代的淮海戰役。從博物館前抬頭看,可以看到雲龍山索道從面前飛過,將人們帶上觀景臺。因為此時還不到9點,我繼續前進,一直走到雲龍湖最南邊的蘇公塔,這是為紀念蘇軾所建,但不能攀登。
  • 徐州工程學院英語四六級成績查詢入口
    、兩漢文化發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古城徐州,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多次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評為花園式單位、園林式單位 、先進集體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安全文明校園、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學校、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學校由分別創建於1983年5月、1985年5月的彭城職業大學和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而成。2002年6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兩校合併籌建徐州工程學院。
  • 徐州工程學院東校區開建:為創徐州大學夯實至關重要空間基礎
    多年來,學校黨政帶領師生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反覆協調爭取,全力謀劃推動城南校區置換和東校區規劃建設工作,為創建徐州大學夯實了至關重要的辦學空間基礎。在規劃設計階段,學校先後召開十餘場專家論證會,從學校定位、項目選址、功能布局、校園特色、校園功能分區、校園景觀文化等方面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和建議。
  • 徐州工程學院即將升級徐州大學
    根據學院官網消息,徐州工程學院東校區已經開工建設。 作為2020年度市城建重點工程,東校區規劃佔地近924畝,校舍面積38.2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築面積23.8萬平方米,包括產教融合中心、學院樓、公寓樓、國際交流中心、體育館等項目,容納師生10000餘名。
  • 他們都來徐州逛!我們要出徐州玩!
    餘下的幾天,李靜還打算帶孩子去長沙步行街轉一轉,品一品當地的美食臭豆腐。   「這一趟很值,品位不一樣的年俗,又重溫了親情,孩子也開了眼界。」李靜說,她們一家很喜歡「旅遊過年」這種方式,去年一家人去的是西雙版納,今年回到家鄉湖南,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滋味,非常棒!
  • 徐州工程學院什麼時候能更名徐州大學?
    前段時間,徐州工程學院改名大學的信息不絕於耳,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學院更名大學的基本條件和操作程序:要從學院更名到大學,教育部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學校必須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5屆研究生畢業生、碩士點一般超過10個、研究生總人數佔總人數的5%以上等
  • 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你都知道嗎?
    徐州香包:從內容上看,多以喜慶吉祥題材為主,如龍鳳呈祥、鴛鴦戲水、松鶴延年、喜鵲鬧梅等,寄託著人們祈求祥瑞、闢邪納福、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題材也在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以戲曲人物臉譜、布袋和尚(招財)、麒麟送子、觀音送福、兩漢文化、卡通娃娃等為題材的作品,更適應當代人民的需求。
  • 「名城徐州 徐州有禮」:你心目中的「徐州伴手禮」會是哪樣兒?
    2020「名城徐州 徐州有禮」 徐州市首屆伴手禮評選暨全媒體推介活動,已經開啟並進入到報名階段,截止到目前有百餘家企業和個人報名參評。因為是伴手禮,在體積上不超過0.5立方米,重量上不超過5公斤,價格上最好不要超過1000元;三、要凸顯徐州的文化底蘊和特色,徐州伴手禮對於提升徐州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名片,有一定的推介作用。活動分為報名階段、初評遴選階段、群眾網絡投票階段、專家終評階段、結果公示以及頒獎盛典,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