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長得醜不被認可,曾沒農民願意種植,如今翻身逆襲賣8元一斤

2021-01-08 騰訊網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年代,人們對外貌長得好看的人或物,總是會有更多的包容心。即便是在挑選水果時,多數人也會更傾向於選購那些外表光滑無瑕疵的果品,因此可以看到,現在市場上的水果一個賽一個的好看,在不知道口感的前提下,人們也更願意花錢購買長得好看的水果。

那些不好看的水果去哪裡了呢?一般都是被淘汰了,所以現在再也買不到小時候吃過的那些水果。不過,一向如此便是對的嗎?在注重顏值的今天,也有一些「醜水果」依靠自身過硬的口感,翻身逆襲成功,不僅贏得了市場,還賣出了高價。

醜梨,便是這樣一個例子。它是最近這幾年才火起來的水果,因為其醜醜的外表和香甜的果肉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網絡上走紅,獲得了年輕消費者的認可,每斤價格可以賣到8元左右,在梨這類水果中,算得上高價了。

不過,醜梨從引進種植到獲得認可,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種植,當時的農業技術沒有現在先進,人們看到醜梨結出果實後,發現它不僅長得醜,還特別難吃,果農自己都不願意吃,那在市場上肯定沒有銷路,因此導致曾經沒有多少農民願意種植醜梨。

現在吃的醜梨都是又香又甜,口感綿軟多汁,難道是以前的醜梨品種不行嗎?其實是當時人們不知道醜梨的吃法,產生了誤會。

醜梨和大多數梨的吃法不一樣,它要放軟了才會甜,用專業的話說,醜梨是「後熟型水果」,意思是摘下後放一段時間,等它自然糖化成熟了才會好吃,就和現在的香蕉、獼猴桃一樣。但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醜梨的特性,從樹上摘下來就吃,口感非常硬,沒什麼甜味,味同嚼蠟,導致不被認可。

其實醜梨放軟之後,糖度非常高,可以達到18度,在一眾水果之中遙遙領先。它和北方知名的「太婆梨」吃法類似,完全糖化後,果肉可以直接用一個小勺挖著吃,汁水又多又香甜,和我們以往吃過的脆梨大不一樣。

以往吃梨的時候,總會覺得它的果肉不細膩,因為裡面含有較多的石細胞,而醜梨沒什麼石細胞,所以吃起來口感細膩綿軟,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吃。有些北方人喜歡叫它「蘋果梨」,認為它既有蘋果的口感,又有梨的香甜味道,非常好吃。

雖然水果的顏值重要,但在多元化的今天,顏值已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這也給了醜梨生長的空間。在山東煙臺、河北石家莊等地,已有不少種植醜梨的果農,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每斤可賣8元,一些單果超過8兩的醜梨,更是論個賣,10-15元一個,成了賺錢「金果」。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醜梨嗎?你覺得醜梨好吃嗎?歡迎留言交流,說出你的看法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摘要:往年批發10元1斤,今年4元沒人收,產地堆積如山,又怪跟風種植?文/農夫也瘋狂之前看到有人說,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糧食,起早貪黑的天天勞作,但是等到糧食收穫了以後,一斤糧食的價錢還換不來一瓶礦泉水,這個對比確實很痛心啊。正所謂「糧賤傷農」,農民也沒其他的技術,種植糧食一來是為了溫飽,二來是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 農民種植的「人參果」一斤賣20元,國內不銷售,是韓國人最愛!
    從小就喜歡看《西遊記》的人第一印象就是,長的像人形的果叫人參果,卻不知那種「人參果」是很多種植戶為了吸引人們眼球而套上「人形」模具生長出來的,大多數為香瓜演變的,這種香瓜人參果在很多人心中是一種營養豐富、吃了治百病的仙果,願意出高價購買,卻不知真正上當受騙了,這種「人參果」在市場騙了不少消費者,像西遊記中真正的「人參果」是根本不存在的。
  • 曾被誤以為是轉基因,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農民種植有前景嗎?
    導讀:曾被誤以為是轉基因,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農民種植有前景嗎?這幾年的種植業的市場競爭比較大,不管是蔬菜種植,還是水果種植,亦或是藥材種植均是如此,而那些大眾品種的作物,如白菜、胡蘿蔔、砂糖桔、蘋果等作物,種植的農民朋友更是多,這就導致了這些農產品在這幾年的價格年年下跌,就說蘋果吧,在2019年的時候,部分品種蘋果的產地價都跌到了5、6毛一斤,這讓不少農民朋友很難受,於是乎不少農民朋友做出改變,嘗試種植一些新型的蔬菜和水果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畝產4千斤易種植,市場一斤12元,曾被視作山珍,如今種的不多
    以陽荷為例,畝產能夠達到4000斤,而且易種植,市場價格一斤12元,曾被視作山珍,如今種的卻不多了。 有些農民看到陽荷的市場熱度有些高,就在考慮要不要種植一些,其實種植陽荷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產量。陽荷是一種非常高產的蔬菜,第二年的產量就能夠達到畝產4000斤。 最開始它是野生狀態,經歷了自然界中的重重磨難才生存下來,所以說這種蔬菜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尤其是在病害方面,簡直就是出類拔萃,在整個的種植過程中,基本上不用農藥。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推薦語:無人打理產量奇高,1年可收4次,如今30元1斤,敢種的農民卻不多。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已經發現,最近幾年養生觀念被很多商家炒作了起來下文轉載自作者:雨滴說花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
  • 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
    導讀: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主要是因為在那個年代水果種類不像現在這麼豐富,而且那個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也差,農村的朋友們為了解饞,只能吃野果了
  • 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
    導讀: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種植戶前一刻可能還千元一斤不賣,下一刻,幾元一斤沒人要,如墜冰窟……同樣的還有外國櫻桃「車釐子」,雖然和中國櫻桃也有不同之處,但本質上它還是「大櫻桃」,幾十元一斤在中國收了很多年的智商稅,起碼它的價格太高了;紐西蘭獼猴桃「奇異果」,確實也夠奇異,從中國帶過去的獼猴桃種子繁殖起來的「獼猴桃」,搶佔了中國的市場,卻被很多人大吹大擂「這是進口貨,幾十塊錢一斤,一般人吃不起
  • 往年8元一斤,如今2元一斤賣不動,果農:一畝虧800元
    特別是今年農產品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對於種植戶來說是更大的挑戰。今年水果的價格起起伏伏,大多數下跌得厲害,比如前一段上市的西瓜和桃子,賣不出去的情況下就只能採取降價的措施,果農辛苦種植一季水果,到了豐收的季節,賣出好的價錢,只能虧本。
  • 50元一斤不愁賣,過年家家都會買,農民怎麼不願意種?
    50元一斤不愁賣,過年家家都會買,農民怎麼不願意種?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的年貨都準備得怎麼樣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種堅果,吃了可以讓人開心,很多人都喜歡吃,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根本就吃不起,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它卻成了家家戶戶辦年貨都少不了的食物,今年的價格漲得是更厲害了,已經賣到50元一斤了,可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很多人表示就算再貴,還是要買一些吃的,沒錯,它就是吃了讓人開心的開心果。
  • 剛引進就賣2000元一斤,廣泛種植後賣出「白菜價」,農民很無奈
    而在雲南有一種農作物在前些年也深受農民的青睞,這就是「瑪卡」,對於很多男性朋友來說「瑪卡」這種農作物並不陌生,因為它具有滋補的作用,當時剛引進我國就被炒作的比較火熱,價格一度被炒到2000元一斤,因為這種農作物被宣傳得比較好,對於消費者而言也是深信不已,即便價格比較貴,購買的人也是圖個新鮮。
  • 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不僅是穿著方面,在睡覺的時候,也需要睡得暖暖的,可是北方很多地方現在還沒開始供暖,就會選擇保暖性好的被子。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
  • 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
    導讀: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水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時常會在家裡備一些水果,好在茶餘飯後吃,或者有客人來家裡招待客人用。指橙因其迷你的個頭,和獨特的氣味,在被發現後迅速在國外走紅,成了國外一種網紅水果,於是法國、美國、日本等不少國家都將指橙引進種植,而我國也不例外,也將指橙引進種植。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今年的蔬菜相比去年來說,蔬菜滯銷連續不斷,悲劇慘劇活生生的在農村上演,直到這個月仍然還不消停,可不是,最近又上演了一段悲劇,辣椒又滯銷了,難道辣椒太辣手了嗎?這讓以後的農民咋生存下去,甚至有些老農直呼支個招吧,種植太難了,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投資總有風險,倘若能坐收漁翁之利,誰還願意去打工呢?
  • 曾是農民餵豬的主原料,現被女性追捧,果實含「珍珠」,8元一斤
    曾是農民餵豬的主原料,現被女性追捧,果實含「珍珠」,8元一斤曾經農村大地上,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養的不多。當年每家門前都有一個豬圈,圈裡只養一兩隻,從年初開始養到年尾,過年前殺了當年豬。從現在看來,那些曾經被農民拿去餵豬的主原料,現在很多都翻身當高價貨了。除了地瓜這養生的美味之外,木瓜也成了女性追捧的豐胸減肥美食了。昨天媳婦才買了2個木瓜,直接當了一頓飯,一口氣全給吃了。木瓜是一種南美洲傳入我國的大眾水果,它原名叫番木瓜,就提示人們記住它是外來物種,但如今很少人知道它原名為番木瓜。
  • 種植一斤不足2元,野生果卻香了,以前瞧不上,如今被瘋狂採摘
    不過野生的水果和人工種植的相比,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產量很低,農民耗費一天的功夫也摘不了多少。獼猴桃這種水果最開始就是野生的,後來被大面積人工種植,沒想到現在人工種植的價格一斤還不足2元,與此同時野生的獼猴桃卻香了,以前農民都瞧不上,現在竟然瘋狂採摘。
  • 農民種植的它,人稱男人的「加油菜」,一斤8元,年賺幾十萬!
    在大千的世界是無奇不有,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些瓜果蔬菜,雖然我們經常吃,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麼種植出來的,其中有一種人們常吃的蔬菜,人稱男人的「加油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農民種植它雖畝千斤,但一年四季都可收割